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太后」隆裕:生前任人擺布,遭光緒帝嫌棄,死後因一件事舉國哀悼,被稱為「女中堯舜」

2021-02-13 魚羊密史

點擊上方「魚羊密史」關注,每晚八點推送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油畫《紫禁城的女人》,姜國芳(繪)

說到堯舜,大家都知道,他們是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傳說中的聖明君主。那麼何又為「女中堯舜」呢?所謂「女中堯舜」,即婦女中的賢明人物,古代多稱頌執政的女王,歷史上像這樣的例子也不乏有之,到底誰才是最後一位獲「女中堯舜」美譽的皇后呢?她就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緒帝的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2月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滿洲鑲黃旗人,姓葉赫那拉,名靜芬。她生性怯懦而又優柔寡斷,且其貌不揚,是慈禧的親侄女,慈禧的弟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

    

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太后欽點21歲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與光緒帝成婚,次年正月被立為皇后。(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光緒帝與慈禧先後去世,醇親王載灃年僅三歲的兒子溥儀繼承了大統,登上帝位,改元宣統,隆裕皇后被尊為皇太后。由於溥儀年幼,隆裕太后垂簾聽政,溥儀生父載灃為攝政王,一起執掌沒落的清王朝。)

    

隆裕皇后雖然是光緒帝名正言順的原配妻子,實際上是慈禧逼迫光緒帝所娶,光緒帝根本就不喜歡她,也得不到其寵愛,一直獨處鍾粹宮,加上隆裕皇后又是慈禧安插在外甥光緒帝身邊的耳目,光緒帝知道後對她就更加反感,唯獨寵愛珍妃。隆裕皇后還生性怯懦,相貌醜陋,行走宮中又不太有威信,自慚形穢,這些都使得她漸漸悲從中來。據美國傳教士赫德蘭所著的《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一書所記載:「隆裕皇后長得一點都不好看……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太后、皇上接見外國使節夫人時,皇后總是在場,但她坐的位置卻與太后、皇上有一點距離。」當時的隆裕皇后就處在這樣一種自悲式的生活環境之中,那麼她後來又是因何而獲得「女中堯舜」這一美譽的呢?

    

隆裕皇后之所以能夠獲得「女中堯舜」這一美譽,主要源於她頒布的《清帝遜位詔書》,雖說是被歷史發展的形式所迫,但是卻讓她迎來了人生最輝煌、最璀璨的時刻。

(圖)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

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頒布了《清帝遜位詔書》,詔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說,清政府讓權已是一種不可改變的趨勢了,主張天下共和更是人心所向、天命所歸。

 

隆裕皇后頒布的《清帝遜位詔書》這一舉動得到了後來諸多海內外報社以及人士的讚譽,尤其以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的讚譽頗高,他們一致讚譽隆裕皇后為「女中堯舜」。黎元洪這樣讚譽隆裕皇后:「德至功高,女中堯舜。」;孫中山也讚譽隆裕皇后:「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

    

此外,還有很多讚譽隆裕皇后賢明的記載,但是真正讚譽她為「女中堯舜「者僅有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這兩位,而隆裕皇后也因此成為了清朝政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被載入了史冊,永遠地留在了歷史的記憶裡。同時她還是清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后,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獲「女中堯舜」美譽的皇后。

 

黎元洪和孫中山之所以讚譽隆裕皇后是「女中堯舜」,是因為她頒布的《清帝遜位詔書》意義極其深遠,一來促使天下共和,二來造福蒼生,給人民帶來了和平,可見隆裕皇后絕對是歷史的不世之功,如果擱在今天,諾貝爾和平獎非她莫屬不可。

    

隆裕皇后雖然締造了「女中堯舜」這一美譽,見證了天下共和的歷史時刻,但是命運不濟,讓她一生都得不到光緒帝的寵愛,最終又在被迫頒布《清帝遜位詔書》後憂鬱成疾而崩於鍾粹宮,走完了她46年短暫的坎坷人生。中華民國政府為她舉行了極其隆重的國葬儀式,將她與光緒帝合葬於崇陵,上諡號為「孝定景皇后」。

*作者:陳令申,魚羊秘史籤約作者。書協會員、文史學者,知名歷史博主。擅長思考,解讀鮮為人知的歷史原貌,發掘真相。近年來,致力於研究中國歷史,文章見於《讀史》、《百家講壇》、《名家講壇》、《舊聞新知》等諸多書籍、雜誌和報刊,共發表各類作品萬餘字。

