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小提琴新秀 | 瑞典小提琴家丹尼爾

2021-02-08 火車說琴提琴圈

「丹尼爾·洛扎科維奇是一位真正的音樂藝術家,人們應該用嚴肅的藝術眼光來看他。這麼年輕,他的演奏卻已經如大師的演奏一般。這麼說吧,他的演奏猶如歷史上偉大小提琴演奏家們的演奏。他的演奏發出如此浪漫和溫暖的琴音,讓人想到克裡斯蒂安·菲拉斯和海菲茨的發音。」

丹尼爾·洛扎科維奇(Daniel Lozakovich)2001年4月1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吉爾吉斯斯坦人,6歲半開始學習小提琴琴,學琴兩年後與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指揮的莫斯科獨奏家室內樂隊合作,舉辦了他人生首場正式音樂會。丹尼爾2012年開始就讀於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師從於約瑟夫·裡辛教授(Josef Rissin),2015年開始,在日內瓦師從於 愛德華·沃爾夫森(Eduard Wulfson),同時也在 Mikhail Kazinik ,Natalja Beshulya和Gerhard Schulz三位演奏家那裡上課。

丹尼爾曾獲得2010比利時「Bravo」國際音樂比賽第一名;2011年第十二屆莫斯科胡桃夾子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第一名;2012馬其頓國際音樂比賽金獎;2012年斯德哥爾摩 Solna 音樂獎;2014年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二名;2016年獲得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國際小提琴大賽第一名,2015年克倫伯格學院曼弗雷德·格羅梅克獎。此外,丹尼爾還贏得了三項極有威望的著名獎項:2014維也納音樂表演藝術大學國際暑期學院「VienneseClassics」、「StringSoloists」及「BestInterpretationofSarasate『Gypsy Airs』」;西班牙女王索非亞授予的「優秀獎」。在Festival of theNations 上,丹尼爾被授予「2017年度青年藝術家」。

丹尼爾是DG唱片公司有史以來籤約的年齡最小的藝術家,2016年發行個人第一張唱片《巴赫兩首小提琴協奏曲&第二帕蒂塔組曲》,該專輯發行後,立即獲得音樂界極高的評價。2019年發行個人第二張唱片《只有這孤獨的心》(取名自柴可夫斯基的同名曲)。

丹尼爾10歲演奏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丹尼爾曾多次以獨奏家的身份在韋爾比耶音樂節及其他音樂節中亮相,他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亞當·費歇爾、西蒙·比契科夫、尼姆·雅爾維、艾薩·沛卡·薩洛能、安德裡斯·尼爾森斯、克勞斯·馬克拉、瓦西裡·佩特連科、圖岡·索季耶夫、斯拉特金等。

迄今為止,丹尼爾已經與多位世界著名指揮家和世界著名樂團合作,樂團包括:波士頓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圖魯斯國立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義大利廣播電視交響樂團、葡萄牙古本江管弦樂團、東京交響樂團、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等。

丹尼爾目前使用的小提琴分別是兩把名貴的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用於日常演出和錄音,一把名為「Le Reynier」制於1727年,由酷悅·軒尼詩-路易·威登藝術品集團基金會出借,另一琴名為「羅斯柴爾德」(ex-Baron Rothschild stradivari),由美國波士頓名琴鑑定與收藏公司Reuning & Son出借。

丹尼爾目前居住在日內瓦,在有限的業餘時間裡享受著足球、拳擊、網球和西洋棋所帶來的種種樂趣。

丹尼爾演奏伊薩伊《G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op.27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The more we have

