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陽光碼頭 SUNNY DOCK|給文化一處自由棲息之所

2021-02-28 華大研究生

前兩天還是冬雨冷涼的日子,15號早上天就放晴了,仿佛是知道我們要過來這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樓房裡採訪似的。找到陽光碼頭的過程有些波折,地圖顯示距離華師很近,僅幾百米,然而幾波三折發現走錯了路。原路返回時,才找到湖北省教育技術裝備處的門口,進去之後右拐行至不遠,抬頭就看見了沐浴在晨光裡的陽光碼頭的指引牌。在陽光穿過樹葉灑下來的那一瞬間,油然而生一種武陵人尋訪桃花源之妙感。

  


從碼頭高地上進入到形似船隻的庭院內,需要穿過鎖鏈裝飾的兩扇高高的木頭門框,拾級而下走過甲板似的吊橋。穿過吊橋,這場探訪之旅就真正的開始了。

高大的喬木,若隱若現的鳥鳴,初冬裡的晨曦,庭院裡隨處可見的綠植,用以休憩交流用的木椅茶座,樓對面三三兩兩路過的居民……一切都透著欣欣然的生機。因為來的時間是早上九點多,所以好多店鋪都還沒有開門營業。

百草園書店:滿足你對書店的一切想像

我們最先拜訪的是正對著入口處的24小時營業的百草園書店。書店門口有店主用好看的粉筆字寫得推薦書目,兩間屋裡的書架上堆著琳琅滿目的各式書,連地板上也堆著一些書,有王小波的《紅拂夜奔》,有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有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有沈從文的《邊城》……有的書放不下了,就堆在書架的上面,可是這樣也並不顯得雜亂,因為這,不就是一個書店該有的樣子嗎?

堆著很多書,卻並不顯得雜亂的書架

往裡走,能看見店主的吉他和唱片,還有一個放著榻榻米墊子的環境清幽的臨窗小茶室,室內陳設著好些書畫。店主很暖心,看到我們在拍圖,幫我們把書店裡的燈都打開了,還邀我們隨便吃桌上的蘋果。書架旁邊的牆上貼著用有些泛黃的稿紙手抄的王小波的句子和一些關於讀書的感悟。「書店真是一個奇妙無窮的時空。想想看,在一處狹小擁擠的地方,聚集起若干時代,若干國家最有智慧的人們。本來,他們之間互不相識,卻在這個偶然的機會裡結識。結識之後開始熱情的交談和討論。想想看,無數的讀者來到這裡,又離開,然後又有新人來。他們不一定每次買書,也許只是隨便翻翻。」暖色調的燈光,觸手可及的書,可愛的店主,真想待在這裡不往他處去了。

       

臨窗的茶室,店主邀我們吃蘋果

書店店主的唱片

       

手抄的王小波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吸引人的還是書店風景」

——鍾芳玲《書店風景》

從百草園書店出來,我們去了旁邊的好望角水晶店。這裡以水晶DIY為主,據介紹一樓是手作體驗區,而整個二層閣樓將作為設計工作室。

        

        

好望角寶石研究所的飾品

毗鄰好望角水晶店的依次是香·緣花藝工作室、蓴蒲字鋪、秋子瑜伽工作室、木木歌唱&戲劇、範薇琴箏工作室。這些店鋪大多還在修繕,所以我們沒能進到店裡一睹真容,只得在門窗外遙遙地觀看了。去往二樓時光·茶室的樓梯扶手懸掛著一溜兒的小綠植盆栽,看似不起眼卻生機勃勃,店主不在,因而沒能打聽到是這些綠意盎然的小生命叫什麼名字是什麼種類。下次再來,一定要去向店主討教,然後再買一小盆掛在寢室的陽臺上。

未開放的工作室之一

扶梯上懸掛的小綠植

布衣手作館外的鞦韆座椅

挨著百草園書店的另一邊是還未營業的覓·軟陶手作坊。緊鄰著覓的是橙梓·丫丫布衣手作館,我們在布衣手作館店鋪外發現了一個鋪著小毯子的鞦韆。在這樣一個早上,好像坐上去慢慢地蕩著就連時光也能慢下腳步來。我們進到店鋪內時,店主丫丫正在做刺繡。丫丫講同我們講,她和另外一個店主橙梓是辭職之後籌劃開的這個手作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做原創設計的服裝;另一部分做手工刺繡,手工編織布藝並教授相關的課程。因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所以開業初期雖然有很多事需要打理但她們並不覺得累,每天都很開心。

