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傳統武術的認識,是被馮鍾雲顛覆的。
每一個華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武俠夢,給大家造夢最成功的是兩位大師,一個是金庸,一個是古龍。
在金庸的小說中,高手層出不窮,每次比試起來,常常是雙方交手了多少回合,不分勝負。在古龍的小說中,從來沒有描寫出什麼招,怎麼去打,大部分都是在描寫心裡狀態,然後突然一招就解決掉勝負或生死。
很多年來,我總以為實戰武術應該像金庸的那樣,因為電視上各種的格鬥比賽,都是交手很多回合的。後來了解了真正的傳統武術之後,才發現高手過招更接近古龍寫的那樣,一招見勝負,快的你都看不出過程。
我對傳統武術的認識,是被馮鍾雲顛覆的。
馮鍾雲是非常傳奇的一個人
他在北京南城長大,小時候比較瘦弱,為了避免被欺負,就開始學武。由於沒學費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孝敬老師導致的不好意思,於是就在這個老師那裡蹭學一段,那個老師哪裡曾學一段。不過幸運的是,這些老師都是好老師,這也造成了他武術上沒走彎路,直接學到了真功夫。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一次一個同學在上課的時候玩槍,把自己的手打傷了。然後學校就調查槍的來源,最後發現大槍小槍一共四十多把槍,都是馮鍾雲課餘時間幫同學做的,結果就是他被學校開除。
被開除之後,他進入了景泰藍廠當學徒,學習工筆繪畫。四年之後,初中沒畢業的他,直接考上了中央美院,並且當初他學的那個水墨寫意專業,三年才考上了他一個人,結果是7個老師教他一個人,所以他學的非常好,大學時候的作品就拿過一次獎。他上學時候的學費和生活費,靠的是每周打一次類黑拳賺來的。
畢業之後,上了幾天班,他非常不喜歡那種被束縛的事業單位,就離開了國家單位下海了。進入了社會,就從設計師工作這期做起來。由於他能文擅武,人豪爽朋友又多,所以很快就做起來了。開裝修公司,投資工廠,開飯店,九十年代初就成了大款。
90年代末,他投資了大量資金的工廠倒閉後,他卻很開心,他說:好不容易倒閉了,不用再去累了。
然後,他就開始反省自己,因為做商人不是他要過的生活。
為什麼呢?
他說,當初大部分時間的生活都是和客戶打交道,很煩的。例如那時候流行請客戶桑拿洗澡,有時候應酬的客戶多,有時候一天洗幾次,出來之後陽光刺眼,都是扶著牆走路。總之,那些年雖然賺錢,但是生活沒意義。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了一次佛教講座,他就選擇出家了。於是他在山東的一座山上自己修了座小廟,修行了幾年,研讀了許多佛道經典,搞明白了更多修行的哲學和武術的原理。
馮鍾雲朋友很多,在他開飯店那些年,非常多的北漂吃住他的飯店,後來飯店被吃垮了,就都吃住在他家,當然,他不要一分錢,還儘自己的能力去幫你。
在他出家那些年,許多朋友們一起吃飯,聊起馮鍾雲,許多都是想念的流淚;那幾年許多朋友都去找他,勸他下山,他都沒有,他要的就是改變過去的慣性。
他給我講過,他曾經在崆峒山上一人住過半年,西北地區,看不到人,一個人在山上,那種孤獨的修行,一般人很難體會。學宜說:鍾雲是一個怕孤獨的人,所以他身邊一直都要有非常多的朋友,並且,他對朋友非常的好,都是無私的幫助。
修行了幾年後,他悟透了一套哲學,他看破了宗教的形式,然後又回到了北京,做起了一個職業畫家,並且開了一個武館,白天練武畫畫,晚上和朋友聊天喝酒,日子非常逍遙自在。
四年前,在一個朋友引薦下,我去了著名畫家馮鍾雲在黑橋的武館。我們兩人,一見如故,第一次見面就聊了10個小時。我顛覆了他對網絡的看法,他顛覆了我對傳統武術的認識。
關於武術,他基本上用了5分鐘,就把傳統武術的核心就給我講明白了。
他的理論有幾點:
1、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2、練的累,都不對。
一、關於練功
如果只練招數,沒有內功,根本沒殺傷力,練了也白練。關鍵是練功!
