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底辣妹》|溫柔而堅定的正面教育,才能激發孩子自信內驅力

2020-08-28 小文解憂鋪

《墊底辣妹》是日本的一部青春主題的勵志片,豆瓣評分8.2。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小說的作者則是女主沙耶加原型的私塾教師——坪田信貴。

該影片,在16年獲得日本藍絲帶電影獎、電影學院獎、黃金飛翔獎等多個獎項。女主扮演者有村架純,憑藉該片一舉入圍第3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與最佳女配角的雙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新人獎的殊榮。

故事講述了墊底的學渣,經過一年的奮鬥不息,逆襲為學霸,最終沙耶加憑藉最不擅長的科目,一舉考入慶應大學。與其說,這是一個勵志的典範,不如說這是一個正向教育戰勝負面打擊,重新構建孩子自信的典型案例。

本文將通過正負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影響、為什麼愛與信任會激發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師長們如何通過有邊界的愛來讓孩子獲得自信心,3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勵志的影片。

01 爸爸與班導師的否定與打擊 VS 媽媽與坪田老師積極正向的引導

剛出場的沙耶加是個十足的小太妹,整日跟小姐妹吃喝玩樂,上了高中,卻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水平,考試成績全年級倒數第一。

這時候,圍繞著她身邊最多的聲音否定與打擊,無論是班導師還是爸爸對於她,完全喪失了希望。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因為看似無意間說出的話,孩子都會當真。孩子並不懂得分辨大人的話,是對還是錯。父母是她最親近的人,而老師卻是要崇拜敬仰的人,他們說的話,在孩子的心中有極高的分量。

《墊底辣妹》中,剛開始縈繞在沙耶加耳邊,最多的聲音便是否定與打擊。爸爸是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兒子的身上,對她說的評價只有「沒希望」;班導師更是把「你們真是人類的垃圾,給學校盡添壞影響」,長年累月的掛在嘴上。

兩個人極其有分量的人都說自己不行,那自己或許真的是不行。所以電影剛開場的沙耶加,整日的不思進取,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也毫不在意。

可幸運的是,媽媽始終相信她,一直在背後無條件的支持著她。之後,她在媽媽的協助下遇到了不以成績論高低的坪田老師,在兩人正面的鼓勵引導之下,一路披荊斬棘。從班導師口中的「廢物」、「渣子」,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

一正一負的教育理念的交鋒中,沙耶加也曾一度認為就是個毫無希望的人。但媽媽義無反顧的支持,坪田老師的積極引導,她才慢慢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善意與認可,就算她一無是處也值得被愛,自信心也隨著在正面鼓勵而逐漸重新得以構建。

最終,正面的引導與鼓勵,戰勝了負面的打擊與否定,沙耶加也從學渣走向了學霸,考入了自己心儀的慶應大學。爸爸跟班導師對她負面的打擊,也隨著她自信心的建立,而逐漸被她所消化。

02為什麼無條件的愛與信任會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1、老師與家長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身心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去過一所偏遠鄉村的小學,他隨機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學生,共計18個學生來做實驗,測驗結束後,他告訴老師們,這些學生更具潛力,未來發展更有前途。

8個月之後,他再對這18個學生進行複試的時候,驚人的發現:所有的實驗參與者成績比之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 性格 、自信心、 求知慾、與人交往方面都有較為明顯的進步。

這一著名實驗被稱為「羅森塔爾實驗」,這一實驗結果充分表明:家長與老師對孩子殷切的希望,最終是可以獲得戲劇性地預期效果的。

沙耶加的例子就是這一實驗最好的證明,班導師與爸爸此前對她的態度,給她灌輸的思想一直都是否定的,所以在她的內心默默的接受了來自於他們的暗示。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孩子的成長中,老師與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旦輕易的給孩子貼上了否面消極的標籤,孩子便會逐漸朝著這種標籤化的方向邁進。

2、尊重與信任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偉大的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

想要贏得孩子的心,最簡單的辦法便是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成因,並給予尊重與理解。《墊底辣妹》裡沙耶加在學校時,每天化妝打扮不學習,還把香菸帶進了學校。班導師發現後,立馬是恐嚇威脅讓她說出「同謀」,不然就停學。

這樣粗暴的方式,讓她心生反叛,不僅不說出自己的閨蜜,反倒跟老師說:你就當我是人渣好了!

