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芬夜讀】「孩子,我為什麼不讓你玩抖音」這位媽媽的回答引無數人點讚

2021-02-18 會昌網景

作者 | 才華水木君  來源 | 水木文摘(ID:mweishijie)

對抖音的沉迷,無疑是一劑精神鴉片,每分鐘的舒適體驗,其實都是在透支著我們自己的未來。 

最近幾年,身邊的人都在玩抖音,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變成抖音用戶。

有一天吃飯,兒子突然跟我說,同學們現在都在玩抖音。大家都喜歡在抖音裡曬自己新買的玩具,據說還有一個排行榜,看誰粉絲和點讚多。

他也想註冊一個,要不總覺得和同學沒話說。

聽得我頭皮發麻,因為我知道很多同事說過,抖音就像病毒,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可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說服他。

畢竟現在的孩子都有主意,於是,我決定下一個抖音,先體驗一把,再和孩子好好來一場深度剖析:我到底為什麼不讓孩子玩抖音。

 01 

不久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張「直播死媽」的視頻截屏,嚇了一跳,截屏裡,一個小姑娘的媽媽不幸去世,她卻跑到抖音上哭訴:「今天媽媽火化了,我再見不到她。求求你們。就給我一萬個贊可以嗎?」 

和同事聊起這件事,發現原來 「直播死媽」還不是個例。

幾個月前,一個小姑娘拍了條抖音: 「媽媽被車撞死了,去醫院晚了」,還有人趁著直播死媽的熱潮,開始直播死大伯:

這真的讓媽媽嚇了一跳,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能如此,為什麼孩子能用父母的不幸集贊呢?

但我知道,孩子的錯,都是成年人的責。

 02 

以前,我總覺得,抖音是爸爸媽媽這個年齡層的人才喜歡玩的東西,可沒想到,抖音裡有那麼多孩子在玩直播。

小學生玩抖音,一不小心直播了媽媽洗澡;10歲孩童狂加30多個廣告群,為漲粉樂此不疲,還有不少稚氣未脫的小朋友在抖音裡塗脂抹粉,扭來扭去,一口一口一個「小哥哥」,求打賞。

更誇張的一個新聞是一個9歲的小姑娘把爸爸工資卡裡的一萬五千塊錢都打賞給了抖音主播,全家幾個月不得不吃土。

抖音就像顆誘人的糖果,讓孩子們靠近,滿足了他們愛玩、窺探成人世界的心理。這裡有很多「迷人」的東西:遊戲、動漫、軟色情、也衝擊著他們稚嫩的心靈。 

在抖音上,流傳過一系列「小哥哥你網戀嗎?我蘿莉音」的視頻,抖音官方在挑戰活動中,甚至還做了推薦。

抖音裡的孩子們,在點讚的喝彩聲中,覺得化妝很酷,早戀很酷,13、14歲就當媽也很酷:「全網最小二胎媽媽」的花季少女,弱小身板挺個大肚子,並以此為榮。

抖音裡沒有三觀,只有獵奇。

 03 

我發現,很多人玩抖音,最理直氣壯的理由就是能賺錢,而且一夜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

作家慕容雪村說,這是個速食年代,人們吃快餐、賺快錢,求快活,生在廣告中,活在欺騙裡,人人幻想一夜暴富、瞬間成名。

只不過,在抖音的生態鏈上,這一慾念有了肥沃的土壤,明目張胆。

有個叫溫婉的姑娘,曾經靠Gucci Prada攬粉千萬,一度廣告報價達幾十萬,相當於工薪階層的年薪了。

還有個莉哥在直播裡說:你想加我微信,刷10個穿雲箭。在抖音上10根火箭的價格是30000,折算成人民幣是3000元。粗略一算,如果100個人在一小時,加了莉哥,莉哥的時薪可是30萬。

過去的人,賺錢都很慢。白手起家,想要有一技之長,必須穩紮穩打、兢兢業業。即便巴菲特這樣級別的人物,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50歲之後獲得的。可今天這個時代,抖音裡,一個人的成名和賺到錢的時間已經被縮短為15秒。

溫婉們正在訴說一個「現代童話」:十幾歲哪怕輟學整容,在抖音上搖頭晃腦幾下,就能走上人生巔峰。既然發個視頻就能賺錢,為什麼又獨闖千軍萬馬的獨木橋、或是在人生中掙扎?

