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了一隻羊》電影裡的殺手與小說裡的殺手

2021-02-21 萬瑪才旦的文字影像世界

4月26日,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執導《撞死了一隻羊》正式公映。

已經第三天了,隨著與《復聯4》撞檔事件的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資深觀眾參與到對《撞死了一隻羊》的熱烈探討中。

話題太多,不如就挑大家最感興趣的「殺手」這個身份吧。

導演遇見的《殺手》

《撞死了一隻羊》劇本來源於萬瑪才旦導演的原著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與次仁羅布小說《殺手》的結合體,獲得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撞死了一隻羊》海報

萬瑪才旦導演曾在多次採訪中回憶說,最初看到《殺手》這部小說時,是在2006年,偶遇了刊登在《小說選刊》的《殺手》,被次仁羅布的講述方式吸引,「尤其是結尾部分,被那種對復仇的處理方式打動」。

《殺手》究竟是怎樣一個殺手,

讓導演如此心動?

次仁羅布的「殺手」

次仁羅布

男,藏族,西藏拉薩人,著名作家,現任西藏作家協會副主席。
著有短篇小說集《界》《放生羊》和長篇小說《祭語風中》等,先後獲獲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和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會頒發的創新新秀獎;西藏新世紀文學獎;《民族文學》年度獎等文學獎勵。

小說《殺手》入選「2006年中國年度短篇小說」、「中國小說排行榜」,入選《21世紀中國當代文學》(英文),並翻譯成韓語等,獲得西藏第五屆珠穆朗瑪文學獎金獎。

次仁羅布筆下的殺手是這樣的:

一個康巴人。

第一次。

通過東風車司機的觀察,給人的印象:「渺小」、「悽涼」、「無助」、「瘦弱」。

「地平線的盡頭有一個蠕動的小黑影。」

「我看清那是個形單影隻,背上背著被子的人。」

「我透過駕駛室的玻璃窗望去,那人在遼闊的天地間顯得這般的渺小、這般的悽涼、這般的無助。」

「我看清那人頭上繫著黑色的發穗,身材瘦小,腰間別著一把長長的刀子。」

我們似乎看到一個不太像殺手的「殺手」。

正如司機的毫不含蓄的質疑,身旁的這個「殺手」,「除了有不苟言笑的冷峻的面龐和迷茫的眼神、腰間掛著一把銀質長刀外,並不具備令人悚然的殺手特徵。

第二次。

司機向茶館姑娘詢問殺手下落。

茶館姑娘聊起:「是那個細痩的?剛開始我還以為是討飯的。

「殺手」向茶館姑娘打聽到自己的仇人後,「康巴人的眼裡突然淌出淚水,嗚嗚地哭了起來」。

給人的印象:「窮困潦倒」、「心靈脆弱」。

第三次。

司機詢問進茶館來的羊倌。

羊倌回憶:「我看見一個人躺在巖石下,睡的很香。」 「那個人鼾聲可響呢。

一縷金燦燦的光傾斜在他的身上,感覺他暖陽陽的。

儘管在羊倌的口述裡,殺手在江邊磨一把長刀,並完成「康巴人把刀插進刀鞘裡,重新打一壺水向公路上爬去。」等一些列一個殺手至少應該有的動作。

但依然不是人們期望中的「殺手」形象。

第四次。

司機追到「殺手」的仇人瑪扎家。

與其妻子談起「殺手」:

「上次來找他的那個康巴人呢?」

「坐了一會兒,後頭哭著就走了。」

仇人「瑪扎的臉一片鐵青,嘴唇抖動」:

「見過。他說是來找我的。但一見到我這個樣子,他只搖頭。說,找的不是我。我叫他喝了茶,後來他哭著跑了出去,再沒有見到他。」

等了十多年,

等被殺的人還活著,

等要殺的人卻離開了。

至此,次仁羅布先生筆下的殺手形象,在讀者心中至少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吧,在此不過多解讀。

如果讀者覺得不過癮請待下一篇推文,《殺手》—— 次仁羅布

前文也提到了,最吸引萬瑪才旦導演的除了次仁羅布小說裡的講述方式,更令人心動的是對結尾復仇的處理方式。

究竟是怎樣的處理方式,

讓觀眾也深陷其中?

電影裡的「殺手」

正如電影和小說的共同體現的那樣,殺手為了報殺父之仇,一路尋找。

01-公路上

共享同一個名字,都是活佛起的;

共享同一個畫框,都是半邊臉。

《撞死了一隻羊》海報

02-茶館裡

同進一家茶館,坐在同樣的位置,

同樣的茶梗,同樣的窗外雪中人。

《撞死了一隻羊》劇照對比

03-仇人家

找到同樣的瑪扎。

《撞死了一隻羊》劇照

殺手找到仇人,為報殺父之仇而來,卻「哭著走了」;

司機找到陌生人,為尋見殺手而來,卻最終將仇人「殺死」。

讓萬瑪才旦導演心動、讓觀眾激動的也正是這個最終將仇人「殺死」的處理方式吧。

自從遇見,殺手金巴的「復仇」計劃卻成了司機金巴的心結;

