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廁神」要見蘇軾,蘇軾為她寫了一首詞,讓人笑的肚子疼

2021-01-10 三順說名著

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貶黃州。彼時,蘇軾的名氣已經非常大了,大到了什麼程度呢?蘇軾在自己的《子姑神記》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元豐三年正月朔日,予始去京師來黃州,二月朔至郡。至之明年,進士潘丙謂予曰:『異哉!公之始受命,黃人未知也,有神降於州之僑人郭氏之第,與人言如響,且善賦詩,曰:『蘇公將至,而吾不及見也。』」

也就是說,蘇軾被貶黃州,正月初一從京城往黃州去,二月初一才到了黃州。有一位名叫潘丙的進士告訴蘇軾:「太奇怪了,你剛開始準備來黃州的時候,黃州人都還不知道,有一位神仙來到姓郭的人家中,說:『蘇軾要來了,只可惜我沒時間見他了。』」

那麼,究竟是哪一位神仙想見蘇軾呢?第二年,潘丙又來找蘇東坡,說:「那位神仙又來了,現在還在郭氏人家中。」蘇軾也是一個好奇的,立刻就跟著潘丙來這戶人家看。原來,想見蘇軾的這位神仙,就是傳說中的神。

據說,這位神原本是壽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從小就讀書識字,後來嫁給一個優伶為妻。壽陽刺史看中了何媚的美貌,就害死了她的丈夫,將她收為自己的小妾。結果,壽陽刺史的老婆是個兇悍嫉妒的女人,將何媚殺死在廁所中。上天見何媚可憐,就讓她做了神。後來人們發現這位廁神很靈驗,就常常拜祭她。此時想見蘇軾的,就是這位原名何媚的廁神。人們求廁神的時候,用簸箕作為廁神的腹部,以筷子作為廁神的口,盤中盛灰,有什麼要求的,廁神就會用筷子灰中用詩文的方式寫出來。

這位廁神,就借著筷子和盤中的灰,向蘇軾提了一個要求,「公少留而為賦詩,且舞以娛公。」也就是說,她希望蘇軾給她寫首詩。於是,蘇軾揮筆而就,寫了一首《少年遊·玉肌鉛粉傲秋霜》——

玉肌鉛粉傲秋霜,準擬鳳呼凰。伶倫不見,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揚。

到處成雙君獨只,空無數,爛文章。一點香檀,誰能借箸,無復似張良。

「玉肌鉛粉傲秋霜,準擬鳳呼凰」,古代女子用鉛粉來化妝,傳說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和丈夫蕭史,燒水銀作粉,亦名為飛雲丹。這一句話是在誇讚廁神的外貌。「伶倫不見,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揚」,伶倫,是黃帝的臣子,「昔黃帝命伶倫作為律」,所以,伶倫是負責音律的大臣。從這一句開始,蘇軾就對這位「廁神」開始了諷刺,也就是說廁神寫出來的詩文,沒有音律,沒有清香,只看到糠秕吹揚。

「到處成雙君獨只」,這一句詞蘇軾用了雙關的筆法,筷子向來都是兩根一起用的,但是廁神用來說話的筷子,只有一根,同時,也是在說廁神只有獨身一人。「空無數,爛文章」,眾人都認為廁神文採飛揚,不一會兒就能寫出十幾首詩文,但是這些詩詞在蘇軾看來,也不過是「空無數,爛文章」。

「一點香檀,誰能借箸,無復似張良」,這一句用了張良的典故,當年酈食其給劉邦提了一個建議,說商湯伐夏桀之後,將夏桀的後代封在杞地;武王伐紂之後,將商紂的後代封在宋地,如今秦國不講道德,不明大義,滅了六國之後,沒有給六國的後代留下立錐之地,建議劉邦分封六國的後代。這樣百姓們一定會對劉邦感恩戴德,認為劉邦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君王。劉邦非常高興,正要讓酈食其去辦這件事,張良走進來了,聽說這件事很著急,借用了劉邦的筷子,來給劉邦分析,千萬不能分封六國的後代。

而廁神也是要用筷子來說自己的腹中言,所以蘇軾就借用了張良這個典故。雖然兩個人都是借用筷子,但你怎麼能比得了張良呢?

