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致富歌!66歲老漢養六千多隻大鵝

2020-12-24 瀟湘晨報

8日,在立山區靈山街道羊草莊村,記者見到了村裡大鵝養殖戶於天和。他站在鵝群中,忙碌著給水槽內換清水。於天和今年66歲,5000多平方米的大鵝養殖場,6000多隻大鵝都是他一個人張羅飼養。養鵝三年,他成了羊草莊村的養鵝大戶,走上了一條「嘎嘎」叫響的致富路。

於天和的大鵝養殖場。

「大鵝身上都是寶。」於天和給水池換好水,就回到倉庫將客戶定的鵝蛋按數量裝好。一邊裝鵝蛋他一邊說:「鵝肉瘦口感好,這鵝蛋營養最豐富。我這除了鵝肉、商品蛋,還有種蛋,鵝毛也能賣錢,有專人來收,所以,這大鵝渾身上下都是寶。」

於天和是羊草莊村的坐地戶,三年前他開始研究大鵝養殖。「以前農民能幹什麼,在農村種地或者到城裡打工。現在不一樣,要想致富還可以搞養殖、搞設施農業,只要肯吃苦,能鑽研就行。」於天和說。於天和看好大鵝養殖,除了大鵝全身都是寶以外,就是這項產業不論規模還是養殖模式都適合他。「我一兒一女都有工作,他們也不能回農村來幫我,我老伴平時還要負責種家裡的地,所以,選項目的時候就找一個適合自己的。」

於天和為客戶撿拾新鮮大鵝蛋。

為了養好大鵝,於天和特別到外地去學習考察,掌握了養殖技術,回到鞍山後,他就購進了5000隻小鵝。為了養好這些小鵝,於天和就住在養殖場裡。起初養殖時,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於天和一邊聯繫其他養殖戶了解情況,一邊通過實踐總結出自己的經驗。通過努力,讓他在大鵝養殖上得心應手。

養殖場內的大鵝。

於天和靠著大鵝養殖,好年景時每年年產值都能達到三四十萬元。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鵝蛋賣不上價,之前外地收鵝商戶也進不來,但於天和並不著急:「鵝蛋價雖然低,也不賠錢,今年肯定是少賺一些。但做生意就是這樣,有高有低,有起有落,疫情早晚都會過去。」

