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江湖是越來越壞

2021-02-08 押沙龍yashl

這兩天掃了幾眼新拍的《鹿鼎記》,想聊聊金庸的武俠世界。


01


如果只看金庸的那六部長篇射鵰、神鵰、倚天、天龍、笑傲、鹿鼎,就會發現金庸筆下的江湖有個很明顯的變化,那就是越變越壞。
而金庸對那些「俠義」這個東西也越來越不相信。

這六部小說裡,最早的一部是《射鵰英雄傳》。這個書裡的江湖黑白分明,很有理想主義的色彩。
好人是真的好,就像郭靖,純得能擰得出水來。壞人雖然壞,壞得也很單純。比如最大的大反派就是歐陽鋒了。但是他一諾千金,非常有榮譽感。答應黃蓉的事兒沒辦到,黃蓉一質問,他害羞得連人都顧不得殺了,扭頭就跑。上哪兒找這麼老實的壞人去?換上丁春秋、任我行之類的人物,肯定覺得歐陽鋒缺心眼。
所以說,《射鵰英雄傳》裡的江湖真是純潔。


《射鵰英雄傳》的價值觀也很簡單,行俠仗義,家國情懷,集體大於個人。這個主題壓倒一切。金庸在這本書裡表現得像個道學家,板著面孔,非常正經。當然,他可能也覺得太古板了有點呆,所以特意塑造了黃藥師這個離經叛道的人物。其實黃藥師算哪門子離經叛道?他骨子裡還是個相信主流價值觀的。歐陽鋒把一個滿嘴忠孝的教書先生腦袋割下來了,送給黃藥師。

黃藥師臉上色變,說道:「我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俯身抓土成坑,將那人頭埋下,恭恭敬敬的作了三個揖。

你別看著黃藥師留著朋克頭,但你真扒下他襯衣一看,裡頭貼身繫著一條紅領巾。

《射鵰英雄傳》裡的價值觀非常簡單,非常絕對,沒有什麼懷疑和反思的餘地。郭靖對武術和殺人的關係做過一番思考,最後的結論是:武術像科技一樣,是個雙刃劍,就看你怎麼用!
就是一句爛大街的廢話。



思考人生的郭靖


這個時候的金庸,對俠義充滿信心,對正義充滿了信心,對人性其實也充滿了信心,就連壞人,也壞的這麼樸實。
這就是金庸最早的一個江湖。


02


到了《神鵰俠侶》,情況就有了變化。
金庸對世界的看法變複雜了。他對集體和個人的關係有了一定的懷疑,民族大義、家國情懷還是很重要,但是不具有壓倒性的地位了。
所以他設計了兩條路線。
一條就是郭靖路線,保衛家國,義守襄陽。這基本就是從《射鵰英雄傳》裡延續下來的。
還有一條就是楊過路線。

楊過完全是另一種人。他是個徹底的個人主義者。對他來說,除了小龍女,其他都不重要。比如他對國家大義就看得很淡。
比如楊過一度打算聯合忽必烈的手下,刺殺郭靖。按現在的話,這就是漢奸啊。當然,後來楊過改變主意了。可為什麼改變了呢?並不是他想到了民族大義,襄陽不守,則家國淪喪。楊過沒想這麼多,他只是覺得郭靖對他太好了,下不去手。
打個比方,這就像汪精衛,已經和日本人談好了投降條件,要叛逃到南京了。可是,忽然他發現蔣介石對他太好了。刺客來了,蔣委員長居然一個箭步撲上來替他擋子彈:銘兒,快走!汪精衛感激地熱淚盈眶,把去南京的飛機票撕成粉碎。

但這跟愛國有多大關係呢?

當然,後來金庸還是安排楊過參加抗元戰鬥。但你看下來有什麼感覺呢?就是楊過就是等小龍女的時候沒事幹,摟草打兔子,順手放一個大招,並沒有特別當回事。
所以說,在《神鵰俠侶》裡,江湖已經分裂了,集體主義的江湖和個人主義的江湖並存。

到了《倚天屠龍記》裡,情況還是這樣。張無忌沒什麼特別執著的價值觀,他就是天性淳厚,一味的善良,對什麼都有不忍之心。讓我幹教主我就幹,不讓我幹我就走。家國也好,正義也好,跟我關係都不大。
《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在金庸世界裡,描寫的是過渡期的江湖。