於是,現在的人再也無心做「工匠」,只想當網紅。在人們看來「只要紅了,就有錢了,只要有錢,就一切都有了」。你跟他們講踏實和努力,他們一句話把你懟回去:「努力工作,猴年馬月才能賺到錢」 。

而這些人身後是層出不窮的網紅培訓班,喊著「日入數萬」、「年入千萬」的口號,帶領超過100萬人投入「1個億小目標」賺快錢的事業裡。

抖音裡沒有三觀,只有錢。可除了賺錢,我更希望你做一個對世界有用的人。

 04 

媽媽還特意去身邊了解了一下,發現不少從來不玩抖音的朋友,現在每天都掙扎在要不要再玩五分鐘的痛苦裡。 「抖音5分鐘,人間2小時」也絕非謠傳。

據說,抖音甚至成了繼王者某耀、吃雞遊戲後的最新情侶的分手理由。

說起被抖音毒害的日常,身邊就有不少活生生的例子。

有個去年畢業的朋友,是帝都一顆冉冉升起的時尚編輯,在以秒更新換代的圈子裡,時刻提升自己是共識。所以她一下班,就上網課惡補英語。

可自從玩了抖音後,整個生活狀態都變了:不僅準時9點打卡、6點下班,還老犯困、效率低、學習計劃也被無限延遲,她自己也說這個月全勤+獎金怕是保不住了。

但是她一點兒也沒有悔意,似乎不玩抖音,才是真正的落後於同齡人。

本來以為抖音是年輕人的專利,沒想到一個快四十歲的同事也沉迷其中。他說:人到中年,體力跟不上,可工作量卻不見少。

可無奈生活壓力太大,不敢辭職,不能反抗,只好一遍遍修改了PPT裡的字間距,一邊忍受著電話那頭的咆哮聲。

抖音成了排解的方式,按照他的話說,看著那些人耍寶,感覺人生也沒那麼悲劇。但是,關上手機,生活裡的問題一點也沒減少。

抖音就像一種「軟癮」,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危害,一旦過度沉溺其中,獲取短暫的快樂之後,就會在不經意間榨取我們的時間、精力,麻痺真實的情感。刷短視頻確實是kill time的良藥,但是未來的毒藥。

