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只是好看是不夠的——評電影《八佰》

2020-09-06 影君子曰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截至8月31日晚,電影《八佰》票房突破二十億

電影《八佰》票房已突破18億,在疫情後冷寂困頓的電影市場掀起了一陣觀影熱,確實難得。公映以來,褒貶不一,支持與批評針鋒相對,兩極分化,形成了現象級的爭論。觀眾受認知能力、審美經驗和偏好不同影響,對影片各有標準判斷結論,這是正常的,沒必要強求一律。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八佰》最大看點是好看。創作團隊也把好看與煽情作為追求,下大力氣把影片聚焦端午、羊拐、老鐵、老算盤等與軍隊、戰士有距離的一幹小人物,他們或年幼或為兵油子或任文職,面臨戰爭死亡的威脅,不敢拿槍、貪生怕死,游離於部隊邊緣,千方百計想要出逃。在殘酷的戰場上,他們逃無可逃,只有改變自己,勇敢面對。


作品藉助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歷史題材,極力展示戰爭的殘酷性,描繪戰爭對人性和人心的摧殘和改變,對一眾小人物作了細緻入微的生動刻畫,戲份很足,讓人印象深刻。一些情節精彩煽情,催人淚下。


製作技術上也精益求精,畫面講究,音響震撼,視聽衝擊力很強,突破了國產電影的一些條條框框,達到了中國戰爭電影製作的新高度,贏得了不少支持者好評。


他們說,電影好看就足夠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但對於一部據說光搭建場景建築費用就達5.5億元的歷史題材電影而言,光是好看是不夠的。準確評價《八佰》,至少還有兩個方面不可或缺,一是真實性,二是思想性。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真實性是藝術性的一部分,電影好看已經包含了部分藝術性內容,所以這裡專門談談真實性。

《八佰》是一部歷史題材影片,反映真實歷史事件,雖然可以進行藝術創造,不要求與歷史毫釐不差,但藝術虛構也有限度和邊界,大致的歷史事實不走樣、不誇張、不矯飾是必須的。


客觀地說,相較於影片技術層面的精緻製作,其內容或者說敘事可以稱得上粗糙,有眾多失真失實照搬前作之處。影片有雄厚的創作基礎。大陸在1937年、臺灣在1975年兩次拍攝了電影《八百壯士》,網上隨處可以查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歷史資料。


圖片來源於豆瓣,圖為中國臺灣拍攝的電影《八百壯士》劇照

今天創作同題材電影,真實性本不該是問題,卻恰恰成了突出問題。作品省去了歷史背景,高度聚焦四行倉庫,讓觀眾把四行倉庫保衛戰當作中日對決的最前沿,有意無意偏離了歷史事實,任意發揮,視野和思考始終局限於事件層面,跳不出四行倉庫及蘇州河對岸,對上海視而不見,根本無法上升到全民族、各政黨一致抗日的高度,在視野和規模上止於室內劇水平,在客觀真實方面甚至不及前面兩部作品。


尤其是跳樓炸日軍一節。陳樹生之後,一隊敢死隊員綁著成捆手榴彈報著自己姓名、籍貫一個接一個有組織地從同一個豁口跳下去。我潸然淚下。它讓我聯想到這個民族無數仁人志士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抵抗外來侵略、反抗專制暴政在艱難困苦中前赴後繼付出的巨大犧牲。而對影片情節深抱懷疑。我查百度,除了陳樹生外查不到第二個。臺灣版也只有三個人在不同位置自發跳樓。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對陳樹生的壯舉,謝晉元當場表明:「但求死得有意義,但求死得其所」。這才是一個現代軍人的理性和情懷。正是因為有謝晉元這樣的英雄在,才有堅守四行倉庫的壯舉。可作為八百壯士靈魂和最高指揮官的謝晉元,在影片中只是一個符號,除了幾次宣傳、鼓動外,基本被邊緣化。


四行倉庫內對戰場部署、戰役組織毫無章法,看不到指揮的系統、層級和運作路徑,部隊一盤散沙,士兵各自為戰。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在日軍隨時發起攻擊的情況下,戰場一無警戒,二沒部署,連接蘇州河的寬闊水道通往倉庫縱深,逃兵和偷襲的日軍小隊來去自由,無人看守。這樣能守住四行倉庫簡直是咄咄怪事!