03


到了《天龍八部》,情況急轉直下。
這個江湖從頭到尾貫穿著三個字:無意義。


《天龍八部》有點《金剛經》的味道,也有點《伊利亞特》的味道,各種英雄神怪,邪魔外道都湊在一起,看上去光芒萬丈,其實一切無非是夢幻泡影,緣生緣滅。
就拿少林寺一戰來說。金庸所有的戰鬥場面,都沒有那次宏大熱鬧。

丁春秋跟遊坦之打,蕭峰跟丁春秋打,段譽跟慕容復打,蕭峰跟遊坦之打,虛竹跟丁春秋打,慕容復跟蕭峰打,慕容博和蕭遠山打,最後一幫人又跟掃地僧打…..
但是合上書以後,你還記得這幫人為什麼打架麼?
是不是特別亂?



春秋,抱抱!


其實沒什麼大原因,無非是驕傲和憤怒,無非是凡人的那些無聊爭執。
就像帶頭大哥事件,惹出那麼多麻煩,最後是不是覺得虎頭蛇尾莫名其妙?其實這就是《天龍八部》的一個縮影。一切都莫名其妙毫無意義,無非都是人類的那些虛榮和憤怒。


有情皆孽,眾生皆苦,如此而已。

這就像《伊利亞特》開篇所說的:

歌唱吧,繆斯!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憤怒——
他的暴怒招致了這場兇險的災禍,給阿開亞人帶來了
受之不盡的苦難,將許多豪傑強健的魂魄
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們的軀體,作為美食,扔給了
狗和兀鳥,從而實踐了宙斯的意志。

《天龍八部》的江湖就是談不上什么正義,也談不上什麼不正義,就是毫無意義。
從這兒開始,金庸已經不再相信江湖了。


04


按照寫作順序,下一步就是《笑傲江湖》。
這個江湖就兩個字:黑暗。


實在是太黑暗了。一開頭就是兩場滅門,尤其是劉正風那次滅門,男女老少斬盡誅絕。五嶽劍派的頭頭腦腦就坐在那兒看著。除了定逸師太發了個脾氣,其他人毫無異議。

你能想像《射鵰英雄傳》裡發生這樣的事麼?
沒誰在乎正義不正義,就像餘滄海殺了福威鏢局滿門,洗劫了各地分號。那又怎麼樣?各大名門正派的好人見了餘滄海,還是該握手握手,該合影合影,誰會在乎福威鏢局呢?到了封禪臺比劍奪帥的時候,一切還是那麼血腥,掌門人被人按著打嘴巴,玉璣子斷手斷腳,方證、衝虛子這些名門正派的首領也沒說什麼啊。


這就是一個惟力是視的世界,哪有什么正邪之分?

整個索多瑪城裡,天使也找不出十個義人。


這個江湖沒有待下去的價值,令狐衝唯一出路就是歸隱。但是歸隱談何容易?任我行的日月神教摧枯拉朽,要剷平所有門派。沒有人能夠抵擋他。就像人們說的,天涯何處,可避暴秦?

現在也不談什麼行俠仗義這些大話了,連逃避和退出都成了奢望。
最後一刻,情況反轉,任我行暴死,江湖迎來了一個機械降神。但誰都知道,這種結局是虛無縹緲的幻想,無非是給走投無路的江湖人一個安慰。
真實的情況就是絕望。


但是絕望也是活該。在他們坐視劉正風被滅門的時候,在他們和餘滄海合影握手的時候,就該知道事情只會沿著這條路線發展。
《笑傲江湖》裡的江湖到達了黑暗的頂點,金庸對人性明顯也喪失了信心。
這個江湖不配延續下去。


05


所以,就有了《鹿鼎記》。
《鹿鼎記》裡的江湖成了一個笑話,被一個毫無武功的小痞子玩弄於股掌之上。韋小寶居然成了江湖人士的大救星。
江湖俠客們要是是無能,要麼是愚蠢,要麼是無能加愚蠢。唯一的聰明人就是韋小寶這個流氓。


當然,韋小寶講究「義」,這差不多算是他唯一的價值觀。但這個「義」跟郭靖的「義」完全是兩回事。郭靖的「義」背後有一套價值體系,而韋小寶的「義」,其實無非就是街邊擼串擼成鐵哥們,然後一塊兒出門打架去。
《鹿鼎記》的江湖,就是《笑傲江湖》的後果。江湖黑暗到了極致,下一步就會演變成虛無。