抖音裡沒有三觀,只有荒廢。

所以,孩子,抖音真是個可怕的東西。用娛樂至死的低級趣味,剝奪你獨立思考的能力,毀掉你還沒成熟的人生觀。

我不希望你沉溺在圍觀者的點讚和打賞裡,滿足生存這種最低級的欲望。

我更不希望你稚嫩的心靈全部沉浸在歡愉的影像裡,抖音裡得到的自我實現撐不起你全部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孩子問「為什麼我不能玩抖音」,這位媽媽的回答霸氣極了!
    ,全班同學都在玩抖音,我為什麼不能玩? 整個雙休日,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最終,我決定和她兒子來一次對話:  親愛的小孩: 今天我們聊聊「抖音」。 1. 抖音是什麼?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特地下載了抖音。抖音好玩嗎?我的答案是:不好玩。為什麼?因為我見識過比這好玩100倍的東西。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你從30樓往下看,都是美景,從3樓往下看,也許滿地垃圾。
  • 孩子被說長得不好看該怎麼回答?這位爸爸的答案,讓人忍不住點讚
    在這個顏值的時代,長相是每個人都會議論的話題,就連小孩的外貌也會被別人拿來做對比,有的小孩長得好看,有的小孩長得可能不是那麼好看,就開始會別人說三道四。一、孩子被說長得不好看,三位爸爸的回答小瀋陽曾帶女兒一起上節目,導致孩子的相貌問題被他人惡意傷害,他表示很後悔帶孩子出來錄節目,女兒更是說自己長得像爸爸,很驕傲。
  • 「媽媽,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遊戲成癮」這四個字,一下子席捲網絡,深深刺痛了家長的神經,於是,不管什麼遊戲,都成為媽媽們打擊的目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葉壯在做諮詢時,就被無數焦慮的家長,反覆地問過同一個問題:「我家孩子有時間就玩遊戲,不給玩就鬧,肯定是遊戲成癮了,怎麼治?」遇到這種問題,葉壯會第一時間讓家長們拿出權威機構的對孩子的診斷證明。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媽媽回答:這位媽媽回答:「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誠然,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拿起工作無法陪你,放下工作無法養你;但是,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父母的回答,卻會如金科玉律般,影響孩子對於職業、乃至人生最初的看法。
  • 「為什麼我不讓孩子看小豬佩奇?」這位寶媽的話,引無數家長共鳴
    這部以「粉色吹風機」為主角的小豬動畫片這兩年風靡全球,幾乎是盡人皆知,但卻也有不少家長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不該給孩子看這部動畫片。「我為什麼不讓孩子看小豬佩奇」,一位寶媽的解釋,讓家長們紛紛贊成:《小豬佩奇》,我現在聽到這四個字就覺得頭疼,真是後悔死了。
  • 「媽,你為什麼天天盯著我學習」這位媽媽的回答真妙
    昨天碰到一位家有初二娃的媽媽,說起孩子上網課學習,她一臉無奈,跟我抱怨道:「我家這孩子,也不知道咋回事,每次我去看她時,她都在玩手機,也不知道到底是下課了還是在走神。上個網課三番五次被老師批評,寫個作業也總是敷衍了事。我說她,她還生氣,覺得我一天天光找她毛病,對她挑三揀四。」
  • 抖音翻唱17歲的女孩是誰 在抖音裡獲得了無數的好評點讚
    抖音翻唱17歲的女孩是誰 在抖音裡獲得了無數的好評點讚時間:2019-04-21 14:10   來源:海峽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翻唱17歲的女孩是誰 在抖音裡獲得了無數的好評點讚 最近在抖音裡小編被一個女孩翻唱的《17歲》圈粉了,不得不說這個女孩翻唱的《17歲》簡直太好聽了,還很空靈。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不妨借鑑一下
    你是否有過被孩子問到啞口無言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樣的一些體驗,反正寶媽非常的害怕孩子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因為你只要回答了他,他立馬就會想出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直接問到寶媽懷疑人生。「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媽媽,我不想學習了!」這位媽媽的回答,讓無數父母震驚羞愧
    然而,面對記者的採訪,男孩媽媽一臉苦笑,無奈地說道:「孩子今天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累了,隨便做點什麼都行,要不我幫你下麵條吧。』這位媽媽用親身事實證明:現實的鐵拳比一萬句教導都有用。媽媽看似的狠心,實則透漏著為孩子深謀遠慮的決心。02讓孩子吃點生活的苦,孩子才能懂學習的甜。
  • 「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如何跟孩子解釋疫情?巧用繪本
