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蘇東坡,外國教授成粉絲:我們也學他,書法詩歌頂呱呱

2021-01-19 紅星新聞

作為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人的蘇東坡,其書畫是中國藝術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等,也隨著一輪明月,照進韓國、日本等國家,在國外,東坡先生的書畫又有著怎樣的亮度和高度?

今天(10月24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以「蘇軾書法與繪畫」為主題的第三屆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開幕。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蘇學專家就「傳世蘇軾存疑書跡述論」「蘇軾書法研究的回顧和反思」等觀點進行探討和評議。

▲ 論壇分會場現場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無論是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或是分會場,說到蘇東坡,從韓國、日本而來的教授們言語之間都充滿了敬重:不止是你們,他也被我們國家很多人所推崇,我們國家也有許多人在學習他的書法、詩歌,書法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在韓國:許多書法家都練習東坡書法

開幕式上,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客座教授鄭萬永毫不吝嗇表達對蘇東坡的喜愛。他說,蘇東坡在韓國被許多知識分子所熱愛,許多人都學習蘇東坡的詩歌,並以他的詩歌為範本練習賦詩。

▲ 鄭萬永在論壇現場

鄭萬永專門以蘇東坡的《赤壁賦》舉例。他說,蘇東坡的《赤壁賦》不但被自己和韓國知識分子喜歡,還得到普通群眾的熱愛,韓國許多人從其中獲得主題進行再創作,韓國版的《赤壁歌》就是如此。

除了詩歌,韓國的書法家在練習書法時,也會練習蘇東坡的書法。鄭萬永說,在來中國之前,喜歡蘇東坡的自己曾專程到韓國最大的書店裡,發現其中有介紹中國書法的書籍,其中,大篇幅介紹了蘇東坡草書及註解等,以此可見一斑。

韓國東洋哲學博士、圓光大學校書法科大學招聘教授裵玉永,在其主旨演講《蘇東坡文人書法思想的特徵及對韓國書法發展的影響》中,對蘇軾推崇備至。

▲ 裵玉永發表主旨演講

在她看來,蘇東坡的書法通神、尚意,作品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人品和修養,韓國高麗時代科舉試驗的答案紙大部分清晰地留有學習東坡詩文的痕跡。而且,代表韓國書法的朝鮮時代最高(水平)的書法家秋史金正喜和紫霞申緯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蘇軾的影響。

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韓國分會秘書長田英淑則認為,蘇東坡的文學精神對韓國封建王朝時代社會生活文化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兩篇《赤壁賦》的影響力最大,在朝鮮時代主要河流中,有美麗的懸崖,人們喜歡把它取名為「赤壁」。

田英淑表示,朝鮮文人最重視的不是蘇東坡的文章, 而是蘇東坡一方面熱愛生活,同時淡泊名利、超越世俗而對人生和宇宙的達觀的精神境界。

在日本:東坡書法技巧提供書法變革思路

隨後,日本東大寺學園高中講師、福岡教育大學客座教授田上惠一在主旨演講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蘇東坡在日本很受歡迎,有許多人學習他的書法和繪畫。

在組委會收到的170餘篇論文中,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 田上惠一發表主旨演講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些論文的作者不乏來自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的專家學者,以中青年理論家為主。其中,碩博士研究生導師、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學者提交的論文佔有相當比重。

《江戶時代舶載碑帖流播日本研究——兼論其背景下蘇軾法帖東傳及其受容》作者趙明認為,17至19世紀,中日海上貿易頻繁,書籍碑帖包含其中,蘇軾的作品也傳播至日本,蘇軾書法對日本受容及書家形象的構建均有影響,這是中日書法文化交流史中不可忽視的現象。

而《日本鎌倉、室町時代對蘇軾書法接受的若干問題研究》作者耿鑫則明確表示,日本中世的審美觀,可以用「和」「敏」「清」「寂」來概括,而這又與文學、書道是相通的。在日本,蘇軾書法拓片廣為流傳,書法家們將其名跡摩勒上石,其書法技巧的出現為日本書法家提供了變革思路,日本鎌倉、室町時代的書為坐禪餘事,促進了「墨跡」的蓬勃發展,對當時的天皇書法家群體崛起也是意義非凡,如花園天皇就喜參禪,且書風穩健頗得宋風宋韻。蘇軾書法的歷史價值以及文化形態的價值,值得引起我們在研究這段時期書法時特殊注意。

「不止是中國,我們國家也有許多人在學習蘇東坡的書法、詩歌,書法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他影響。」在會場間隙,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專家們說起蘇東坡,一下就成了「蘇迷」:有機會,我們想去眉山三蘇祠看一看。

三蘇祠,是蘇軾父子的故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歷史文化價值斐然,對於許多「蘇迷」而言,這裡無疑是「精神聖地」。

