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家敗退,一碗牛肉飯滿足不了孤獨的美食家

2020-11-28 半島都市報

這敗局或許不僅是吉野家的,也是所有試圖套路化顧客胃口的餐飲品牌一不小心就會走到的結局。

今年的壞消息就像積蓄已久一朝噴發的巖漿,瞬間就將許多人的身家燒得乾乾淨淨。冷鏈肉染病毒了,供應鏈出問題了,以往人聲鼎沸的門店,也一間接一間地關店,「越努力越虧錢」了。

多米諾骨牌次第倒下,這次砸中了吉野家。

近期,日本連鎖餐廳吉野家的母公司吉野家控股宣布,將在2021年2月之前關閉全球150家門店,其中包含日本門店100家。

放眼吉野家的全球版圖,3300多家裡有1000多家開在日本之外,其中中國門店就佔了六成。「就這關店趨勢,難道就此告別吉野家了?」死忠粉們一著急忙慌起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出門再吃一碗牛肉飯。

吉野家在中國有兩個運營主體,分別是日本吉野家和香港上市公司合興集團,後者旗下門店更多,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就合興集團行政總裁洪明基所說,這次關店計劃並不包含合興集團運營的吉野家門店。也就是說,這回傷心的多是身處南方的「吉野粉」。

但即便如此,吉野家也早就難掩頹勢。

公告顯示,今年3月份到5月份,吉野家累計虧損已達40億日元(約合2.67億元),預計全年至少虧損90億日元(約合6億元),但是2019財年攏共才賺了7億日元(約合4663萬元)。

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多達578家吉野家中國門店不得不停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正常運營的寥寥無幾。

2019年還能靠吉野家獲得84.7%營收的合興集團,今年戰績格外慘烈,光是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就預計虧損7000萬元。目前中國吉野家各門店說是已經恢復正常,且會繼續開設新店,但洪明基在直播中提起「員工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閒過」,還是難掩無奈。

我想,這敗局或許不僅是吉野家的,也是所有試圖套路化顧客胃口的餐飲品牌一不小心就會走到的結局。

圖/吉野家廣告截圖

60年代就能年入1億日元的吉野家

「調教」顧客第一名

雖然在今天,「迅速、美味、價廉」已經不能讓一個快餐品牌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但在吉野家剛開始冒頭的年代,卻著實靠這幾個字實現了1家店鋪年銷售額1億日元的目標,而且只憑一碗牛肉飯。

吉野家的第一家門店,於1926年的關東大地震之後搬到了築地地區,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築地一號店。這裡的食客多是海鮮交易市場的工作人員,對他們而言,效率就是金錢,根本沒有更多時間留給吃飯。

為了賣出更多份牛肉飯,創始人松田瑞穗決定去掉原有的魔芋絲、大蔥、竹筍、豆腐等食材,只保留了牛肉和具有甜味的洋蔥,讓製作效率大大提高。

1965年,築地店的營業時間為早上5點到下午1點,最忙的時候顧客甚至站著吃飯,平均每隔六七分鐘翻臺一次。在只有20個座位的店裡,不做外賣不讓打包,一天平均賣出1000份牛肉飯,成功達成年銷售額1億日元的目標。

後來吉野家門店的座位之擁擠,多半是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保持「快速同轉」 的經營模式。但與此同時,這樣的設計也讓不少追求用餐體驗的女顧客感到不適。

甚至有觀點提出,吉野家在牛肉飯上澆肉汁,就是為了讓白飯變得鬆軟,吃的時候只能用筷子大口扒進嘴裡。這樣粗俗的吃法,自然會「勸退」一部分細嚼慢咽的食客。

這是不是吉野家追求翻臺率使出的手段,已不可考。但「男人的快餐店」這一名號,伴隨吉野家直到今天仍未褪下。

20世紀60年代的築地一號店。/《讓顧客都成為回頭客》

再說「美味」。

時任吉野家控股集團會長的安部修仁曾提及,在1970年的日本,牛肉還是一種奢侈的食物,許多家庭餐桌上的食材還是以豬肉雞肉為主,能在平價快餐店吃到牛肉飯,幸福感不言而喻。