媽媽被叫到學校去之後,並沒有像老師那樣不分青紅皂白的去指責她,反倒是站在她的立場替她分辯:「為了自己而出賣朋友,就是這個學校的教育方針嗎?如果真覺得這是好的教育方式,我女兒甘願退學,對於什麼都不說的女兒,我深感自豪。」

在被老師控訴後,媽媽想到的不是指責,不是批評,而是孩子遭遇了什麼,並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她的行為。她絲毫不會懷疑媽媽對她的愛,因為媽媽身體力行的向她證明了對她的理解與尊重,這也給予了她很大的安全感。

也因此,她對於媽媽也同樣報以無條件的信任,媽媽說的話,她會牢牢的記在心裡,並用盡全力去完成。


03溫柔而有邊界的愛,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獲得尊嚴感與成就感,構建自信的內驅力

沙耶加實現反轉逆襲,與媽媽和坪田老師在她的成長中給予的愛與尊重密不可分。雖說兩人對她多以鼓勵為主,但也並非沒有原則的去縱容。溫柔而又有邊界感的愛,才是沙耶加能最終戰勝負面,重新建立自信心最為的關鍵因素。

這部電影對於作為師長的我們,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又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地方呢?

1、包容接納孩子的行為,不給孩子貼標籤

電影中,坪田老師面對一身露臍裝的沙耶加,並沒有立刻給她打上「異類」的標籤,反倒是誇讚她的時尚感,還虛心向她請教著裝的搭配。單憑藉初次見面的包容,坪田老師這樣便贏得了沙耶加的信任,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但在現實中,老師跟家長往往卻很難接受孩子消極負面的行為,凡是他們的行為與師長的預期有偏差,便會給他們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難過哭泣,便貼上「笨蛋」的標籤;孩子剛開始害怕接觸新鮮事物,就被貼上「膽小」的標籤;偶爾一次成績考的不好,立馬打上「懶惰」的標籤。

馬修·麥凱在《自尊》一書中曾指出:家長如是將自己的品味與需求與道德掛鈎,無端的指責會讓孩子陷入自信心受挫的惡性循環。

師長們口中的這些負面的標籤,其實無形中都與道德相關聯,與事實並不相符。這些標籤,一方面會不斷地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另外一方面,卻有著強大的暗示作用,它們會不斷地在強化孩子對自我的負面認知。

這樣的標籤貼的多了,孩子的心裡就會想:「你覺得我又笨又蠢,那我就這樣好了,反正也是做不好」。於是,標籤化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會導致孩子的不良習慣會越發嚴重。

2、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因材施教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一個孩子,而不是用一種教育方式去教育50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而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最應該去做的不是讓孩子整體劃一,趨於類同,而應該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坪田老師對於只有四年級水平的沙耶加的教育,就是在遵循這一理念。她看不進去晦澀的教科書,就拿出漫畫書讓她寓教於樂的來學習。發現她沒有學習的動力,就利用女孩子愛美的天性,用 「答錯題就得卸妝」 等方式來刺激她學習。

結果顯而易見,找到了孩子自己獨有的特質,朝著TA的天性去加以正確的引導, 必然會一日千裡,事半功倍。

3、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加以鼓勵正向引導

樊登在解讀各種育兒類書籍的時,經常會提及陶行知先生「4塊糖發現孩子的優點」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陶行知先生做校長時,某天看到一個男孩打了另外一個同學,於是出面制止並讓他去自己的辦公室。當陶校長到了的時候,男孩已經等在了那裡。

陶校長這時便掏出一塊糖給他,說道:「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守時。」

接著他又掏出一塊糖來,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便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半信半疑的接過糖,陶校長又說道:「我了解了,你大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候,男孩立馬感動並向校長承認錯誤:「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打他。」

陶校長最後又掏出一塊糖,說道:「你已經認錯,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之間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一個打架的孩子,在陶行知先生眼中也能發現如此多的優點。即便隻字未提懲罰,孩子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便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這一點與坪田老師對於沙耶加的教育方式,不謀而合。就算面對考試得0分的沙耶加,坪田老師也能找出誇讚她的優點:你每道題都認真的答了,你的卷面整潔······