          

正在做刺繡的店主丫丫和旁邊已經完成的手工作品

在手作坊的二樓是左眼攝影。樓梯口放著一把吉他,在七八十年代的門後掛著一幅紅色的西方風格的畫,有些文化衝撞的意味在。未進門時先聞聲,在門口就能聽到店裡傳出的音樂,雖然能聽得很真切但就像羽毛拂過抓不住似的,這音樂做好了背景的功效。聽一會,就能讓人想到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上海弄堂裡那響了一兩千年的咿咿呀呀的胡琴聲。

小桌上放著左眼的攝影集,厚厚的一本。窗邊擱了一架有些年代感的鋼琴,琴旁是極具特色的古法印相·藍曬體驗的展示箱。在化妝室外的牆上錯落有致地掛著好些照片,化妝室對面是拍照的工作室。店主老吳說二樓會弄成一個專用的小暗房。對著窗戶的那面留了白的牆上擺放著用粉筆寫的幾個字【影像意義 記錄真實】,我想這或許是店主老吳所堅持的事吧。

        

照相館內琴和古法印相的展示箱

影像意義   記錄真實

華大研究生您在這兒開店有多久了?客源情況如何?

店主老吳:我在這兒待得時間比較長了,從2009年華師文化街開始建設的時候我就過來了,到現在差不多也有七八年了。原來在華師文化街顧客基本上是學生,華師的女同學最多。在那邊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華大研究生在陽光碼頭和在之前的文化街有什麼區別嗎?

店主老吳:區別還是蠻大的,這裡相當於是重新開始做。店裡的特色和布置變化很大。陽光碼頭的空間更接近自己想要的,之前華師文化街那裡房屋空間和外部環境都很受限制。而且這裡的裝修很多都是我自己動手弄的,包括一些裝飾的東西都是我自己收集淘換的。

華大研究生陽光碼頭是從華師文化街發展過來的嗎?

店主老吳:可以說只是一些有特色店鋪搬過來了,比如書店,攝影室,雜貨店,和173酒吧,173在武漢的民謠圈子裡是很有名的。

華大研究生您開這個店的初衷是什麼呢?

店主老吳:最大的緣由就是興趣。當時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然後自己喜歡攝影,又會一些攝影知識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就想嘗試著做,也想通過開這個攝影店所獲得的回報來維持自己的愛好。

從左眼攝影出來,我們在院子裡的休閒區看見了丫丫所說的陽光碼頭的召集者和負責人之一——173club店主老陳。

華大研究生:陽光碼頭這個名字是怎麼定下的?

老陳:冬天的時候來這裡選址,沒有闊葉樹的葉子遮擋,陽光照在好幾十年的牆面上,很溫暖的樣子,當時覺得這裡可能是廣埠屯這一片商區裡採集陽光最好的地方。好望角店主文子的弟弟晚上過來看,覺得對面的高地好像碼頭,我們當時也正好想把這棟樓改造成一艘船的樣子,於是就把這裡命名為陽光碼頭了。

華大研究生173以前在華師文化街是很出名的,為什麼華師文化街拆遷以後,想把這些店鋪全部移植到陽光碼頭呢?

老陳:沒有全部移植。當時談陽光碼頭這個場地花費了很長時間,後來我差不多把以前華師文化街、文化圈裡,價值觀差不多的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搞一個文創集合體。因為文子做手工水晶差不多有20年了,在經營方面是蠻有經驗的,所以現在是他主要負責陽光碼頭的經營。

華大研究生陽光碼頭和以前的華師文化街相比有什麼改變呢?