自從聽聞,殺手金巴的去向成了司機金巴的找尋的方向;

自從實證,殺手金巴的離開卻成了司機金巴「未完成的使命」

《撞死了一隻羊》海報

小說裡:

「一道寒光閃過,刀尖已經插進瑪扎的胸膛,我把瑪扎抵到了牆角,傷口處有鮮血汩汩湧出,順著刀身溼潤了我的手,熱熱的有些黏糊。」

「瑪扎眼裡一片安詳,他艱難地向我咧嘴微笑,便斷氣了。」

「我抽出刀子,瑪扎像捆草堆順牆角倒了下去。」

電影裡:

在最初撞死了那隻羊的地方,司機金巴的卡車爆胎了。

在卡車爆胎的地方,司機金巴做了一個夢。

在夢裡,司機金巴完成了「殺父之仇」。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

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

無論是次仁羅布的小說《殺手》

還是萬瑪才旦導演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我們能看到,從此「殺手」不再是「殺手」了

也許金巴也不再是金巴了。

這個過程

你值得親自體味!

這部電影

你值得親自感受!

相關焦點

  • 撞死一隻羊?殺手蝴蝶夢!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如果換成另一個類似於《殺手蝴蝶夢》的片名,是不是會招徠更多觀眾入場?說起來,王家衛掛名監製的電影不少,可能只有早年的《初纏戀後之兩人世界》,以及最近這部《撞死了一隻羊》,最為接近王家衛風格。
  • 藏語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不可錯過
    三、原著電影《撞死了一隻羊》,由兩部短篇小說《殺手》和《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而成。 用導演萬瑪才旦自己的話說:他早年看到次仁羅布所寫的短篇小說《殺手》,很想把小說改編成電影。但小說篇幅太短,改成電影並不夠。
  • 電影 | 藏語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不可錯過
    三、原著電影《撞死了一隻羊》,由兩部短篇小說《殺手》和《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而成。 用導演萬瑪才旦自己的話說:他早年看到次仁羅布所寫的短篇小說《殺手》,很想把小說改編成電影。但小說篇幅太短,改成電影並不夠。於是,他將自己早年所寫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與其融合。最後成了這部僅有87分鐘的電影。  看完電影,感覺到,影片的主體內容,還是小說《殺手》,而非小說《撞死了一隻羊》。
  •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輪迴救贖與現代性解碼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預告片導演以克制簡潔的電影語言講述了司機金巴和殺手金巴的故事: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的司機金巴將羊送去寺廟為其超度並施以天葬;同時遇到了想為父報仇的殺手金巴,殺手金巴找到了仇人卻沒有完成復仇,最後以司機金巴在夢中為殺手金巴報仇作結。
  • 藏地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上映,絕對震撼心靈!
    《撞死了一隻羊》究竟講了什麼?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自次仁羅布的小說《殺手》及萬瑪才旦本人創作的同名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一個關於「救贖」和「放下」的故事。司機金巴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決意超度此羊;殺手金巴即將找到殺父仇人,準備報仇雪恨。陰差陽錯,殺手金巴搭上了司機金巴的卡車。於是,兩個叫金巴的男人的命運便神秘地聯繫在了一起,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開始……
  • 撞死了一隻羊
    在復聯4全面轟炸的四月底的影院放映片中,在鋪天蓋地的營銷宣傳和粉絲熱評中,有一部看似不起眼的電影悄然上映了。這就是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的電影《撞死一隻羊》。兩位金巴的相遇《撞死了一隻羊》是根據兩個故事改編的,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司機金巴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決意超度此羊;殺手金巴即將找到殺父仇人,準備報仇雪恨。陰差陽錯,殺手金巴搭上了司機金巴的卡車。
  • 影子與影子的輪迴:《撞死了一隻羊》
    導演: 萬瑪才旦主演: 金巴 / 更登彭措 / 索朗旺姆 / 加華草類型: 劇情地區: 中國大陸片長: 87分鐘上映: 2018-09-04(威尼斯電影節) 2019-04-26(中國大陸) 2017年9月28日,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在可可西裡楚瑪河邊開機了。
  • 宗教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撞死了一隻羊》是由澤東電影出品製作的劇情片,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執導,藏族演員金巴、更登彭措、索朗旺姆出演,於2018年9月4日在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世界首映,於2019年4月2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影片講述了在無人區裡的一樁復仇事件所引發的關於救贖與放下的故事。
  • 《撞死了一隻羊》世界首映:一部關於夢與輪迴的電影
