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徐懷清老師力主太極文化,一再提醒眾人不要陷入陰陽之道中去。這是他對陰陽之道來歷的一篇短文。其本人的研究與觀點,在研討團內部引起了激烈地爭論。先發此文,不日一併將研討團內的爭論辯論整理髮出。
文\徐懷清 圖\網絡 編輯\王巖林
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儒家文化的最大失誤,就在於孔老夫子在《易傳》中為天地立心,立了一個「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心。可以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的陰陽之道,貽誤了儒家文化兩千多年。從此,陰陽之道,成為中華太極文化從伏羲皇始畫太極八卦(標誌著人類太極理念的成熟)、往後八千多年裡太極文化傳承發展中的一個最大障礙。
其實,孔老夫子所提出的「陰陽之道」,只是《易》學中的一個命題,也是當時陰陽文化新興時期的一種趕時髦和衝動。後經向老子問過真道,深感「朝聞道,夕死可矣」;足見,孔老夫子後來對陰陽之道的小兒科,也是不恥的。如果這後來的「朝聞道」,對的是「陰陽之道」的話,那麼,早已知悉了「陰陽之道」的孔老夫子,不是先不想不活了,哪還有再去著書立說、教導弟子們的可能呢?!
再往後看,孔老夫子和儒生們又多是極力推崇和標榜仁道、中道、和道、吾道一以貫之、唯精唯一的太極太一之道,且在儒家的重要經典中再也沒有公然倡導過所謂的「陰陽之道」。是不是很能說明問題呢?
當然,也不能否認,自孔子有了那句話開始,「陰陽之道」就已成了一些儒生們的聖旨和陰陽心。最著名的,有戰國末年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之流,有西漢董仲舒的陰陽政治使命,有南宋朱熹的陰陽之道對太極文化的混淆、冒充和取代等。
從而致使今天的儒生們,深陷在陰陽文化的泥潭裡,他們終究只是也陰也陽、半陰半陽,混陰混陽,不陰不陽、還陰還陽。對於陰陽的二道、陰陽文化的沒有正性、沒有正義、沒有正道,雖然心知肚明;但也由此顛來倒去,神來鬼去,雲來霧去,陰來陽去,不得要領,無所適從。
最終,也就真的不知道太極是什麼了,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文化了,把傳統文化中的太極本根忘了,把傳統文化中的太極靈魂丟了。這是陰陽文化的最大病根、最大危害。而念念不忘陰陽文化的現代人們,他們既便是再神神叨叨的把陰陽文化奉為至寶和天使,也是一種神經錯亂、陰陽二貨、不得歸一、沒有正根的。
其實,對陰陽文化的認識,也還是要分清三個層次的。
第一是,太陽光照耀下之事物所產生的陽面和陰面的兩種現象,也可以是白天陽光、夜晚陰暗,這是真實的陽與陰的存在和本義。
這裡的「陽」與「陰」是太陽光所產生的,只要有太陽就有陽光,有陽光就有陰暗,這是常識。也就是說,陽就是陽、陰就是陰,陽與陰是兩個概念。這是實際中陽和陰的表現,也是千古不變的陽和陰。正如《道德經》所定義的:萬物在太陽光照耀下的「負陰而抱陽」。這種陽與陰的現象認知,也是三歲小孩都懂得的,就不用多說了。
第二方面,就是文人們玩弄的陰陽把戲和花樣了。
最早期有文字記載的,是西周的伯陽父。他拿陰陽比喻地震發生的原因,從而認為地震的現象,是陰陽不守本分所造成的。由此,周朝的敗落,也是陰陽促使地震的災難所引起的(這是《國語周語》中最早出現的「陰陽」)。從此,以陰陽比喻、比類、歸類事物屬性的藝術,就開始到處使用了。
第三方面,是陰陽文化的成熟和普遍的泛濫。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人們的陰陽思維、陰陽觀念、陰陽意識的形成。
孔子《易傳》中的陰陽之道,是陰陽文化最早期的偷梁換柱,也就是將陰陽為比類、為借喻的方法和手段,轉化成為了事物的真實。他把陰陽的虛擬遊戲,推向了道學的最高端。於是,就有了戰國末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的出現。
最明顯的,就是陰陽人們用陰陽的心理、陰陽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將其世界萬物的生成和表現,都說成是陰陽主宰下的產物。從此,開始了陰陽文化的習慣性胡扯,並且還將其陰陽所扯之事,都弄假成真、以假亂真、信以為真。從而,故弄玄虛,忽悠、胡弄一切的事物。這都是因陰陽文化的偏邪所致。
陰陽文化,最初原本是儒生們玩弄皇帝老兒的小戲法。縱觀歷史上的陰陽文化的泛濫,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開門人」孔子的陰陽之道,或是「專業戶」鄒衍的陰陽家,還是董仲舒的陰陽君臣、父子,再有朱熹的陰陽太極論,其結果都是拿陰陽為藉口,用陽陽的神秘來為皇帝老兒做新裝,以籠絡、忽悠和掌控君王及其皇帝的。
但後來,無論如何,皇帝們是不會再上當了,也就是說在皇帝老兒那裡,陰陽文化是早就失去效用了。反過來,陰陽家們,陰陽大師們就拿著陰陽給自己開心;而且還對陰陽的假借比類信以為真,既胡弄了自己,也玩弄起了百姓來。
其實,老百姓對陰陽文化也是不買帳的。鄉下人都稱陰陽人為陰陽蛋、陰陽貨,這也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陰陽文化的名聲,雖然早就腐臭了,可是陰陽人們卻總還是念念不忘,並把陰陽文化玩到了現代科學領域!不能不說,這也是陰陽文化的一種創新,也算是對陰陽文化市場的又一次大開拓吧。
------這裡講的是:陰陽文化的來路。而陰陽的邪性,可能會觸及到某些人的陰陽神經。本意只是針對陰陽文化而言的,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前期【毒言榜】候選毒言:
1、中國古代科技一直落後於西方(推薦人:陳大漓)
2、中國古代相比西方,缺乏科學精神(推薦人:陳大漓)
3、2000年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封建統治(推薦人:王巖林)
4、封建地主、封建地主階級、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有地主階級的社會就是封建社會等(推薦人:王巖林)
歡迎同樣感受到毒話語之痛、有為大道中華立言之心的五湖四海朋友,積極加入或賜稿《淨化毒言》、《中華話語》、《文字文明》三大專欄,讓我們一道去攪動大道中華之當代話語的時代風雲吧!
新設了個「毒言甄別投票區」,誠邀您參與投票。很想知道,討論前與多次討論後會不會起變化、會有怎樣的變化?先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