故宮專家:蘇東坡使中國繪畫發展方向改變

蘇東坡的影響,豈止是書法,更不止是海外。

在今天下午的論壇分會場上,來自國內外的蘇學專家就「傳世蘇軾存疑書跡述論」「蘇軾書法研究的回顧和反思」等觀點進行探討和評議。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王連起在論文《蘇軾在文人畫發展中的作用》中明確表示,中國的文人畫在世界藝術史上是一個獨特的現象。關於它的起源,因標準不一,說法也就不同。如將之理解為文人作畫,就要早到東晉顧愷之、唐代王維。如果將作畫用以遣興適意,舒情自娛,託物言志,並提出評判主張,從而形成一種繪畫思潮,並且冠名直接與文人相關:士人畫,那就只能是北宋的蘇軾蘇東坡了。

▲ 王連起發表主旨演講

這一點從歷史角度看,對蘇東坡而言,不下於他對中國文學史、書法史的影響。因為他的士人畫即文人畫觀念的提出,使中國繪畫發展的方向,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中國書法》雜誌社社長、總編朱培爾認為,以蘇東坡為代表的宋人書法,既有晉韻,又有唐法,而且意趣真切,蘇東坡等人對於書法的理解、生發的理念與創新方式,無疑對提高當代的書法水平有著重要啟示意義。

針對此次論壇,朱培爾也有更多期許。他說,此次論壇,大家從不同文化背景和角度對東坡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當下意義進行詮釋,既表達了對蘇東坡的崇敬與懷念之情,也希望以此創造出更多具有思想性、藝術與個性的書法作品,更期望對於今後一個時期東坡文化學習、研究及發展的推進與啟示。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超

