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唯一音樂劇代表作《吻我吧娜娜》

2021-02-21 果陀劇場


果陀劇場搖滾音樂劇《吻我吧娜娜》,在跟你介紹這齣戲前,我們先聽聽此戲原創作曲張雨生介紹。 

做這個《吻我吧娜娜》,接這樣的音樂劇,它最大的挑戰就是:它的音樂非常非常的多、份量很大,裡面有很多很多首歌要寫。

正因為它份量很大,每一個角色又必須給一首恰如其分代表它個性的音樂,所以在創作上面,基本上它的空間很大,也就是說我可以很自由,很即興地去幫角色設想,去設想一些東西,去設計很特別、很獨特的音樂形態。

讓每一人出來都有他非常鮮明的一個角色的樣子。

——原創作曲 張雨生

20年前,櫻井弘二Koji老師(左)、梁志民導演(中)、張雨生(右)與製作人陳琪,常開會討論《吻我吧娜娜》音樂創作方向,2018年櫻井弘二Koji老師將擔任編曲及音樂總監。

《吻我吧娜娜》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劇作《馴悍記》,1997年以臺灣第一出搖滾音樂劇之姿,躍上劇場舞臺。

搖滾元素融入張力十足的劇情中,搭配大男人、大女人情感的衝突與交鋒,成就了一出幽默有趣的傑作。

此作當年在劇場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並在1999年重新演繹,除了在戲劇結構上再度加強外,「華人音樂劇教父」梁志民更全新打造視覺與音樂整體風貌。

在那個中文原創音樂劇還是摸索階段的年代,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共同創作出《吻我吧娜娜》,締造許多記錄,也成為臺灣中文音樂劇的代表作品之一。

第一版《吻我吧娜娜》

1997年8月1日於臺灣兩廳院戲劇院首演暨全臺巡迴

第二版《吻我吧娜娜》

1997年11月於臺灣兩廳院戲劇院加演

第三版《吻我吧娜娜》

1999年5月14日於臺北國父紀念館首演暨全臺巡迴

極具歷史感的《吻我吧娜娜》資料視頻

時隔20年後,果陀再度推出本劇,搖滾厚實的音樂性仍是這次的重製重點,「音樂總監」櫻井弘二為角色個性塑造全新風格,營造出當代曲風。


劇作家陳樂融保留原著精神,以現代語彙跨越觀眾與鉅作的時空隔閡,讓《吻我吧娜娜》劇中角色成為新時代發言人。

導演梁志民更巧妙地將歌、舞、劇多元表演形式渾然一體的結合,使2018年版本的《吻我吧娜娜》成為顛覆世代的閃耀經典復刻版音樂劇。

1995年完成《大鼻子情聖西哈諾》後,許多觀眾、劇場界、媒體界的朋友經常問起,什麼時候會再做一個音樂劇?

「再做一個?不,我們會再做很多個。」我總這樣回答。

《吻我吧娜娜》改寫自果陀1994年的《新馴悍記》,而《新馴悍記》又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馴悍記》,一個17世紀的老故事,一翻再翻,我們希望能賦予一些新的詮釋和視野,找出現代的男女關係,不想再強調是誰馴服誰,或是誰該馴服誰,想說的是:人與人間的基本尊重 及「真情」。

——導演 梁志民

(節錄自1997年《吻我吧娜娜》節目手冊)

我自豪的、我關心的,都是對人不休止的探索之旅。

潘大龍是對是錯?郝麗娜是強是弱?其實沒有那麼絕對。

要怎麼走出傳統的桎梏呢?我認為:「自己」才是自己的敵人。

如果不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進而去了解自己的意識受了多少潛意識的神秘結構所掌握,而潛意識又是多少文化世代制約的複雜產物,我們沒可能對自己負責。


「只有愛,才是力量」,我深深相信。


—— 劇作家 陳樂融

(節錄自1997年《吻我吧娜娜》節目手冊)

華人音樂劇教父 梁志民 

中文音樂劇首席劇作家 陳樂融 

永遠經典.不敗傳奇 原創作曲 張雨生 

天王天后幕後推手 音樂總監、編曲 櫻井弘二 

領銜主演 

義無反顧求愛大丈夫 卜學亮 飾 潘大龍 

顛覆傳統瀟灑大女人 黃嘉千 飾 郝麗娜

2018年暫無大陸巡演安排,

趁十一假期到安排個《吻我吧娜娜》臺灣旅遊行吧!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sobWfDDQ3SZjonMMHY5ug

點選你要的場次「馬上購票」

ps.你沒看錯最貴票價只要臺幣3000(約人民幣645),打折下來不到600,超親民!

