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處‖崇明新開兩個景點,都挺有意思的!
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
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館
▲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館
據樂遊上海,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館位於崇明島西南端的綠華鎮,於2005年9月28日正式建成。該館集科普教育、旅遊體驗等功能於一體,向人們系統展示著世界河口三角洲地質地貌及人類大河文明。2015年年底由於水文化館年久失修,進行了閉館處理。經過一年多的更新改造工作之後,場館內的設施全部修繕一新,今年6月1日,水文化館以全新的面貌向遊客開放。
展館高達38米,是實至名歸的綠華第一高度~
觀景平臺可以俯瞰綠華全景,無論是落日餘暉還是歸舟晚歌,盡收眼底
館內展區一瞥
▲多媒體交互,讓你近距離學習三角洲灘涂文化
▲仿真模擬還原長江生態環境,栩栩如生之外,更能體驗親子樂趣
地址:崇明區綠華鎮崇西水閘北側
門票:免費
崇明土布傳承館
「永娣土布傳承館」日前在崇明區向化鎮舉辦了開館儀式,館長何永娣收藏崇明土布近20年,終於可以將她的寶貝呈現給大家。
這裡陳列、展覽著上千件崇明土布收藏品,同時還出售設計師們的實用創意土布衍生品,如茶席、衣飾、鞋包等,還將定期舉辦各種沙龍邀請各界人士前來交流。
今年近50歲的何永娣有個「布痴」的外號:她家的兩層樓宅子裡,幾乎塞滿了各種花色、各種織法的崇明土布, 有近500個品種、近3000匹。為什麼喜歡收藏土布?「靜靜欣賞土布,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能回想起小時候的情景。至今還記得自己小時學紡紗織布的樣子,又高又寬的紡紗凳,得用兩隻手才能爬上去。『咔擦、咔擦』 的布機聲,讓人聽著特別安逸。」何永娣說,十幾年來,她跑遍了崇明各個鄉鎮,打聽到哪裡有好的土布,哪怕再遠,她都要去看一看。
「土布是會講故事的。」何永娣告訴記者。比如,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不少崇明土布上都是有字的。除了白底紅字的「雙喜」,還有一些「革命事業」、「共同奮鬥」、「青春」、「工業」之類的字樣。看到這些帶字的布,人們仿佛能看到當時熱火朝天抓建設的場景。在她收藏的一匹布上,重複排列著「紅雙喜」、「青春」、「去北京」、「做早工」、「王大春」、「王美麗」、「十月二日」等字樣,說的是王美麗在青春年華努力做早工,終於在10月2日這一天去了北京,認識了一個叫王大春的人,之後兩人結婚。「每一根棉線,都是兩人甜蜜愛情的見證。」
崇明土布透氣性好,保暖吸汗,不起靜電,而且它的質樸、粗獷別有一番風情,因此廣受歡迎。崇明土布產品曾遍及華東地區,遠銷東南亞國家。舊時,在崇明農戶家中,尤其是有將要出嫁的女孩家裡,再窮也總會藏著幾匹土布。這些布段是女兒的嫁妝,做母親的要準備好幾年。崇明土布曾是崇明的重要產業,但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崇明土布生產已日漸式微。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棉紗實行統購,現代機織布形成生產規模,崇明土布紡織業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地址:崇明區向化鎮衛星永春4隊493號
門票: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