於天和的大鵝養殖場。

於天和說過幾天新上的小鵝就要來了,這回他又進了5000隻,又要日夜守在養殖場裡。雖然忙碌勞累,但於天和看著小鵝長大,心裡特別滿足,覺得生活有奔頭、日子有滋味。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百年夢圓看百村」之夏邑縣楊呂廟村:蛋鴨養殖唱響致富歌
    「百年夢圓看百村」之楊呂廟村:蛋鴨養殖唱響致富歌記者 宋聖英 白 鵬 韓 豐7月16日,夏邑縣郭店鎮楊呂廟村,成方連片的養鴨大棚與蓮藕水塘相間,「桂柳蛋鴨養殖基地54歲的村民蔡禮堅正在鴨棚裡忙碌著,不時地給鴨子上飼料、撿撿鴨蛋,滿滿的獲得感……為了伺候剛孵化的鴨苗,蔡禮堅現在和老伴兩個人天天不離鴨棚,忙並快樂著。問他:「累不累?」他連連說:「不累!除了孵化鴨苗的這幾天忙一點,平常的就是喂喂鴨、撿撿蛋。」楊呂廟村蛋鴨養殖基地鳥瞰。
  • 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2020-03-23 20:45:32 眼下,打贏脫貧攻堅戰只剩下不到10個月的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務實苦幹,以更強烈的擔當、更精準的措施、更紮實的工作,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圍繞「一個目標」,唱響信念之歌。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 彈好「三重奏」 唱響致富「牧羊曲」
    「胡總養羊三重奏,唱響致富牧羊曲。通過觀看豫東牧業有限公司產業扶貧專題片,和胡業勇介紹的扶貧模式,深感受益匪淺,回去後,我們一定把豫東牧業產業扶貧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在魏縣進行推廣,更好地推動養殖戶增產增收。」
  • 開陽縣田衝村:種下「致富黃金果」唱響「產業興旺歌」
    幹群合力、搶抓農時,種下400畝「致富黃金果」「打一場漂亮的獼猴桃產業革命戰是田衝村必須要跨的坎、必須要爬的坡。」田衝村駐村第一書記、組長余杰穎,是貴陽市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2018年派駐到田衝村的高級農藝師。
  •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眼下,打贏脫貧攻堅戰只剩下不到10個月的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務實苦幹,以更強烈的擔當、更精準的措施、更紮實的工作,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圍繞「一個目標」,唱響信念之歌。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 致富路上「向天歌」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劉士臣 唐瓊 龐雙喜)近日,筆者在龍鎮農場第六管理區看到,養殖戶曾鎖柱今年引進的第一批10000隻鵝雛已到場,他正忙著進行餵水,餵食,加強育鵝雛管理。曾鎖柱是農場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區職工,多年來一直從事種植業的他,看到農場號召職工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2018年,他開始探索養殖大鵝,從最初與他人合夥養殖到現在自己單幹,已經摸索出一整套養殖方法。據曾鎖柱介紹說,大鵝養殖關鍵是防疫,精心做好防疫,加強日常管理,注意養殖細節,提高鵝雛成活率,增加經濟效益。
  • 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王鵬)「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為紀念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12月5日至18日,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開展「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在全國多地唱響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貴州篇今晚播出 龔琳娜唱響布依族盤歌
    本期節目還來到了水城縣野鍾村的刺梨種植基地,在這裡,探訪小組一行四人遇到了刺梨種植戶鄧吉棟。今年79歲的鄧吉棟曾是野鍾村的村支書,是野鍾村最早一批帶頭種植刺梨的果農。雖然已近耄耋之年,但鄧吉棟仍不忘帶領村民探索致富的道路。以往村民大多種植玉米,收成不定,而自2013年開始大規模改種刺梨後,當地居民的收入實現了翻番。
  • 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產業勃發 生態優美 樂業安居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華聲在線12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毅 嚴萬達 通訊員 周玉生 唐一平)進入12月,藍山縣荊竹瑤族鄉江源村63歲的胡秀蓮,「穩定脫貧戶」身份失而復得,讓她在這個寒冬感到暖意濃濃。
  • 【小康路上】龍城唱響幸福歌