由于吉野家使用的牛肉是來自美國的穀物飼養牛,因而狂牛症爆發的2003年,他們不得不下架牛肉飯,緊急開發新的菜式。當進口牛終於解禁,一位媽媽給吉野家捐了200萬日元的現金,希望吉野家再次上架自家去世的兒子最愛吃的牛肉飯。

2006年9月18日,吉野家牛肉飯重新上市。/《讓顧客都成為回頭客》

但口味是因人而異的,要打響名號少不了營銷。

眾所周知,每個老字號,背後都有一個感(xian)人(bian)的故事,擁有百年歷史的吉野家也不例外。

創始人姓松田,店為什麼叫「吉野」?那是因為松田為了證明自家牛肉蓋飯正宗,「借用」了日本12世紀的一個傳說。將軍源義經和愛妾路過吉野山避難時,把烹飪牛肉的技巧教給了當地居民,成就了一種地方美味。

想像一下,在食物沒那麼豐富的年代,路過一家叫「東坡肉」的店,多少會想停下來嘗一口吧?

重現57年前的築地一號店。/吉野家廣告截圖

但吉野家築地店最初面對的,可是每天經手新鮮食材的市場人員,口味比一般人挑剔得多。即便砍掉了大部分食材,他家的牛肉飯依然贏得了許多回頭客。

最有用的方法恰恰是最笨的。他們記住了常客的長相和口味,於築地店推出了多汁牛肉飯、少汁牛肉飯、大碗牛肉飯、紅肉牛肉飯,並在常客上門的第一時間給到「老樣子」的吃食,大大節省了溝通和等待的時間。

而築地店的選址和客源,也決定了吉野家最初平價、親民的定位。換個角度,就算來往顧客腰包厚實,但一碗飯裡有多少成本,這群人門兒清。若不是實在價格,也很難走過百年。

1970年的築地一號店。/《讓顧客都成為回頭客》

美式快餐讓流程標準化 日式快餐讓流程變態化

日本論壇網站2ch有網友雲,「全身優衣庫、三餐松屋吉野家」的人,多半是「屌絲」。而與「屌絲」彼此成就的吉野家,自然懂得如何盡最大的可能節省資金和時間,在低消費群體身上獲取更多的收益。

現如今的許多餐飲品牌,都離不開麥當勞等創建的SOP(標準作業程序),吉野家也不例外。

在吉野家當服務人員,要求必須在顧客點餐的30秒內完成上菜,且要同時完成收拾餐具和清理餐桌的工作。後廚則要在1個小時內清洗200個碗,稍慢一點就不夠用了。

雖然食材都是現成的,但組合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吉野家要求操作員10-15秒內連續做好15碗飯,一碗分兩次盛飯,以營造出米飯蓬鬆的狀態且不易露出。

他們使用的工具,是固定開孔的47孔漏勺,確保米飯和湯汁的比例始終合理。操作員必須保持固定站位,以保證盛肉的速率和動作的連貫性。為了將這種技能發揚光大,他們還會每年在公司內部組織比賽。

這樣精確到秒的操作流程,不由得讓人想起另一家人稱「義大利沙縣」的日企——薩莉亞。

因為能省下8.6秒的時間,薩莉亞員工不用託盤而是手端上菜;為了省去打水拖地的麻煩,他們發明了自動出水的拖把,還設計好了一次拖完地板的路線;自製番茄切割機,用特調沙拉醬避免粘瓶,儘可能隔絕員工拖沓偷懶的可能。

畢竟在薩莉亞眼中,時間真的就是金錢,1秒鐘可值0.22日元呢。

有意思的是,為了達到更高的銷售額,松田瑞穗曾向《讀賣新聞》記者渥美俊一請教,自此開始了連鎖業務。無獨有偶,同在渥美處得到啟發的,也有薩莉亞。

薩莉亞可以在9分28秒內,完成15道菜的製作。

習慣守規矩的日本人,以近乎粗暴的方式推進他們的商業版圖。面對松田瑞穗提出的「年銷售額2億日元」的新目標,渥美俊一的回答是「再開一家店」,著實粗暴又實用。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以規矩教化消費者。緊張且忙碌的就餐氛圍,讓追求體驗的消費者自覺遠離。而每個到店的食客,也不由自主加快了扒飯的速度。