・選擇票別或折扣

4/14-4/20,早鳥優惠85折

4/21後,果陀劇場微信平臺會員85折

(微信平臺輸入「吻我」取得優惠代碼)

ps.現在只開放果陀付費會員和企業團購購票,4/14全面開票!

座位圖選位

國際慣例,手慢好位置就bye bye了

耐心填寫「加入會員」申請

好不容易耐心填寫完順利成為會員,那我們就「登陸」按下下一步

如需購買其他戲或場次(那麼經典當然值得點選「繼續選購」刷刷刷)如果買好了就下拉頁面,繼續看下去⋯⋯臺灣密集超高的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都可以取票。不知道怎麼才操作,那就問店員⋯⋯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

只能刷VISA、Master、JCB、American Express

【上海】2018/04/27-05/04 表演潛能開發工作坊(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


【上海】2018年06-07月自然歌唱基礎技巧工作坊(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

【上海】2018/07/09-07/20 「我們的神話傳說」兒童戲劇營(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

果陀劇場是目前臺灣最有影響力的大劇團,每年的演出場次和觀眾數都是臺灣之最。


自1988年到2018年,30年來已推出了70多部作品,走過臺灣北、中、南各地,到過北京、上海、杭州……遠徵至紐約、溫哥華等地,足跡遍布世界40多個大小城市,登上90多座舞臺,演出超過1200 場,觀眾接近200萬人次。創作內容包羅萬象、但創作的信念只有一個:就是與每一位看戲的觀眾分享舞臺上的美好世界。成果優異的創作成績讓果陀劇場躍升為臺灣現代劇團的領導品牌。 

代表作品:《淡水小鎮》、《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步步驚笑》、《接送情》、《藝術ART》等等。

知名合作藝人有:蔡琴、金士傑、屈中恆、趙樹海、郎祖筠、李立群、顧寶明、張雨生、劉雪華、唐從聖(從從)、金燕玲、陳志朋、黃韻玲、黃小琥、卜學亮、天心、江美琪等。 

除了表演,戲劇教育也一直是果陀劇場很重要的專注方向。30年來,總計超過4000場課程、演講,累積豐富的演出、教學經驗,從臺灣專業的戲劇製作,挑選最優質的師資陣容,搭配最嚴謹的課程安排,透過果陀專業劇場戲劇工作者們的帶領下,以有趣的教學方式,讓普通的戲劇愛好者能深入體會劇場的奧妙,培養並賞析戲劇藝術的觀念,讓表演藝術自然地成為日常生活。


藉由情緒、肢體、聲音、感官的開發與訓練,幫助您覺察自我的獨特性、發揮自我潛能,進而肯定每個人的自我能力。同時,透過個人與群體的交流互動、透過課程中的專注與嚴肅,戲劇活動將開創各種不同可能性,讓您找到個人定位,啟發創意想像,引領未來。 

