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務農」意味著什麼?

2020-12-23 騰訊網

柳傳志說過,企業要想獲得持續增長,就必須做到「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想著田裡的。」拼多多眼下正在做一件類似的事,不過,對拼多多來說,「碗裡」、「鍋裡」、「田裡」不只是一種比喻。

剛剛舉辦完「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拼多多最近又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浙江大學聯手,啟動了「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

拼多多為什麼一再關注農業科技,尤其是農業的智能化?

向上遊的自然延伸,是拼多多在今後將越來越凸顯的一種業務特徵和商業競爭力。這就是拼多多的下一步,實際上這一步已經顯現了出來。

當我們看到拼多多的下一步時,也就不難看到其下一步的下一步,那就是它試圖從一個農產品的銷售平臺,利用智能技術和數據技術,實施農產品領域的C2M模式(當下的C2M模式僅限於工業製造領域),介入到農產品的生產和品牌打造之中,不僅僅是幫助農戶、農業企業「賣」,而且要幫他們「種」,「養」,甚至幫助他們打造一個個農產品的品牌。在幫助農民做大、做強的同時,讓拼多多在農產品業務穩步增長。

這既是一種商業模式探索,也是一種公益模式的創新。助農、扶農,既是社會責任(「責任之所系」),也是培植新的業務增長點(商機之所在)。

下面這篇報導能讓我們了解拼多多「下一步的下一步」一些重要信息——將基於智能技術的C2M的戰略延伸到農業領域。拼多多這個動作剛剛開始,但這種探索是值得關注的。

疫情後時代,農業向前走:

來自數字農業青年新銳的「新驅動」

用智能蜂箱改造養蜂產業鏈,將廢棄食物轉化為包裝材料,用人工智慧養豬、用算法種植草莓……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創意,是中國數字農業青年新銳們,正在研究的新方向。

在12月6日的「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中,5支中國隊伍從全球的150個青年數字農業科創團隊中脫穎而出,殺入決賽。他們憑藉在技術、商業模式領域的創新獲得了評審團的認可,其中「數字養蜂」、「Mi Terro」兩支隊伍斬獲大賽二等獎。

評審團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副總幹事貝絲·貝克多(Beth Bechdol)女士擔任主席,邀請到全球農業科技領域專家、經濟學家共同評議。

這場比賽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被行業視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最大線上數字農業科創峰會。這也是繼「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攜手拼多多啟動的又一支持數字農業青年科創活動。

「2020年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年份,新冠疫情極大幹擾了全球農產品運輸、銷售,至少22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貝克多表示,本次大賽核心是希望通過以青年為主導的農業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來降低新冠對農業的影響,推動本國智慧農業的發展。

國家的基石是農業,農業的未來在青年。

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輩們相比,青年們對於農業有不同的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方案升級農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並帶來真金白銀的效益提升?

從「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到「全球農創客大賽」,越來越多的青年新銳投身智慧農業,中國農業的數位化發展越來越受到海外研究機構、聯合國組織的重視,而中國的農業科技創業青年新銳們,也正走向國際舞臺,為全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更多力量。

老問題與新青年

現代農業有「三板斧」,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中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但具有土地細碎化程度嚴重、家庭生產規模小的鮮明特徵。一直以來,這一特徵制約了中國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率和國際競爭力的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說,「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小農戶還會佔我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多數,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未來部分勞動資源將逐漸退出農業生產,因此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但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這是老問題,但青年們有著新方案。

符洪川的解決方案是「雲上生產」——用智能硬體武裝分布在各地的生產者,之後利用數據化的「雲上大腦」向養殖戶、種植戶提出優化建議,提升整體品質。在他看來,應利用新技術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中國農業,對傳統農業鏈進行信息化改造。

符洪川出生於養蜂世家,從小就熟悉養蜂、採蜜、轉場的各個環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名擁有十年經驗的網際網路人。

在答辯現場,符洪川搬出了一臺自主研發的智能蜂箱。

天府蜂谷團隊的「數位化養蜂項目」獲大賽二等獎,其在陝西、湖南等地,以蜂業智能蜂箱為突破口,探索和實踐蜂業蜂蜜單品產業的數位化、智能化。(圖片來源:天府蜂谷)

據符洪川介紹,這款智能蜂箱集成GPS定位,溫度,溼度,聲音,重量監控等300多種電子元器件,可以實時傳輸監控數據至項目平臺,並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處理。