如何練功呢?
並不是那些跑步、打沙袋等等的瘋狂體能訓練。
他說,那種瘋狂訓練不叫訓練,叫自殘。比如那些運動員,都是一身傷病。
關於散打,同樣有這種問題。散打在格鬥中非常實用,短期的訓練,就可以見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長期的高強度體能訓練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那些職業練習散打的,過了三十歲,就開始走弱,四十之後,基本都廢了。
但是練習內家拳的,年紀越大越厲害。
傳統內家拳是如何練功的呢?
兩個字:站樁
三個字:松定靜
但是,放鬆並不容易,這需要長期練習。只要身體間架姿勢正確,身體放鬆,精神內定,全身經絡自然就會慢慢貫通,自身的能量自然會越來越強。
有一句話叫做:慢練功,快打人!
意思就是練功的時候,動作追求慢,慢到什麼級別呢?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
因為,你的身體越松,精神越定,你的功力就增長的越快,你就會越敏感,同時你出招的速度就會越快。
不僅練功如此,練習書法也是如此,我從小自練書法,練了許多年,寫出的字總感覺很浮,沒有那種入門三分的韻味。
後來馮鍾雲指點了一下,立刻找到那種感覺了。寫書法的時候,手要要放鬆,松的沒有力似的,精神內定,然後體驗筆尖和紙的摩擦,那種韻味立刻就有了。同時,想要進步快,就要把字寫的慢,字寫的越慢,你的進步就越快。
原來,每個領域的頂端,原理都是相同的!
二、關於練拳
馮鍾雲把武術打人的招數,總結成四種發力規則:
1、利用磨蹭力打人
比如你用指頭點人,肯定不如用指頭彈人疼,這就是摩擦力的作用。
大家在電視上長見的那個抱拳的動作,其實也古代是陌生人見面,防範並且能夠出招偷襲的動作。
右手包拳,左手蓋掌。很鬆的往前一搭,一可以擋住對方的看不到你的眼神,不知道你的意圖,二可以利用做手掌對又拳的摩擦力出招,速度會非常快的打上對方的喉嚨,這種偷襲很容易成功,並且是一招要命的。
2、利用對稱力打人
我朋友教人站長入門,經常做一個簡單的表演,就是找一個沒有任何無數基礎的小女孩,然後他調整女孩的姿勢和意識,然後小女孩伸出一隻胳膊,然後身體放鬆不用力,把意識放出去。這時候,只要小女孩不用力,十個大漢也推不動她。
這就是什麼原理呢?
就是用意識把自己貫通,並且自己不用力,別人推她胳膊的時候,力量自然通過她的身體,導入到了腳下大地,讓自己成為一個過程,所以不管對方力量再大,也都沒用。
如果一個高手站在那裡,你向他發力越重,你自己就傷的越重,他可以把你發給他的力量導入了大地,然後再利用大地的反作用力傳給了你。
太極拳的借力打力就是這個原理。
少良練過散打,我原先給他說的時候,他根本不信,一次他和我一起與寶珠喝茶,他非要體驗一下。
寶珠身高體重比他差很遠,兩人當時都坐在凳子上,寶珠只是一隻拳貼著少良的身體,然後發了二乘內力,少良就被震的內臟都受不了。
這比李小龍的寸拳還厲害,寸拳還需要距離,而他這拳根本都沒距離,直接貼著。
我問什麼原理呢?
寶珠說:表面是我的拳和他的身體沒有距離,但是呢?