只是,時代永遠不會一成不變。食客可以遵循現有的規矩,也可以追尋新的潮流。紛至沓來的選擇,讓驚覺自己才是上帝的消費者,漸漸踏出了吉野家的大門。

當代食客的心 吉野家猜不到

實際上,比起感嘆「吃一頓少一頓」的吉野家擁躉,更多的人在面對「吉野家關店」的新聞時,內心是毫無波瀾的。

無他,可替代性太強了。

SOP滿足了現代人「立等可取」「吃完走人」的就餐效率要求,卻也在無形中抹殺了一個小店的人情味。食材、調料、烹飪時間都被細緻規定好的餐食,讓顧客閉著眼睛都能想到味道,卻也讓人空有口腹之慾,卻不再抱有期待。

用規定量化一切的快餐們,終將會面對來自食客的錙銖必較。

泡沫經濟破滅的上世紀90年代,為了促銷的吉野家將牛肉飯的價格從300日元降至250日元,導致門店食客激增,食材供不應求,出品質量下降,一時間罵聲滿天飛,甚至有人認為這是虛假廣告。

那一年吉野家歷經艱辛,終究還是渡過了難關。但吉野家走到眼下這個時代,要面對的還有各具特色的美食,還有花樣頻出的餐飲玩法,還有如火如荼的外賣業務。所謂疫情,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

吉野家也曾試圖破局。推出寶可夢限定餐具,把餐廳裝修成咖啡館模樣,甚至推出女性愛吃的甜點。但反響真如他們所願嗎?

相信聽過《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這首歌的人,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心酸。但別忘了,讓吉野家一炮而紅的,正是毫不商量的一人食。