孩子的身上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寶藏,只是我們還不善於發現。作為師長,我們不妨學學兩位老師的方式,帶著發現優點的眼睛去看待孩子的行為。那麼,我們最終就發現這是一座隱匿起來的大金礦。

4、接納不是縱容,教會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媽媽與坪田老師對沙耶加始終是溫和的態度,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會縱容她的一切行為。沙耶加被退學後,媽媽還是會督促她去繼續學習;沙耶加沒有學習目標的時候,坪田老師會給她建議那就考頂級學府——慶應大學吧,並讓她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一步步的努力去實現。

他們對待沙耶加的態度,始終溫和而堅定。

當沙耶加面對困難妥協的時候,坪田老師會通過倒立雞蛋的方式,來鼓勵她要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奇蹟;

當再次被班導師否定後,沙耶加經過一年的挑燈夜戰,奮筆疾書,但等到模擬考成績公布的時候,結果卻依舊慘目忍睹,全都是E。

如果不曾付出,不會覺得難受,但付出了結果卻等同於沒有付出,這讓沙耶加萬念俱灰,徹底萌生放棄理想大學的念頭。

黑格爾說:只有永遠躺在泥坑裡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放棄很容易,但堅持卻需要自己不懈的努力。面對心灰意冷的沙耶加,坪田老師依舊鼓勵她,並堅定的告訴她:「把目標降低一次,就會越來越低的」。既然選定了慶應,那就應當竭盡全力。

有了兩位不斷的鼓舞與堅定不移的目標指向,沙耶加也在挫折中不斷螺旋式前進。有溫度並且有態度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在成長中找到自己前進的動力。

一味的縱容會不斷滋生出孩子凡事只會找理由卻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弊病,一味的嚴加管束,卻會讓孩子喪失自己特有的天性,只溫柔而又堅定的方式,才會激發孩子的尊嚴感與成就感,也會最終構成他們自信的內驅力,促使他們一往無前。

總結:

正面鼓勵的教育方式,飽含愛與信任,從孩子的天性出發,因勢利導,最終讓沙耶加一年之內從學渣變成為考入一流學府的學霸。

而教育中負面的影響,在她正向的努力下消弭於耳。她不僅贏得了父親的尊重,還讓嘲笑她學渣,永遠考不上大學的班導師實現了裸奔的誓言。

影片所要傳遞給我們的啟發,父母與老師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正是用溫柔而有邊界的教育方式,來構建孩子自信的過程嗎?

