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這個江湖不太冷

2021-02-16 瀟小姐的書影天堂

武俠,猶如成年人的童話。

每個人應該都有過這樣一段時期,如同星爺的電影《功夫》裡的那個小屁孩兒盼望學得如來神掌一般,幻想自己機緣契合得到一本武林秘籍,悄悄修煉,一鳴驚人,在武林大會上成為一匹耀眼的黑馬,被尊為武林盟主,天下第一高手。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同感,反正我是這麼想過。哦,對了,忘了介紹自己,我是郭大俠,和郭靖是本家,請賜教。哈哈哈。

武俠中的愛情,猶如成年人的春藥。

仗劍執手走天涯,世間萬事唯需他。俠骨錚錚,柔情滿懷。看著金庸筆下對男主的塑造,無一不是那種對外冷麵冷心,而只有對你一人柔情似水,滿足了無數少女對男神的想像。

而金庸的各色武俠小說均由情來貫穿,人物鮮活立體,嬉笑怒罵自成性格,每看一遍都會被裡面的俠骨柔情感動的一塌糊塗,好吧,我承認我淚點低!

這一世風雪飄搖,相濡以沫最驕傲

她是東邪桃花島主黃藥師的千金,他是梁山好漢遺孀寄人籬下的傻兒子。她叫他靖哥哥,他叫她蓉兒。

第一次見面,他不知對方是女郞,卻在她最狼狽的時候,給了她足以讓其追隨一世的溫暖。

他被內定為金刀附馬,華箏遠赴江南尋他,在兩難之間,他們就此別過,他回了大漠,卻終日不得歡樂。

她賭氣不再理他,卻仍舊一路暗暗跟隨,派了魯有腳在戰中助他幫他。她中了毒,他背著她尋醫問藥,兩人配合默契,過關斬將,終尋南帝段王爺救得性命。

喊一聲靖哥哥包含多少情絲,應一聲蓉兒引無限柔腸。

他們是起初看似最不般配的一對,卻也是最相濡以沫的一對。

這一世眼裡只有你,等你白頭終無悔


她是活死人墓裡走出來的冰霜美人,他是無父無母受盡欺侮的孤兒。她叫他過兒,他叫她姑姑。她為了履行對婆婆的諾言收留他,他視她為相依為命的尊長。

當愛情來臨,他們無懼世俗之眼光,無視師徒之距離,此生只為有你,哪管他人是甚形狀。

當生離死別,她留下一行字只為讓他活下去,而他為她苦等十六載只為再相見。

重逢日,淚婆娑,溼滿襟,相顧兩無言,唯有淚千行。

時光易逝,情堅難移,重擁佳人入懷,方能撫平心中溝壑。

這一世一眼萬年,一見傾心追隨到底

她是慕容復的青梅竹馬,他是大理王朝的繼承人。她叫他段公子,他叫她王姑娘。

他對她一見鍾情,她卻一心一意愛著表哥。他一路跟隨,一路保護,一路痴望。她則為了表哥的復國大業,苦研武學秘籍,亦步亦趨。

情到深處難自抑,傷的最深也是那痴情人,兜兜轉轉,不知多少輪迴,她最終看清表哥的自私,也看清他的真誠。

自此她眼中的星光只為他而亮。

這一世想你念你千遍,任誰都不是你

她是姑蘇慕容家的貼身侍婢,他是生於遼長於宋的喬幫主。她叫他喬大哥,他叫她阿朱。她聰明伶俐,古靈精怪,他俠肝義膽,一身正氣。

他為了她,大開殺戒,甘冒生命之險。她為了他,易容喬裝成她的生父,終誤死於他的降龍十八掌下,成他一生遺憾,徒留心底。

而後,他踐行她的臨終囑託,照顧她頑皮的妹妹,即便她終日胡攪蠻纏惹事生非。

曾經滄海難為水,阿紫愛上他,他卻只有一句:阿朱就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句誓言,說過的人千千萬,做到的人星星點。