樓頂上的戰鬥圍繞護旗展開,士兵按指令一撥撥衝上去護旗,主動送到日軍飛機機槍口上去,對青天白日旗的渲染和張揚比臺灣版有過之而無不及,時長是其5倍,已經不能簡單地用藝術需要來解釋。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綜觀全片,不管是力所不逮還是有意為之,主創顯然並未試圖站上,實際上也站不上新的時代高度,更精準地把握歷史,只是在舊素材的基礎上,人為拔高、添油加醋、畫蛇添足,偏離歷史和藝術創造太遠,有的已近乎缺乏常識,創作態度很難說得上嚴謹。


從哪個角度看,都讓人覺得離情懷很遠,離錢包很近。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思想性也許是《八佰》最經不起質疑的地方。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一點星光,它雖然未必照亮這個民族前進的道路,但卻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燃點起這個近代以來飽經災難民族贏得勝利的慘澹希望。


它又牽涉複雜的歷史情境以及國家、政黨輪替後的敏感歷史評價,駕馭這一題材需要有現代視野觀念,運用歷史唯物和辯證唯物的科學方法,穿透歲月的塵埃與迷霧,準確定位,找到符合當代精神和要求的主題表達,在思想上作更高提煉升華。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八佰》在這方面乏善可陳。這場戰役當時就是國民政府為掩飾淞滬會戰潰敗、爭取國際支持作輿論宣傳的一個策略。電影選擇這樣一個題材、視角,不可避免地就陷入了為歷史宣傳策略作宣傳的連環套中。


操作上,大的情節照搬借鑑臺灣版《八百壯士》相關內容;藝術表現和視角選擇,採用了1937年版本,聚焦四行倉庫,近乎二者嫁接的產物。嫁接的結果是它既缺乏臺灣版電影對淞滬抗戰宏大背景的深入展示,讓觀眾透視歷史事件背後的人物和國家命運;又缺乏1937年版長時段對人物心理變遷的細緻描畫,卻兼有前者為國民黨站隊宣傳、後者深陷歷史當時盲區的不足,還要在中日淞滬會戰兩個多月後,在四天時間裡,細緻刻畫幾個另類軍人從怕死畏戰到勇敢殺敵、租界國人從隔岸猶唱後庭花到傾力支持八百壯士抗敵的巨大轉變,於是只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把一場並不激烈的小規模戰役拔高成中日戰場對決的標誌性場景。


圖片來源於微博@電影八佰官微

謝晉元率部最後退入租界,這無損於他們的英雄稱號。臺灣版真實地表現英法美與國民政府、日軍交涉,對此刻意作了迴避。《八佰》卻把它變成了對岸租界鐵門緊閉的蘇州河橋上的一場慘烈戰鬥,為電影貫串始終的悲壯劃了圓滿的句號,生硬地為這場戰鬥續上了一個光明的尾巴。