    龍城唱響幸福歌—黃龍縣脫貧攻堅工作紀實依靠全縣精準施策、久久為功的脫貧攻堅,黃龍縣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成功摘掉「窮帽子」,走上致富路。冷涼蔬菜成了火熱產業不久,衛保堂不僅脫了貧,還成了村裡有名的致富能手,經常給養殖戶講解養豬技術。 「去年豬肉行情好,我家純收入10多萬元。」衛保堂高興地說,「我計劃再貸上點貸款,把豬棚收拾一下,再多養些豬、再多賺一些錢。」 脫貧攻堅,產業當先。
  • 心動的信號:向天歌明明優雅端莊,但為什麼她的外號叫「大鵝」?
    她倒好,改了個與她完全相反的名字,現在別人都不稱她的本名了,而是她的綽號——大鵝。沒錯,這位神奇的菇涼就叫向天歌,所以同志們有木有很好奇為什麼向天歌會讓大家稱呼她為大鵝?在《心動的信號》裡,向天歌小姐姐明明優雅端莊,溫柔美麗,知性大方。鵝這兩個字至少從字面上來看完全跟她沾不上邊啊。
  • 社會你大鵝,人狠話不多!
    今天推薦的這款遊戲的名字叫《無題大鵝模擬器(UntitledGooseGame)》,它是一款超級奇葩的搞怪的沙盒遊戲。和以往的整蠱遊戲不同,玩家在這裡將扮演地是一隻搗蛋的鵝,它可以自由地在小鎮中行走,主要遊戲目的是對遊戲中的人,商店,花園,田野,湖泊等製作各種各樣的惡作劇,把居民搞到焦頭爛額,破壞他們美好的一天,打破小鎮的寧靜!這款遊戲的亮點在於它的高度自由性。
  • 「唱響龍泉復興之歌」2020環浙演唱會只為遇見你
    「唱響龍泉復興之歌」2020環浙演唱會12月12日(本周六)18:30點滿「興」歡喜,只為遇見你!聚焦「重要窗口」,聚力龍泉復興。超人氣主持陣容浙江廣電和知名網絡電臺明星主持人,亮相「唱響龍泉復興之歌」2020環浙演唱會,邀您領略一場激動人心的龍泉盛宴。
  • 《唱響生命之歌》—— 癌症患者說康復 在線售書
    《唱響生命之歌》。2021-01-16書訊2:為幫助會員朋友學習康復知識,截止發稿,省內已有四家康復組織,趕在春節之前,提前向志願者、片長、協會骨幹贈送了《唱響生命之歌》,送上新年的祝福。已有一百多位朋友拿到了《唱響》。
  • 《無題大鵝模擬》評測7.8分 和大鵝一起「禍害」鄰裡
    雖說新的一年已經到了,不過我們還是決定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款充滿樂趣的「大鵝模擬器」——  一隻大鵝優哉遊哉的漫步在小鎮的街道上,它先是大搖大擺的闖進園丁的院子,肆意踐踏著別人的勞動果實,隨後溜到另一條小巷,叼走一位女士放在晾衣架上的文胸,並把它丟到隔壁——這條大鵝的行徑實在是很惡劣,但小鎮的市民們出於善良,並沒有把它抓走做成「紅燒五香鵝」,只是在自家門前放了塊警示牌,表示「大鵝禁止入內」
  • 看看老漢養的「豬王」,了解一下吧
    看看老漢養的豬王,看完也就難以置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請大家來了解一下吧,一說到豬很多小夥伴最先想到的也就是好吃懶做體型大。 根據了解,他的這頭豬體重是能夠達到1000多斤的。在過去養豬行業是非常火爆的。而且農村裡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著幾頭豬。這個老漢家裡也是依靠養豬來發家致富。在他家的豬圈裡卻有一頭豬與其他的不一樣。普通的豬大概也就是300斤左右。
  • 戈壁灘上唱響奮進之歌
    戈壁灘上唱響奮進之歌——新疆北疆三地州應勢發展新產業鏈助農牧民脫貧致富光明日報記者王瑟狂風掠過戈壁,揚起沙塵。村民阿布都爾扎克·艾克熱木正在生態扶貧林裡為樹木除草。這片已經長大的樹林裡,微風輕撫,看不到一絲沙塵。
  • 合陽:鴨子嘎嘎叫 唱響致富曲
    北京鴨養殖扶貧產業園是合陽縣甘井鎮為貧困群眾開拓的一條穩定增收致富新渠道。2018年,甘井鎮多方考察後發現北京鴨養殖產業大有前景,遂多方聯繫,與一家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在甘井鎮麻陽社區建設北京鴨養殖扶貧產業園。其中,一期項目佔地155畝,建設11座鴨舍,年出欄北京鴨90萬隻;二期項目佔地50畝,年出欄40萬隻。
  • 【基層黨建】太陽升鎮馬營子村:念好「三字經」,帶出致富路
    在黨員支部成員不懈努力和共同謀劃下,該村依託自然資源優勢,發展肉牛和大鵝等養殖業,帶領12戶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為7戶貧困戶申請1萬至5萬元不等的小額貸款,入股奶山羊合作社,年底最高分紅2500元;為12戶貧困戶入股食用菌合作社,實現增收800餘元。正是在這些惠民利民的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全村高標準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服務百姓有溫度。
  • 【地評線】荔枝視評:守護「一江清水」,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特約評論員/王玉星「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迴蕩在天外……」一曲中華兒女耳熟能詳的《長江之歌》,唱出了萬裡長江的波瀾壯闊。11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首先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當地推進長江岸線環境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