看TED探教育 | 並不是資源越多,才能學得越好

2021-01-08 芥末堆
看TED探教育 | 並不是資源越多,才能學得越好

作者:沈立岑 發布時間: 2018-01-25 13:45

看TED探教育 | 並不是資源越多,才能學得越好

作者:沈立岑 發布時間: 2018-01-25 13:45

「玩中學」 — Gupta老師告訴我們,如何利用生活中那些最常見的材料(如:火柴、吸管等)製作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具,讓孩子們在動手和玩樂中自然地掌握科學知識。攝影:Sumeet Moghe,圖片來源

印度著名教育家 Gupta 的TED演講,Aha社會創新學院已經在多個場合中引用或者推薦,非常值得一看。而更值得閱讀的是本文中來自 TED 解讀人,也是小島之一 - 「三有教育創業團隊」 的聯合創始人- 沈立岑的思考和分析。

借用文章中的引句,好的教育應該是:

「Go to the kids. Live with them ; love them. Start from what they know. Build on what they have(走近孩子,與他們一起生活,真的去關愛他們。 從他們已知的開始,以他們擁有的為基礎)。」 

讓我們一起來讀吧。

Aha | 看TED探教育NO.6 之

《變廢為寶,玩轉科學!》

Turning the Trash to Toys for Learning

視頻解讀人:三有教育創業團隊聯合創始人 沈立岑

視頻觀看地址

演講者:Arvind Gupta 

Arvind Gupta 是印度非常有影響力的玩具發明家和科學教育工作者。在 24歲的時候,因為一次參與鄉鎮科學教育重塑的經歷,改變了他整個人生軌跡,讓他發現了自己對於玩具創造和兒童科學教育的熱情。在過去的 30 多年裡,他基於各種各樣生活中常見的廢品,發明製造了幾百樣可以用於科學教學的玩具,努力推動傳統印度科學教育模式的改變,將被動、死板的課堂學習轉變為以 「玩中學」、「做中學」 為核心的主動學習,影響了無數印度的孩子。

【 三個關鍵詞:「廢品」、「玩具」 、「基於生活的科學教育」 】

如果要從這個演講內容裡提取三個關鍵詞的話,應該是 「廢品」 、「玩具」 和 「基於生活的科學教育」 吧。Gupta 在短短的 15 分鐘演講裡演示了近 10 項玩具發明,無一例外地,體現了這三點的結合。

在這裡,我(解讀人沈立岑)不準備展開分享視頻裡 Gupta 所展示的那些創作發明(這麼多驚喜,應該要留給你們自己去發現!),我更想從這三個關鍵詞,結合演講內容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1、廢品

利用生活中的廢品,是 Gupta 創作玩具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我認為其中的意義可能包含這樣兩項:

—— 易獲得,低成本

使用廢品作為科學道具製作的原材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隨處可見,很容易獲得,而且製作的成本極其低廉。Gupta 希望能夠把科學教育平民化,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農村的孩子也一樣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科學教育。

在傳統的科學教育裡,複雜的科學教具往往價格昂貴,超出大部分農村學校可承擔的範圍,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和條件進行科學實驗的操作,學習的方式也只能限於死記硬背課本知識。而 Gupta 基於廢品設計的科學玩具,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 方便滿足孩子拆解玩具的天性

在演講中 Gupta 提到了他們的一個口號,「 the best thing a child can do with a toyis to break it(孩子玩玩具的最大樂趣,也許就是破壞它!)」 。

當時聽到這個就想到了小時候拆遙控器,拆電扇,拆收音機 …… 各種拆拆拆。這些在父母眼裡很熊孩子的所作所為,對於孩子們來說不正是探索世界的樂趣嗎?那些昂貴的機器,玩具不能拆,那用廢品 DIY 的玩具們總可以了吧!在這裡,試錯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孩子們可以盡情地肢解玩具再重新組裝,享受探索的樂趣!

【插播1】

這裡不得不提,演講裡 Gupta 展示的 「一號」 作品:用廢棄的黑色橡膠管和火柴,製作了百變的模型道具。讓鄉村裡買不起樂高的孩子們,也一樣可以體驗拼搭、創造的樂趣!同時,老師們也可以用這個玩具,進行角度、平面形狀、立體形狀的教學,甚至可以引入力學的課程內容。

2、玩具

這篇演講的原文標題是 「Turning the Trash to Toys for Learnig」 。如果將這句話拆解開來看,會發現從"Trash(廢品)" 到 "Learning(學習)" 中,「Toys(玩具)」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轉站。我覺得所謂 「玩具」 ,更多是站在學生們的視角來看學習過程。想想玩具一般有哪些特性?