我的力量發自腳下,從腳下到我圈的距離有這麼遠,發力自然大了。
3、利用變鞭梢力打人
是實戰格鬥中,拳頭握的越緊,打人其實越不疼。
為什麼呢?
因為你一握緊拳頭,你的力量大部分都給了自己,能能發出的力量就小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傳統無數打人的時候,都是非常放鬆的。你打人的拳或者掌,越放鬆,在你接觸對方的瞬間,爆發出來的力量就越驚人。因為你很放鬆,力量都傳到了對方身上。
這種打人的原理就是鞭梢一樣!
大家想想,一個鬆軟的繩子,抽人為何那麼疼呢?
這就是鞭梢力的作用。
大家可以在網絡上搜索一些通背拳打人的視頻,就可以更好的了解這種力量。練的好的,沾衣發力,速度非常的快,爆發力十分驚人。
另外注意的是,打人的拳,是不用力的,放鬆的。你一用力,力量就給了自己,你放鬆不用力,在接觸對方的瞬間,力量都給與了對方,這樣才有非常大的殺傷力。記住:握緊拳頭打人不疼,越松打人越疼。
4、利用螺旋槓桿力打人
中國傳統武術打人,都不用直線出招,所有的出招都是最接近直線的曲線,所以太極拳的基礎練習就是:雲手畫圓。
練習久了,形成本能,只要出招,這個拳、肘、臂、肩會形成一個螺旋槓桿,向對手削過去,只要接觸一點,全身整體力量都會釋放到了對手身上,殺傷力極大。
到了現在,大部分太極拳都練的和廣播體操似的,只有形式注意的外形動作,沒有內在的走勁,於是造成許多人學了十年都沒入門,最後還把膝蓋給練傷了。其實,太極拳是非常厲害的拳法,如果詳解太極拳的每一招,你就會發現,一招比一招陰,一招比一招狠。
正確的站樁練功非常的舒服,如果你的姿勢是正確的,身體足夠的放鬆,精神足夠的安定,你會感覺到身體是空的一般,會非常的舒服。正確練習以上四種發力規則中的任何一種,都只靠一兩個動作不斷的重複訓練就OK,練習久了,自然就進入了潛意識,融入到了身體本能。
只要你的訓練方法正確,都是非常舒服的事情,所以馮鍾雲說:練的累,都不對!
三、關於傳統武術的實戰性
張震為了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演幾個鏡頭,苦練了三年的八極拳。他在電影中,用了八極拳的這樣一招:
他雙手伸開和抱成錘,站在對方三米開外,他猛一個箭步上去,用錘頂開對方架勢,然後利用槓桿力一出肘,直接打到對方心口,對方立刻就飛了出去。
幾年前,我曾經見寶珠演示過這招,速度太快了,快的你幾乎看不清怎麼回事,現實中的這招,因為直接借槓桿力肘擊心臟,一下就可以把人打死。所以,在傳統武術實戰格鬥中,基本上是格鬥雙方接觸的瞬間,勝負就定了,沒有一點觀賞性,並且出招必傷,非常血腥。
在民國時候,黃埔軍校曾經舉辦過一次世界武林大會,那些俄羅斯的、日本的、美國的高手看了第一天的比賽,就不敢上臺了。
孫式太極拳的創始人,孫祿堂就是民國時候一位頂級的高手,眾多厲害的高手,和他格鬥,都是瞬間被KO。在過招瞬間,對方就像被雷電擊了一樣,立刻就崩潰了。
甚至,他還和5名日本高手有這樣一次格鬥:
孫祿堂躺在地上,讓五名日本高手分別壓著他的頭部和雙腿雙臂,然後一名日本高手數三下,看他三下之內能否起身,剛喊了一,他就騰空而起,五名日本高手立刻被發出數仗外昏到在地。
大家搜索一下孫祿堂,就可以了解到這位民間頂級高手的更多經歷。
還有一位民國高手,不得不提,那就是霍元甲。真實的歷史是,他根本沒和洋人打,因為洋人看到他就怕了,然後就認輸跑了。
民國的都是過去,那現在呢?