老陳:第一,這裡的商戶都有公約,大家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使自己的產品區別於淘寶產品,這樣才能長足發展。第二,這裡更多是文化交流,這兒有詩歌的圈子,有話劇的圈子等等。以後定期會有各種文化活動,比如在江湖戲班交流關於話劇的編劇經驗。總的來說,想做什麼內容的文化分享,我們這裡既有場地也有人才,陽光碼頭的場地和商戶之間不同的文化內容可以累加出一種有限的可能性。

華大研究生聽丫丫說這個月25號和26號陽光碼頭會有市集活動,市集活動具體有些什麼活動呢?

老陳:我們與武漢做市集活動經驗豐富的優良better合作,以後會一個月一次常態化。比方說武漢其他地方優秀的手工製作藝人和陽光碼頭的手藝者可以通過市集來交流。學生也可以在市集上淘到自己喜歡的優質產品。實際上,交流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有理念的交流。當然華師的學生也可以帶著自已有創意的做品來參加市集活動,我們會提供場地設施。10月28號,陽光碼頭的第一次市集活動是比較成功的,當時華師也來了30名義工幫助我們舉辦活動。冬至的時候我們會提供一些原材料和經常來陽光碼頭並且喜歡這兒的人做一場互動型的手工餃子宴,這種有人情溫暖的活動我們會延續下來。

華大研究生以前華師文化街主要針對華師的學生,現在陽光碼頭的主要群體是哪些呢?

老陳:我們現在做的陽光碼頭相較之前的文化街是一個新的高度,各個方面都是全新的。應該說現在的受眾更廣一些,不僅是面向學生,但可以說學生群體比其他人更喜歡這裡一些。首先,這裡的商業氛圍被淡化,我們有商戶不能設置消費門檻的要求。這裡更像是學校和社會之間的過渡,沒有社會習氣。其次,這裡的文化氛圍很濃厚。平時學生如果不想在學校待著,可以帶著筆記本來這兒,從百草園老王那裡拿一本書,坐在外面的凳子上看看書。天氣冷了,我們會在屋裡開暖氣,添加一些和讀書相關的配套設施,點一杯咖啡,就可以待到很晚。

173藝術中心和班納廚房

老陳很熱心地把我們引到173藝術中心的內部參觀。一樓的吧檯在燈光的照耀下別有一番韻味,往裡走,我們看見了正在後廚忙碌的班納廚房的店主餘慶。在這裡,意式披薩很受老陳推崇,他饒有興致地給我們介紹了班納廚房的特色。

     

173club吧檯

173藝術中心的二樓被老陳命名為鳥屋,我想這兩個字也許傳達著他對於自由和靜好的生活狀態的嚮往吧。正對著樓梯口的最大的一間房,將被用於瑜伽和吉他授課,我們看到木地板上放著一些歸置齊整的瑜伽墊。

       

鳥屋的第一個房間——用來放映電影和教授瑜伽、吉他

往裡去,是休息室,緊接著就是173藝術中心裡最光彩熠熠的一部分——樂隊演奏廳。華師文化街裡的173club是武漢民謠圈裡不可忽略的角色,陽光碼頭上的173藝術中心依然如此。演奏廳的舞臺上放著的架子鼓和吉他等樂器靜靜地立在燈光裡,不言不語。牆上掛著的相框裡,我們看見了馬條、李志、麻油葉裡的馬頔和宋冬野、還有武漢大學畢業的堯十三。一切相遇都是機緣使然,在173club裡,來為電影《浮城迷事》取景的導演婁燁認識了堯十三,由此兩人開始了文藝電影和民謠的合作,電影《浮城迷事》配上堯十三的《讓我彈琴給你聽》,電影《推拿》也採用了堯十三的《他媽的》。老陳還和堯十三商量,想邀請他來173藝術中心辦一場小型演唱會,令人期待。除了這些民謠界的中堅力量的影像,牆上還掛著一副「我愛武漢——馬天寧」的籤名。據說這是法國大使館總領事所寫。二人籌備在173club裡舉辦系列活動,來宣傳作為電影先驅的法國電影文化,以促進電影文化的跨國交流。這之於173而言也許是件大事記。一切都剛剛好,一切都在發展著,是173club,是陽光碼頭,是我們嚮往的生活。

在173club的馬條、李志、堯十三、馬頔、宋冬野等

              