    最近,很多的父母發微信給我說:"外面現在的疫情情況嚴重,可是孩子卻總是爭吵著要出去玩,想要把疫情的嚴重性解釋給孩子聽,一方面受到自己表達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怕孩子理解不了。"在抖音上也看見一個小男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讓我出去玩,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媽媽回答說:"可是有病毒啊!"孩子卻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跟病毒玩。"
  • 婚禮現場奪門而出,這位新郎為何被無數人點讚?
    婚禮現場奪門而出,這位新郎為何被無數人點讚?  30秒……  一分鐘……  兩分鐘……  經過張禮剛的搶救,孩子最終甦醒,轉危為安。  「我們鎮距離縣城十幾公裡,120救護車趕來最快也得20分鐘,那就晚了!」當地酒店負責人鍾斌說,當時現場有不少人圍觀,當孩子被救醒的時候,大家都熱烈鼓掌。
  • 為什麼孩子只愛媽媽,不喜歡爸爸?這三點值得爸爸反思
    抖音上的一個孩子把爸爸氣得哭笑不得!這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一進門就開始大喊:媽媽,媽媽……,坐在沙發上的爸爸直接被他當作了空氣。一次,爸爸實在忍不住:嘿,嘿,嘿,嘿,你沒有看見我嗎?孩子:看見了呀!爸爸:你能不能叫一下「爸爸」嘛,每次放學回來就知道叫「媽媽」,你當我是空氣啊!孩子:明天先吧!
  • 【夜讀】珍惜朋友圈給你點讚的人
    然而,「點讚之交」便等同於泛泛之交,不必深交也不必在乎嗎?於我而言,這些願意給我點讚的朋友,同樣值得珍惜。  你為什麼會發朋友圈?有人說,是分享一句書中的名言;有人說,是推薦一首循環的好歌;還有人說,是展現一張偶然拍到的美圖……我想,無論是怎樣的呈現,每個人發朋友圈的初衷都是想要被看見。而那個小小的、可愛的贊,便是一種看見。
  • 【有聲夜讀】富養,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前段時間,有一位廣州媽媽慨嘆:「月薪三千,養不起孩子一個暑假。」這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女兒讀小學五年級,逢女兒放暑假,卻覺得捉襟見肘,甚至於新衣服都不敢出手了。        最重要的是,很多媽媽慨嘆:「這些錢不得不花,不花心裡不踏實。」        而很多收入達不到這個水平的母親,為給孩子儘可能好的教育,也勒緊褲腰帶,給孩子花錢。        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說:「這是一個全民富二代的時代。我們指責富二代的行為失當,但是其實,我們都是富二代的踐行者。」
  • 奶奶說:不玩抖音的人都是土包子
    患有社交綜合症的你慌了:曾經你玩快手,被人說low。後來你沒玩抖音,被人說土。原來你喜歡刷微博,但是常常激化社會矛盾的內容才能上熱搜,於是你選擇了佛系。但是,現在你喜歡抖音,突然覺得佛系好矯情。因為抖音讓你發現無數普通人在認真地生活,從中你發現了人生真諦!
  • 「孩子,為什麼放寒假也不讓你睡懶覺?」這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
    很多孩子一到假期就熬夜賴床,平時建立的良好作息和習慣,在寒假期間統統被打亂。身為家長,你會因為捨不得而放任孩子在假期偷懶嗎?今天不妨和虎媽一起來看看這位媽媽寫給兒子的信吧。因為媽媽還能陪著你,督促著你。就怕你將來長大了,媽媽不能再你陪著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時,那才是真的苦。所以媽媽給你寫了這封信,想跟你聊聊:為什麼放假也不讓你睡懶覺。
  •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覆問著。媽媽被問的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小靜捧著手機,盯著屏幕裡的動畫片,連忙點頭應著,看都沒看媽媽一眼。同樣是假期,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請求,媽媽們的回答也不盡相同。當笑笑也和小靜一樣,追著媽媽要手機玩的時候。
  • 「媽媽,為什麼要我學不喜歡的東西?」這位媽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當你成為了父母后,你準備好如何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了嗎?來源|大J小D (ID:jiayoubaobao2015)周末爸爸陪你做作業,發生了史上最激烈的家庭戰爭,你大哭大叫,扔東西,放「狠話」:我討厭你們,再也不要和你們玩了,你們是壞爸爸,壞媽媽。那麼瘦小的你,用了最大的力氣來發洩你的不滿和沮喪,就這樣一直著,直到40分鐘左右,才慢慢變成了小聲的哭泣。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三種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孩子的這個提問,相信每一位職場媽媽都收到過。孩子小腦袋瓜問題千千萬,相比其他問題,這個實在太好回答了。也正因此,不少寶媽都未曾重視過,有的直接忽略,有的隨口一答,也有的粗暴斥責...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可能會對孩子的職業觀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 家長課|當孩子問道:「您為什麼要去上班?」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這位媽媽回答:「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