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2020年諾貝爾各大獎項的陸續公布,關於諾貝爾獎的話題再掀高潮。
10月12日,2020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Wilson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至此,包括之前公布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等共計六大諾貝爾獎,今年已全部塵埃落定。
今年諾獎有兩個值得注意的變化:一是今年的諾貝爾獎獎金相比去年增加了100萬瑞典克朗,6個獎項獎金總額達到6000萬瑞典克朗(約合4600萬人民幣);二是將於12月舉行的傳統的頒獎典禮和晚宴因新冠疫情被取消,改為線上舉行。
提到諾貝爾獎的獎金,很多人會存在一個大大的問號,那就是獎金有多少?從何而來?
諾貝爾有一句名言:「金錢這種東西,只要能解決個人的生活就行;若是過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類才能的禍害。」
所以為了不讓金錢遏制人類才能,諾貝爾用他留下的3100萬瑞典克朗(約920萬美元)創辦了諾貝爾基金,基金的利息和收益用來獎勵在5個領域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分別是:物理學、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諾貝爾獎由此誕生,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布一次。
後來到了1969年,瑞典銀行決定資助諾貝爾獎,並且促進了第六個獎項的產生,它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的財富從何而來?
諾貝爾全名——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黃色炸藥」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於1896年12月10日去世,終年63歲。
諾貝爾從小學開始,成績就十分突出,1842年,諾貝爾全家移居俄國的彼得堡。9歲的諾貝爾因不懂俄語,身體又不好,不能進當地學校。他父親請了一位家庭教師,輔導他兄弟三人學習文化,諾貝爾成績進步很快。
17歲的諾貝爾,便以工程師的名義遠渡重洋,到了美國,並從事化學研究。1859年,諾貝爾的父親因為生意失敗帶著弟弟耶米爾回到斯德哥爾摩。
1863年,諾貝爾也返回瑞典,與父親及弟弟共同研製炸藥。然而就在第二年因實驗意外發生爆炸,炸毀了工場,弟弟也遭遇不幸,政府禁止他們再進行試驗。為了不放棄研究,諾貝爾一度把實驗室設在了斯德哥爾摩市外馬拉湖的一條駁船上。
1867年,諾貝爾的炸藥事業進入鼎盛時期,與父親同時獲得瑞典科學研究院的亞斯特獎。1873年,諾貝爾定居巴黎。
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因發明硝化甘油引爆劑、硝化甘油固體炸藥和膠狀炸藥等,被譽為「炸藥大王」。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到1886年,諾貝爾的資產達到了9.7億美元。
1895年11月27日,他立下遺囑,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將3100萬瑞典克朗(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諾貝爾到底有多麼富有呢?
巴黎是浪漫之都,充滿了各種故事。諾貝爾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期間,流傳著不少有關他的軼聞趣事。
有一則說,他聘用作為廚娘的一個法國姑娘告訴他,她要辭職去結婚。諾貝爾問這位法國姑娘要他送點什麼結婚禮物,這位機靈的法國姑娘提出:別的都不要,只想要「諾貝爾先生本人一天所掙的錢」。這個請求可難倒了諾貝爾,因為諾貝爾本人也不知道他一天掙多少錢。
然而,諾貝爾是個一言九鼎的人,於是他經過幾天計算之後,算出他一天大概能掙4萬法郎。這樣,他就把4萬法郎作為結婚禮物贈給了那位姑娘。據說這筆錢在當時的價值,僅靠它的利息就可以讓這位姑娘舒心地過上一輩子。
諾貝爾獎為何沒有設立數學獎?
關於諾貝爾獎為何沒有數學家,坊間有很多說法,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
數學太理論化:作為一名發明家和實業家,諾貝爾設立獎項的初衷是為了獎勵那些對世界有益的、傑出的「實用」發明或發現。他可能認為數學太理論化,沒有太多實際應用。
數學並不有趣:諾貝爾自己的研究領域是物理和化學,他對文學感興趣,而醫學在世紀之交開始走向成熟,和平獎的設立是為了改善他作為發明炸藥的「死亡商人」的公眾形象。而他對數學既不感興趣,也不需要感興趣。
當時已經有著名數學獎:瑞典和挪威的國王奧斯卡二世本身就是數學家,他設立了一個著名的數學貢獻獎。諾貝爾可能認為自己沒必要複製一個已有的知名獎項,何況,他感興趣的那些領域正好需要設置一些享有聲望的獎項。
難道是因為愛情?還有一個勁爆的傳聞:諾貝爾之所以沒有數學獎,是因為諾貝爾的妻子(在有的傳言裡是情婦或未婚妻)與一位著名的數學教授有過一段風流韻事。恨屋及烏,諾貝爾就不想設立數學獎,怕未來不得不頒給他。
獎金髮了119年,為何還沒花完?
諾貝爾獎從1901年設立至今,已經有119年的歷史了,發了這麼多年,居然還沒花完,到底有怎樣的秘訣和生財之道呢?
諾貝爾基金開始可沒有多厲害,諾貝爾獎成立之初,這筆錢只能用來投資安全證券,主要就是無風險國債和存款之類的,雖然很安全,但是用不了多少年,諾貝爾獎將無錢可發,很可能會在無限遺憾中銷聲匿跡。
到1953年,這筆錢就剩下2100萬瑞典克朗了。於是在瑞典政府的支持下,基金會開始大膽嘗試,涉足股市和不動產領域,借著全球超規模的牛市,諾貝爾基金總額開始瘋狂飆升。
自2012年初以來,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資本已從30億瑞典克朗大幅增加至46億瑞典克朗。由於總體市場的良好表現,也由於基金會自身資產管理的良好結果,期間資本回報率每年接近9%。同時,基金會已採取措施減少運營費用。
可以說諾獎基金會是個理財高手,有一套自己的投資組合模型,各類資產配比大體如下圖所示。
各類資產的配比也並非一成不變,會根據每年的行情作出具體的調整。有了這套資產配置模型,進可股票進攻,退可固收+不動產平衡防禦,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進可攻、退可守嘛,賺錢就是穩穩的事兒了。
其實,無論是諾貝爾基金這種大戶的資產配置,還是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或者小到我們普通百姓的資產,都需要合理規劃和最優的配置,這絕對不是「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一句話這麼簡單的事情,需要對行業趨勢、資產類型、管理人專業度,以及資源等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把握,需要專業技術的加持。
如果自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找對專業機構也不失為一種極為聰明的辦法。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
微信文章不是按照發布時間排序了
點個「在看」
更不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