在173club取景的婁燁導演

還在營繕中的江湖戲班

從二樓的鳥屋下來至庭院中,在談話的間隙不經意間看見了江湖戲班的正在營繕的橫幅。老陳說,作為武漢本土的戲劇團隊,江湖戲班是「牆裡開花牆外香」,很多武漢人並不知道這個戲劇班,但是在外地卻又很出名,經常去北京、上海、廣州甚至臺北演出。雖然江湖戲班的負責人郎建飛在外地排戲,但是在老陳的引薦下我們見到了江湖戲班的票務負責人。據了解他們與唄殼劇場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戲劇沙龍,讀劇會和戲劇精品講座如《對話丁一騰:烏鎮戲劇節熱門作品〈竇娥〉創作歷程談》等活動。各個高校的話劇社也會參與到江湖戲班的活動中,比如華師的鉤沉劇社、晨雨劇社。他們引進的戲劇《我是月亮》和《蔣公的面子》將分別於2017年12月-15日和2018年4月14日-15日在武漢公演。

因為志趣相投,聚在一起的這群人,他們有著自己的緣由

@橙梓·丫丫(店主丫丫):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原創布藝手作),所以不覺得累。

@左眼攝影(店主老吳):這裡是一個新的開始,我的攝影工作室以後的發展趨勢是把生活和工作放在一起。

@江湖戲班:推廣戲劇,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劇場演出。不錯過好戲,不虛度光陰。

@173club(店主老陳):讓文化在有限的可能性中自由發展。

從百草園書店到好望角寶石研究所,從時光沙龍到左眼攝影,從橙梓·丫丫到173藝術中心和江湖戲班……這裡有民謠、戲劇、詩歌;有茶道、花藝;有軟陶、布藝手作,也有瑜伽和太極。種種文化,自由生長。

慕名而來,趁興而歸,此行歡喜。

還未來得及探訪的店鋪,還未謀過面的有趣的人,我們下次再會。

校外路線:廣埠屯桂元路5號陽光碼頭文創集合體,從湖北省教育技術裝備處的門進入,右拐步行大約兩分鐘即到。

湖北省教育技術裝備處

華師校內路線:在法學院樓前右拐至桂元路,沿著桂元路的右邊走,經過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後可看到路邊的牆上畫著的指引路標。全程步行大約250米。

道路邊的牆上畫的指引路標

★ 拍了一堆好看地方,但是由於篇幅有限,不得不捨棄好些圖片。只能把這些有趣的景色當做存貨了。

★據173藝術中心的老陳說,到11月25日之前陽光碼頭現在尚在修繕的工作室會全面開放。在陽光溫暖的午後,可邀二三好友前去,來一場文化之旅。

★ 陽光碼頭在11月25日和11月26日將舉辦市集活動,會有各種文化的交流,如若有興趣,可前往參加。另外市集活動需要一些志願者,如若感興趣,可在11月24日之前去陽光碼頭的好望角寶石研究所報名。