相關焦點

  • 親手終結大清王朝的「女中堯舜」隆裕皇后
    她姿色並不出眾,且性格柔懦,身為皇后既不得寵,在宮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歡心,平日與諸命婦王妃見面時也不太有威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在聯軍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
  • 隆裕太后必須在武昌起義後下詔退位
    史書說,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跟隆裕也沒有生下子息。依溥儀即宣統帝之命葉赫那拉.靜芬被尊為隆裕皇太后,稱為「兼祧母后」(兼做母后),上徽號「隆裕」,史稱隆裕皇太后。溥儀繼位時年僅三歲,因此由隆裕皇太后撫養。同時隆裕太后也實行垂簾聽政,和攝政王載灃(宣統帝生父,光緒帝之胞弟) 共同主掌風雨飄搖的清王朝。隆裕不太善於結交人,所以親信不多。
  • 隆裕明明是亡國太后,為何她去世後全國服喪,還下半旗為她哀悼?
    在慈禧的眾多合影中,總有一個女人出現,她的背有些駝,牙齒也略微往外凸,她就是「亡國太后」隆裕,比起慈禧,她確實不夠出名。 隆裕,葉赫那拉氏,出生於1868年,本名靜芬,是慈禧弟弟的女兒,也就是光緒帝的表姐,20歲那年,靜芬被慈禧太后欽點和光緒成婚,並且次年就成為皇后,入住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
  • 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窩囊了一輩子,為何死後贏得了國人的尊重?
    但是就這樣一個女人,竟然在死後贏得了國人的尊重,不僅國內的大佬們對她尊重有加,而且外國的大使館也為她降半旗致哀,中華民國更是為她舉行了國葬。那麼,隆裕太后到底何德何能,能夠在死後享受這樣的哀榮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
  • 隆裕太后,孫中山眼中的「女中堯舜」
    自稱公主的裕德齡則更為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隆裕太后的風格。裕德齡是清朝正白旗貴族裕庚的女兒,她的母親是法國人。她與妹妹容齡從小在漢口的教會學校接受教育,後來又隨出任外交官的父親在日本、法國生活過6年。1902年冬,裕庚任滿回國,接受封賞後留京養病。17歲的德齡與妹妹容齡因為通曉外語及西方禮儀,被慈禧太后召入宮中擔任過兩年左右的侍從女官。
  • 人物丨隆裕太后:孫中山眼中的「女中堯舜」
    自稱公主的裕德齡則更為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隆裕太后的風格。裕德齡是清朝正白旗貴族裕庚的女兒,她的母親是法國人。她與妹妹容齡從小在漢口的教會學校接受教育,後來又隨出任外交官的父親在日本、法國生活過6年。1902年冬,裕庚任滿回國,接受封賞後留京養病。17歲的德齡與妹妹容齡因為通曉外語及西方禮儀,被慈禧太后召入宮中擔任過兩年左右的侍從女官。
  • 光緒帝與隆裕皇后的大婚
    但可惜,他一生從四歲被抱進皇宮到光緒三十四年駕崩,一生都被慈禧太后控制著。即使婚姻也由不得自己做主!   光緒十四年,此時的皇帝已經出落成了一個十八歲的青年。皇帝長大了就要親政。親政前要大婚。於是,慈禧不得不撤簾歸政並為光緒帝的大婚煞費苦心。慈禧太后打算讓自己的侄女,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做皇后。就是日後的隆裕皇后。
  • 末代太后隆裕晚年鬱鬱而終,為何死後卻贏得國人的同情與尊重
    當時的清廷是由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所以退位詔書在開頭就提到「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事實上下發退位詔書的決定正是出自於隆裕太后,而這道宣告溥儀成為中國歷史上末代皇帝的詔書也同時宣告隆裕太后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末代太后。隆裕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和她的前任慈禧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眾所周知慈禧是一個權力欲極強的人,同時她也有著相當高明圓滑的政治手腕。
  • 清朝最後一次朝會:大臣不再跪拜,隆裕太后大哭道:無顏面對祖宗