金庸的江湖就這麼一點點坍塌,從《射鵰英雄傳》的絕對理念,到《射鵰俠侶》的價值分裂,到《天龍八部》的喪失意義,到《笑傲江湖》鋪天蓋地的黑暗,最後就是《鹿鼎記》的徹底瓦解。

就這樣,郭靖一點點變成了杜月笙。大浪淘沙,剩下一地流氓。


《鹿鼎記》是金庸最後一部武俠長篇。他確實也寫不下去了,因為江湖的邏輯已經走到了終點。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 金剛不壞
  • 回顧金庸一生,看盡一片江湖 | 附金庸著作書單
    雖然作家王朔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覺得這是一個壞的批評,他說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歡它。1972年,金庸封筆;1989年,《明報》創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長職務;90年代,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職務……在完成了一次次謝幕後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兒女情長今猶在江湖俠骨已無多再見,金庸;再見,江湖。
  • 金庸的網際網路江湖往事
    金庸為「江南會」題名他們還定下規矩,若遇非常難事,只要發出「江湖令」,9位發起人無論身在何地,均親自趕來出手相助。每個江南會會員都擁有一塊「江湖令」。金庸小說的遊戲化,就是一部中國遊戲的發展史。上世紀90 年代初,智冠公司獲得遊戲版權,推出了《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多部武俠遊戲。開啟了金庸小說的遊戲化之路。僅僅靠著一部《天龍八部 OL》,搜狐暢遊在 2009 年 4 月上市。
  • 金庸武俠:看似是男人的江湖,其實是女人的故事
    金庸武俠小說長盛不衰幾十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童話般的臆想,更多的是對現實世界中人性的探討。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絕少有徹頭徹尾的好人或者壞人。好人經常做錯事,壞人都有心酸過往。江湖是個可以改變人命運、性格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對其流連忘返。
  • 金庸仙逝 夢醒江湖
    對於金庸,我想也不用太過多的介紹了,昨晚各種公眾號已經滿天飛了,用微信的朋友哪怕不認識金庸也已經在昨晚讀過不下3篇關於他老人家的文章了。    其實本來不想寫這一篇的,感覺用那麼悲傷的一件事來蹭熱度是對他的不敬,但是最後還是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用不一樣的面來再緬懷一下這位大師!    曾經有人說過:只要有武俠的地方,就有金庸!
  • 金庸已逝 夢醒江湖
    初冬將至 斯人已逝,通俗文學大師、武俠泰鬥金庸先生於昨日逝於香港,享年94。
  • 江湖還在!金庸小說被選中了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逝。世人評價:金庸之後再無江湖。言外之意,無外乎兩點:一、金庸先生江湖武俠小說地位之高,無人企及,最多比肩。「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金庸先生的主要著作。可以說,武俠江湖是金庸先生一手打造出來的。
  • 金庸武俠中,被忽略的六大神功,金剛不壞神功排第四,第一最逆天
    在金庸武俠中,像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獨孤九劍、北冥神功、小無相功以及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和易筋經神功,還有武當派的太極功等武功在江湖上那都是赫赫有名,為世人所熟知。但是在金庸武俠中,還有一些被人忽略的武功,這些武功也相當的厲害,威力不輸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等武功。
  • 小說|金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屬於金庸後期作品。該書沒有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 剛剛,金庸去世,江湖再見
    甚至金庸這個名字,貫穿了不少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有人戲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或許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是機哥覺得,金庸在整個華語圈子裡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的。機哥敢說,從小到大,哪怕有人沒有看過金庸小說,也肯定看過改編的影視劇。就拿《射鵰英雄傳》來說,拍成的電視劇,足足有 7 個版本。
