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大聲「吼」孩子,會影響孩子智力,嗓門高的家長別怪孩子笨了

2020-12-23 米雪媽咪

「吼叫」似乎已經變成了全世界父母教育孩子通用的方式。生氣是一種常見的情緒,人人都會有。當孩子某些事情超出了家長所能承受的底線,家長就會通過吼叫的方式,企圖掩蓋自己內心的「挫敗感」。但總是大聲的「吼」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大家知道嗎?

小紅家的兩個孩子在客廳玩,沒成想,哥哥把自己的玩具汽車直接扔到了妹妹的身上。結果妹妹大哭,而哥哥卻在一旁哈哈大笑。聽到聲音後,小紅趕快從廚房往客廳跑,「你怎麼這麼討厭,一天就不能安靜點,你不惹你妹妹會死呀。」

這句話想都沒想,就從小紅嘴裡脫口而出。當大聲喊完這句話之後,就看見原本還在笑的兒子,木然地望著媽媽。接著大哭起來,而妹妹看見哥哥哭了之後,已經停下的哭聲隨即也開始了。

看著兩個孩子哭成一團的樣子,天哪!小紅知道又在兩個孩子面前情緒失控了。在孩子面前大聲嚷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打擾到了小紅做飯,小紅想讓他們知道媽媽的憤怒,而不是去解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當家長在吼叫的時候,就已經偏離了原來軌道。不管聲量大小,只要是「吼叫」,家長往往內心充滿著怒氣和挫敗感。這時家長的主要目的,早已變成了是在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而不是在思考如何解決當前問題。

一:家長總是「吼」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後果

1、導致孩子記憶力下降。

根據研究表明,經常被「吼叫」的孩子,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還在發育中,如果孩子經常被家長吼叫的話,大腦神經受到刺激,就會造成神經系統發生變化。大家都知道,我們大腦中的記憶力主要是依靠「海馬體」在起作用,而吼叫就會導致「海馬體」發育不完全,影響孩子的記憶力。

2、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看似只是簡單地吼了孩子兩句,實際上家長性格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如果你對孩子一直採取的都是呵斥或者是命令的方式,那麼孩子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不會好好說話,時刻都表現出憤怒的孩子,很難去和別人進行友好的溝通。

3、變得膽小懦弱。

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經常對孩子「吼叫」或者是用命令帶有強制性的語氣,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大多數孩子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做什麼事情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得不對。而且為了討好父母,孩子會服從家長的任何命令,從而變得唯唯諾諾。

大多數家長喜歡對孩子「吼叫」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吼叫」後孩子會立刻做出改變,因此家長就很容易把「吼叫」看作是最方便的一種教育手段。事實上,教育孩子不止只有「吼叫」這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

二: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善用「低聲教育」

1、和孩子進行堅定的溝通。

事實上,很多家長之所以喜歡「吼叫」的主要原因,就是想推卸責任:「你看孩子變成這樣,可不是我的錯啊!你看我對他教育過多少次,他就是不聽。」其實這種方式對孩子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用堅定的語氣,讓孩子明白你的要求以及對他的期望,以及告訴孩子他不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的時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2、讓自己的情緒回歸理性。

「勿以悅時許諾,勿以憂時決策。」人確實是個情緒化動物,但同時也要明白情緒解決不了問題,也不利於建立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只有回歸到理想的狀態之後,靜下心來,才能對孩子的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

