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熱血與感動

2020-10-12 喜歡

同樣的賣藥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煽情的情節更多一點,讓人忍不住落淚。愛滋病患者有很多是同性戀,在這一方面《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展現較多,它試圖證明美國喜歡強調的「人權」和「法律」,主人公善於利用規則實現藥物的正規運送,也不存在違法行為,甚至獲得一定的成功;而藥神中主人公則是偷渡,加深了警察與藥販的矛盾,也體現了我國法律監管的力度。 藥神改編自真實事件,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改編和特色化。反正醫藥公司的藥沒問題只是貴,醫藥公司不可能和藥監局有什麼奇怪的聯繫,醫院也只是選擇正確的藥。 《我不是藥神》裡很多畫面讓我感動、流淚然後忘記,《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看完會有更多的思考。在活著,熱愛生命和生活的主題上,藥神更多拍攝了患者,渴望的眼神,無聲的語言和保護藥販子的行為,而俱樂部則放在主角身上,他熱血,渴望金錢,戴著墨鏡不可一世,滿嘴髒話,最後以徵服牛結尾,展現他的牛仔精神。

相關焦點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兩個人組成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販賣違禁藥品給愛滋病患者,為了救人,也為了自救。在此過程中,兩個人相互影響改變,在救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兩個水火不容的人,因為一件事相互理解,相互交織,最後都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偉大的一面,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變得偉大起來,另一些人沒有。這與活成什麼樣一樣,都具有很強的偶然性。但我們依然崇拜偉大!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麥康納
    從一開始他就很明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存在是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賣藥給其他人是為了盈利。主人公朗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努力克制愛滋的危害,但是他也並沒有停止酗酒。雖然國內、外兩地的穿梭也讓他疲憊不堪,但雷恩對毒品的依賴也日益加重,這使得朗私心裡不願意放手將生意交給他打理。每個人心裡都有小算盤,雖然他在通過創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後,確實造福不少愛滋病患者,但終究是建構在自己利益得以維護的基礎上。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生命與偏見
    以上所有,都包含在一部電影裡,這部電影的名字叫:《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很多人說,《我不是藥神》翻拍自《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但是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結構類似,但述說的是不一樣的故事。《我不是藥神》說的是人性的升華,《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說的是生命與偏見。羅恩是帶著同性戀歧視加入愛滋病患者行列的,他的患病來自於他生活的不節制和濫交。他賣藥的初衷是為了能讓自己有錢買藥,甚至一度拒絕叫藥品售予同性戀人群。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在瓦司和「小仙女」Rayon等人的幫助下,Ron成立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力圖為更多的愛滋病患者提供藥物。他們的舉動受到藥管局和製藥局等多方的施壓和阻撓,最後在他們不懈的努力和反擊下,低劑量AZT被廣泛應用於藥物組合中,拯救了上百萬人的生命。Ron最後還是離開了,但和醫生預測的30天壽命,Ron多活了七年。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非常可以的紀實片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nb達拉斯買家俱樂部nb達拉斯買家俱樂部nb!不多廢話好吧,直接8.8分扇臉上好吧,電影沒有過多的煽情,人物弧光卻依然完整,角色都不臉譜化,切入點犀利精準,視聽語言精心且獨到,剪輯是一個大驚喜。導演對結局的安排還是十分克制的,結尾沒什麼高潮就淡出去了,適當的留白也達到了當觀眾冷靜思考的目的。
  • 絕不能錯過的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新朋友】搜索影視贊著看,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有時候明知那種生活我可能沒有機會體驗可還是想為之奮鬥。不少病人找到了羅恩所在的醫院,並寄希望於羅恩能找到替代AZT的其他藥物以及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 【電影推薦】|《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其實講述了一部美國版的《我不是藥神》。光看標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會讓人誤以為故事發生在富豪如雲、一擲千金的豪宅會館,但如果看到本片的臺灣譯名--《藥命俱樂部》,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電影描述的只是一群病人求醫問藥的故事。       這部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表達的主題也極為嚴肅認真。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Ron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男主角Ron便是如此。影片中的Ron在得知自己罹患愛滋還有三十天好活之後,只用了一天時間就走完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的面對死亡悲傷五部曲。他悔恨過過去的糜爛生活,向上帝祈禱過能有更多的時間、甚至在路邊為自己的境遇大哭過,然而沒有任何猶疑的,他迅速投入到挽救自己生命的進程之中。