    與以往萬瑪才旦作品標誌性的風格——尋找、身份、處境等稍有不同,這次《撞死了一隻羊》雖然仍以藏地、西部為背景,但萬瑪才旦首次嘗試以類型片的形式去講述一個故事,殺手、復仇、救贖等類型元素齊備,敘事角度從現實投向夢境、輪迴。同時與以往不同的是,電影除了改編導演本人的小說外,還改編了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
  • 《撞死了一隻羊》一次救贖之旅
    《撞死了一隻羊》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編劇兼執導,藏族演員金巴、更登彭措領銜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因一宗復仇事件而引發的關於救贖和放下的的故事。
  • 《撞死了一隻羊》一次救贖之旅
    《撞死了一隻羊》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編劇兼執導,藏族演員金巴、更登彭措領銜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因一宗復仇事件而引發的關於救贖和放下的的故事。
  • 導演萬瑪才旦:《撞死了一隻羊》並不是風格轉變
    萬瑪才旦導演透露《撞死了一隻羊》並不是一個風格的轉變近日,《撞死了一隻羊》票房過千萬元,萬瑪才旦導演向記者分享了有關他的創作理念與創作思維。他透露,這個電影對他而言,並不是一個風格的轉變,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呈現,並通過分享馬爾克斯、黑澤明等作品,表達了自己對電影創作的見地。
  • 《撞死了一隻羊》王家衛式影像風格的藏區文藝電影
    面對現代世界,在平靜的敘述中表達態度,不過撞死了一隻羊的畫面卻拍得極為濃烈,不同於他之前的任何一部電影,可能跟王家衛當監製有關,而且竟然把雪域高原拍出了熱帶的愛美感,只有87分鐘,人物關係極簡單完蛋,實際上也沒發出幾件事。
  • 看不懂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雙面金巴的復仇和原諒之路
    上周末閒來無事,看了一部萬瑪才旦在2019年的作品《撞死了一隻羊》,這部電影算是一部公路片。主人公金巴,在開車途中撞死了一隻羊並順路搭了一個和他名字一樣的殺手。殺手是個康巴人,恪守康巴人有仇必報的誓言,再等了20年後終於打聽到了殺死父親的兇手下落,便獨自一人走在了復仇的道路上。
  • 《撞死了一隻羊》:一部見佛、見心、見自己的藏地電影
    ——藏族諺語《撞死了一隻羊》電影海報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海報這部《撞死了一隻羊》,與以往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該片由寫實轉向寫意,意向化的表達更加純粹▎ 見心:在世俗與信仰的撕扯中得到解脫萬瑪才旦的電影作品裡多有關於「尋找」的主題,《靜靜的嘛尼石》小喇嘛尋找的是自己內心的信仰,《尋找智美更登》裡表達的是尋找的過程,而這部《撞死了一隻羊》重在表現主角金巴尋找內心的解脫。
  • 《撞死了一隻羊》,被批枯燥乏味和稀泥,導演卻獲金馬獎提名
    今天,和朋友談到一個話題:在美國華麗炫酷的商業大片的衝擊之下,中國電影還有活路嗎?其實,小金作為一個影評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國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確實更討喜。但是,國產好電影也很多,一些冷門的片子也不例外。今天,小金就來給小夥伴們分享一部萬瑪才旦的作品——《撞死了一隻羊》。
  • 人物 |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中最愛的老闆
    走到劇情裡的憂鬱在拍萬瑪才旦導演新作《撞死了一隻羊》時,索朗旺姆最大的挑戰在於飾演一個像康巴姑娘的康巴姑娘,首先是語言方面的壓力。因為索朗旺姆從小生長在拉薩,對康巴語不甚熟悉,在真正拍戲前就開始學習康巴語,因為她覺得扮演什麼角色,最直接關聯的是她說的語言,飽含某些情感和情緒在裡面的言詞。
  • 4月觀影必看指南《撞死了一隻羊》完整劇情解讀
    《撞死了一隻羊》此前已經斬獲了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也是去年唯一在三大電影節上面獲獎的中國電影,口碑非常不錯。同時它還摘得第19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提名第5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目前《撞死了一隻羊》已經發布了最新的預告片,雖然預告僅有148秒,但光看預告的信息量、畫面質感,足以把《撞死了一隻羊》列入四月影院必看。
  • 從夢境、回憶、現實三個元素看懂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是藏族電影導演萬瑪才旦2018年的作品,他將兩個故事揉合成一個故事,呈現了在高海拔地區生活的人們與信仰,兩個都叫做金巴的男人,在路上偶遇,看似毫無關係,卻有種精神上的牽連。出身藏族的導演萬瑪才旦就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說了一個發生在藏邊幻境的荒誕故事:一個名叫金巴(金巴 飾)的司機撞死了一隻羊,而後他碰上了同樣名為金巴(更登彭措 飾)的流浪漢(即殺手),流浪漢要到偏遠的小城薩那殺了仇家,司機並未阻止他,還送他上路,但司機在幫死羊超渡與天葬後卻惶惶不安,返回去追尋流浪漢金巴的蹤跡。
  • 正片|《藏地影像》(第二季)——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劇組特輯(上集)
    【萬瑪才旦】是的【索朗旺姆】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拍完已經一年多了,今天再次相聚又想起了當時在一起的時光。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一位康巴人「殺手金巴」在尋找仇人的路上,遇見在半路上撞死了一隻羊的「司機金巴」,隨後兩位「金巴」分別邂逅了康巴茶館老闆娘後,兩位「金巴」各自走上「復仇」和「救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