3、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用「說教」的語氣對孩子施行教育。其實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喜歡家長這種「居高臨下」的姿勢,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不要總是用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總之,「吼叫」只是讓孩子單純的知道你對他們的某些行為很生氣,在大聲吼叫的過程中,光是表達你的負面情緒,只會造成孩子的過度緊張。而沒有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一點作用。其實對孩子的管理家長要時刻的以孩子的情感需求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今日話題討論:你對孩子大聲吼叫過嗎?你覺得孩子做錯事情後,「低聲教育」有哪些好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父母經常「吼」孩子,對孩子會有3大「壞處」!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研究者稱,大音量的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音量越大,孩子的注意力越不集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越管越不聽話的原因,父母大聲的訓斥,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聲音越大孩子就會越討厭,時間久了會自動屏蔽掉父母的吵鬧,很多時候父母在旁邊吼了半天,孩子卻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 父母必看:長期被吼的孩子,會導致智商受損,家長別不在意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總會大聲吼孩子,儘管理智告訴自己要冷靜,但是行動卻偏偏都是偏激的。儘管每次在批評過孩子之後,家長都會自責、反思和後悔,可是下次再遇到孩子犯錯了,還是會忍不住脾氣,衝著孩子大吼。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但是影響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很多種,父母與其責怪孩子笨,還不如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教導孩子。了解「智力三元理論」能夠幫助家長更好的理解孩子智力的構成,從而更好的幫助孩子激發潛能、開發智力。01.什麼是「智力三元」理論?智力三元論理論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斯騰伯格提出來的。
  • 大聲的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看看這3點影響吧
    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很清楚,對孩子大吼的弊端,但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戲碼,因為孩子太頑皮,因為家長控制不住,每天總是在反省和後悔中度過,當下的時候稍微那麼忍一下,也許就過去了。中國式的父母和孩子一天當中最大的衝突,可能就是晚上輔導作業的時間了,這個是大多數的父母都難以逃避的時刻,這個時候只要父母稍微地沒控制好,可能就成雞飛狗跳的時刻了,孩子總是著急忙慌地趕完作業,父母歇斯底裡地宣洩自己的情緒,得到的結果就是孩子含著淚也得把作業寫完,作業是寫完了就結束了,但是當下的情緒和場景可能就應在孩子的腦海裡了。那麼作為父母,大聲吼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
  • 經常大聲吼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勁!學會這幾招孩子立馬變乖
    你吼過孩子嗎?為什麼吼?吼完會後悔嗎?確實,即使脾氣再好的父母也很難做到不吼孩子。因為孩子總會有一些令人生氣的行為,亂扔東西、亂發脾氣、不聽話、甚至打人……在小區樓下和媽媽們聊天時就經常會聽到「昨天晚上孩子看電視不睡覺,讓他刷牙還不刷,我真是沒忍住,非常生氣就吼了他。但是吼完看著孩子可憐兮兮的就又非常後悔,唉,該拿孩子怎麼辦才好。」是啊,我們也想不吼不叫教育好孩子,奈何孩子就是不聽話,就是惹你生氣。
  • 央視主持王小騫:一流爸媽吼孩子,二流爸媽罵孩子
    搭房子時一塊一塊往高摞,我說了句:「老師不是教過互鎖結構嗎? 因為住二樓,媽媽的大嗓門清晰地傳到了樓下,有位熱心腸的路人好心勸了句:「你這麼跟孩子喊孩子就能會嗎?孩子那是越罵越笨,你得有點耐心。」 路人的本意是想勸兩句,可這位媽媽正氣得要爆炸,一句話更是火上澆油,當即推開窗戶吼:「我自己的孩子,我願意罵就罵,關你啥事?你吃飽了撐的?」 「你以為我管你啊?我是心疼孩子。」
  • 孩子被吼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了長大的性格,影響孩子一生
    但如果頻繁的使用,孩子被吼之後,不論是頂嘴孩子沉默,都是會對今後的發展造成影響的,也暗示了長大後的性格,家長們要了解!一:"吼"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暴力在《@所有人》這檔節目中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說有一次出門前,因為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沒控制住情緒,直接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
  • 教育孩子要靠吼嗎?經常吼孩子有什麼影響?看完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在我們生活中,家長輕言細語的教育孩子,孩子有時候是不會聽的,當家長大聲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才會聽。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教育孩子真的需要靠吼嗎?其實,不是的,只是家長們沒找到正確教育方法。那麼,為什麼有很多的家長非常喜歡吼孩子呢?
  • 家長要保護好孩子的聲帶