相關焦點

  • 《墊底辣妹》:用極致化的反差刻畫教育眾生相,揭秘教育的真諦
    教育是如此複雜,仿如一種無法破解的謎思,然而卻有一部電影,用極致化的反差和衝突刻畫出世間教育眾生相,並為我們揭秘了教育的真諦。這部電影便是日本影片《墊底辣妹》。它根據真人真事《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內偏差值提升40以上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改編而成。
  • 《墊底辣妹》:片中「喚醒」孩子學習力的3個方法,值得父母參考
    「不管周圍人怎麼說你不行,充滿自信地繼續說出你的夢想的力量,不怕嘲諷和失敗,勇於挑戰夢想的力量,對我來說是多麼耀眼。」 ——《墊底辣妹》《墊底辣妹》是一部關乎於青春成長的日本勵志電影。故事簡單,但很真實,也很勵志。
  • 《演員請就位》辣目洋子爆紅:優秀的孩子,都有超強的內驅力
    優秀的孩子,都有讓自己不斷前行的內驅力。內驅力強的孩子比起外界的獎勵和要求,更重視自身的成長,願意主動學習。夢想的實現,需要內驅力為根基。每個孩子都有內驅力,關鍵在於家長如何引導,放大孩子身上的內驅力。父母學會如何引導孩子設定目標,同時給予積極反饋,就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內驅力。
  • 《演員請就位》辣目洋子爆紅:優秀的孩子,都有超強的內驅力
    每個孩子都有內驅力,關鍵在於家長如何引導,放大孩子身上的內驅力。 父母學會如何引導孩子設定目標,同時給予積極反饋,就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內驅力。1、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他就會朝著目標不斷前進。
  • 以墊底辣妹中的老師和我的老師為例,解讀南風效應的2點注意事項
    昨天是教師節,朋友圈都是感謝老師的文案,群裡很多老師在曬學生感謝之語,其中很多句子,令我想起了《墊底辣妹》裡的坪田老師,也想起了對我一生都有影響的陳老師,他們都是好老師。事實上,好老師身上有一種特質,這種物質就像一道和暖的光,可以令學渣逆襲成學霸,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好的潛力,還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
  • 《墊底辣妹》:孩子不怕,我是你的燈塔
    「不管周圍人怎麼說你不行,充滿自信地繼續說出你夢想的力量。不怕嘲諷和失敗,勇於挑戰夢想的力量,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墊底辣妹》中富有神奇力量的一句話。《墊底辣妹》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也體現著日本教育的精華所在。在日語中,「教育」一詞一分為二,「教」是鼓勵,「育」是成長。
  • 《墊底辣妹》告訴我們,最成功的教育,就是用愛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總是和不愛讀書的孩子一起,打扮時髦地沉迷在吃喝玩樂中。此刻的她毫無目標,成績倒數第一,每天得過且過地揮霍好時光。時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很快沙耶加讀高二了。老師從她的書包裡發現有香菸,要她供出班上其他燒煙的同學,還說這樣就可以從輕對她的處罰。她不願意出賣其他同學,被責令休學。
  • 墊底辣妹的逆襲,是沒有被愚昧的大人,扼殺掉才能萌芽的成果
    01墊底辣妹的才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訓練獲得才能的解釋很多,墊底辣妹裡面女主角原型小林沙耶加的私塾教師坪田信貴,在《才能變現》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才能是《廣辭苑》的解釋:「個人一定的天賦,以及通過訓練獲得的能力。」因為坪田信貴通過一對一地指導過1300個各種類型的孩子,他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孩子是否成功,並非取決於遺傳基因。
  • 用羅森塔爾效應解讀《墊底辣妹》中「自我實現預言」帶來的成功
    這讓我想起了《墊底辣妹》中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的高中女孩工藤沙耶加,父親對弟弟關懷備至,對作為長女的沙耶加卻冷落至極。沙耶加開始自暴自棄,成績一度成為全班墊底。一次犯錯後,沙耶加被停學回家,媽媽為她找到坪田老師。在坪田老師的幫助下,沙耶加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確定了目標,並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立下了考取慶應大學的宏願。
  • 從墊底辣妹的勵志故事,感悟「營地教育」、「人生導師」的重要性
    《墊底辣妹》電影中的女主角沙耶加給坪田老師的信中寫到:「我討厭大人,遇到你之後,我想成為你那樣的大人,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面對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的片面論斷,女主從一個「壞女孩」、「墊底差生」變成一個「勵志女孩」,很難想像她經歷了些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母親始終如一的相信和陪伴,是女主能重拾初心、砥礪前行的重要前提。後來遇到的坪田老師,可以說成是NLP大師級別的人物了,不僅「因材施教」、「寓教於樂」,最重要的是一直在幫助女主重塑信念系統,並且效果顯著。
  • 《墊底辣妹》給我們的啟示