  • 春節醫學電影推薦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它就是曾在第86屆奧斯卡獎中斬獲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大獎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這部電影既展現了美式英雄主義的浪漫,又體現了殘酷現實的無奈。重要的是,它還帶給人們很多關於人性與醫療制度的思考。1988年3月,他在醫生和一位病友的幫助下創立了後來被稱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的組織,這是當時興起的幾個愛滋病買家俱樂部之一。在這裡,他將未經FDA批准的藥物賣給其他HIV攜帶者。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臺詞
    歡迎來到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有時候我覺得,我在為一個我沒時間享受的人生奮鬥。我發誓,瑞恩,上帝眼裡迷了沙,才會讓你帶了把。我要打扮得美美的,假如這是我最後一件事情,我要做個美麗的天使。
  • 電影推薦 || 第二期:《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它是由讓馬克·瓦雷執導,馬修·麥康納、詹妮弗·加納、傑瑞德·萊託等領銜主演。該片根據羅恩·伍德魯夫的真實經歷改編,主要講述了羅恩·伍德魯夫被診斷出感染上愛滋病毒之後,與病魔和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鬥爭的故事。 生命無價。然而人類在與疾病的對抗中總是處於下風,每當剛剛找到抗擊一種疾病的方法時,新的致命疾病就會紛至沓來。
  • 馬修·麥康納考慮公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暴瘦秘笈
    海外網2月19日訊 美國《名利場》2月18日發表題為《麥康納考慮公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減肥日記》的文章。 馬修·麥康納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飾演一位被確診為愛滋病晚期的電工羅恩(Ron Woodroof),為了更好的飾演這個角色,他用物理方法暴瘦了47磅,這讓人們一直不停追問他的成功秘笈。
  • 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劇情簡介······   1986年美國達拉斯市,恐同的德州電工羅恩·伍德魯夫(馬修·麥康納 Matthew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生命無價
    羅恩不是什麼道德模範,他幹的都不是正經買賣,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一開始金錢為上,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患者不接納,但是當雷蒙死去後,他對生命更加唏噓,對與自己同樣患病的人心生同情,寧肯賣掉車少賺錢也願意給窮人患者提供藥品。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死亡的迫近讓人性距離神性越來越近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伍德魯夫是一個放蕩不羈的爛仔,因為私生活混亂,得了愛滋病,醫生告訴他還有一個月的生命。自己一時不敢接受這個事實,後來發現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忍受,努力的尋找求生的辦法。發現正規的醫療機構,並沒有正規的藥品。身邊的朋友對愛滋病也是一種歧視的心態,對他加以言語上的諷刺。整個社會,對愛滋病和同性戀都有責,很深的誤會和歧視。伍德魯夫陷入了無限的絕望之中。
  • 深度影評: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背後的歷史和現實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現實人生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馬修·麥康納因在影片《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成功飾演一位頑強的愛滋患者而獲封影帝。影片真實反映了愛滋患者的生活和境遇。
  •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假如你被查出愛滋,生命只剩30天......
    如果要評選近十年拍的最好的華語片,我相信很多人會將票投給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2018年上映,其實2013年美國就上映了一部同題材的影片《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片名,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買家俱樂部賣的是什麼俱樂部聽上去是某種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 關於《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和《藥神》的一些小想法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和《我不是藥神》根本就是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只不過都用了一個「賣藥」的故事,他們的核心衝突並不相同。《買家》的核心衝突是「我不想死,但是政府不給藥」,Ron是其中的一分子,他不得不參與進來,另一個就是社會對LGBT+人群的歧視。事實上使這部電影獲得如此高的評價的原因甚至更偏向於後者。
  • 磚家推薦必看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他住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一處廉價的活動房裡,職業是電工,但他追隨牛仔文化,比如參加牛仔競技大會,而且表現。他抽菸、喝酒、吸毒,偶爾會在牛仔比賽場的隱蔽角落裡尋歡。在對待同性戀的態度上,羅恩與追求牛仔風格的人士也高度一致,他仇視、厭惡、遠離。在1980年代中期,他卻不幸染上了愛滋病——這在當時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獨有的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