    家長和教師應教育和指導孩子學會正確使用和保護嗓子。  1、在嬰兒時期就要注意,不要讓嬰兒長時間大聲哭喊。如不注意,久而久之,會影響聲帶的發育。  2、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聲帶,除了正面教育,制止大聲喧譁外,教師和家長的表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 你知道經常吼孩子的危害嗎?從小被「吼」到大的孩子,現在咋樣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家長用吼的方式讓孩子去認同自己,他們知道這樣做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可家長還是選擇用這種方式去溝通,似乎用吼的方式會比較有魔力。為什麼中國家長喜歡「吼」孩子?因為家長自己小時候也經常被吼有的家長受自身家庭裡面的影響比較嚴重,他們在小的時候,也經常被自己的父母吼,於是他們自己覺得吼孩子沒有什麼不好,所以當他們自己有了孩子以後,也非常自然的就對孩子吼了起來。這種類型的家長,幾乎沒有思考能力,不然也不會覺得吼孩子沒有什麼不好,把吼孩子當作順理成章的事情!
  • 孩子被媽媽訓幾句會流眼淚,但被爸爸吼完就忘了?原因暖心
    都說懷胎10月不容易,寶寶是個胎兒時,就和媽媽相伴了10個月的時間,出生之後,孩子每天都依偎在媽媽的懷抱裡,特別的溫暖。一直都是由媽媽陪伴,所以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性非常強烈。因此也特別在意母親對自己的態度。也就是我們大人經常說,越在乎的人會越在意。所以被媽媽隨便吼兩句就會感覺特別的委屈,眼淚情不自禁流了下來。還有的寶寶害怕失去媽媽。
  • 孩子總是嘶聲哭鬧,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聲帶
    聰聰今年5歲了,一直是媽媽比較操心的孩子,性格比較調皮,說話嗓門很大。有時候還沒見到人就已經能聽見他的聲音了,一委屈就大喊大叫,放聲大哭。每次哭完之後嗓子就會嘶啞,過幾天之後就會恢復。 聰聰媽媽說最近一次感冒痊癒之後,聰聰聲音嘶啞的情況一直沒有好轉,都已經一個月了。
  • 剛吼完孩子,孩子轉身卻要抱抱,孩子內心不記仇嗎?
    很多寶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惹惱,比如孩子不聽話亂跑,搶別人玩具等。當媽媽好好跟孩子說道理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會聽話,繼續任性。這時候媽媽就會失去耐心,轉而大聲吼孩子。孩子被吼,內心肯定是抗拒的,有的孩子會哇哇大哭。
  • 孫儷7年練就大嗓門,海清被14歲蛋妞嫌棄,教育孩子只能吼叫?
    人在憤怒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得提高自己的聲音,來宣誓自己的主權地位。尤其是牽扯到孩子的時候,大聲斥責是「老祖宗」傳承的智慧,父母常用其表達自己的憤怒,指責孩子的過錯。即便是明星也逃不脫如此定律。孩子肆意妄為,百呼不應,不採取嚴厲的手段,一時半會是不會消停的。或許她也不想以吼叫解決問題,但除此之外她可能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手段,讓孩子老實下來。相信在那之後的挺長一段時間中,只要她提高聲音,兒子就會立刻聽話。但這種聽話,建立在孩子「恐懼」的情緒上。
  • 吼罵孩子不僅沒有教育作用,反而會造成傷害,小心影響娃的智商!
    編輯:張大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部分寶媽肯定都嘗試過一種方法——「吼孩子」。很多時候家長也不願意這麼做,但一上頭了就忍不住了。「幾點了還不起來!」「幾點了還不吃飯!」「我數到三,趕緊給我下來!」類似的情景很多家長都有過,但你可能不知道,吼孩子會讓他越來越笨。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同家長有著不同的管理方法,有些家中對孩子的教育堪比教科書,足夠讓孩子以後成為一個優秀的「國家棟梁」;有些家長教育則堪比反面教材,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走上歪路。而社會學博士默裡·史特勞斯調查發現,有90%的父母曾經吼過孩子,並且表明吼叫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那麼在統計學上,沒有被媽媽吼過的孩子,成為「小概率事件」。
  • 「媽媽,求你別吼我了!」被吼大的孩子,有3個缺陷,家長要留神
    "媽媽,求你別吼我了!"被吼大的孩子,有3個缺陷,家長要留神每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都不一樣,尤其是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還處在懵懵懂懂的時期,孩子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時,總會用哭的方式來向父母表達。
  • 家長經常忍不住「吼孩子」,到底該怎麼辦?
    我相信家長吼孩子只有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至少我們對孩子的成長是關心的,我們在管孩子,是想讓孩子儘快改正錯誤,這個本質的出發點是沒有錯誤的。但是經常吼孩子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表現,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可取,時間久了很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 讓孩子變笨的九大殺手竟然是它們!
    有些孩子原本聰明伶俐,慢慢會出現丟三落四、反應遲鈍的現象。家長還在那裡納悶,這孩子怎麼了,怎麼變笨了呢?內心無比著急。畢竟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家孩子笨笨的,可是原因在哪裡?怎麼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孩子頭腦反應快,夠聰明當然是因為他精力充沛、營養均衡。之所以會變笨,是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把孩子的「聰明」勁兒給「趕跑了」。
  • 你吼孩子時,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看到他嚇呆的表情,我才意識到,自己不該那麼大聲地吼他。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兒子在我懷裡,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我以前是個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想打孩子就絕不手軟的暴躁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