相關焦點

  • 成為音樂劇演員不是夢,從張雨生音樂劇作品《吻我吧,娜娜》開始
    2017年的尾聲,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導演在上海開了一場音樂劇工作坊,除了排完一首果陀最新原創音樂劇《愛呀,我的媽!》劇中一曲。
  • 張雨生的不告而別,為什麼還會紀念他?
    一、大海1998年期中考試後,班主任兌現了他的承諾:教室引吭高歌,他選擇了張雨生的大海,「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消失……」對於年少的我,無異於打開另外一扇門,因為那個時候,跟在哥哥後面,只有劉德華或者一些所謂經典歌曲聽,因為張雨生不同於他們
  • 張雨生:用熟悉的語言唱歌劇,那該是多麼霹靂的事.
    我想,二中取一,50%的滿意度對起步中的我,也算是褒多於貶吧。後來交歌開始以一籮筐一籮筐的份量計算,他也再沒什麼時間挑剔(寫出來就萬幸了,還要排舞、還要排戲),然而,「吻我吧娜娜」那首歌確實也給了我信心繼續下去。
  • 張雨生經典流行音樂劇《天天想你》More Than Words
    從《湖心草深長》的暗戀,到《天天想你》的初戀,或是《當我開始偷偷地想你》的單戀,發展到《一想到你呀》的熱戀,甚至是《河》的傾城之戀,張雨生的歌聲總在最熱烈的時候,幫你打氣。或是在《再見女郎》的抱怨中,懷想《口是心非》的苦戀,到《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的失戀,從《後知後覺》的執念,長成《大海》的懷念,張雨生的作品也總在最苦澀的時候,給你安慰。
  • 「大海」裡「一天到晚遊泳的魚」——記張雨生
    沒有張雨生,就沒有今天的張惠妹今年11月即滿張雨生逝世20周年,榮獲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天后張惠妹第一時間就在臉書寫道「屬於你的榮耀,永遠都不嫌晚,跟你的音樂一樣永恆」,緬懷當年帶她進入歌壇的恩師。當時張惠妹還在一個酒吧駐唱,直到有一次張雨生來酒吧聽她唱歌,感覺不錯並連續來了一個月。有一天張雨生對她說:「我聽了你一個月了,確實不錯。我願意給你寫歌。」
  • 臺灣「音樂魔術師」:張雨生
    《吻我吧娜娜》音樂總監,張雨生稱完成此劇為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著名的臺灣果陀劇場有一出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馴悍記》的舞臺劇《吻我吧娜娜》打算以搖滾音樂劇的型態呈現,並且要用現場樂隊演出,由於張雨生之前也曾經演出過幾齣舞臺劇,導演因而找上他作音樂創作。
  • 張雨生去世23年死因成謎,當天他到底經歷了什麼,高曉松說的對嗎
    文/歲飲屠蘇「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張雨生可以說是華語樂壇數一數二的音樂天才。創造了無數個經典的名曲,像《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時至今日依舊在傳唱和鼓舞了很多人。而張雨生的英年早逝也是讓人無數人唏噓不已。雖然對於其才華和天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對其去世的原因,一直都沒有定論。雖然直接導致張雨生去世的原因是因為其車禍遭受重創,但是如何導致的車禍卻爭論不已。
  • 張惠妹與她的恩師 張雨生
    1988年3月,張雨生自組金屬小子樂團,並參加第一屆臺灣熱門音樂大賽,獲得團體組冠軍以及最佳主唱獎;5月錄製電影《菜刀和六個朋友》的原聲合輯《六個朋友》,這張專輯收錄了張雨生的成名作品《我的未來不是夢》。
  • 張雨生:純粹的歌者,捧紅張惠妹的金牌製作人,31歲永別於世
    ,這個獎可以說不單是讓樂隊收穫成功,更是肯定了張雨生的才華。也就是在這一次,銘聲傳播公司的製作人翁孝良開始關注這個年輕人,很快便將他收入自己的旗下,並且為他寫下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廣告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成為張雨生的代表作之一。
  • 張雨生:純粹的歌者,捧紅張惠妹的金牌製作人,31歲永別於世
    1988年,22歲的張雨生帶著他的樂隊參加了第一屆臺灣熱門音樂大賽,斬獲團體組冠軍以及最佳主唱獎,這個獎可以說不單是讓樂隊收穫成功,更是肯定了張雨生的才華。也就是在這一次,銘聲傳播公司的製作人翁孝良開始關注這個年輕人,很快便將他收入自己的旗下,並且為他寫下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廣告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成為張雨生的代表作之一。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張雨生
