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0日凌晨,張雨生駕車回家途中發生車禍,不久離開人世。
一、大海
1998年期中考試後,班主任兌現了他的承諾:教室引吭高歌,他選擇了張雨生的大海,「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消失……」對於年少的我,無異於打開另外一扇門,因為那個時候,跟在哥哥後面,只有劉德華或者一些所謂經典歌曲聽,因為張雨生不同於他們,他們是流行,而他,卻有自我!
在信息閉塞的時代,有幸聽到了他的更多的歌曲,看到了張雨生的模樣,長長的、白色頭髮。
二、卡拉ok臺北我
在張雨生一次次唱「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等的時候,他厭煩了。
因為他的代表作是「卡拉ok臺北我」、「帶我去月球」等,唱出自己的心聲。
「走帶我走走出空氣汙染的地球……因為漫天黑煙腐蝕我的夢……」
對社會、對環保的認識,不在甘心只有一個歌者,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吻我吧,娜娜!
1997年,對於張雨生的確是最為忙碌的一年,不僅擔任音樂劇
「吻我吧,娜娜」的音樂總監,還在為新專輯發行做準備。
四、七匹狼
作為張雨生參演的唯一一部電影,本色出演,用剛剛步入社會青少年的角度開看待生活、愛情和工作!
上世紀90年代的歌,我們現在拿來聽,都會聽到有種「老」的味道。
具體來說就是唱法簡單,編曲簡單,結構簡單,錄音條件不好。
這有什麼用?沒什麼,就是好玩。
玩音樂不就得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和靈性麼。音樂本來就不是沉重嚴肅的論文,不是固定的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