    隆裕太后是光緒帝的原配妻子,但在光緒帝眼中,她更多的身份是慈禧的外甥女,是慈禧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光緒不喜歡隆裕,因其身份,也因其相貌。 單從樣貌來看,隆裕太后的確很一般,她消瘦,壓抑的深宮像一個巨大的牢籠困住了她,哪怕微笑著,神態中透露出來的還是惶恐與不安。光緒只寵愛珍妃,慈禧太后忍不住埋怨隆裕"不頂事",但這些都跟隆裕無關,她夾在二人中間左右不得,只能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生活。
  • 光緒帝大婚,維多利亞女王竟然來「送鍾」
    ▲光緒帝和隆裕皇后。
  • 溥儀退位,隆裕太后答應全部條件,唯獨1事死不妥協,袁世凱不要臉
    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黎元洪把隆裕太后都比作女中堯舜了,那麼她究竟做了什麼事情,能讓她有如此高的評價?
  • 【活動復刻】「生與死的砂時計」「相逢、命運和琴音」「亡國蜥蜴,不屈意志」「天空之階」「綿津見的奉舞」限時開啟!
    限時副本:「聖石的追憶外傳-生與死的砂時計」開放!活動時間:6月6日9:00-6月20日9:00◆繆娜「匠鍛師+」解放!!繆娜解鎖「匠鍛師+」後,全屬性強化。●新技能「霸鋼·強剛」習得!攻略「【困難】生與死的砂時計」可以獲得聖石英靈「烏茲瑪」的專屬武具「塞菲雷吉姆魔杯」●聖石聯動外傳限定英靈「烏茲瑪」●「烏茲瑪」
  • 隆裕:慈禧想她延續葉赫那拉氏的光榮,奈何驗證了幾百年前的預言
    慈禧是說一不二的女主,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是,包括在給光緒帝選皇后這件事上,她也是「舉後不避親」,選擇了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對於此事,光緒帝根本沒有建議權,只能聽從慈禧的,於是葉赫那拉·靜芬成為光緒帝的皇后。德宗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都統桂祥女,孝欽顯皇后侄女也。光緒十四年十月,孝欽顯皇后為德宗聘焉。
  • 「羋月傳」揭秘宣太后羋月為何殺死情夫義渠王
    後又遭秦國反擊,失二十五城,自此義渠國力大不如前。羋月的丈夫,秦惠文王死後,羋月與她的兒子公子稷質燕。公子蕩繼位,是謂武王。不久,武王崩,羋月與其弟魏冉鐵腕政策扶持公子稷為秦王,即後來的秦昭襄王。初登王位的秦昭襄王尚且年幼,不能理政,便由羋月,即當時的宣太后執政。
  • 「故宮100」第062集:順天承乾——東西六宮(1)
    「故宮100」第062集:順天承乾——東西六宮(1)解說詞:1889年農曆的正月二十七日,是光緒皇帝舉行大婚的日子。21歲的葉赫那拉·靜芬成為紫禁城內廷名義上的女主人,是為隆裕皇后。以乾清門為界,紫禁城的外朝和內廷截然分開。
  • 她是拱手讓出江山的太后,生前受皇帝冷落,死後被贊為女中堯舜
    說起隆裕太后,許多人認為她怯懦無能,在某些野史之中,或將她描述成心狠手辣之輩,與慈禧「一脈相承」。然而事實上,隆裕賢德良善,又識大體,並非是慈禧那般貪求權力之人。 毫無疑問,隆裕是一個苦命人。
  • 哀悼!一生擁有「Beautiful Heart」,美心創辦人伍沾德逝世……
    美心食品、怡和及牛奶公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董事會及香港食品仝人向伍沾德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家屬致以慰問。伍沾德為「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父親,他曾向媒體表示,創立美心完全是出於一份民族自尊心。1980年,伍沾德在女兒協助下拿下中國內地合資企業的第一塊牌照,首開內地「001」號合資企業。
  • 連日本人也要 Google 日語「生」字解析!「生吐司」為何這麼多人種草?
    濃鬱的「生」巧克力定義是什麼?日本電視很常見的「生」中繼又是什麼意思?這些「生」字讓人似懂非懂,就連日本人都經常Google,本篇一次幫大家解答!▋ 「生」吐司:不是生吃吐司!前文提到「生吐司」命名靈感來自「生巧克力」,那麼就來看看「生巧克力」的「生」有什麼含義。所謂「生巧克力」一詞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文為生チョコレート,簡稱生チョコ。
  • 李天翔遭網民戲稱「御用強姦犯」 鍾嘉欣胡定欣同為「受害者」
    現年39歲的李天翔默默在無綫做了20年,他於1997年中五畢業後入讀藝員訓練班,以兒童節目中的「認字特警」開始廣為人知,其後因擔任不同角色而被稱為「認字少帥」、「認字皇上」,直至一年多前完了合約後轉為兼職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