☞素材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輕鬆周末】新生代美女小提琴家Sumina Studer演奏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協奏曲 》
    ▼2017年11月,20歲的小提琴家Sumina Studer在蘇黎世大學Aula演奏的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作於1775年9月12日,時年作者19歲,當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協奏曲。此曲與D大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都受法國小提琴音樂影響,第二樂章慢板來自加瓦尼亞斯與亞力山大·格南的法國色彩的影響。
  • 人物 | 天才小提琴家丹尼爾·羅佐科維奇
    天才少年閃耀古典樂壇丹尼爾·羅佐科維奇2007年開始演奏小提琴,兩年後與小提琴大師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指揮的莫斯科獨奏家室內樂團首次公演。自2012年起,丹尼爾在Karlsruhe音樂大學跟隨Josef Rissin教授學習,目前他是日內瓦Léman大學學生。
  • 想要難倒巴赫,沒那麼簡單 | 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系列音樂會
    中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周四即將上演的另一部作品是來自勳伯格的《小提琴協奏曲》,由當紅德國小提琴家伊莎貝拉·福斯特擔任獨奏。但是,作品的難度實在太大,勳伯格甚至宣稱這是為「左手長了六個手指的演奏者」所寫,因此當時不少小提琴家拒絕首演,其中包括海菲茨。勳伯格的這部《小提琴協奏曲》雖以無調性為主導,但其中不乏傳統的影子,從樂章間的布局到主題材料的發展,甚至結尾處對各個樂章主題的回顧,都是浪漫派作曲家的手法,也體現了他對傳統既有「棄捨」,又有「繼承」。
  • 貝多芬這輩子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為什麼首演的時候沒有火?
    在周二(5月12日)播出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節目中,德國小提琴家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奏響了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為迴旋曲式,主奏小提琴展現出精湛的技巧。周五(5月15日)晚上的節目中,哈丁再度和齊默爾曼合作了這部作品,合作樂團則改為瑞典廣播交響樂團。1808年,貝多芬又完成了自己的《F大調第六交響曲》,一部被後人冠以「田園」之名的作品。這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對話,流動著的音符被譽為「比油畫更能展現田園的美景」。
  • 【樂壇新秀】這位18歲的小提琴新秀會是美島麗之後又一位世界級的日本女小提琴演奏家嗎?
    日本小提琴新秀服部百音(Mone Hattori)
  • 誰是你心目中十佳女小提琴家?(附世界50位女小提琴家一覽)
    上世紀,活躍在古典音樂舞臺上的女性小提琴家寥若晨星,而要躋身世界前列更無從談起。不過自從上個世紀末一直到本世紀,女小提琴家開始頻繁出現,而其中有幾位更是比肩男性。以下十位女性小提琴藝術家是我們這個時代公認的傑出代表,她們是人類文明的驕傲。當然,榜單以外的,在此也向被遺漏的佳人致歉,因為今天優秀的女小提琴家實在是太多了。更為重要的是:在各項小提琴大賽中,女生往往比男生更經常地進入決賽階段,這也反映出當今的女性正在用她們頦下的小提琴獨步天下的事實。
  • 必聽的小提琴曲,完美的小提琴家
    有時候我感覺音樂家選主題的時候,可能也像我寫公眾號一樣,搜腸刮肚想選題,所以才有了四季、五行、十二生肖、十二星星座……維瓦爾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是關於季節的音樂裡,最著名的。維瓦爾第不僅寫音樂,還給每個季節都配上了詩歌。《四季》大約作於1725年,是維瓦爾第大約五十歲時發表的。
  • 十部有史以來最佳小提琴協奏曲及唱片優選
    當然,《留聲機》選擇這十部精美的小提琴協奏曲並不等於我們就該忽視聖·桑、維尼亞夫斯基、帕格尼尼、拉羅等大師同樣也堪稱偉大的作品。至少在小編眼裡,我是希望把這份榜單拉長的。與鋼琴一起,小提琴是最好的協奏曲用樂器,其豐富多樣性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 當今小提琴界,顏值爆表技藝驚人的10位女神小提琴家..
    ▲全球20位美女小提琴家康珠美6歲的時候,進入呂貝克音樂學院,隨小提琴教育大師扎卡.布朗學習。這位出生於1948年的韓國小提琴家,生來帶著王者範兒。她也是目前亞洲小提琴家中,在國際樂壇獲譽最多的之一。對西方音樂世界而言,一位來自東方的小提琴家,竟然能夠演奏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而仍能保持優雅的風格,讓他們大感驚奇。現已年屆70的她,依然勤於練習,將自己的巔峰狀態維持至今。
  • 「我怎樣學小提琴」——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親身感悟
    六、七十年前小提琴教材遠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特別是在那個匈牙利小鎮。那時沒有我們稱之為專門的方法、原則或系統的教學法。每個教師按自己所知的來教,不受任何監督。往後,教學法一般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小提琴教學藝術也並不落後。
