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陀劇場搖滾音樂劇《吻我吧娜娜》,在跟你介紹這齣戲前,我們先聽聽此戲原創作曲張雨生介紹。
做這個《吻我吧娜娜》,接這樣的音樂劇,它最大的挑戰就是:它的音樂非常非常的多、份量很大,裡面有很多很多首歌要寫。
正因為它份量很大,每一個角色又必須給一首恰如其分代表它個性的音樂,所以在創作上面,基本上它的空間很大,也就是說我可以很自由地,很即興地去幫角色設想,去設想一些東西,去設計很特別、很獨特的音樂形態。
讓每一人出來都有他非常鮮明的一個角色的樣子。
——原創作曲 張雨生
20年前,櫻井弘二Koji老師(左)、梁志民導演(中)、張雨生(右)與製作人陳琪,常開會討論《吻我吧娜娜》音樂創作方向,2018年櫻井弘二Koji老師將擔任編曲及音樂總監。
《吻我吧娜娜》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劇作《馴悍記》,1997年以臺灣第一出搖滾音樂劇之姿,躍上劇場舞臺。
搖滾元素融入張力十足的劇情中,搭配大男人、大女人情感的衝突與交鋒,成就了一出幽默有趣的傑作。
此作當年在劇場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並在1999年重新演繹,除了在戲劇結構上再度加強外,「華人音樂劇教父」梁志民更全新打造視覺與音樂整體風貌。
在那個中文原創音樂劇還是摸索階段的年代,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共同創作出《吻我吧娜娜》,締造許多記錄,也成為臺灣中文音樂劇的代表作品之一。
第一版《吻我吧娜娜》
1997年8月1日於臺灣兩廳院戲劇院首演暨全臺巡迴
第二版《吻我吧娜娜》
1997年11月於臺灣兩廳院戲劇院加演
第三版《吻我吧娜娜》
1999年5月14日於臺北國父紀念館首演暨全臺巡迴
極具歷史感的《吻我吧娜娜》資料視頻
時隔20年後,果陀再度推出本劇,搖滾厚實的音樂性仍是這次的重製重點,「音樂總監」櫻井弘二為角色個性塑造全新風格,營造出當代曲風。
劇作家陳樂融保留原著精神,以現代語彙跨越觀眾與鉅作的時空隔閡,讓《吻我吧娜娜》劇中角色成為新時代發言人。
導演梁志民更巧妙地將歌、舞、劇多元表演形式渾然一體的結合,使2018年版本的《吻我吧娜娜》成為顛覆世代的閃耀經典復刻版音樂劇。
1995年完成《大鼻子情聖西哈諾》後,許多觀眾、劇場界、媒體界的朋友經常問起,什麼時候會再做一個音樂劇?
「再做一個?不,我們會再做很多個。」我總這樣回答。
《吻我吧娜娜》改寫自果陀1994年的《新馴悍記》,而《新馴悍記》又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馴悍記》,一個17世紀的老故事,一翻再翻,我們希望能賦予一些新的詮釋和視野,找出現代的男女關係,不想再強調是誰馴服誰,或是誰該馴服誰,想說的是:人與人間的基本尊重 及「真情」。
——導演 梁志民
(節錄自1997年《吻我吧娜娜》節目手冊)
我自豪的、我關心的,都是對人不休止的探索之旅。
潘大龍是對是錯?郝麗娜是強是弱?其實沒有那麼絕對。
要怎麼走出傳統的桎梏呢?我認為:「自己」才是自己的敵人。
如果不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進而去了解自己的意識受了多少潛意識的神秘結構所掌握,而潛意識又是多少文化世代制約的複雜產物,我們沒可能對自己負責。
「只有愛,才是力量」,我深深相信。
—— 劇作家 陳樂融
(節錄自1997年《吻我吧娜娜》節目手冊)
華人音樂劇教父 梁志民
中文音樂劇首席劇作家 陳樂融
永遠經典.不敗傳奇 原創作曲 張雨生
天王天后幕後推手 音樂總監、編曲 櫻井弘二
領銜主演
義無反顧求愛大丈夫 卜學亮 飾 潘大龍
顛覆傳統瀟灑大女人 黃嘉千 飾 郝麗娜
2018年暫無大陸巡演安排,
趁十一假期到安排個《吻我吧娜娜》臺灣旅遊行吧!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sobWfDDQ3SZjonMMHY5ug點選你要的場次「馬上購票」
・選擇票別或折扣
4/14-4/20,早鳥優惠85折
4/21後,果陀劇場微信平臺會員85折
(微信平臺輸入「吻我」取得優惠代碼)
ps.現在只開放果陀付費會員和企業團購購票,4/14全面開票!
・座位圖選位
國際慣例,手慢好位置就bye bye了
・耐心填寫「加入會員」申請
好不容易耐心填寫完順利成為會員,那我們就「登陸」按下下一步
【上海】2018/04/27-05/04 表演潛能開發工作坊(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
【上海】2018年06-07月自然歌唱基礎技巧工作坊(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
【上海】2018/07/09-07/20 「我們的神話傳說」兒童戲劇營(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
果陀劇場是目前臺灣最有影響力的大劇團,每年的演出場次和觀眾數都是臺灣之最。
自1988年到2018年,30年來已推出了70多部作品,走過臺灣北、中、南各地,到過北京、上海、杭州……遠徵至紐約、溫哥華等地,足跡遍布世界40多個大小城市,登上90多座舞臺,演出超過1200 場,觀眾接近200萬人次。創作內容包羅萬象、但創作的信念只有一個:就是與每一位看戲的觀眾分享舞臺上的美好世界。成果優異的創作成績讓果陀劇場躍升為臺灣現代劇團的領導品牌。
代表作品:《淡水小鎮》、《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步步驚笑》、《接送情》、《藝術ART》等等。
知名合作藝人有:蔡琴、金士傑、屈中恆、趙樹海、郎祖筠、李立群、顧寶明、張雨生、劉雪華、唐從聖(從從)、金燕玲、陳志朋、黃韻玲、黃小琥、卜學亮、天心、江美琪等。
除了表演,戲劇教育也一直是果陀劇場很重要的專注方向。30年來,總計超過4000場課程、演講,累積豐富的演出、教學經驗,從臺灣專業的戲劇製作,挑選最優質的師資陣容,搭配最嚴謹的課程安排,透過果陀專業劇場戲劇工作者們的帶領下,以有趣的教學方式,讓普通的戲劇愛好者能深入體會劇場的奧妙,培養並賞析戲劇藝術的觀念,讓表演藝術自然地成為日常生活。
藉由情緒、肢體、聲音、感官的開發與訓練,幫助您覺察自我的獨特性、發揮自我潛能,進而肯定每個人的自我能力。同時,透過個人與群體的交流互動、透過課程中的專注與嚴肅,戲劇活動將開創各種不同可能性,讓您找到個人定位,啟發創意想像,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