這些不常在農田裡出現的電子元器件,可以讓單箱的蜂蜜產量提高30%,同時極大地減輕蜂農負擔,蜂農通過手機就可實現對蜂箱進行監控、預警管理等養蜂操作。在消費者端,智能蜂箱收集的數據,還能實現蜂蜜來源地追溯,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我的童年是跟蜜蜂一起度過的,父親母親最大的困擾是沒有品牌,好蜂蜜賣不出好價錢」,符洪川希望藉此改變釀蜜現狀,蜂農建立品牌,改變養蜂業小、散、亂的現實情況。

這一思路獲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認可,也讓符洪川的「數字養蜂」項目斬獲賽事二等獎。

同樣獲得二等獎的「Mi Terro」團隊則考慮用新技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當前,我國的蔬菜大棚、地膜主要採用塑料膜,歷史數據顯示,我國地膜覆蓋面積約3億畝,每年使用量超過120萬噸,均居世界第一。然而,地膜的廣泛使用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目前傳統農用塑料地膜材料主要是聚乙烯(PE),在自然環境條件下難以降解,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廢舊地膜在農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汙染持續加劇。

Mi Terro團隊的新技術可以實現從廢棄食物中提取蛋白質,將蛋白質加工後轉化為農業生產、食品包裝等環節使用的薄膜。

團隊負責人羅易介紹,團隊擁有將過期和變質的牛奶重新設計成塑料替代包裝材料的技術。該項技術生產的薄膜比其他生物基材料便宜,同時提供與石油基塑料薄膜相似的質量。

在評審團看來,這項技術的優勢在於更加有效的利用廢棄食物,而且減少塑料汙染。也契合當前中國綠色農業的發展主題。

養豬、種草莓,AI農業領跑

相較國外團隊,中國隊伍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上具有優勢,在創業方向上更加偏向AI農業。

人工智慧技術也在養殖業得到應用,參賽隊伍「小龍潛行」介紹了他們的「AI養豬」項目,據團隊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產品全部採用了AI視覺技術,可以獲取實時、精準的核心生產數據,以欄為單位,完成豬只的測重、測膘、盤點,精準度分別能達到98%、95%、99%。根據實時、精準的背膘和體重數據,生產管理系統將自行啟動生產決策,達到精準飼養的目的。

在「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的比賽基地中,來自全球的青年科學家在探索利用人工智慧、算法策略實現自動化種植草莓。(攝影:木公)

在另一場於雲南富民縣舉辦的高原草莓AI種植挑戰賽中,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賽事對戰正酣。

今年5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技術指導下,拼多多與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邀約全球頂尖選手,參與高原草莓AI種植挑戰賽,探索一批有價值的「人機協同」草莓種植方案,並有望輸出到國內更多草莓產區。

來自江蘇省鎮江市的全國勞動模範紀榮喜,是全國聞名的草莓種植高手。作為參加比賽的頂尖農人隊伍之一,他在決賽開始前還專門從江蘇帶來了一袋油渣作為底肥,作為參加比賽的「秘密武器」,並希望通過精細化管理和豐富的農事經驗,和人工智慧(AI)一決高下。

在旁邊AI組的「無人溫室」中,應用了荷蘭騎士(Ridder)集團的智能化環境控制計算機及水肥一體化系統,其集成超過50套傳感器,可實時讀取溫溼度、光照強度值、二氧化碳濃度等45條生產環境參數,並根據預設條件對超過30條灌溉、通風參數進行自動化控制。

來自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的林森、鄭建峰兩位博士隊長,嘗試運用超過9種算法,把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經驗、模型系統進行融合,建成一套標準化的草莓種植智慧決策系統。

兩代農人的匯合與碰撞,也給傳統種植帶來了啟發。在參加比賽的4個月中,紀榮喜得出了一個結論:「數字農業、人工智慧完全改變傳統農業種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儘管需要一定投入,但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可低估,尤其是農村勞動成本佔比重越來越高情況下,AI是更有優勢的解決辦法。」

在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慧的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到2030年超過1萬億,人工智慧有發展為市場領跑行業的潛力。AI與農業的疊加的市場規模也有望在2025年達到15.7億。

事實上,鼓勵更多的青年人進入農業領域,將實驗室的「高精尖」技術應用在田間地頭,並帶來真金白銀的效益提升,這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拼多多推動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全球農創客大賽」,鼓勵青年隊伍們創造出多樣性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價值樣本。