    可以說,沒有張雨生就沒有張惠妹。對於兩人相識的緣分,後來,張惠妹回憶道:那時我跟著表哥的RELAX樂團在酒吧演出。我正唱歌,表哥跑過來告訴我:張雨生來了!我一聽,很興奮。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唱,讓他注意到我。後來我才知道,他是特意來看我的。唱完後,他邀請我過去坐。他說:「你唱得不錯。」後來他又和我聊音樂,唯獨沒說讓我去唱歌的事。
  • 【周末音樂欣賞】一一張雨生音樂專輯
    1989年推出首張專輯《天天想你》。1990年10月入圍第二屆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   。1992年憑藉歌曲《大海》走紅。1993年推出專輯《一天到晚遊泳的魚》。1994年9月推出專輯《卡拉ok·臺北·我》。1997年推出專輯《口是心非》,獲得第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獎   。
  • 張雨生去世20年: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為了完成她的心願,讀大學的張雨生開始參加比賽、加入合唱團。他像是背負了某種使命,也像是突然醒悟:喜歡的事,就要趕快去做。1988年,張雨生以樂隊主唱的身份參加了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一舉拿到冠軍。在歌曲《姊妹》裡,雨生像是對天上的妹妹吐露心聲:當我終於能站在世人前面,唱著我們的共同心願;我想你一定為我流下眼淚,這也是我的感覺。
  • 《戲樂臺灣2020》演繹臺灣20年來經典音樂劇歌曲
    《戲樂臺灣2020》音樂會,由廣藝基金會攜手廣藝愛樂管弦樂團,集結臺灣音樂劇十數年的發展軌跡,將不同時代、不同團隊、不同作品中的代表曲目,以管弦樂團編規格重新編曲譜寫,邀請重量級音樂劇演員齊聚一堂,全新演繹那一首首點亮舞臺、開創未來的重要歌曲。同時因應時代趨勢,全場音樂會將開放直播觀賞,邀請全球觀眾一起享受跨越20年時空的美妙樂音與動人歌聲。
  • 著名歌手張雨生23首歌入音樂劇《天天想你》
    主演賴雅妍與蕭閎仁  著名臺灣歌手和音樂人張雨生的《天天想你》、《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等歌曲曾經傳遍海峽兩岸,而他的英年早逝也令無數人感傷。11月4日到6日,包含張雨生23首歌曲的音樂劇《天天想你》將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該劇自2014年首演以來不斷在兩岸演出,廣受好評,此次將是2016年的封箱演出。  今年是張雨生50歲誕辰。據介紹,《天天想你》今年的演出邀請了個性派女神賴雅妍出演女主角,直率、敢愛敢恨的時尚攝影師徐曼,為整齣戲添了偶像劇色彩。並不是第一次演出音樂劇的她,對於重拾麥克風,恢復歌手身份相當開心。
  • 十年流行樂,百年張雨生
    這位歌手是唯一一位,在曾經起飛過震驚全國的「克什米爾公主」號民航機的香港啟德機場,舉辦演唱會的華人藝人。此次演唱會,觀看人數達5萬人,光流動廁所就準備了350間。創造這些夢幻戰績的歌手,名叫張惠妹。她能走到這一步,離不開一個人。
  • 張雨生逝世18年 從未忘記他的嗓音傳奇
    1988年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唱出年輕人對於未來懷抱憧憬與夢想,以清新勵志的歌詞與曲調,配上張雨生高亢嗓音,被黑松沙士採用,隨著電視廣告不斷播送,使他一炮而紅!同年10月,張雨生首次入圍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也與師妹陶晶瑩合唱《你是我真心的執著》,收錄進她《天空不要為我掉眼淚》專輯。▼《大海》
  • 張雨生 湖心草深長
    Photo | 《如燕盤旋而來的思念》全創作CD雨生的生日在6月7日,雙子座。Photo | 張雨生 手稿,2013年8月歌曲循環到《我期待》,還是抑制不住,眼前溼了一大片。我一直沒敢在KTV裡唱這首歌,因為,真的好高。
  • 張雨生經典流行音樂劇《天天想你》23首雨生經典歌曲全奉獻
    實力派音樂劇演員陳品伶、姜柏任、于浩威、陳書婷、達姆拉、鍾琪、林聖倫……史上第一出張雨生歌曲音樂劇,小寶音樂夥伴櫻井弘二深情創作!多年來〈我的未來不是夢〉、〈大海〉、〈我期待〉、〈口是心非〉、〈河〉等經典曲歷久不衰,影響力擴及兩岸三地,在歌唱選秀節目中頻頻被選唱。作為穿越世代的共同偶像,張雨生所代表的熱血純真精神,是今日猛力追求經濟發展、卻急速掏空文化內裡的焦慮兩岸社會,共同需要的提醒與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