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霍元甲、陳真、葉問、黃飛鴻並稱國產影視作品四大經典IP。
霍元甲與陳真總是「捆綁打包」,這兩位的作品以電視劇居多;甄子丹的《葉問》如今已劃上句號。
只有黃飛鴻從1949年開始,電影作品超過100部,電視劇也層出不窮,至今71年,依然具備旺盛生命力。
黃飛鴻是清末民初武林宗師,專修洪拳、虎鶴雙形拳、工字伏虎拳、鐵線拳、五形拳,涉獵極廣,集眾家之長於一身。
他曾任廣州三欄行武術教練、廣州水師武術教練、提督吳全美軍中技擊教練、廣東民團總教練,那過硬的本事不是吹出來的!他又精於舞獅,人稱廣東獅王;精通醫藝,其寶芝林醫館聲名在外。
黃飛鴻的傳奇故事很多,在佛山、廣州、香港一帶知名度極高。
其徒孫朱愚齋擅寫武俠小說,在黃飛鴻去世之後,朱愚齋搜集那些故事,寫成了小說《黃飛鴻別傳》和《黃飛鴻江湖別紀》,令黃飛鴻成了香江人人認識的「超級英雄」。
一、劉家良、關德興打造黃飛鴻系列電影。
在黃飛鴻電影出現之前,香港除了到處能買到黃飛鴻小說之外,還出現了廣播劇和舞臺劇。
邵氏當家武指劉家良是黃飛鴻的第四代弟子,他看到師祖黃飛鴻故事的巨大潛力,決定將其電影化。
一開始沒有人願意投資,劉家良只好找了幾家武館一起湊錢來拍。
原計劃拍4集,由胡鵬導演,扮演黃飛鴻的人選,劉家良挑中了返港不久的粵劇名家關德興。
關德興13歲學戲,師從新北、靚元亨,亦是少林派武術家,抗戰時期曾奔走於世界各地義演籌募抗日,在華人圈裡有極高的聲望。
抗戰勝利後關德興返回香港定居,受劉家良之邀出演黃飛鴻,其潔身自愛、嚴於律己的品德和宗師黃飛鴻形象十分契合。
首部作品《黃飛鴻傳上集之鞭風滅燭》推出之後迅速引起全港轟動,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從1949年到1981年,關德興共主演了77部《黃飛鴻》系列電影,還在1976年主演了香港TVB的《黃飛鴻》電視劇。
這個時期也有跟風之作,但不多,
1953年粵劇名家白玉堂主演了兩集《黃飛鴻義救海幢寺》;
1973年穀峰也主演了一部《黃飛鴻》;
1974年有一部史仲田主演的《黃飛鴻義取丁財炮》;
1976年劉家良為了捧紅他的弟弟劉家輝,拍了一部《陸阿採與黃飛鴻》;
1977年魏海峰拍了《洪拳四傑(黃飛鴻四大弟子)》。
成龍的《醉拳》誕生於1978年,雖然演的是黃飛鴻,形象卻有顛覆性改變,是他的成名作品。
二、徐克、李連杰開創黃飛鴻電影新風格。
關德興用了32年時間塑造了一個角色,從青壯小夥子一直演到垂暮老人,被香港人尊稱為「正宗黃飛鴻」。
在1981年出演《勇者無懼》之後,關德興宣稱湊夠了77之數,以後不再出演這一經典角色。
此後十年,香港電影圈沒有人敢動「黃飛鴻」。
徐克不信這個邪,拍黃飛鴻電影一直是他的心願,如何講述與之前不一樣的故事,他的心中早有主意。在遇到李連杰之後,徐克知道他醞釀多年的計劃可以開始了。
關德興的黃飛鴻離不開剗惡鋤奸、鋤強扶弱的套路,徐克如果還是照這條路拍,肯定難以超越。他選擇了更為大氣的做法,在功夫片套路之上,又添加了武俠風。
先用大量筆墨還原清末動蕩不安又充滿機遇的歷史畫卷,將黃飛鴻放到這個歷史背景中,讓他探索興國安邦之路,引發觀眾思考。
而其中江湖恩怨、功夫對決的段落,也變得虛浮寫意,不再是南方拳法硬橋硬馬的實打套路。
李連杰在嘉禾一共出演了3部黃飛鴻電影,顛覆了關德興確立的黃飛鴻形象,令其更加年輕、瀟灑、風流倜儻,思想上也更加開明,願意接受和學習新事物。
其後整個華語影壇跟風無數,李力持拍了兩部《黃飛鴻笑傳》;
李釗拍了《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宗師》;
劉國偉拍了《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
袁和平拍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和《蘇乞兒》;
午馬拍了《黃飛鴻之鬼腳七》;
劉家良拍了《醉拳2》和《醉拳3》。
在李連杰離開嘉禾之後,趙文卓接棒拍了《王者之風》和《龍城殲霸》,結果將這個IP玩死,其後徐克將那些未用的劇本打造了電視劇《黃飛鴻新傳》。
李連杰依然鍾愛這個角色,後來又和王晶合作了《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改變了風格,依然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1997年李連杰又和洪金寶、徐克合作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也許李連杰和徐克都沒有想到,這個由兩人聯手開創的IP,竟然也由他們親手終結。此後長達17年時間,香港再無黃飛鴻電影出現。
三、彭于晏雖不成功,「黃飛鴻」仍是網大最愛。
2014年杜致朗編劇,周顯揚執導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面世,肌肉男神彭于晏出演少年版黃飛鴻。
形象很驚豔,故事很顛覆,打戲很炫目,但觀眾不買帳,豆瓣5.5分,直接「死刑」。
如果要尋找一下原因,故事沒講好。也許編劇和導演自己都弄不清楚,在徐克之後,他們應該打造一個怎樣的故事。
此後「黃飛鴻」似乎又銷聲匿跡,直到2017年,郭玉龍導演網大《王者歸來黃飛鴻》橫空出世,「黃飛鴻」繼續在網大發光發熱。
接著還出現了《我不是黃飛鴻》、《黃飛鴻之獅魂覺醒》、《黃飛鴻之王者無敵》。
趙文卓似乎不願意看到「黃飛鴻」被別人玩壞,也加入戰團,接連拍了《黃飛鴻之南北英雄》、《功夫聯盟》、《黃飛鴻之怒海雄風》。若論質量,容我吐一會……
2019年11月20日,《小戲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上線,一群小孩子裝模作樣,把《獅王爭霸》的故事又再演繹一遍,不出意外,又收穫一波好評。
小孩演的戲比成年人演得好,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也許我們再也見不到能夠超越徐克版的新《黃飛鴻》電影出現了,現在連找李連杰的接班人都難。
但這不等於我們不需要黃飛鴻電影,其實只要是故事有深度,表演給力的功夫武俠電影,我們都喜歡。
《葉問4》都快上10億票房了,這表明不是觀眾不再喜歡功夫電影了,而是好的功夫電影實在太少了。
四大經典IP中,黃飛鴻依然是值得繼續拍下去的好IP。只是誰願意再續這個IP呢?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