這篇詩詞,滿滿都是蘇軾對廁神的譏諷之言。雖然廁神有著美麗的外貌,卻腹內空空如草莽,根本不值得信任。整篇詩詞詼諧幽默,又用了幾個典故,尤其是那一句「且糠秕吹揚」更是讓人笑得肚子疼。然而,笑過之後,我們也應該明白,蘇軾正是借這首詞,來提醒人們,不要盲目相信鬼神,遇上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斷。

相關焦點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俗氣」?
    蘇軾這個人愛喝酒、愛參加宴會,畢竟古人的休閒娛樂可沒有現代人豐富,能夠在宴會上與好友推杯換盞、高談闊論,也是一種享受,而宴會上除了這些文人墨客以外還不能缺少的就是歌女舞姬的陪伴,面對佳人在側不少文人墨客都為之寫作,蘇軾也不例外為歌女寫過很多詞作。
  • 慶賀友人生子,蘇軾寫了一首非常幽默的詞,讀之令人解頤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作詞背景一次,蘇軾路過吳興,適逢其友人李公擇得了一個兒子,到了第三天,開始宴請親友以慶賀。李公擇請求蘇軾為自己得子的喜事作一首歌辭。蘇軾想到《笑林》上的一個笑話,說的是晉元帝得了一個兒子,大宴百官,給每個官員賞賜一束帛。其中一個叫殷羨的臣子向元帝謝恩說:「臣等無功受賞。」元帝回道:「生孩子的事豈能讓你有功勞?」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
  • 蘇軾送侍妾的一首詞,竟讓朝雲寫在「裙帶」上,開篇10字就絕了
    大意就是一群文人對蘇軾擁有朝雲這樣一位紅顏知己感到既羨慕又嫉妒,希望自己有生之年也能擁有一位通情達意,才色雙絕的女子。  蘇軾的三任紅顏其實各個都有勝人之處,或者不論貧賤甘心照顧蘇軾,或者有識人之慧,為蘇軾的仕途出謀劃策,或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能夠指出蘇軾肚子中的「不合時宜」。  但可惜的是三人都沒有陪伴蘇軾太久,都在30、40歲的年紀就去世了,蘇軾為此更是痛斷肝腸。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詞,讀過的人不多,改成「現代詩」後走紅網絡
    很多人都讀過,也用過這段話,卻不知道其出處。據考證稱,最早使用這句話的是現代作家馮唐。不過,也有人追根溯源,認為這段話實際上源自宋代的蘇軾,是根據其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中的一段詩句,演繹出來的一句「現代詩」。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秦少遊不僅寫的一首讓蘇軾讚嘆不已的詩文,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所以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準備起了婚事。可誰料,蘇小妹在洞房時偏要考一考自己的丈夫。於是她準備了三個對子,秦少遊對自己的才華也是非常自信,輕輕鬆鬆的答上了前兩道題。
  • 蘇軾這個大吃貨,竟為橘子寫下一首詞,讀完卻讓人垂涎欲滴
    此外,蘇軾還喜歡品嘗各地的時令水果,他被貶嶺南期間,就曾「日啖荔枝三百顆」,可見他的吃貨本性。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浣溪沙·詠橘》,便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品嘗橘子有感而作的一首詞。一般來說,詞人詠物,必是有所寄託。可蘇軾這首詞就不一樣,他竟直接為橘子寫下一首詞,即「純用賦體」。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人醍醐灌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經典詞作,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這首詞借春遊途中偶遇風雨這麼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抒發了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寄寓著詞人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即景生情,意境深邃,內蘊豐富,所詮釋的人生態度和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比如張先的《漁家傲·和程公闢贈別》一詞,就是詞人張先為朋友程公闢贈別的時候作的一首和詞,再如張先的《少年遊·渝州席上和韻》一詞,就是在宴會雅集的時候創作的一首「和韻」詞。這兩個字看似在寫楊花飄落枝頭的無情,其實詞人是為下片中楊花與人的契合做足了行文上的鋪墊。
  • 蘇軾勸朋友戒色,寫了一首詞,連用三個典故,讀完會心一笑
    在我們的印象中,蘇軾是豁達樂觀的,正如「一蓑煙雨任平生」。又像林語堂的書中所概括的蘇東坡,樂天派、月下的漫步者、悲天憫人的道德家、心腸慈悲的法官、官場上的堅持己見者、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而第三句的典故,「謫仙人」,這裡就更加明顯了。蘇軾把好友比做成披著鶴毛鬥篷的李太白。從這上片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在規勸好友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技巧在裡面的。光是這三句,其實還不能夠看出是一首「勸誡詞」。因為誇獎的力度一句勝過一句。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人生無常。如果說有一種人生,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仍清澈如水,有人說是李叔同,我卻想到蘇東坡。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見友人小妾,寫下一首詞,如今成「網紅」流行語,原句更高級
