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澳洲嘉源
2018已經接近尾聲,要說今年最火爆的電視劇,那非《延禧攻略》莫屬了,自打該劇播出起,每天就變著花樣登上熱搜,從一眾主演到各路配角,從皇上嬪妃到宮女太監,從官配到坊間cp,只有你想不到的話題沒有它上不了的熱搜。
「社會我珞姐,人美路子野」
「令後CP」
「爾晴的孩子」
「高貴妃頭七」
「大豬蹄子」
「明玉海蘭察」
「嫻妃黑化」
……
那段時間,小編幾乎每次在地鐵上都至少能看到兩個手捧著手機看《延禧攻略》看得如痴如醉的小夥伴,還有不少圈內明星都在深夜追劇,不得不說,反套路宮鬥劇《延禧攻略》引發了全民追劇的熱潮。
截止《延禧攻略》收官之時,《延禧攻略》已經達到了133億次播放量,創多項網播劇歷史紀錄,並且始終霸屏微博話題排行榜,總共登上微博熱搜榜133次,TOP1就有14次,微博閱讀量94.1億,討論次數652萬,依仗實力成為制霸熱搜大戶。
《延禧攻略》在內地反響熱烈,在港臺兩地也深受追捧,收視、播放量屢創新高。
而據TVB翡翠臺數據顯示,該劇7天跨平臺最高總收視為39.2,共257萬觀眾收看,一周平均收視上升到37.1,毫無懸念地成為迄今為止TVB年度收視冠軍,也創造了內地劇在TVB的收視最高紀錄。
該劇確實不同于于正以往的電視劇,黑蓮花女主角,吐槽王皇帝,白月光皇后,每一個人物都牽動著觀眾的心,而該劇不僅劇情引人,融入非遺文化所製作的精美服裝、化妝及道具,也獲網友認同,豆瓣有逾21萬網友打出7.2分的高分。
劇中還將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做了精妙的展現,此番製作相較於正以往的作品,真的是質的飛躍。
對於這一點,於正說道:「以前拍戲用三個月,現在拍戲光是前期準備都要5、6個月,這樣長的周期,當然會比那些拿到投資就立馬快節奏的拍戲要好的多了,畢竟觀眾如今的品味也是越來越高,不好的東西,你再炒作也是沒量的啊,不管你用了多麼紅的小鮮肉、小鮮花。」
《延禧攻略》完結了,但它的火爆程度並未絲毫減弱,愛奇藝獨家網播結束後,緊接著正式登錄浙江衛視的下午檔,從網播劇一躍成為上星劇。
在衛視首播當天,《延禧攻略》即空降實時直播關注度第一,實時收視率第一,最高市佔率超6%。
該劇已然打破臺網受眾不同的壁壘,名副其實成為了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劇集。
緊接著山東衛視、東方衛視也接連買入《延禧攻略》的播放權,均創造了該臺白天時段的最佳收視,且因為收視率大大超過預期,三臺白天深夜輪番播放《延禧攻略》。
值得一提的是,《延禧攻略》不僅在中國大熱,在海外也大受歡迎。迄今為止,該劇的海外發行已經覆蓋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是銷往亞洲各地,圈內人估計其收益在3億元以上,在廣告招商方面延禧攻略起價高達300萬元/條,按其70集的體量及每集一條廣告來計算,其廣告收入最少達2.1億元。
12月14日,全球最大搜索網站Google公開了一整年的熱搜榜單,其中電視節目的類別,宮鬥劇《延禧攻略》奪下全球熱搜冠軍,再添一個冠軍頭銜。第一名《延禧攻略》在全亞洲造成追劇熱潮,特別在澳門、臺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熱搜度都非常高。
其實最初《延禧攻略》並不被人看好,不出名的女主角,撞劇《如懿傳》,再加上黑料一大堆的製片人於正,還有一貫的於正豔麗風爛俗故事情節,想必很多人一開始看《延禧攻略》是抱著挑刺嘲諷的心態吧。
可沒想到,居然遭到了真香定理,看了一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小編驚嘆,這是誰,這還是以前那個花花綠綠的於麻麻了嗎?
但是小編覺得,該劇最後有點爛尾了,故事講一半就莫名其妙結尾了,太過倉促,大反派的安排也不怎麼合理,不過,無腦爽劇就不要要求太多了。
對於《延禧攻略》的成功,網友評論:「剛入宮的於正已經死了,現在是鈕鈷祿·於正!」
於正對此表示贊同,他也覺得確實人改變了,人也在成長中。
可是話是怎麼說,但同樣是由於正出品,今年在湖南衛視黃金檔上映的大IP劇《鳳求凰》卻收視慘澹,口碑大跌。
2019年,於正還將有兩部劇《皓鑭傳》、《朝歌》待播出,《皓鑭傳》有《延禧攻略》一半的原班人馬,還請來了寧靜這樣的實力派演員,而這兩部劇均由吳謹言擔任女主角。
(《皓鑭傳》劇照)
(《朝歌》劇照)
究竟是小人得志一時風光,還是實實在在誠心做劇,且再看後續作品了。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終究還是收視率和播放量教做人吶,希望現在的電視劇不要總想著請流量明星,用炒作來博取眼球,多花點心思寫好劇本,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天價片酬並不能說明什麼!
觀眾不是傻子,不要老拿電視劇電影限制太多審查制度太過嚴格糊弄觀眾,在伊朗這樣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政教合一的國家,禁忌約束條件可想而知,都能拍出《小鞋子》、《一次別離》、《推銷員》這樣的佳片,我國的一部分導演們劇作者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