—— 樂趣、興趣、沉浸、好奇、自主

最開始的樂趣和興趣,會促使孩子們在最放鬆的狀態下沉浸其中,進行反覆的實踐,與同伴互動,從而引發進一步探索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的動力。這一連串的學習過程,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嗎?

就像 Gupta 在演講中說的,「I see a gleam in the eyes of the children. I see hope. I see happiness in their faces.(我看到了孩子們眼裡的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們臉上的幸福)」

——無距離感,易操作的

如果說到實驗室、實驗工具你第一反應會想到什麼?重重的顯微鏡、複雜的化學試瓶組合?讀完滿滿一頁的使用說明,仍舊不知所措。傳統學校科學實驗室的環境和器械是有一定距離感的。但是這些頂著 「玩具」 頭銜的科學教具卻有天然的親近感,他們雖然看起來簡易,但是常常更易操作,重要的是,孩子們也更願意操作。

【插播2】

在演講裡,這個 「用吸管做笛子」 的創意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 Gupta

在 Ted 現場進行演示的時候(用那個 「笛子」 吹出響亮而有喜感的聲音),我覺得特別好玩,並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就給我女兒也做做看。成人都尚且如此,大概可以想像到,孩子們會是怎樣的興奮。

圖片來源:書「Science Skills and Thrills」3、基於生活的科學教育 

演講中,Gupta 提到了當時70年代印度國民運動時的口號:「Go to the people. Live with them;love them. Start from what they know. Build on what they have(走近大眾, 與他們一起生活,關愛他們。 從他們知道的開始,以他們擁有的為基礎)。」 

我覺得這句話非常貼切地反映了 Gupta 的教育理念,強調源於生活的科學教育,即從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已知的內容出發,基於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環境,進行科學教育。這種現實生活與科學教育的聯繫,體現在下面這兩個方面:

—— 取材於生活

這裡的 「材」 既包括製作玩具的素材,也包括科學學習的素材。製作的素材,很容易理解,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Gupta 所有設計原材選擇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廢品。

而關於學習內容和真實生活的聯繫,Gupta 在演講中提到了 「People Science(大眾科學)」 這個詞,即很多的科學知識實際上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是無形地被應用著的。比如三角形的穩定性的概念,在鄉村,也許人們並不清楚地知道原理,但是建造屋頂和橋梁時人們卻很自然地選用了三角形。

—— 為生活的真實需求而創造

在視頻裡,Gupta 還介紹了一個為盲人學生發明的畫畫工具。盲人畫畫看似不可能,但是 Gupta 利用毛線和尼龍魔術粘兩個材料就讓盲人可以畫出摸得到的畫(見下圖【插播3】)。

這個發明讓我非常感動,Gupta 讓孩子們知道解決問題,創造發明,並不一定需要高大上的材料,更需要的是帶著一份同理心,發現現實中問題,洞察人們的需要,並善用身邊的素材,結合自己所學,有創造力地主動去解決問題。

【插播3】

Slate for the Blind:盲人觸摸畫板 by Arvind Gupta

寫到這裡,我感觸很深,上面的這些內容讓我聯想到項目式學習(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中所強調的真實性。

真實性(Authenticity),是項目式學習七大要素中的一項,即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學習可用於真實生活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真實的問題。其實,就像顧遠老師在之前的一起閃翻團討論裡提到的那樣,好的教育都是有很多相似性的。誠如陶行知先生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 的理念。

以下是強烈推薦的衍生學習內容!

除了文字內容是英文的,視頻內容在 youtube 上以外,真的都是擼起袖子就能實踐的純乾貨,對科學教育感興趣的家長和老師,答應我一定不要錯過!

三有教育團隊會選取其中的部分項目翻譯成中文,並在三有的公眾號上與大家分享實踐的細節和心得,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們體驗到 「玩中學」 ,「做中學」 的樂趣!

