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後知後覺

2021-02-16 邊走邊畫


周末,在家裡胡亂翻東西,突然翻出了一張張雨生的碟,驚發覺11月12日已經過去。如果活著,這個有著極高聲線的男生已經是50歲的大叔,但是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31歲的11月12日。

現在的年輕人,知道這個有著陽光笑容、聲音清亮純淨、書卷氣濃鬱的歌手的應該不多。畢竟在許多人尚未出生的1997年,張雨生就因為車禍重傷,挺了20多天後溘然長逝。

在他離開的這19年間,他的歌聲仍會在很多時刻響起。即便不知道張雨生,很多年輕人第一次聽到《大海》,也都會像當年大學校園中的我們一樣,一下子愛上那旋律那歌詞那遼闊的海一樣的青春的憂傷。

1993年6月,離別像夏日陽光炙烤下升騰的暑熱瀰漫了整個校園。即將分別並將或許一生不見的同學們整夜地無人入眠,不顧蚊蟲亂飛,大敞著窗戶,明亮燈光下,一首接一首的歌裡,重複的最多的就是《光輝歲月》和《大海》。

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

本來模糊的臉

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我們在火車站告別。女生抱頭痛哭,仿佛就此死掉一樣,仿佛人生再沒了繼續。火車站來來往往的人群與我們無關,那是對青春盛大的告別,如同揮劍斬斷一段歲月,一段攙和著血和淚水的記憶。而時隔多年回望,那樣的告別是真的告別,即使多年之後同學可以輕易相逢,青春卻再也不會重見。

終將逝去的必然逝去,永不再來。

如果大海能夠

帶走我的哀愁

就象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

我的愛——請全部帶走

2000年,已經經歷了工作、成家、生子一系列世俗的人生,這一年的初夏,我帶著一群大學生去往內蒙古的庫倫旗,在漫天風沙裡種白楊樹。看到草場褪化得嚴重,牧民家的院子前一年還是院子,隔一年就變成了沙地,早晨起床推門推不動了,發現風沙已經逼到門口。

那天夜裡住在蒙古包中,十幾二十幾人住一個大包,晚上喝了很多酒,大學生們開始唱歌,唱《大海》唱《一天到晚遊泳的魚》。一直到深夜,我睡了一覺起身,仍然聽到他們在唱。篝火已經燒成灰燼,在那灰燼裡仍有光亮,映著無盡的黑暗的大草原。星星一粒一粒,清冷、孤寂,卻又熱鬧。我坐在蒙古包外面,看著星星,聽著年輕的歌聲,心中充滿了亙古的憂傷。

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啊魚不停遊

一天到晚想你的人啊愛不停休

從來不想回頭

不問天長地久

因為我的愛覆水難收


這一年的6月7日,張雨生的最後一任女友、陪伴他一直到離世的黃惠玲寫了一封祭信:

窗外又下起了雨,曾經有個小小的男孩來到我的世界,雨水能否洗掉我這一生的痛。我望著黃昏中你漸漸消失的身影,夕陽映紅了你憂鬱的臉頰,就這樣消失在教堂被映紅的影子裡。我仍然記得你柔弱的肩膀,我願意靠在這溫暖的肩上。

如今當我們爬過的山漸漸遠去時,我卻再聽不到你的聲音。我現在站在黃昏的教堂前, 白鴿落在我肩上,我好象又看到了你憂鬱的眼神,在夕陽下我竟然又看到你溫柔的輪廓,這是故事最後的答案。 

時間慢慢地卻又飛速地過去。每到眼下這個季節,看到一樹一樹的葉子變金黃,仿佛被天空投下的追光燈照亮一樣,在秋天的背景裡突兀出來,優雅地飄落葉子,於腳下積攢起一地的燦爛,我都會想到張雨生的那首歌。或許不像《我的未來不是夢》《大海》《天天想你》那樣有名,傳唱度高,卻叫我極愛的《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稀少的葉片顯得有些孤獨

偶爾燕子會飛到我的肩上

用歌聲描述這世界的匆促

季節到了秋天,人生也已是秋天。在這樣的乍冷還寒的季節裡,聽這一首前奏極長的歌,與十年二十年前聽,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人之命運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如張雨生,一個出生在雨天的男孩,名字也因此而來。1986年,他最愛的小妹妹在家鄉的山澗溺水而死,只有十五歲,張雨生受此打擊很大。「在此之前,我從不曾公開演唱過。是她去世後,我報名了『木船』民歌比賽,開始加入熱門合唱團,一場又一場地唱下去。」張雨生說,「像是背負了什麼使命,心裡不斷有個聲音催著我:『喜歡,就趕快去做!』不要等到一切都已太遲。」

