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現當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淺出地為讀者呈現了一部罕見優秀的關於前世今生的力作。」
以無懈可擊的推理、強大有力的論證、鐵一般的真實故事,為你揭示一個你或許從來沒有思考過的生命的真相。
「現代心理學、生物學、醫學、生命科學、戒律、因明、俱舎、科學和佛學在作者的大智慧中融為一爐。」
以上是各界對作者(慈城羅珠堪布)的《生命的真相》一書的高度評價。
01生命的真相一:心識和身體和合共處,且能分離
前世今世後世的存在過程中,人的靈魂和身體是可以分離的,也就是人的心識和身體可以分離的。身體是「心識」寄住的一個住所而已,今世的我是住在了我現在的身體上,心識是可以單獨存在的。
下世自己的靈魂或者心識是寄居在別人或者另一個人的身體上。前世也是如此,每一個輪迴所寄居的這個住所是有變化的,但是你的靈魂,你的心識是不變的,是可以去「傳承」,類似「繼承」下去的,這也就說的生命不息。
為什麼會有說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就是生命輪迴當中,生命不曾停止過。一旦停止只是一個階段,一個輪迴的身體停止而已,肉體停止而已,而靈魂不死,靈魂是延續的。
蜚聲全球的著名數學家約翰.馮.諾依曼博士,很多科學界人士都公認他乃當今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
「人的非物質的「自我」應該存在,它可以控制大腦,並遙控物質。」——諾依曼博士
英國基勒學院的康納德.麥楷博士也如是論述道:「心識的這種」自我特性可以統治大腦,當腦死亡發生之後,心識還將繼續存在。
「柏拉圖認為靈魂是不受外物的作用的,所以並不具有常規形態,靈魂的永恆來自自身的運動只有通過外物作用的事物才會出現停滯,所以靈魂不朽不會隨著肉體消亡。」
所以在這世的修行當中,能夠做到徹底的靈魂和身體的分離,心識和肉體的分離,是一個非常長期的修行論證和認知,就是達到一種真正的時時刻刻身心抽離。
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之所以能夠了卻生死,是因為對於生死的來龍去脈,何為生?何為死的定義是非常清楚的。同時知道生的意義,同時知道死的去處,或者死的意義,也就掌握了生命真相的規律。
02生命的真相二:科技未證實,不一定不存在
就是在探尋生命的真相的過程當中,很多對於人類來說,每個生命個體的認知,都是無限的。科學無法解釋的,是因為科學的進程還沒有那麼發達,能與佛學同步,或者現階段不能完全被人類探知,一切科學的認知都是有限的。人的認知,人的智慧,能獲取當然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人的無知無明,又造成了認知局限;自我今生做寄住的肉體又「障礙」了人的心識和靈魂。人充滿煩惱,無明的認知和各種欲望,造成了自我對生死的認知有巨大的障礙。
所以要跳出種種認知的困難,種種認知的枷鎖需要一步一步往更高處去尋找和探尋,這個過程是不易的。因為這個過程你是在躍進,你是在升華,你是在進階的,進階淨化的過程又是痛苦的,經受強大磨礪和挑戰的。
生命的生生不息意味著對求知智慧的過程也是不停息的。打開自我更寬闊的天地,超越本來的狹隘的認知,這是需要一種絕對理性,不被自我認知所「智障」的。人是一滴水,人是一塵埃,雖渺小但它本身擁有無限的智慧。
從佛學的角度看,每個生命都曾具足神通,具足智慧,具足本性,生命的真相本身如此。每一個輪迴雖然短暫,但完全可以用心識掙脫身體,超越自我今世肉體的束縛,這看你擁有多大的願力和多大的智慧?有多大的心念去實現?
在有限的一個輪迴中,去探尋無限的智慧。本身意味著路途的艱辛,但是有了先例,不代表不可能,也不代表就可以放棄。
03生命的真相第三:科技越發達,自身先天性能力反會縮減
雖然科技的發達,給人類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從另外一面,的確是不利於探尋自我先天的能力,探尋人本來的天賦,比如某些以前神力和神通,甚至神變。
所以這是一個看似用矛盾點,在生命的真相這本書採訪了七則知曉自己前世今世的案例,都是通過嚴格求實求證的過程進行採訪的。很多人是有知道前世的這種能力,但是隨著長大了之後,這種預知的能力或者照見自我的能力,就慢慢的淡化了,或者就沒有了。
因為在這世中會受到很多外界的阻礙,讓原本具有智力,原本具有智慧的人,變的反而無明無知了。
書裡面提到有一個老主持,他在修行過後,臨近死亡受難過程中出現了飛天的現象,也在他圓寂的時候身體是一天一天變小,直到第八天的時候身體完全沒有,圓滿變成虹身。
書中的作者就通過重重途徑去採訪當了當年看到這位老法師圓寂的過程的人,用實際的案例去論證給世人看。這個事件對於很多現有的認知,是無法理解甚至是不可信的。但是最作為一個出家人或者修行人來說,沒有必要去謊報自己當年一些特殊的但又是真實的經歷。
這就是看你對智慧的邊界,對生命額真相認知有多寬多廣。
生命的真相永無止境,如何平衡科技的發展與自身具足的智慧的開發,能力的訓練,也是一個對生命值得拷問的話題。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們來說,的確存在很多已有的認知反而障礙了我們對未知的,對未來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