然而,如今再提一人食,誰也不會想到吉野家那種「趕客策略」,取而代之的,是周到的服務、愜意的氛圍、恰到好處的分量,以及暖心的體驗。

打敗吉野家的不是一人食,是永遠在變的獨自用餐者的心。

相關焦點

  • 吉野家大規模敗退,一碗日式牛肉飯的時代焦慮
    7月至今,海內外吉野家門店接連關閉。日本新潟市中央區吉野家宣告,8月18日下午3點起永久閉店。門店常客aki得知消息後,在閉店前一天,特地去吃了一碗牛肉飯和蕎麥麵。而在中文網際網路,吉野家閉店消息登上熱搜後,中國擁躉者同樣流露出遺憾,遍布城市車站的吉野家,曾經陪伴他們的旅途。
  • 氣暈吉野家牛肉飯蔬菜牛肉蓋飯
    吉野家大牛,還算是健康美味的快餐,加班狗時就經常吉野家,因為愛吃就開始自己研究破解,現在自己做出的牛肉飯已經甩吉野家幾條街啦!除了好吃還很省事!8、洋蔥煸軟後加入牛肉。9、提前用一小碗料酒一小碗生抽蠔油白砂糖調製好碗汁,鍋中加入牛肉後即可倒入碗汁小火燉一會兒。10、咕嘟咕嘟,待湯汁稍稍收一下,洋蔥和肥牛都充分入味就可以關火啦~一定要留一點湯汁好澆米飯哦!
  • 這一碗厚切牛肉飯,比吉野家的還好吃
    「我們詛咒著年輕的漂泊,卻不知道這漂泊恰是最珍貴的」。送給每一位在外漂泊的朋友。)那麼今天的這碗牛肉飯,恰最適合你。[小辛極簡版牛肉飯]在中國用常見的調料、做出和日式蓋飯相近的味道(≥吉野家)+把米飯煮香的小技巧。
  • 日本最強,一碗牛肉飯,賣了120年
    日本的三大快餐巨頭,分別是吉野家、松屋和食其家,而今天姑娘要說的是深受日本民眾喜愛的吉野家。在競爭激烈,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的餐飲行業。就靠著這一碗牛肉飯,吉野家不僅一次又一次的渡過了危機和挑戰,還讓許多顧客成了忠誠的回頭客。
  • 一碗賣了121年的牛肉飯,為什麼賣不下去了?
    今天說吉野家——別著急,未來會說到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牛肉拉麵真功夫,想聽哪個留言告訴我。日本百年快餐巨頭吉野家準備關閉150家門店,其中包括在中國市場的若干門店。未來會不會欲求一碗牛肉飯而不可得? 在日本,吉野家位列三大國民快餐,是日本人心中經濟實惠、物美價廉的代表。
  • 日本美食丨當牛肉飯披上MUJI風,在臺北了解吉野家的前世今生(文末有牛肉飯製作秘方哦)
    對於「吉野家」這家店,相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熟悉的。它和日本食其家、松屋被合稱為日本三大頂級屌絲快餐店。1992 年吉野家帶著一碗蓋飯駐入北京和漢堡巨鱷麥當勞同時敲開中國餐飲業大門,更為東方的米飯和配菜,擁有和我們的食物有著相近的面孔,致使有些人吃了好幾年都不知道牛肉飯原來是東洋來的玩意。
  • 在武漢優雅地當一個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的美食家》第五季已經完結五郎叔在選擇餐館時看似粗心,實際上卻都是經過仔細考量的。一籠包子,飽了;一碗涼麵,飽了。好想像人家情侶一樣點兩份,換著吃!好在這家店的每樣東西都很小份,配成套餐,每種都能吃一點,可以讓人產生好像自己過得跟談戀愛的人差不多的錯覺……自我安慰必選。地址:洪山區珞珈創意體驗城7樓山東餃子館
  • 吉野家三店齊開!這碗121年的牛肉飯我樓下也有了!
    必打卡美食,款款經典牛肉飯套餐當這碗熱騰騰的牛肉飯上桌,飯香四溢,圈兒肚子裡的饞蟲已經蠢蠢欲動。 鰻魚飯鰻魚飯可是不少人的心頭愛。吉野家的鰻魚外皮焦黃,但魚肉內部肉質鮮嫩,表面的醬汁濃鬱,入口滿滿的鮮香氣!
  • 火了121年的日式牛肉飯鼻祖,這次把魔爪伸到了三裡庵!
    121年來,吉野家一直堅持用心意做好牛肉飯,受到了世界各地食客們的親睞,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2000多家分店!一碗全是牛肉肉肉的「招牌牛肉飯」,採用精選進口的優質肥牛,肥瘦相間,澆上吉野家秘制牛湯,瞬間肉香四溢。
  • 一碗120年的牛肉飯,是如何在全球開出2124家連鎖店的?
    然而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下,有一家憑藉牛肉飯起家的快餐店,不僅走過了120個年頭,更是在全球開出了2124家連鎖店。它就是吉野家。 說起吉野家,很多人對這個橘紅色色調的標識並不陌生,而它作為日本三大牛肉飯連鎖店之一(另外兩家為松屋和食其家),更是深受日本民眾喜愛。那麼在競爭激烈,推陳出新的餐飲行業,吉野家是如何憑藉一碗牛肉飯,讓顧客成為回頭客?
  • 一碗牛肉飯,一家店,是如何做到1億年銷售額、走過120年的?
    很多人可能都吃過牛肉飯,但可能不知道你吃過的牛肉飯中有一份已經120歲了。1899年,一個名叫松田榮吉的大阪人,在日本橋一帶的水產批發市場開了一家小飯館,賣牛肉飯和天婦羅。榮吉這個養家餬口的攤子撂下一幹就是24年。在榮吉經營店鋪的幾十年裡,曾遭遇過2次大難: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和1945年的東京大空襲。