華中師範大學

— 《研究生報》1983  —

文案:董營營

責編:潘若蘭 付華橋

排版:李曉萍

投稿郵箱:hsyjsb@163.com

相關焦點

  • 「行走綠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七」西門龍舟碼頭:八鄉龍舟聚首處,昔歲...
    堤圍下的河岸,是一小片用貝灰鋪設的陽埕。這是一個簡易小碼頭,碼頭邊停靠著一艘搭有平頂鋁篷的小水泥船。東步梯東側周圍一帶,就是三官堂舊址。西門龍舟碼頭位置圖。阿 龍 截圖清乾隆版《揭陽縣誌·縣鎮圖》,左上方西護城河和北河交匯處東岸上所畫的圖標,正是三官堂,而圖標面向,正是坐東面西。三官神信仰,是我國民間流傳久遠的道教諸神信仰之一。據我市著名學者、地方歷史文化專家彭妙豔介紹,三官神實為道家三元之神,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所以廣府等地所建的三官廟亦稱為三元宮。
  • 8秒鐘的英語——著名小童謠 Hickory, Dickory, Dock
    Hickory, Dickory, Dock【譯】西克利,迪克利,當【背景】這是一首童謠兒歌,據說兒歌是基於英格蘭埃克塞特大教堂(Exeter Cathedral)的天文鐘(astronomical clock)所作
  • 很慶幸在2020年的最後,徐州出現一處「追光之地」,可以體驗慢生活,與靈感相遇!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一處新地標——位於徐州植物園中的「識光裡」。識光裡是什麼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書吧、咖啡館、藝術展廳……如此的爭議令人愈發好奇,於是選在某個周末,我們前往探訪,打開這座城市的最新秘密基地,竟與久違的美好和靈感不期而遇……
  • 什麼是碼頭文化?有哪些老碼頭?了解這些你才能算得上是重慶人!
    傍著兩江,重慶是天然的碼頭,從小學校歌裡的三人拉縴,到高中時的嘉陵水長,碼頭文化無處不在。在我看來,碼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碼頭文化。廣義中的碼頭文化,重義重利,以交易為背景,以利益為骨架,編織出屬於每個人的人脈網也亦是搖錢樹。雖然,這樣的文化,世俗,在旁人看來不值一提,但卻真實,且無處不在。
  • 《SUNNY》:無價的友情,才是最珍貴的青春
    》(又名:陽光姐妹淘),講述的是一個有笑有淚的青春故事。,一次意外,讓sunny組合徹底瓦解。,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看好這部日本翻拍版。和韓國原版的偏冷色調不同,日版更多地側重於人物的刻畫以及反映現實問題上,並且去掉了敏感的政治因素,改為用流行文化來替代,這一點是相當的聰明。
  • 也許是有史以來,對臺北誠品最深度的獨家探訪
    獨家深度探訪位於松山文創園的「誠品生活松煙店」這是誠品42家分店中獨家「聚焦臺灣文創之光」的文創平臺 我們還有系列臺北文化採風及採訪探訪如夢如幻的雲門舞集雲門舞者帶你體驗身體舞動課程晚上見面破冰及寫作熱身 Day2(7月17日,周日)上午誠品行旅頂層閣樓寫作工坊課程下午探訪雲門舞集雲門舞者體驗工作坊晚上淡水人文之旅,漁人碼頭
  • 睡前聽兒歌|Sunny Day 晴天
    sunny day oh sunny day
  • 重慶碼頭火鍋與碼頭文化淵源甚深!到底誰孕育了誰?
    重慶碼頭文化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什麼是碼頭文化?有哪些老碼頭?了解這些你才能算得上是重慶人》中,我對重慶的碼頭文化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對重慶來說,碼頭文化是重慶特殊的文化符號,是重慶特有的歷史特質。清代時候就更興盛了,乾隆皇帝愛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碼頭火鍋起源於重慶。至於碼頭火鍋的發源地,也是多種多樣的說法,有人說是成都,有人說重慶,真是眾說紛紜,從查找的資料來看,發源地就是在今天的重慶江北。碼頭文化孕育了碼頭火鍋。
  • 郵輪撞碼頭,船長坐牢5個月、輪機長和大電2個月!
    2019年6月,MSC Opera正在靠泊歐洲最繁忙港口之一的郵輪碼頭,當時該船未能減速,視頻顯示該船撞上堤壩前駛向了Uniworld的「River Countess」號河船。最近,該案件在義大利開審,庭上有專家稱船員多處犯錯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 碼頭文化、熱乾麵和武漢的點滴記憶