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認為,隨著5G、大數據以及碳智能、人機混合智能等新一代AI的發展,農業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會成為重要的方向。同時,目前國內農業產區面臨的問題,是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愈發突出、勞動力在農產品成本比重中日趨提高等一系列實際的難題。新的AI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將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比如通過植物生長模型的精準化管理、控肥控藥,通過機器人等無人化作業解決勞動力稀缺問題等。這些最先進的技術,目前國內外的科研機構和產地中已經有實際性成果並應用。可以說,前端技術進步的一小步,可能會解決小農經營主體的眾多難題,並帶來更加穩定的農產品供應鏈。

農業產業正處於技術革命的最前沿,伴隨著無人機、機器人、物聯網、智能監控越來越多應用在農業各個領域,包括機器學習、機器視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在內的各項新技術,將為農業的發展,帶來持久的革命性變化。

在這些新領域中,一定潛藏著誕生千億級公司的機會,中國農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也在其中。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又圖什麼
    如果有一種算法和產品,能夠像當年沿著鐵路走的郵購目錄一樣,把商品以更便宜的價格交到那些沒有享受服務的人手上,會發生什麼?兩年後,一家主打拼團模式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突然敲開了納斯達克的大門。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 拼多多iPhone12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拼多多iPhone12事件始末
    拼多多iPhone12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拼多多iPhone12事件始末時間:2020-10-23 17:0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拼多多iPhone12是什麼梗?
  • 拼多多的「原罪」
    作者 / 清水小刀 昨天,由「23歲拼多多女員工加班猝死」事件,引發的拼多多公關部門「疑似回應」「官方闢謠」「知乎打臉」又「甩鍋外包」的一系列鬧劇,在今天,終於隨著央視評論「不能讓奮鬥變了味」、「知乎禁言拼多多帳號15天」,再到「拼多多股價下跌6%」等,宣告了尾聲。
  • 拼多多市值超過京東,發生了什麼?
    拼多多若能長期保持股價高於京東,則意味著自己坐上了中國電商的第二把交椅。   拼多多,這個成立不到五年、上市不到兩年的電商新秀,成為十足的黑馬,發生了什麼?   頻頻打入高端市場   這幾天,拼多多又開始撒錢了。
  •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假的多?
    創維在聲明中表示,拼多多購物平臺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商品,涉及的品牌包括創維、創維先鋒、雲視TV等,公司表示正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同時,創維公司保留追求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責任的全部法律權利。
  • 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什麼狀況 拼多多是如何崛起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什麼狀況 拼多多是如何崛起的? 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拼多多將不再成為 2021 年春晚 紅包互動夥伴。
  • 誰在使用拼多多
    在「什麼值得買」看了拼多多買蘋果的購買評測,256GB比官網便宜了1000塊錢,這讓陳露決定不再矜持,勇敢拼單。這次「新鮮」的經歷讓陳露一度有些興奮,「就覺得賺到了」,「是真的,又便宜1000塊,為什麼就非要在淘寶、蘇寧買?」。但她在朋友圈裡分享這件事後,平時的點讚卻變成了諷刺和挖苦,「膽子真大敢上拼夕夕」、「我是絕不用拼多多」…….「人言可畏。」
  • 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
    原標題: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網際網路錢包「   近日,拼多多官方推出的支付服務「多多錢包」已在個人用戶界面正式上線開通。
  • 拼多多不做社區團購
    這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拼多多並不希望外界過多關注他們的買菜業務,更不願意將多多買菜業務放在社區團購賽道解讀。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中,拼多多CEO陳磊,更是明確指出了這一點。他表示,多多買菜並不是社區團購,而是拼多多拼購電商業務的自然延伸。
  • 拼多多告訴你:家鄉的月亮也很圓!