只羨鴛鴦不羨仙,是多少人的夙願,卻也是多少人的黃粱一夢。

世間多少痴戀,化作幾多深情,在金庸筆下的刀光劍影之中,我看到了一個俠骨柔情的江湖。

這個江湖,不太冷。

相關焦點

  • 豆瓣9.2分,《這個殺手不太冷》:西方語境下的江湖夢
    ​如果評選最富有意境的外國電影名字翻譯,《這個殺手不太冷》絕對可以佔據一席之地。這部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英文名非常簡單,就是片中男主人公讓雷諾飾演的職業殺手的名字Leon。用《這個殺手不太冷》做電影名,的確精妙而切題。
  • 豆瓣9.2分,《這個殺手不太冷》:西方語境下的江湖夢
    如果評選最富有意境的外國電影名字翻譯,《這個殺手不太冷》絕對可以佔據一席之地。這部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英文名非常簡單,就是片中男主人公讓雷諾飾演的職業殺手的名字Leon。這是個在英語世界很常見的男用名字,一般用在強壯而又溫和的男人身上。
  • 金庸的江湖是越來越壞
    01如果只看金庸的那六部長篇射鵰、神鵰、倚天、天龍、笑傲、鹿鼎,就會發現金庸筆下的江湖有個很明顯的變化,那就是越變越壞。而金庸對那些「俠義」這個東西也越來越不相信。這六部小說裡,最早的一部是《射鵰英雄傳》。這個書裡的江湖黑白分明,很有理想主義的色彩。
  • 金庸的網際網路江湖往事
    2004年金庸到訪淘寶辦公室,馬雲、彭蕾、金建行等阿里「十八羅漢」請金庸題字,金庸寫道:「寧可淘不到寶,決不能棄誠信。寶可不淘,信不能棄。」02雖然不經常表露,但丁三石也愛金庸。在第一屆「西湖論劍」時見到金庸時,丁磊便對老爺子調侃到:「金大俠,你把我們一代年輕人的時間給耽誤了呀。」
  • 剛剛,金庸去世,江湖再見
    甚至金庸這個名字,貫穿了不少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有人戲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或許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是機哥覺得,金庸在整個華語圈子裡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的。機哥敢說,從小到大,哪怕有人沒有看過金庸小說,也肯定看過改編的影視劇。就拿《射鵰英雄傳》來說,拍成的電視劇,足足有 7 個版本。
  • 金庸仙逝 夢醒江湖
    2018年10月30日晚,在漫畫群中無意中看到了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一開始以為又是誰的惡作劇,但是之後在整個朋友圈的轟炸下,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真相
  • 這個寒冬不太冷,這個江湖很暖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兄弟。江湖冷暖,只有真兄弟才能相互依偎,抱團取暖。重慶文化骨子裡透著一股江湖豪情,兼容並包、仗義好面,耿直得可以插刀。重慶的雙創圈就是這樣一個「豪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的江湖。
  •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這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動作冒險闖關類遊戲,在這款遊戲中包含了大量的關卡,每一關都會有不同的戰鬥任務等你在線體驗,能夠帶給玩家趣味十足的遊戲操作體驗感,你需要操控主人公在線躲避,你移動的過程中會有許多障礙出現,非常考驗玩家的操作技術。
  • 盤點金庸武俠地圖—— 密山是不一樣的「江湖」!
    金庸先生不辭悄然離去,唯剩一片江湖在人間。而這些沾染江湖愛恨情仇的地方,您是否到過?金庸先生知道祖國山河壯美,早把小說中一個個神奇又好玩的地方放在了這裡,在此,小編對金庸小說中涉及到密山景點稍做盤點,若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見諒。
  • 江湖還在!金庸小說被選中了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逝。世人評價:金庸之後再無江湖。言外之意,無外乎兩點:一、金庸先生江湖武俠小說地位之高,無人企及,最多比肩。「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金庸先生的主要著作。可以說,武俠江湖是金庸先生一手打造出來的。
  • 金庸已逝 夢醒江湖
    初冬將至 斯人已逝,通俗文學大師、武俠泰鬥金庸先生於昨日逝於香港,享年94。
  • 金庸辭世,江湖再見
    ,先生作古,駕鶴仙遊,山高水闊,追雲逐月,杯酒言歡,揮劍問情…創造江湖的那個人去了,江湖卻永遠傳唱著他的傳說。他的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 劍膽琴心——金庸的古琴江湖
    2004年金庸先生受邀到成都時,曾在主辦方的安排下,現場聆聽俞伯蓀為其操縵,事後金庸為其夫婦題詩留念時,還非常謙虛地將自己比喻成不懂音樂的牛,原詩為:「來蜀中兮,聆名琴;聞佳曲兮,聽清音;愧非知音兮,對牛彈;喜見伉儷兮,識高人;聆俞伯蓀伉儷雅奏,不辨川菜佳味三月矣。」最後一句用了「子聞韶樂,盡善盡美」的典故。  至於金庸先生究竟懂不懂琴呢?
  • 金庸辭世:快意恩仇一遇江湖,肆意瀟灑不負此生
    武俠風最熱的時候,當真是人人皆讀金庸。在電子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黑白電視裡演繹的刀劍縱橫的江湖,成全了一代人的英雄夢。當序曲響起,或是片尾結束,江湖就短暫的再現,曲終人不散地讓人回味。再回首時,承載記憶的音樂,已成經典。
  • 小說|金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屬於金庸後期作品。該書沒有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 回顧金庸一生,看盡一片江湖 | 附金庸著作書單
    不敢相信,金庸去世了。這個月究竟是怎麼了,記憶中的李詠剛離開。10月30日據港媒報導,金庸逝世,享年94歲。
  • 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
    然而,在這個時間,我們發現,這些頭銜遠不及一句「先生」來得更為直接與尊重。金庸先生一生見了世事變遷,經歷了國讎家恨,當得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對於更廣大的人來說,知道先生,了解先生還是從他的15部經典作品開始的。
  • 今天,金庸葬禮——江湖永憶,俠情不遠
    其實很多讀者問,為什麼前幾天你們不寫一篇紀念性的文字呢?畢竟俠客島這個名字也從金庸作品來。 的確,俠客島,孤懸海外,神秘無匹,賞善罰惡,都是我們曾經的想像。之所以從《俠客行》中借用這麼一個名字,一方面因為我們都是金庸愛好者,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期盼著自己能像slogan裡寫的那樣,「但憑俠者仁心」,連接廟堂與江湖。
  • 有金庸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江湖魚
    四大才子,前腳走了黃沾,現在又沒了金庸,只剩倪匡和蔡瀾了。有人致電倪匡,告訴他金庸逝世的消息。他還不知道,追問哪裡來的消息。又說兩人半年沒見,「他一直都病,老人病,90幾歲,前陣子他話都說不出來,字又寫不了,他病了好多年,人老一定病。」人老了,就來不及告別。
  • 金庸創作《笑傲江湖》的手稿被發現
    1967年,金庸與「驅風油大王」梁潤之在新加坡共同投資創辦《新明日報》,金庸出任董事副主席兼社長。據林玉聰回憶,當時他才25歲,進人剛創辦的《新明日報》,在總編輯潘粵生手下擔任副刊編輯工作,為了不讓新小說在尚未刊登前外洩,要他搬進潘的辦公室。裡面有三張桌子,總編輯一張,另外兩張是林玉聰和另一位同事的座位。林玉聰接手編小說版後,才第一次見到小說家、政論家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