它為人所詬病,在主題表達和立場上處境尷尬也就是必然的了。


圖片來源於豆瓣

作者|劉紹峰

編輯|肖洋

相關焦點

  • 《八佰》影評為何兩極分化嚴重?
    我想這一定是《八佰》,因為近期鋪天蓋地都是有關這部電影的消息。截止昨天為止,《八佰》票房突破20億,衝進了中國影史TOP20。為何影評如此兩極分化?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畫面精良,製作精湛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八佰》的確是大製作的電影,場景宏大,畫面精良,讓人看了心情澎湃。這種大製作又有家國情懷的電影的確能讓國人提振精神。
  • 趙彥彬影評《八佰》:還原真實歷史就是影片的成功
    近日,觀看管虎電影《八佰》。該影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趙彥彬影評《八佰》影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
  • 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全
    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全導語: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演習,當晚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後,八年抗戰開啟。下面勵志故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家快來看看吧。
  • 影評《八佰》,先烈已去、信念永存
    近期《八佰》熱映,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八佰》的影評。更多的是華誼兄弟能否靠著《八佰》翻身的新聞。說實話,我不在乎華誼兄弟是否翻身。我更在乎這是否是個好片。受華誼兄弟負面新聞影響,筆者其實一直如鯁在喉,直到昨天才動身看了這部電影。
  • 紅星影評|譚飛: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八佰》是這幾年最好的國產電影,沒有之一。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竊笑,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之外的銀幕外那群看得熱血沸騰、欲罷不能但又幫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員。
  • 楠風影評|八佰
    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也向八佰英魂致敬。謹以此文紀念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的中國軍人。以往的戰爭電影,特別是以抗戰為背景的戰爭片,幾乎以八路軍為主,日本軍隊在影視劇裡總是表現的又白痴、又無能,比如前些年的手撕鬼子,手榴彈扔天上炸飛機的無腦劇情,那些影視劇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愛國教育目的,反而把中國觀眾當傻子,一方面侮辱歷史、一方面侮辱觀眾智商。
  • 【影評八卦】渺小生命的選擇 - 評「八佰」
    排除萬難,管虎的「八佰」終於上映了。從技術上評價,這部國內少有的全片IMAX製作,對於戰爭場景的宏觀寫實與微觀描摹,都可圈可點。
  • 對於《八佰》我無法保持理智,做個勇敢的中國人評八佰
    《八佰》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了,每個人看完的感受都不同,想要評價這部電影是非常困難的。先說一下背景,《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影評」《八佰》:駁關於本片的兩種觀點
    2019年6月14日,「電影八佰官微」宣布,原定於次日作為上影節開幕片的《八佰》,因技術原因取消。流出的票根顯示,其片長為160分鐘。2019年6月25日,「電影八佰官微」宣布,取消7月5日的公映。而且導演管虎自己在接受愛奇藝娛樂採訪時明確表示:「電影審查其實沒有問題,《八佰》(撤檔)也不是電影審查的問題,所以這都是外界傳的。(撤檔)是時局造成。」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比如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的製作,就長年受中美關係的制約,暫時不拍不代表忘卻。至於《八佰》所面臨的時局是什麼,咱不知道,所以不加妄議。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八佰》好,還不夠好
    《八佰》是一部在漫長而又慘烈的抗日戰爭史中截取的一段代表性的篇章。 電影描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寇戰鬥到底的故事。這支團加上臨時收編的散兵遊勇一共四百多人,為了壯大聲勢,對外號稱八百人,所以電影命名《八佰》。 導演用生動的細節刻畫了一群戰爭中真實的人物群象,我們的戰士終於不再是臉譜化的鋼鐵英雄,而是有血有肉,會害怕、會退縮、會抽菸想女人的普通男人。
  • 對於《八佰》我無法保持理智
    《八佰》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了,每個人看完的感受都不同,想要評價這部電影是非常困難的。先說一下背景,《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影評《八佰》:中規中矩
    但這只是前期的表達。眼望同胞至死不休,以血肉捍衛國土,但凡有點血性的國人,都會忍不住豁出命去參與其中,這是中期。到了後面,謝晉元的一語,驚醒了多少夢中人:僅靠我們四百人,是撐不住的。國將不存,何以有家?人民的血性終究是被喚醒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影片的立意可謂深遠。感人的地方源於觀眾心中的那股愛國情感。
  • 看完電影八佰,有點失望,八佰影評!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八佰,說實話有一點小小的失望,整體上雖然質量較高,但還是沒有達到我心裡的預期,之前網絡上把八佰過於神話了,給影片總體打6.5分吧,下面就來說一下這部電影 。 電影中戰爭畫面的殘酷程度,雖然和國產電影比起來已經非常好了,但和外國電影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八佰這部電影,希望通過碎片化的群像敘事,展現小人物在戰爭面前的無奈與迷茫
  • 鍵盤俠們聽好了,《八佰》你可以噴,八佰將士不行
    那麼閒話不多講,咱們今天就聊聊《八佰》的故事。由管虎導演的抗日影片《八佰》近日上映了,雖然還有疫情的餘波,但是好的題材加獨具一格的拍攝展現,截止今日,已經獲得了10億+的票房,可以說達到了中國電影史此類電影的歷史裡程碑。在這裡,給予它肯定,只有多支持我們的國產電影才能越做越好。
  • 《八佰》已取得了26億票房成績,好看在哪裡?
    而《八佰》目前的票房達到了26億,還有上升的趨勢。總票房榜單上,《八佰》暫時排在第11位。排在它前面的《中國機長》達到了29億。目前來看,最終進入前十還是有較大希望的。《八佰》到底好看在哪呢?其實,很多人並不覺得好看。不覺得好看的人其實也就那麼幾類。一是他們根本不喜歡歷史戰爭片這種題材的電影,那麼,在他們眼中《八佰》顯然不可能好看。
  • 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是2020年新上映的一部大陸戰爭片,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感人故事。而之所以觀眾會被《八佰》碎片式文本的情節感動,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樸素的愛國主義熱情。看到烈士一個個死去,看到軍人的悲壯,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影片以一匹被束縛著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的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
  • 《八佰》的化學屬性:管虎的技工行活兒
    這不是一篇影評。我們試著忘掉自己,清空主觀傾向,不代入認知慣性,還原事物簡單真實的面貌。什麼真實面貌?關於導演管虎的技術段位,電影《八佰》的「化學」屬性。反觀《八佰》,說幾句真話。01《八佰》是一部嚴格遵循羅伯特麥基故事「三段論」或「七段論」結構的技術類型片。
  • 影評丨《八佰》為什麼這麼好看?
    紅網時刻9月3日訊(記者 陳奧男)自8月21日正式上映以來,截至9月3日中午,影片《八佰》上映14天,票房21.4億元人民幣,這部疫情後的首部國產商業大片不負眾望,成功上演「高質」救市。因為歷史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八百壯士」阻擊日軍、固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的故事。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期間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影評丨《八佰》為什麼這麼好看?
    自8月21日正式上映以來,截至9月3日中午,影片《八佰》上映14天,票房21.4億元人民幣,這部疫情後的首部國產商業大片不負眾望,成功上演「高質」救市。因為歷史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八百壯士」阻擊日軍、固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