    最近,微博上熱議話題:海歸碩士放棄澳洲綠卡回國務農,引來國內同胞一片喝彩掌聲。這太有意思了!姐弟三人積極轉型,成立了電商公司,在拼多多開了兩家店鋪,賣乾果和鮮果。如何縮短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讓家鄉好貨,從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餐桌?拼多多的「產地雲拼」模式給趙閆指點了迷津。
  • 拼多多二清舉報是什麼意思?拼多多為什麼被舉報原因揭秘
    拼多多方面回應稱:舉報方系售假商家,其冀望將電商O2O行業在支付清算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與其售假之後的賠付事件混為一談,逃避法律及商事約定的制裁。拼多多平臺表示,相關事項此前已經進行過相應信息披露,2017年在收到央行上海分行指導意見之後,已於當年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資質的平安銀行進行全流程資金託管和結算,拼多多不在任何場景下觸碰交易資金。
  • 拼多多「拼」了!
    近日,一位網友查詢物流狀態發現,他在辛巴直播間搶到的230毫升SK-II神仙水,竟然是從拼多多溫州保稅倉發的貨。老鐵們恍然大悟,原來不僅是庫克,快手一哥也要從拼多多進貨。 一身江湖氣,靠搞笑和真性情吸粉的辛巴,是目前最不遺餘力做供應鏈的帶貨網紅。他經常教徒弟,「沒有好的貨帶不來的人,貨比什麼都重要」。
  • 拼多多的放心推與多多搜索和多多場景有什麼區別?
    在眾多粉絲髮給小編的私信當中,有小夥伴問到這樣一個問題:說自己在推廣工具多多搜索、多多場景和放心推三者之間犯了難,不知道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如果自己開了多多搜索是否還有必要去開放心推?今天我們就跟大家簡單的聊聊三者之間的區別,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推廣工具。
  • 騰訊再拼,也拼不出下一個拼多多
    如果說,小鵝拼拼從拼多多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一旦將「拼著買」與價格「便宜」強關聯,則洗掉低價導致的低質標籤就變得尤為困難。小鵝拼拼「沒有什麼事情比買到好東西更快樂」的slogan中,並未宣揚低價,而是強調「好東西」。正在孵化期的小鵝拼拼一經出世,就被業內寄予重振騰訊電商的厚望。
  • 特價版淘寶,阿里的「拼多多」?
    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採用C2M短鏈路模式扶持數千家工廠品牌升級,淘特價則發布C2M 戰略,通過工廠直供為用戶打造超低價產品。死磕拼多多,淘寶特價版負責人汪海卻放話:「我們和拼多多不一樣」。這意味著在縣域及以下城市,電商的覆蓋明顯不足。當下淘寶未能獲取的用戶基本都在微信體系內,從微信獲取流量顯然是拼多多的優勢,而不是淘寶的。在流量上打不過拼多多的淘寶特價版,將戰略落地於C2M工廠直供,再次對壘拼多多。C2M即工廠直連模式,平臺方直接對接工廠,砍掉所有中間環節,直接向消費者提供低價產品。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
    [PConline資訊]12月3日消息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拼多多關聯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這些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法律、辦公用品、運輸貯藏、教育娛樂等,目前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
  • 拼多多牽手國美 電商陣營風雲再起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美和拼多多選擇牽手,意味著電商平臺在激烈競爭下,又一次合縱連橫。和此前阿里巴巴和蘇寧的合作類似,拼多多和國美走在一起也是出於互相需要。本報記者 李立 上海報導繼蘇寧和阿里巴巴牽手之後,電商界聯姻,沒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
  • 拼多多四面楚歌
    11月3日,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凌晨一點半,22歲的姑娘,倒在了下班回家的路上。隨後,拼多多冷血回應,然後秒刪文,最終「花式表演闢謠」後官方回應:「我們心如刀絞,我們愛你,我們深深的想念你。」1月9日,拼多多一員工在家中跳樓自殺,拼多多回應:公司對其不幸離世表示深切哀悼。
  • 拼多多砍價助力(免費500人)
    島內輿論認為,國民黨希望吐故納新,整合在野黨將蔡英文趕下臺,但這並不意味著國民黨就會主動與大陸談統一。在趙少康宣布參選的第二天,蔡英文在「國安會」上發表四點談話,包括臺美關係,兩岸局勢,疫情取得及新冠病毒應對。蔡英文稱,兩岸和平不是臺灣單方面的事,關鍵的鑰匙在大陸手上,期待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後,兩岸人民逐漸恢復正常有序交流。
  • 為什麼會拼多多上癮?
    拼多多的天天領現金活動,大家有見識過嗎?就算你自己沒玩過,也一定在微信上收到過朋友發來的連結。去年我是對此不屑一顧的,被我媽騷擾得不行了,才會勉強幫她點一下。但是今年不一樣了,自從我很輕鬆地拿到了兩次一百塊錢的提現後,現在是我騷擾我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