  • 【普及】金庸的江湖地圖
    來源:慧天地霍金對我來說代表著宇宙,金庸對我來說代表著江湖,我曾以為,宇宙和江湖都是永恆的。不過直到2007年,84歲 的金庸第一次踏進蘇州松鶴樓。在品嘗蘇幫菜的同時,他才知道自己當年在寫《天龍八部》的時候犯了一 個「常識錯誤」:錯將蘇州松鶴樓安到了無錫。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溫潤如玉的姑蘇風情氤氳了金庸武俠小說中肅殺的江湖,蘇州化為玄境的造物 主,造出武林中的一花一世界。
  • 劍膽琴心——金庸的古琴江湖
    排名第三的是「琴痴」黃鐘公,《笑傲江湖》裡杭州西湖孤山梅莊「江南四友」裡的老大。  還有一位金庸在書中並沒有明說,而是用曲筆讓讀者自加體悟,那就是「琴邪」黃藥師。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只能簡單聊聊《書劍恩仇錄》與《笑傲江湖》這兩部作品中的琴。  首先來說說《書劍恩仇錄》。
  • 金庸辭世,江湖再見
    ,先生作古,駕鶴仙遊,山高水闊,追雲逐月,杯酒言歡,揮劍問情…創造江湖的那個人去了,江湖卻永遠傳唱著他的傳說。以金庸先生的作品位藍本改編的影視劇,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國人成長。小編特別選取經典影視劇主題歌首字,列字成句,長歌當哭,拜別大師!
  • 有金庸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江湖魚
    四大才子,前腳走了黃沾,現在又沒了金庸,只剩倪匡和蔡瀾了。有人致電倪匡,告訴他金庸逝世的消息。他還不知道,追問哪裡來的消息。又說兩人半年沒見,「他一直都病,老人病,90幾歲,前陣子他話都說不出來,字又寫不了,他病了好多年,人老一定病。」人老了,就來不及告別。
  • 盤點金庸武俠地圖—— 密山是不一樣的「江湖」!
    金庸先生不辭悄然離去,唯剩一片江湖在人間。而這些沾染江湖愛恨情仇的地方,您是否到過?金庸先生知道祖國山河壯美,早把小說中一個個神奇又好玩的地方放在了這裡,在此,小編對金庸小說中涉及到密山景點稍做盤點,若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見諒。
  • 《笑傲江湖》被刪改多次,有一處最可惜,成為了金庸武俠迷的遺憾
    眾所周知《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代表作,它自問世以來不僅被出版多次,還被改編成了許多版影視作品。《笑傲江湖》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這裡我不多介紹,今天只談談小說中被刪改的那些有趣情節。據說金庸先生考慮到《笑傲江湖》主題比較嚴肅,桃谷六仙其實顯得太鬧騰了,就準備刪去。好友倪匡苦勸金庸保留桃谷六仙六角,這才令他們沒有從讀者眼底消失。說起《笑傲江湖》最令人遺憾的一處刪改,則必定是「千秋宮」。
  • 金庸創作《笑傲江湖》的手稿被發現
    新加坡60多歲的林玉聰為尋一本舊書,打開家中壁櫥,從角落裡掉下一個紙包。他無意中拿起看了看,用報館電傳打字機的紙包著的紙包上,寫著「笑傲江湖稿」五個紅字。拆開一看,竟是金庸當年創作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親筆手稿。林玉聰心中一愣,一陣感慨。這批手稿,是他當年在新加坡《新明日報》擔任副刊編輯時,為金庸發排這部小說後保留下來的,有十多天的發稿量,雖不是整部小說,但畢竟是金庸當年親筆所寫的手稿。
  • 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
    金庸先生一生見了世事變遷,經歷了國讎家恨,當得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對於更廣大的人來說,知道先生,了解先生還是從他的15部經典作品開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為我們構建了一個真實又虛幻的武俠世界,那裡有國讎家恨的沉重,那裡也有笑傲江湖的灑脫。
  • 地理大師丨金庸的江湖地圖
    霍金對我來說代表著宇宙,金庸對我來說代表著江湖,我曾以為,宇宙和江湖都是永恆的。 回看金庸老爺子他的一生是非常瀟灑肆意的,出身名門,鬧過學潮,辦過報紙,愛過美人,寫過小說,在平靜中離開我們所處的喧囂世界。他可能有許多頭銜:作家、文學家、政論家、社會活動家、記者、媒體人。
  • 江湖還在,「一代武俠宗師」金庸卻走了
    根據港媒報導,金庸今天於香港逝世,享年94歲,這位曾經寫出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等諸多膾炙人口作品,見證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大師,離開了摯愛他的書迷和影迷。在那個被金庸古梁所統治的時代,江湖不再是書中的臆想,而是有血有肉的烏託邦王國。在他筆下,有家國大愛,有兒女情長,以及哲學主義般的宿命輪迴,曲折離奇的故事和精巧的結構,讓後輩們紛紛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