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吼過孩子嗎?為什麼吼?吼完會後悔嗎?
確實,即使脾氣再好的父母也很難做到不吼孩子。因為孩子總會有一些令人生氣的行為,亂扔東西、亂發脾氣、不聽話、甚至打人……
在小區樓下和媽媽們聊天時就經常會聽到「昨天晚上孩子看電視不睡覺,讓他刷牙還不刷,我真是沒忍住,非常生氣就吼了他。但是吼完看著孩子可憐兮兮的就又非常後悔,唉,該拿孩子怎麼辦才好。」
是啊,我們也想不吼不叫教育好孩子,奈何孩子就是不聽話,就是惹你生氣。
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吼孩子這件事。
對孩子吼叫是90%的父母都會犯的錯誤,而且多半都是前一秒吼完,下一秒就後悔。知道這樣做對孩子是不好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好像是開車一樣,速度太快了,慣性也大,剎不住車。
父母經常吼叫孩子,對他們有哪些影響
1.孩子變暴躁
任何人經常被語言暴力攻擊,心中都會產生不滿和憤怒。這些不滿和憤怒一直壓在孩子心上,會使孩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而且經常被自己的父母吼,孩子可能就會認為對人吼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會養成這個不好的習慣,還有可能把自己壓抑的怒火發洩在同學身上,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也有很大影響。
2.孩子變自卑
大家都知道被滿滿愛意包圍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那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問題。
經常被父母吼叫,孩子其實是處在一個被壓制、被否定的狀態。孩子無論怎麼做都不能得到家長的滿意,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爸爸媽媽說的那樣差勁,非常容易自卑。
3. 孩子變懦弱
父母性格強悍,很容易就會養出一個性格懦弱的孩子。孩子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壓制,很輕易就會造成不敢反抗,逆來順受的心理。這樣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容易逆來順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懦弱。
4. 給孩子造成童年陰影
正如這句話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孩子長大後每每想到自己的童年時光,都是充斥著父母的吼叫,對孩子來說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童年陰影。
學會這4招,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1. 耐心傾聽,了解原因
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上去就是對孩子一頓罵,但是這樣根本不能把問題根除。
孩子犯錯了,要找到犯錯的原因才能徹底解決。家長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先冷靜下來,問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在了解的孩子的想法之後,說不定會發現孩子這樣做是情有可原的。
2.放低姿態,和孩子溝通
做父母的都會覺得在孩子面前要保持自己為人父母的威嚴,習慣性地用命令的口吻和態度來對待孩子,這樣往往會使矛盾激化。
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試著去和孩子溝通、協商,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可能在對孩子有了了解之後,反而能理解孩子的很多行為了,也不會再對孩子吼叫。
3.讓孩子承擔後果
孩子總是聽不進去大人的話,覺得自己做的沒有錯,那麼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切身地去體會一下他做錯事所造成的後果。經過自身實際的體驗,相信孩子一定會更長記性。
4.多鼓勵、誇獎孩子
孩子們都是渴望鼓勵的,沒有孩子聽到鼓勵和誇獎會不高興。家長們也不要總是盯著孩子不好的地方批評,要學會看到孩子好的地方,在孩子取得進步時,多多表揚誇獎孩子,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碎碎念: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和孩子溝通的父母。面對孩子時請慢一點,耐心一點,別讓你的吼叫,影響孩子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