相關焦點

  • 蘇東坡書法
    蘇東坡的書法風格跌宕,「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黃魯直)」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名家之長,早年學二王,再將王僧虔,徐浩,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晚年又學李北海(可以參看上一篇《蘇東坡和愛他的朋友們》)如果用環肥燕瘦來形容書法的話,宋徽宗的瘦金體是燕瘦,蘇東坡筆墨的「黑熊當道,森然可怖」就是環肥了。
  • 蘇東坡書法的意義
    做官呢,與弟弟分據部長、副總理高位;美食不是他的專業領域吧?他卻發明了東坡肉...這樣不世出的牛人,簡單用一句「崇拜」已不能表達我們的仰慕之情。雖然歷經滄海桑田,很多故事與作品已然湮滅不得復見,僅從流傳下來的東坡作品中,便有太多可以品味的內容。當然,我這裡仍然要回到他的書法,與大家一起欣賞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與行書尺牘。蘇東坡《黃州寒食帖》▼
  • 蘇東坡書法,為何最難學?
    蘇軾書善則善矣,然千年來學習蘇軾書法少有登堂入室者。正如清代書畫家錢泳所說:「餘年過五十餘,無有進境亦不能成家,擬以蘇書終其身孰知寫未三四年,毛疵百出旋復去之。乃知坡公之書未易學也。」因此,他甚至認為:「四家皆不可學,學之輒有病。蘇黃米三家尤不可學,學之不可醫也。」其觀點似有偏頗,但蘇軾書法確實難學。
  • 蘇東坡抄寫李白詩,仙氣飄飄,專家:一個書法第一,一個作詩第一
    如果從中國詩歌史上,選出一個代表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是李白,如果從中國文化史上,論綜合水平,選出一個書法大師的話,那麼蘇東坡也必定當仁不讓。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長卷在詩歌領域,有過一定詩歌創作經驗的人往往知道,李白的詩是不可學的,這是因為李白的詩沒有規律可言,是一種天賦的創作,他以極為浪漫的氣質和詭譎的想像力,將唐代的氣魄發揮到了極致
  • 蘇東坡的書法是如何「折筆」的?
    書法用筆也不例外,點畫的轉折之處,向來是書法的難點。因此,練好「折筆」對書法創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盧攜說:「蓋書非口傳手授而雲能知,未之見也。」書法學習,向來強調「師授」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宋朝大書法家蘇東坡是如何進行「折筆」的。
  • 如何學習書法?蘇東坡的這句話道出了真諦
    如何學習書法?歷朝歷代的書法名家給我們不少啟示,蘇東坡是影響最大之一。蘇東坡,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詩代表詩人,《赤壁賦》、《水調歌頭》等諸多作品,幾乎無人不識,此外蘇東坡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大家,「宋四家」其一。
  • 蘇東坡的書法為啥那麼好?
    因此,他甚至認為:「四家皆不可學,學之輒有病。蘇黃米三家尤不可學,學之不可醫也。」其觀點似有偏頗,但蘇軾書法確實難學。蘇軾天資聰穎,隨手寫去修短合度,他說:「我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他的書法「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得晉之韻、唐之法,並開創宋之意,其玄妙自不可言,故難以企及。學習蘇軾書法我認為有幾個門檻是很重要的。
  • 蘇東坡書法為什麼是宋朝第一?
    宋代的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排名第一的就是蘇東坡。蘇軾的書法,後人讚譽頗高。
  • 書法史最囂張的書法,這字霸氣側漏,縱橫書壇800多年!
    黃庭堅《砥柱銘》行楷長卷很可能是最初學書法的時候,沒有走對路,比如,學了一筆「江湖體」,或者學了一筆「美術字」,再或者學習古人法帖沒有領會其精力,還有的原因就是誰也不學,按照自己的審美亂寫一氣,結果成了「老幹部體」,其實不論寫成哪種形式,只要能陶冶身心,就是好的。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蘇東坡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學問,他一生的際遇,他留給後人的詩詞文章以及書法作品,無一是中國文化史上上傑作,尤其是他的書法,更可謂是後無來者的存在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而真正能代表蘇東坡書法最高水平的乃是他58歲的時候,所寫的一件《李白仙詩卷》。
  • 蘇東坡的造詣
    做官呢,與弟弟分據部長、副總理高位;美食不是他的專業領域吧?他卻發明了東坡肉...這樣不世出的牛人,簡單用一句「崇拜」已不能表達我們的仰慕之情。雖然歷經滄海桑田,很多故事與作品已然湮滅不得復見,僅從流傳下來的東坡作品中,便有太多可以品味的內容。當然,我這裡仍然要回到他的書法,與大家一起欣賞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與行書尺牘。蘇東坡《黃州寒食帖》
  • 蘇東坡的字,為什麼最難學?
    因此,他甚至認為:「四家皆不可學,學之輒有病。蘇黃米三家尤不可學,學之不可醫也。」其觀點似有偏頗,但蘇軾書法確實難學。蘇軾天資聰穎,隨手寫去修短合度,他說:「我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他的書法「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得晉之韻、唐之法,並開創宋之意,其玄妙自不可言,故難以企及。學習蘇軾書法我認為有幾個門檻是很重要的。
  • 《蘇東坡傳》書評:蘇東坡,一個永遠值得你去了解的中國士大夫
    在這本傳記中,林語堂做了下列總結: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 史上最寵粉絲的愛豆「蘇東坡」
    自此東坡的名號流傳千年,作為一名深得粉絲愛戴的愛豆,留下一篇篇動人詩詞,一個個傳說佳話和一道道美味佳餚。他就是北宋的大文豪蘇軾,但我們更喜歡叫他「蘇東坡」。這裡不得不提一位蘇東坡的狂熱女粉絲——惠州溫氏。相傳蘇東坡被貶惠州時,定慧院溫都監的女兒溫氏一直傾慕著蘇東坡,已到適婚年齡,但不肯嫁人,常對家人直言「蘇東坡才是我的如意郎君」。她經常偷偷跑去傾聽蘇東坡吟詩,時間久了,蘇東坡才得知溫氏是他的鐵桿粉絲,因他而不肯嫁人,當時蘇軾心有歸屬,自身漂泊不定而不敢辜負。
  • 想到蘇東坡,我就呵呵呵
    他的詩,和弟子黃庭堅並稱「蘇黃」,是宋代詩歌最成就的代表人物;他的詞,和辛棄疾,稱「蘇辛」,公認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他的散文,和老師歐陽修並稱「歐蘇」,有「歐文如潮,蘇文如海」美譽,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書法
  • 吉狄馬加:讓詩歌走向世界,我們該怎麼做?
    不論是曾經擔任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還是如今就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他的眼裡總是湧動著一汪詩意熾盛的清水,取之成詩,用之不竭。 最近幾年,吉狄馬加一直致力於做一件大事:讓中國詩歌走向世界。他先後推動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成都國際詩歌周成為享譽世界的文化名片,其關於「成都,詩歌與光明湧現的城池」這一觀點,更是引發多國參會詩人共鳴。
  • 他是溥儀的「總理大臣」,他的書法作品一字千金
    對於他的書法,就連網友也不吝讚美:不愧是末代皇帝的總理大臣,有魏碑的味道,又有點像蘇東坡,筆畫粗細變化錯落有致,自成一派,真是好字啊!鄭孝胥雖晚節不保,但其前半生還是以文人的形象面世,其文才,詩才,都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說鄭孝胥「集敗筆之大成」,並不是指鄭孝胥的書法,而指的是他晚年的汙點。對於他的後半生的從政經歷,在這裡不做評價,本文主要探討他的書法。
  • 他是蘇東坡的父親,年輕時不學無術,卻是浪子回頭的典範
    北宋是一個文士輩出的朝代,曾經湧現出了像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等名垂千古的大文豪,而要論北宋最負盛名的文士是何人,那還得是來自四川眉山的才子蘇東坡。蘇東坡這個人可以說是非常的有才華,他不光學貫古今知識淵博,而且詩詞散文繪畫書法樣樣在行,是少有的全面發展型文學天才。
  • 蘇東坡:不斷生長的文化符號
    70餘件(套)精品 拼起蘇東坡的「大數據畫像」故宮「蘇東坡大展」共分為四個單元。「勝事傳說誇友朋」選取蘇軾及其師友的作品,展現他的交友圈以及所處的時代氛圍,呈現以蘇軾為核心的北宋文人群像。「蘇子作詩如見畫」擇取蘇軾本人的詩歌墨跡,及後人據其詩歌創作的書畫作品,呈現作為文學家的蘇軾形象。
  • 蘇東坡「論書」十首:值得反覆揣摩的書法理論
    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