    看了兩遍《墊底辣妹》,這碗雞湯已經下肚,血槽也已被加滿,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字「幹」,說得再多、想得再多不「幹」肯定不行。希望這部電影和對還在迷茫的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正處於自我否定期,那就千萬別錯過這部《墊底辣妹》,你不僅會在女主角沙耶加身上找回自信(你肯定比她好幾倍),還會被她的努力所感染、被她的逆襲所振奮。但這絕對不是一部狗血青春勵志片,《墊底辣妹》會帶你回到高三那段艱辛的歲月,讓你不知不覺得喝下這一大碗雞湯,重新振作起來。
  • 高考勵志電影《墊底辣妹》:學渣辣妹一年考上985大學的3個秘訣
    不管周圍人怎麼說你不行,充滿自信地繼續說出你夢想的力量,不怕嘲諷和失敗,勇於挑戰夢想的力量,對我來說是多麼耀眼。--《墊底辣妹》文/如穎隨行育兒經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不到40天的時間了,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學校普遍延遲開學,對於高三考生的衝擊比較大,很多高三學生和家長都倍感壓力。
  • 用羅森塔爾效應解讀《墊底辣妹》中「自我實現預言」帶來的成功
    《墊底辣妹》根據《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內偏差值提升40以上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改編,取材自真人真事,豆瓣評分8.2,斬獲多項獎項,被譽為2015年日本評分最高影片。這部《墊底辣妹》我反覆觀看,因為在該片中我不僅學習到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真諦,更讓我從心理學角度看懂了「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重要。那究竟羅森塔爾效應是什麼?他的特徵有哪些?
  • 十部必看的教育題材電影推薦之《墊底辣妹》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想感慨現在的教育投入多麼高,家長有多麼焦慮等等,而是想反思一下,現在我們經常比較的兩種教育模式:「精英教育」與「快樂教育」。高考壓力同樣山大的鄰國日本,2018年出了一部有趣的電影:《墊底辣妹》,有人看了熱淚盈眶,一刷再刷;有人看了嗤之以鼻,視為一碗「毒雞湯」。
  • 《墊底辣妹》熱映 課外一對一輔導受家長追捧
    《墊底辣妹》:雞湯 or毒藥?1對1補習上名校就能當「網紅」嫁「豪門」?日本辣妹摘掉假睫毛,減掉時髦捲髮,換下超短裙,扮挫苦讀一年,僅憑家長借錢上課外1對1輔導就考上了日本私立第一名校慶應大學? (《墊底辣妹》海報)電影《墊底辣妹》根據《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內「偏差值」提升40以上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改編,該書源自真人真事,由電影女主角原型小林沙耶加的1對1輔導老師坪田信貴編寫,目前銷售量已經超過90萬冊。
  • 教育理論學了一大套,還在跟孩子雞飛狗跳?非常6+1,一招搞定!
    一直摸索,從未成功自從有了孩子,我的書架上填了一大堆教育類的書籍。關注了一堆教育類的公號,聽了很多教育的音頻。一直在苦苦摸索,但是面對孩子成長中具體的問題,仍覺得捉襟見肘。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反差,讓我茫然不解,一種深深的挫敗感油然而生。
  • 《墊底辣妹》:天下的老師和父母都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愛
    看了許多的喜劇悲劇,然而今天小編要講的這部電影卻是激勵了一代人的故事,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墊底辣妹》。相信這部電影很多的小夥伴的老師都在班級中給大家放過,或者是布置作業讓大家回去觀看。沙耶加的媽媽是一個非常溫柔善良的姑娘,而她也經常被學校老師所找,因為沙耶加經常在學校中犯錯誤也讓他頭疼不已,面對著自己的女兒可能連直升大學都做不到所以她也開始為女兒焦慮萬分,所以便將沙耶加送到了坪田老師所開辦的補習班當中。
  • 《墊底辣妹》:女學渣的高三逆襲,遵循了3層「金字塔能力模型」
    《墊底辣妹》是一部日本電影,講述了一個年級倒數的辣妹,通過一年時間,逆襲考入名校大學的故事。很明顯,這是一部典型的勵志電影,但是大批觀眾還是被電影劇情深深感動。此片也獲得了日本藍絲帶電影獎,電影學院獎,黃金飛翔獎等等,豆瓣更是獲得8.3的高分。
  • 《墊底辣妹》:學渣到學霸的逆襲,解析教育中應有的2種「效應」
    高考在即,幾乎所有家長對於孩子的高考都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高考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決定性的,並且在高考中能夠體現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因此,在即將高考時,家長們總是會督促孩子學習,努力地將孩子培養成學霸。那麼應當怎樣才能成為學霸呢?日本高分電影《墊底辣妹》或許可以給家長們一個啟示。
  • 重溫《墊底辣妹》:夠我寫一周的學習方法論
    今天二刷了《墊底辣妹》。之所以想二刷,是因為我的街坊。她是一位全職媽媽,每天從一睜眼就開始為孩子操持。孩子初一,雖然不是班上墊底,但孩子所在的班級就是我們常說的差班。一個差班生,即便正數15名也依舊難得考上高中。聽孩子媽媽說,孩子很努力,每天學到晚上12點。周一到周天,除了上課就是補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