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間歇性禁食」並不適合所有人
2020-01-08 15:18:11
|
| 字號:
A+|
A-近日,Google發布的2019年度搜索報告中,「間歇性禁食」位列減肥飲食搜索榜首位,成為年度最火飲食方法。在武漢協和醫院臨床營養門診,不少人諮詢為何禁食禁出了低血糖、有的人禁食後經常胃疼?營養專家蔡紅琳主任告訴他們,「間歇性禁食」不是通常理解的「完全不吃」,而且也並不適合所有人。
近幾年來,間歇性禁食被認為不僅可以減肥、增強精力,甚至還可以延壽。蔡紅琳幫大家正確理解間歇性禁食分為兩類:限制每日進食的時間段,將每天進食時間縮至6至8小時,其餘時間不進食;「5:2間歇性禁食」法,即每周有兩天僅吃一頓中等量的餐食。蔡紅琳解釋,其實還有一個原則我們自己經常會不經意操作:比如今天出去應酬吃多了,明天就可以斷一下食。如果血糖、血脂、血壓指標不正常,就應該時不時斷一下食。這種斷食的話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蔡紅琳自己是這樣做的:如果最近身體狀況比較好,也沒有感冒,又不是生理期,心情也比較好,生活比較規律,她會每周連續斷食三天,同時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蛋白粉、膳食纖維和益生菌等。
蔡紅琳認為,「間歇性斷食」有適應範圍:如果處在肥胖狀態且消化系統功能正常,無營養不良情況,減肥後可以暫時用輕斷食方法來預防反彈;如果日常食量很大,血脂較高,因為工作生活環境無法每天控制飲食,可以暫時使用輕斷食方法來預防體重增加。但是,如果體重處於正常範圍中,且胃腸功能不佳,甚至已經因為節食減肥而營養不足,用這個方法可能是弊大於利的,反而增加食慾失控和血糖失控的風險。此外,孕產婦、兒童、老年人,暴食症、厭食症、貪食症等進食紊亂症患者、胃腸疾病患者、膽囊疾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以及其他患病人群,在嘗試輕斷食法之前,需要經過醫生和註冊營養師的評估。
責任編輯: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