1)Arvind Gupta 的官網

官網上集合了 Gupta 發明的所有科學玩具,約幾百個。可以按內容大類,如:電和磁,天文學,生物學啟蒙,光玩具,紙玩具等檢索具體的玩具。每個玩具都有詳細的製作步驟配圖,和 Youtube 視頻講解。

2) Arvind Gupta創意產品精選集 "Science Skills and Thrills"

這本書出版於2008年,是 Gupta 的經典發明集合,130頁裡收錄了 Gupta 的近100件作品。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Aha社會創新學院」,作者沈立岑。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Aha社會創新學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Aha社會創新學院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英語單詞是背得越多越好嗎?單詞量過萬,並不意味英語水平達標
    教育君知道有的人雖然英語單詞量過萬,但是英語水平卻不達標,連基本的英語溝通都存在明顯的問題,背誦英語單詞數量過萬,卻一直學不好英語,學成了「啞巴英語」。英語單詞是背得越多越好嗎?在英語學習上,有的人陷入了這樣的一個學習誤區,就是認為英語單詞背得越多越好,其實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即使是記憶了過萬的英語單詞,但也不意味著你的英語水平比那些單詞量未過萬的人要高出一截。以單詞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英語水平的高低,本來就不是以客觀的標準來衡量,英語單詞並非是背得越多越好。
  • 不是越多越好,重點是看如何裝配!
    機箱風扇不是裝得越多散熱就一定會越好,還需要合理的安裝搭配,如果沒有合理安裝,數量越多反而越亂,正確裝配才能讓機箱整體散熱效果達到最佳。如果我們手裡擁有不同數量風扇,我們該如何安裝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呢?
  • 小學二年級英語單詞大全,單詞背得越多,孩子英語自然學得更好!
    學習,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當然是學得越多越好,學得越早越好,現如今很多人也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不少家長會在學生們的課外時間讓他們學習更多的東西,去補習班補課,去興趣班學習琴棋書畫,對於家長來說,這無可厚非。
  • 老人說:這四件「積陰德」之事,做得越多越好,福報無量!
    所以,南山老人說:這四件「積陰德」之事,做得越多越好,福報無量!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四件「積陰德」之事,究竟是哪四件呢?第一件「積陰德」之事:不殺生。南山老人說:「不殺生」之事,做得越多越好。《大智度論》記載:「諸餘罪中,殺業最重。」這意味著在五大根本戒律中,殺業位列第一。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有情眾生都有自己的生命,動物與人一樣,也有對應的「情感」。
  • 精闢句子,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
    3.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別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別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你的幸福,你若不答應,別人永遠搶不走你的幸福。4.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
  • 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學會搭配,滷肉又香又入味,越滷越香
    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學會搭配,滷肉又香又入味,越滷越香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我要和大家說的是:『滷肉時,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學會搭配,滷肉又香又入味,越滷越香!』滷肉的味道好不好,主要看滷水。配製滷水時,八角是必不可少的,對應的滷水是濃香型的。如果搭配的臣料不對,不僅味道不香,還會有怪味。「外行人」對滷水有個誤區,就是香料越多越好,而且不管滷啥肉,香料都是一樣的,實際上肉不同,香料也要有變化。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製作滷水的技巧,學會3個小竅門,保證滷肉又香又入味,滷什麼肉都好吃。
  • 95%考生能上高中揭露一個事實:越好的初中學校,補課的學生越多
    如今社會上存在這麼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事實,越好的初中學校,補課的學生越多。為什麼補課這個話題一直爭議不斷,還仍然初中生趨之若鶩呢?原因有以下幾點:一、中考升學率太低一半中考生被強制分流去中職教育,儘管中職教育相當於高中教育,屬於中等教育,中職畢業生的就業率也不低,但基礎技術工處於社會底層的事實無法美化,更無法改變。
  • 並不是流汗越多健身效果越好,別被表面給給騙了,不能忽視
    很多人認為出汗越多效果越好,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出汗只能代表我們在運動中排除了毒素,燃燒了熱量,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每個人的排汗量也不一樣。許多減肥產品會用讓你大量排汗為噓頭,誘騙消費者購買商品,但這真的有效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排汗對於減肥是否起決定作用。