高手一樣很多。
八極拳的高手,例如吳連枝,網上有他和韓國高手高手的視頻,在他年紀很大的時候,他與韓國年輕力壯高手,就像大人對付三歲小孩一樣,日本許多格鬥遊戲的一個重要角色,都是以他為原型創造的。
許多人會問,這些人這麼厲害,為啥不上擂臺呢?
這是很傻的問題
他們有必要上擂臺麼?上擂臺幹啥呢?
就像你是一個高手了,你還會去擂臺上被人當猴子看麼?
絕大部分的擂臺格鬥都是表演的,並且這些格鬥並不實戰,全部都是在規則下的比賽。而中國傳統武術最初的目的就是用在戰場,把人變成殺人機器,沒有規則,只有廝殺。
中國傳統武術屬於陰性武術,他靠的不是訓練肌肉,甚至他們目的是練的全身鬆軟,越鬆軟,出擊的瞬間爆發力就越強。
同時,在中國傳統武術領域,身高體重根本都不是一個重要的參數,例如自然門的創始人徐矮師,身材非常矮小,但是非常非常的厲害,杜心武就是他的徒弟。
寶珠和我經常在一起玩,他身高不到一米七,體重不到110斤,並沒太大勁,但是你找一個兩百斤的壯漢或者散打高手和他過招,也經不住他打一下,他國內和國外,切磋過的高手無數。
有一次在法國講課的課堂上,他站在那裡,讓一個非常高大的黑人來打他一拳,黑人很詫異,覺得他肯定經受不住他。但是一拳打到寶珠肚子上的時候,這個黑人才知道了厲害,因為他就覺得像打到了一塊兒石頭上。
還有一次在朋友的生日聚會上,一個練習泰拳的朋友踢了寶珠一腿,自己的腰立刻就傷了,因為他的腿踢到寶珠的瞬間,寶珠本能的就改變了他的力量的方向,由於力量太大,對方的腰立刻就被扭傷了。
我曾經打過寶珠一拳,結果是我手腕傷了一個月。因為我是突然襲擊的,打到他瞬間,他條件反射就把我的力量換了方向,然後我的手腕就傷了。
如果你去摸,你就能夠讓你體驗到他內勁的轉動!
寶珠是一個練武天才,過去這些年,他遊走四方,結識了眾多民間知名或者不知名的高手,各大拳種的頂級高手他都交流過。那些高手的徒弟可能10年沒學到的,他和對方喝酒聊天交流三天,就學到核心了。
當初馮鍾雲是看到他這個好苗子,才開的武館。後來馮鍾雲又給寶珠找來了一個非常厲害的老師,文聖拳第三代掌門人王安林來教他。寶珠學了文聖拳之後,突飛猛進。
王安林是山東濟寧人,目前在美國哈弗大學開另一個武館,學生遍及全世界。最初去美國的時候,曾指導那些鐵籠子中格鬥的拳手的,他的故事就更傳奇了,以後專門寫篇文章給大家分享。
馮鍾雲的武館後來搬到了昌平辛莊,因為他的影響力,很快在哪裡發展出一個新的藝術區,許多優秀藝術家到搬到了那裡,我也在那裡蓋了一個小院。
從二環開車到辛莊藝術區只需要40分鐘,有三年時間,我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待在那裡,早上跟著他們簡單站站樁,中午喝茶練書法,晚上就喝酒聊天,一幫朋友在一起非常放鬆,非常開心。
過去這幾年,我受馮鍾雲的影響比較大,他的許多觀念,我常常分享給朋友。例如:
1、 練的累,都不對!
2、 複雜的人沒好人,複雜的事兒沒好事!
3、 人要不斷的打破慣性!
馮鍾雲說:他只是一個武術愛好者!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