1993年,在他的第五張個人專輯《一天到晚遊泳的魚》裡,他收錄了一張寫給妹妹的歌《妹妹晚安》。「妹妹的墳墓就在我家果園附近,那是她最喜歡的地方。我們曾經夢想,有一天要在那裡蓋一間大房子的,她沒有毀約,只是先搬過去罷了。」

而在這首歌之後的第四年,認真地過每一分鐘,不要等到一切都太遲的張雨生,也將生命畫上了休止符。他沒有搬去跟妹妹同住,他的墓地在臺灣臺中市大度山花園公墓內,被稱為「雨生園」。

張雨生的一大成績是親手調教和捧紅了張惠妹,那首《後知後覺》曾無數次被她演唱,情到濃時,泣不成聲。

你披星戴月,你不辭冰雪

你穿過山野,來到我的心田 

你像遠在天邊,又似近在眼前

直到充臆心間,我才後知後覺 

你給我安慰,我不至頹廢

你寬容慈悲,我能展翅高飛

你卻功成身退,我不及言謝 

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歡迎關注,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但是今天在電臺裡聽見《後知後覺》,差點淚目,才體會到什麼叫:「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許多人知道張惠妹,卻不知道她有個永遠留在31歲的恩師,讓她每每提起就花了眼;許多人知道張雨生不告而別20年,卻不曾了解真正的他。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已是22年!
    雖然從頭到尾,我沒有掉一滴眼淚,但這個傷口一直在我心中。她是那麼可愛,那麼懂事,而且歌聲又那麼好。老天真不公平,妹妹比我更愛唱歌,唱得比我更好。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太大,在此之前,我從來不曾公開演唱過。是她去世後,我報名了「木船」民歌比賽,開始加入熱門合唱團,一場又一場地唱下來。
  • 張雨生去世20年: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歷史無法假設,或許只有每年這個時候,那些念舊的人才會想起他,想起他在《後知後覺》裡的那句讖語: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今天,我們聊聊張雨生。1張雨生20歲時,最疼愛的妹妹在郊遊時意外身亡。妹妹生前愛唱歌,唱得比張雨生好聽。
  • 從《後知後覺》說起張雨生
    說起張雨生,也許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地都停留在《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類卡拉OK金曲,包括之前的我自己,同樣如此。直到某個深夜,我點開了日推,一首《後知後覺》,讓我真正有了去了解他的動力。成都商報(2013.3.23)曾評價《後知後覺》:張雨生營造出一個聚光燈下唱詩班的氛圍,領唱配上小合唱,編曲由簡到繁,非常像《修女也瘋狂》裡面的教堂秀。歌曲第二段,編曲從神聖變歡樂,跳躍的架子鼓撐起了張雨生爆發出來的搖滾元素。光有歡樂不行,光有神聖也不行,這首歌的精髓還是張雨生高跨度的音域。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已是20年!
    老天真不公平,妹妹他一直比我更愛唱歌,唱得比我更好。」於是這種傷口藏進了無盡的大海裡,也藏進了在外界看來指代不明的詞作裡,「想要說聲愛你 卻被吹散在風裡  猛然回頭 你在那裡」如今聽來極為勵志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是張雨生的代表作之一,而這首歌放在那個80年代的臺灣來看,不僅僅是勵志,還有開啟民智般的效用。
  • 華語樂壇歌后故事:張惠妹與張雨生的完成式
    你給我安慰 我不致頹廢你寬容慈悲 我能振翅高飛你卻功成身退 我不及言謝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 歌壇傳奇張惠妹:失去張雨生後,我的「天后」之路走入異常艱難
    你沉沉的睡著,我靜靜的看著你的容貌。1997年10月23日,張惠妹錄製《給雨生的歌—聽你 聽我》這首歌時,多次中斷,泣不成聲無法錄製,因為這不是一首普通的歌,她要用這首歌喚醒一個人,一個在醫院昏迷72小時的人,這個人就是張惠妹的恩師張雨生。
  • 張雨生:為妹妹圓夢,締造樂壇神話,成就張惠妹後自己卻意外去世
    每當有空餘時間,大家就會到學校附近的酒吧、餐廳去演唱,也是因為經常混跡於這些場所的緣故,張雨生迎來了人生轉折。某天,他剛表演完,一個人攔下他:"年輕人,我也是一位音樂創作者,我非常看好你的聲音,如果有興趣,明天來紙條上的地址找我。"
  • 你選擇不告而別,我選擇……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歷過,曾經以為會相處一生的朋友,承諾過會攜手白頭的戀人,在某一天就悄無聲息地消失了。你無數次去尋找,卻依然沒有任何結果。就好像散場之前我們還相約相伴一生,可他走後,卻再也沒有回來過。曉寧和他男友最後一次見面就是這樣的後知後覺。
  • 張雨生的不告而別,為什麼還會紀念他?
    一、大海1998年期中考試後,班主任兌現了他的承諾:教室引吭高歌,他選擇了張雨生的大海,「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消失……」對於年少的我,無異於打開另外一扇門,因為那個時候,跟在哥哥後面,只有劉德華或者一些所謂經典歌曲聽,因為張雨生不同於他們