  • 寶寶玩具越多越好嗎
    寶寶玩具越多越好嗎2020-12-03 18:03:2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視覺中國  寶寶的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雖然寶寶的認知還處於空白期,玩具是「陪伴之一」,就此來說玩具就是孩子「人生第一部教科書」。
  • @TED演講
    我沒有說我們所有學到的都是不好的。對嗎?我不是說你或我有什麼內在的毛病,男士們,我不是說讓我們不要再成為男人。但是我們需要平衡,對嗎?看,我的爸爸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男性,他沒有教會我如何使用我的手。他沒有教會我如何去捕獵,如何去打架。你知道的,那些男人的東西。相反,他教我他所知道的東西:成為一個男人需要犧牲,做任何你能做到的東西 來照顧和撫養你的家庭。
  • 嘴唇乾裂起皮 潤唇膏用得越多越好嗎?
    那麼潤唇膏怎麼使用才有效,是不是用得越多就越好呢? 嘴唇嬌嫩需要呵護 據了解,相對於其他部位的皮膚,嘴唇的皮膚和黏膜非常薄,只有周邊皮膚的約三分之一厚度。同時,它也幾乎沒有皮脂腺和汗孔開口,不能分泌皮脂或水分來滋潤自己。相對於其他部位的皮膚,嘴唇幾乎沒有自我保護機制,尤其容易乾燥起皮。
  • 是不是作畫張數越多越好?「幀數爆棚」還真不是這麼個道理
    而更有經驗的朋友,此時就會開始科普,「這段作畫這麼流暢的原因是因為作畫張數爆棚」,話是沒有說錯,那麼有的朋友又會想了,作畫是不是張數越多,畫面表現就越好?感覺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但是深究的話,可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動畫裡有「幀數」一說嗎?
  • 運動減肥出汗越多效果越好?真相卻是這樣!
    好多人都覺得運動減肥出汗越多效果越好,不出汗是不是就沒有消耗脂肪呢,實際上運動減脂的效果與出汗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繫。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出汗越多減脂效果越好,什麼特定情況呢,同一個人在同樣的環境溫度和溼度,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運動,這個時候出汗越多一般代表運動強度越大,減脂的效果一般也越好。
  • 楊世光:演得越好錢越多
    據有關人士透露,大陸罵得比較兇,演得比較好的,領的錢也會多一些。向大陸潑髒水,似乎已經成了綠媒的一個慣例了。因為實在過於枉顧事實,某些謠言一度鬧得比較大,例如「茶葉蛋」、「榨菜」、「三峽大壩」的謠言。事實上,除了這些知名度比較高的荒謬言論,臺灣島內被「名嘴」造出來的謠言還有許多。
  • 別外行:機械錶上的「鑽」,可不是越多越好!
    別外行:機械錶上的「鑽」,可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稍有留意,你會發現許多機械手錶的錶盤上都會有「17鑽」、「19鑽」等字眼,字面意思理解,表示手錶裡有17粒或19粒鑽石(Jewels)。鑽石,原指金剛石,也即金剛鑽。但後來人們把其他一些堅硬的寶石也叫做鑽石(Jewels)。
  • 蛋白質粉補充得越多就越好嗎?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適宜補充蛋白質粉的人群,並不意味著蛋白質粉補充得越多就越好,建議在專業藥師或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蛋白質粉產品,切不可盲從。
  • 馮侖:女人消費的水越多,氣質越好
    陸地上的女人們也和水裡的美人魚一樣,要靠水才能養出氣質來。每個人都嚮往美,心中都有一片海洋。文|馮侖在人出現之前,地球上就有水;在嬰兒從子宮裡出來之前,要經歷破羊水這個過程。所以,水是人類的母親,水孕育了人類。
  • 玖富萬卡:良好徵信利人利己,「硬查詢」不是越多越好
    玖富萬卡:良好徵信利人利己,「硬查詢」不是越多越好 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玖富萬卡一直將風控作為第一要務,堅守科技本質,夯實科技賦能金融,合規穩健運營,並且長期以來為構建社會徵信體系而做著各種實踐與努力
  • 粗糧有益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嗎?真相在這裡!
    粗糧有益健康,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首先,我們要認識粗糧,並了解粗糧能夠帶來的益處。所謂粗糧,是相對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主要包括玉米、小米、燕麥、蕎麥等多種穀類和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  對於老年人、兒童及胃腸道功能弱的人,可以選擇小米、大黃米等容易消化的雜糧,也可以通過改變烹調方法提高消化吸收率,如把雜糧雜豆粥煮得軟爛黏糊、把粗糧磨成粉、用豆漿機製作五穀豆漿或全穀物米糊等。另外,烹調雜糧之前,最好提前浸泡,這樣處理後,做熟的雜糧口感更好,更容易消化吸收,同時也縮短了烹調時間。
  • 律師收費是越多越好嗎?| 香港電影凋零啟示錄
    講述南韓北韓的一段間諜往事,拍得極其好!豆瓣評分8.0。這些年來,韓國電影佳作頻頻,《計程車司機》、《鋼鐵雨》、《偉大而隱秘》等等,太多太多……而回看我們的電影呢?乏善可陳!為何會如此呢?這跟律師也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