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200多年中,僅有7人獲得三眼花翎,其到底有多貴重呢?
花翎是清朝權貴官帽上的一種飾品,即在藍孔雀羽毛上鑲上珠子。
但它的意義非凡,花翎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佩戴的,它是軍功、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花翎又分為單眼、雙眼和三眼花翎,三眼花翎就是在藍孔雀羽毛上鑲三顆珠子,它品級最高。
如果你的級別不夠,想戴三眼花翎就必須請皇上恩賞,整個清朝就只有7個人被賞戴三眼花翎。
大家想一想,清朝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在這300年中僅有7人被皇上賞戴,由此可見其尊貴程度。
什麼樣的人有資格佩戴三眼花翎呢?
在清初,只有親王、郡王、貝勒才有資格戴三眼花翎,這無可厚非,誰讓人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貴族呢。
到了乾隆年間,大臣們紛紛請賞戴三眼花翎,這時候有所放寬,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駙也可以戴三眼花翎。
(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被稱為「固倫額駙」;嬪妃所生的公主叫做「和碩額駙」,後者只能戴雙眼花翎)
也就是說除了以上這些硬性規定之外,其他的大臣要想戴三眼花翎,必須有功勞才能被皇上賞戴。
那麼被皇上賞戴的人數多嗎?可以說極少。
從乾隆年間到清朝滅亡,被賞戴的僅有七人:1.傅恆(乾隆的小舅子)、2.福康安(傅恆的兒子)、3.和琳(和珅的弟弟)、4.長齡(道光年間平定張格爾之亂)、5.禧恩(擁立道光有功)、6.李鴻章(慈禧當政時的名臣)、7.徐桐(慈禧的忠實走狗)。
從上面可以看出,賞戴三眼花翎還是有嚴格規定的,像張之洞、左宗棠等漢臣沒有資格戴。
晚清四大名臣,只有李鴻章享有這種殊榮。
這也難怪李鴻章為慈禧背了一輩子黑鍋,所有的賣國條約都是李鴻章代籤的,慈禧為了補償賞戴李鴻章三眼花翎也就不足為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