  • 紅色小提琴 | 俄美女博士小提琴家瑪麗安娜演繹中國作品
    ,獲得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博士學位。瑪麗安娜迷上了優美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了能夠原汁原味地演奏出具有濃烈江南韻味的《梁祝》,她開始研究中國特有的五聲音階,研究中國音樂的調式、和聲結構,研究各種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方法和特點,如胡琴的滑音、抹音;琵琶的滾音,古箏的掃音等,把這些演奏手法運用到中國小提琴作品的演奏中去。
  • 陳銳 | 不忙著做小提琴家的時候,就是在做段子手~
    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科蒂斯音樂學院20歲就曾打敗同為競爭者的柏林愛樂樂團小提琴首席、一舉斬獲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賽冠軍,成為歷史上第二位問鼎該賽事的華人小提琴演奏者!是小提琴家,也是網紅段子手在各種小視頻裡,他是行走的表情包☟
  • 指揮:丹尼爾·哈丁_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哈丁與上海交響樂團_澎湃...
    指揮:丹尼爾·哈丁 澎湃新聞 2019-12-31 20:05 來源:澎湃新聞
  • 新生代小提琴家服部百音養成記
    服部百音Mone Hattori(20歲)最近日本的媒體力推日本小提琴新秀服部百音,她的學習和成長之路倒是可以讓很多琴童家長和老師參考學習
  • 牽手小提琴家寧峰,這支柏林樂團要來演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牽手小提琴家寧峰,這支柏林樂團要來演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2018-10-22 15:23 來源:澎湃新聞
  • 「帕格尼尼」金獎得主 | 小提琴家寧峰演繹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
    寧峰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普通的家庭,爸爸是一位喜歡小提琴音樂的司機,媽媽是醫生,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四川省歌舞團演奏員文有信老師學習,11歲考入四川音樂學院,跟隨我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學習,17歲被世界著名音樂學府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師從小提琴演奏家胡坤教授學習,成為皇家音樂學院建校以來近200年來第一個以滿分成績畢業的學生。
  • 美女小提琴家莉薩,演繹巴赫《我呼喚你》、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莉薩.芭提雅什維利(Lisa Batiashvili)1979年出生於格魯吉亞,她的母親是一名鋼琴家,她的父親是一名小提琴家,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師,她從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3. 1991年,她隨家庭移居德國,開始隨小提琴教育家安娜.楚瑪申科學習。1995年獲得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自此進入國際舞臺。
  • 最新開票 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世界最值得欽佩的樂團"
    哥德堡交響樂團被英國《衛報》譽為「世上最值得欽佩的樂團」,迄今為止其巡演足跡已遍及美國、歐洲、日本和遠東等國家的主要音樂廳和音樂節。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成立於1905 年,現有109 名成員。同時,史坦海默還邀請了他的同事卡爾•尼爾森和讓•西貝柳斯為樂團創作作品。1982-2004 年間,尼姆•雅爾維擔任樂團指揮並使哥德堡交響樂團一躍成為世界水準的大團。1997年,哥德堡交響樂團被冠為「瑞典國家交響樂團」,並成為瑞典音樂的形象大使。
  • 歐米茄冬奧展館迎來著名小提琴家陳美
    歐米茄名人大使、著名小提琴家陳美在歐米茄冬奧展館  「奧運會是世界上最頂級的體育賽事,此次,能與歐米茄一起參與索契冬奧會,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夢想成真。 陳美4歲開始接觸小提琴演奏和滑雪,並很快成為了聲名在外的音樂神童。到她13歲時,陳美就已經完成了世界巡演並已發行了3張古典音樂專輯。此後,她更首創了古典跨界音樂,並不斷在這條非同尋常的音樂之路上前行。
  • 小提琴家 | 維多利亞·穆洛娃
    受熱愛音樂的父母影響,她從5歲便開始學習小提琴。由於音樂天賦突出,10歲時被招入莫斯科附屬中央音樂學校隨V.布朗寧學琴。布朗寧雖然不是什麼名師,但教學認真且經驗豐富,為穆洛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2歲時,她首次登臺,與莫斯科愛樂樂團合作演奏了維厄當的《第五小提琴協奏曲》。畢業後,她直接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著名小提琴家列奧尼德·科崗(Leonid Kogan,1924-1982)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