    蘇軾見友人小妾,寫下一首詞,如今成朋友圈網紅句,原句更高級蘇軾率性而為,狂放不羈,無論是見誰,都喜歡開個玩笑。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慷慨豪邁之氣,捲地而過;時而,他又給讀者留下「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的蒼涼背影。東坡先生總是能給人一種迸發的力量!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 居然出自蘇軾的一首詞
    可能會有人聽過這首歌,但極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其實是出自北宋蘇軾蘇東坡的一首詞。這首詞名為《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而在寫這一首詞時,蘇軾遭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變故。當時的蘇軾,給宋神宗寫了一封信,而蘇軾是詩人,即使是這種公文,也難免不帶些個人的感情色彩。於是,就有新黨來毀謗蘇軾,甚至誣陷蘇軾對皇帝不忠。
  • 蘇軾很惆悵的一首詞,詞中「佳人」嫵媚神秘,中間7字成千古名句
    古代的人,不需要去從事農耕、商業之類的生計,從小只是接受專業的詩書教育,長大以後也以賦詩填詞、進入仕途為生。最開始的人們,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文人的,因為生產水平低,必須要全民上陣,才能保證不餓肚子。這首詞大概的創作時間是蘇軾任密州太守的日子,密州和蘇軾的關係,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還是「左牽黃,右擎蒼」的豪壯,傷春惜春之類的感傷,似乎並不在蘇軾的創作列表裡,無論多大的挫折,在蘇軾這裡都是一句「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可是事實,好像並不是這樣,蘇軾縱然曠達,但還是逃不了文人的善感。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但是,蘇軾到了43歲的時候,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捲入了「烏臺詩案」,這一巨大的打擊成了蘇軾人生的轉折點。正是在此次詩案中,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結交了一位朋友,叫王鞏。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但是,蘇軾到了43歲的時候,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捲入了「烏臺詩案」,這一巨大的打擊成了蘇軾人生的轉折點。正是在此次詩案中,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結交了一位朋友,叫王鞏。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詞作意譯:又見泥塑的耕牛和打牛的「勾芒神」,這是象徵著春天來到了海島之上。我只想祈求春天的神靈,把桃花全部都染成肉紅的顏色。男子祭起春天的幡旗,婦女剪起春勝為戲,一陣春風吹散了我的酒意。看見漫天飛舞的楊花好像雪花,便不覺得自己身在天涯。
  • 蘇軾被貶後創作的一首詞,卻安慰了後人許多年!
    王鞏見到蘇軾後,與蘇軾宴飲。王鞏叫柔奴為蘇軾敬酒。蘇軾問她嶺南的風土人情,"試問嶺南應不好",嶺南的生活應該不那麼好過吧?讓蘇軾意外的是,柔奴淡淡一笑,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故鄉。這個回答,讓蘇軾大為意外。
  • 新婚燕爾,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
    蘇軾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他不僅在詩詞方面的額造詣極深,而且蘇軾還是一個全才的人。蘇軾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蘇軾的詩詞還在,蘇軾的精神還在。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蘇東坡。在我們的印象中蘇軾一直是瀟灑的,豁達的,樂觀的,但是又有誰知道蘇軾的一生也是坎坷多變的。
  • 蘇軾專門為歌姬的腳寫的詞,被批俗氣,但讀完卻令人肅然起敬
    但這些作品與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詞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這首詞是蘇軾平生362首詞作中的「俗氣」之作,是一首詠足詞。都知道古代流傳三寸足,蘇軾這首詞專門為歌姬的腳而寫,詞的名字叫《菩薩蠻·詠足》。此詞一出,蘇軾是沒少被批,南宋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批此詞俗氣,清人沈雄在《古今詞話·詞品》中批其無趣。雖然如此,但這首詞卻值得我們為其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