  • 日本最強餐飲店:一碗牛肉飯賣了120年,全球開出2124家店!
    然而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下,有一家憑藉牛肉飯起家的快餐店,不僅走過了120個年頭,更是在全球開出了2124家連鎖店。它就是吉野家。說起吉野家,很多人對這個橘紅色色調的標識並不陌生,而它作為日本三大牛肉飯連鎖店之一(另外兩家為松屋和食其家),更是深受日本民眾喜愛。那麼在競爭激烈,推陳出新的餐飲行業,吉野家是如何憑藉一碗牛肉飯,讓顧客成為回頭客?它又是如何度過危機和挑戰一步步走到今天?
  • 這家好吃到舔盤的店子,竟靠一碗飯火了120年!
    除了家裡的米香讓人朝思暮想,還有街口的那一碗牛肉飯。每次加班至深夜時,都會忘記吃飯。 直到一次下班回家,在吉野家感受著店員的熱情服務與眼前這碗熱騰騰的牛肉飯,溫暖著胃和心,這才意識到不管再忙也該好好吃飯。
  • 紅白相間的肥牛片 做出紅遍世界的牛肉飯 你在家也能複製
    它並不是特指某個部位的牛肉,而且泛指排酸後切成薄片,肥瘦相間的牛肉片。只要是筋不多的牛肉,都可以用來製作肥牛。上世紀90年代,香港的肥牛火鍋進入內地。紅白相間的肥牛片經過幾秒鐘的涮制,剛剛變色就可以用筷子夾起,蘸上海鮮醬或者沙茶醬送入口中。切成薄片的肥牛,肉質爽滑細嫩,散發著濃鬱的牛脂味,徵服了很多人的味蕾。隨著大家對肥牛的了解加深,這種原本依靠進口的食材,逐漸變得本土化。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七季》⛄⛄
    ,我即不醉心於做飯也不熱衷於吃,美食劇嘛,吸引不了我。看這部《孤獨的美食家》非常偶然,有一天老公跟我說,他看了一個日劇,整整三十分鐘,沒什麼劇情,臺詞極少,就是演一個人吃飯,他居然看進去了。我很好奇,一個電視劇沒有劇情、很少臺詞,只是吃飯是怎麼拍的,為什麼要拍這個?所以我也一起看了,此劇一入深似海啊,從此以後,那些曾經讓我讚不絕口念念不忘的好劇紛紛失寵,《孤獨的美食家》佔據了我心中好劇的王座。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七季》最純粹的幸福
    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最擔心的是它會像《深夜食堂》一樣,加一些撫慰人心的劇情,撒一碗雞湯,不是說《深夜食堂》不好,我很喜歡《深夜食堂》,但我更愛《孤獨的美食家》是因為《美食家》不講故事,不教人道理,只是演五郎在工作間隙認真的吃飯。看著五郎一集一集的大快朵頤,我那飽經滄桑的冷漠的心啊,頓時被治癒了。《美食家》為什麼會治癒我呢?
  • 國人為什麼不愛味千拉麵、吉野家們了?
    例如吉野家,聚焦牛肉飯一百多年;味千拉麵,一碗拉麵打下的天下;食其家,菜單SKU少,且僅是米飯+牛肉片(少數豬肉和雞肉)+幾種醬料的組合。近些年來,雖然它們在菜單上增增補補,但在消費者認知中,始終沒有脫離單品的印象。  「所謂牛丼飯,原來就是一碗米飯蓋上一層牛肉,什麼配菜都沒有,加個青菜還要另外收錢,以後不會再來了!」
  • 【天台外事雲遊日本系列之六】百年老店——日本yoshinoya吉野家飯店
    ,更別說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時候,吉野家店員製作一碗牛肉飯最快的記錄是15秒,從點單到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飯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這對於食客來說是非常便利的。就這樣以好吃、便宜、快捷為主要特徵的吉野家,在2017年的牛肉飯喜好情況調查中以50.9%的好感度拔得頭籌,更是印證了這小小一碗牛肉飯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本期就讓我們來探索吉野家吧。
  • 吉野家也要關門了?
    以「日本平民美食」起家的吉野家,可以說是牛肉飯代言人。肥瘦相間的牛肉,再配點胡蘿蔔片和西蘭花,搭配上等的「有田燒」瓷器碗,稱它是日本國民料理也不為過。上班族對于吉野家更是親切到像食堂一樣的存在。還有網友指出,有人覺得好吃,有人覺得難吃,是因為品控啊!
  • 《孤獨的美食家 第二季》面癱叔是不是吃託兒?——菜品亂侃ep1
    《孤獨的美食家》是一部神奇的電視劇,從頭到尾講的就是一位孤零零的面癱大叔喊餓然後到處覓食的故事。當然這不是最神奇的,神奇是這麼沒頭沒腦的劇集竟然挺受歡迎,我看還有不停連載下去直到面癱叔老到走不動咬不動為止的趨勢。我深信喜歡這部劇的觀眾都是表裡如一的吃貨,比如我。一個合格的吃貨必須有著辯證求是的精神,面癱叔說うまい的東西一定好吃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