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鄰友圈微信號:bjlinyouquan
網羅吃喝玩樂信息,關注民生社情資訊,第一時間爆料你不知道的北京事兒!如果哪天我一頭撞死在星巴克櫃檯,請把我的骨灰分別放在大中小三個骨灰盒裡.
錘子手機CEO老羅在星巴克買咖啡,在要中杯之後被服務員連續質疑,最終失態怒扇自己,一起來看視頻:
這兩天星巴克的杯子徹底火了!你在星巴克有過同樣的遭遇嗎?
明明每次去都點中杯,但永遠被店員問「你確定嗎」?中杯是我們最小的杯型!」,之後還被推薦8折購買蛋糕機會.中央電視臺近期也對星巴克中杯事件進行了報導和評論:
其實要不要升杯(中杯升大杯),這個並不是服務員偶然之舉,而是企業培訓的結果,裡面有精準的商業判斷。這樣推薦的結果,有可能會給星巴克增加數千萬元的銷售額。事實上,這也是行業的慣例,並不僅僅是星巴克在運用。
一句升杯推薦 全年或增6000多萬元銷售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店員說,在國內,三種杯型的英文名為Tall、Grande和Venti,對應的就是中、大、特大。最小的一種Short杯,並不是用來提供咖啡飲料,而是用來提供濃縮咖啡的。
事實上,向要購買中杯的客人確認杯型,除了怕溝通不一致引起誤會外,其實也是門店的培訓內容之一,主要是提高單個客人消費的客單價,內容包括:建議客人購買更大杯型、試試新口味,搭配點心或飲料,以及推銷會員卡(已有會員卡的推薦關聯新卡)。
這位星巴克店員介紹,以他們的門店銷量為例,每天的客人數量在300名左右,推薦成功的比例大約為10%,也就是30名客人會改變初衷,增加消費金額。如果按照每個客人都是增加最少的升杯消費(3元)來計算,一個門店一天的銷售額能增加90元。星巴克公開信息稱,2015年在中國的門店超過2000家,按照這個數字推算,光這一項,星巴克一年就能增加營業收入6570萬元。
其實,美國人民也是經常被星巴克這種杯子伎倆噁心得失態...
看看鄰友們的評論吧:
@關閉評論功能:如果哪天我一頭撞死在星巴克櫃檯,請把我的骨灰分別放在大、中、小三個骨灰盒裡,上面刻上大、中、小三個字。
@AG魔:哎。。。每次去要小杯的都被教育一次 我們沒有小杯只有中杯,大杯,超大杯
@我是來看評論嗒:每次都會被問。還會給你看杯子,然後說就是那麼小的。然而我都是微笑搖搖頭,堅持要中杯。
@-源稚生:以後去買咖啡,就直接說:中杯咖啡,確定!!
@FfY妧:明明大中小 就要從命名上混淆視聽
@我的影子為你遮陽:有幾個是真去喝咖啡的?
看完評論,小編不禁想,像星巴克這樣的知名跨國公司,如果一直用這樣很簡單、很初級的銷售技巧,儘管在當下能獲得更高的銷售業績,但從長遠來看,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失去對品牌的喜愛,你說呢?愛喝咖啡的朋友們一起來說說吧。
北京鄰友圈(微信號bjlinyouquan)第一時間報導北京熱點突發事件,一定要關注喲!還可以在各大應用市場及蘋果AppStore搜「鄰友圈」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下載鄰友圈APP與更多鄰友交流!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鄰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