    說起武漢的性格特徵,自然離不開碼頭文化。      說起碼頭文化又會和豪爽、大方、義氣等聯繫一起。      不要相信,這都是當地業餘文史愛好者編出來的鬼話。      我來告訴你什麼叫碼頭文化?在貧窮的動蕩的年代裡,碼頭文化就兩句話:一是看不起人,二是欺負外鄉人。      碼頭城市南來北往人多,見聞多,見識廣。
  • sunny、rainy、snowy、windy用英語描述天氣,你會嗎
    因為一句得體的語言可以幫你交到一位朋友,相反一句語言也可以讓你傷害一大片的朋友。人們在平時的社交交流中,如果是熟人都彼此相對了解,大家也不會產生冷場的情況,但如果不是太熟的朋友,就很容易發生尬聊的情況,所以在社交時聊天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義大利RAGNO(蜘蛛)瓷磚|Eden 伊甸園 心靈棲息之地
    ,自由、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以自然與和諧為設計理念的伊甸園Eden系列,所傳遞的簡約時尚生活理念,收穫了無數現代人的喜愛與追隨。Cotone 70x280mm伊甸園代表了人間天堂一個充滿愛和歡樂的完美世界今天,通過感激和寬恕你可以體驗和品味到這個世界在通往伊甸園的路上總是會留下你靈魂不可磨滅的印記---作者:恰克·史匹桑諾博士這也是義大利RAGNO(蜘蛛)瓷磚一直致力於為大家創造的氛圍心靈棲息之地
  • 北京市屬公園新添10處文化空間
    來源標題:市屬公園新添10處文化空間 走進景山公園觀德殿,可以欣賞到「中軸線」上的古都之美;邁進紫竹院公園問月樓,可以體驗手作之樂;坐進北京植物園的園藝生活館,可以悠閒地喝上一杯現磨咖啡……最近,去逛公園的市民發現,不少市屬公園的遊覽空間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 膠東碼頭|舌尖上的泰安之「九轉大腸」
    美味從歷史中來,演繹城市的飲食文化精髓。這是一道從清朝流傳至今的食物,讓許多吃過的人念念不忘,它就是魯菜經典之作——「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作為魯菜中的傳統名菜,讓肥腸重獲新生,也讓許多朋友重新認識了肥腸這一食材。古老的文化和傳承已久的美食,融合成難以複製的韻味。
  • 每天一句兒童英語口語練習:Sunny Day
    Words 單詞: 1. rainy 英 [ re ni] 美 [ re ni] 下雨 2. sunny 英 [ s ni] 美 [ s ni] 陽光燦爛 3. cloudy 英 [ kla
  • 反「碼頭文化」 就是反「幫派會黨文化」殘餘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黨的政治建設時強調,要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那麼,什麼是碼頭文化?如何從政治上理解碼頭文化?碼頭文化有何危害?如何防止碼頭文化的侵蝕?碼頭文化充斥「江湖氣」在漢語中,碼頭這個詞並沒有多少歧義。看似平常的碼頭,和江湖聯繫在一起,就有了碼頭文化。
  • 石竹山攻略|探訪祈夢靈異之所 道教文化名山
    Part 2石竹山及祈夢文化石竹山,素有「中華夢鄉」之美譽,「夢文化」是石竹山宗教文化的一大特色,因此被譽為「中華夢鄉」。石竹山祈夢習俗形成於宋代,它以九仙信仰為精神紐帶,與人生智慧、歲時節令禮俗相伴隨,以民間心理醫療知識為內涵,形成獨特豐富的石竹山夢文化。
  • 漁人碼頭
    溫哥華漁人碼頭位於溫哥華市以南,弗雷澤河(菲沙河)蜿蜒環繞,由於地形宛若一座小島,因此有島城之稱。 在整個大溫哥華地區裡,漁人碼頭屬於亞裔移民的聚居地,日本、印度及華裔移民將其本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帶至此地,形成有趣的多元文化。
  • 賞花觀海吃大餐,「春滿島城」十條春遊線路探訪之旅開啟
    4月2日,青島市文旅局「春滿島城」媒體採風行活動,首站來到西海岸新區,在鳥語花香裡開啟十條春遊線路探訪之旅。賞花之旅看不厭奔放的玉蘭,搖曳的櫻花,在山前迎客;嫩黃的連翹,粉紅的杜鵑,已漫山遍野。在大珠山景區,走在花海之中,如同漫步雲間。
  • 金門33種玩法 I 探訪風中天使 與飛鳥共舞
    那麼一定要在這個純淨無汙染的飛鳥天堂安排一次觀鳥行,感受棲息的羽翼之美。村跑君在小島踩線的一日傍晚,繞著靜謐的太湖漫步,落霞滿湖,有幸地看到了眾鳥齊飛的驚豔一幕。急切地諮詢當地觀光處,這樣一出壯觀景象是否是偶然。專業人士解釋到,這是鸕鷀歸巢,冬季的傍晚在太湖、慈湖邊運氣好的話是可以看到的。金門地處大陸沿海中介,是每年冬夏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