  • 佛法:後知後覺
    我想,四歲的她,也只是讀出了這些文字的聲音罷了,至於這些文字組合起來想要向她傳遞的含義,恐怕是落空了。大概也只有等她到了我現在的年紀,得到過一些,又失去了一些,快樂過一陣子,也悲傷過一陣子,滿懷希望地出發,又空手而歸後……甚至也許需要等到我離開她的那一日,她才有可能體會一二吧。而我又多麼希望她永遠也用不著理解這些,最好連背都不要背、讀也不必讀。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卻被吹散在風裡茫然回頭 你在那裡「妹妹很喜歡唱歌,她唱得比我好聽。」如果大海能夠 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 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如果大海能夠 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 請全部帶走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茫然走在海邊 看那潮來潮去徒勞無功 想把每朵浪花記清想要說聲愛你 卻被吹散在風裡茫然回頭 你在那裡「妹妹很喜歡唱歌,她唱得比我好聽。」如果她在,等她再長大一些,也許他們可以組一個兄妹組合出道。你所痛苦的今天,是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迷茫未知的未來,是離開的人憧憬的未來。如果大海能夠 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 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如果大海能夠 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 請全部帶走1988年,他唱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得到了大家的關注。
  • 張雨生的傳奇人生:半路出家成為歌手,一手捧紅張惠妹
    張雨生曾答應妹妹,等她大學畢業後,陪她成立一個組合,實現她的音樂夢想。可是張雨生的妹妹卻因為溺水,永遠留在了那個夏天。悲痛的張雨生決定獨自替妹妹實現夢想,在大學時期與吉他社同學成立樂團,多次參加比賽和演出。
  • 如果沒有張雨生,如今歌壇將少一位叫張惠妹的天后!
    大三時張雨生參加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獲得最佳主唱獎,被製作人翁孝良發掘正式出道。時隔一個月首次發表廣告曲《我的未來不是夢》,一舉在歌壇中打響名氣,時至今日,仍是華語樂壇罕見的佳作。正是如此,為張雨生贏來發表個人專輯的機會,五個月後首張專輯《天天想你》問世,大賣35萬張,人們很快被這個嗓音清澈溫暖的大男孩所迷住。
  • 張雨生,因雨而生
    每次提到張雨生,大家就會想起那首《我的未來不是夢》:「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著追求,追求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經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頭」···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他高亢而嘹亮的嗓子,總能感染成長中的我們,尤其是那些哲詩一樣的歌詞,淋漓盡致地把年輕人的激情和豪邁表現了出來,讓每個彷徨失措的人都充溢了新生的力量。
  • 後知後覺
    ,接下來的好多天每天都收到來自親朋好友的各種關心問候,他卻一點也沒讓人操心,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高高興心的去,快快樂樂的回,甚至連周末休息都非常不捨得,恨不能天天都上學。過了國慶,突然成了入校困難戶,上學時即使能忍著不哭,也是一路悶悶不樂。每天晚上都試著和他溝通,想弄明白他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反反覆覆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幼兒園不好玩。。。 ̄□ ̄||現在才知道不好玩,也太后知後覺了吧。。。我對這款衣服的感覺又何嘗不是如此。去年,水石在各種論壇博客紅透了半邊天,我卻一直無感。
  • 20多年來,為何無人能超越張雨生? 回顧一代才子10首經典,他的死是臺灣最大遺憾...
    即使他後來很快就去當兵了,人氣依然不因入伍衰退,服役於藝工隊時期,軍方甚至開直升機將張雨生載到臺灣區運動會閉幕典禮演唱〈我的未來不是夢〉,就知道他當時的魅力有多驚人。退伍後,張雨生天賦開始大放異彩,一張張專輯接連問世,最被推崇的就是1994年推出的《卡拉OK Live‧臺北‧我》,融合多種音樂元素和社會問題,可惜因為風格太過前衛,當年市場反應不如預期。
  • 生活中後知後覺的家長差點讓孩子的友誼破裂
    「慢點,小心別摔了」。「拐彎的時候不能太急」。每天下午,位於小區的小廣場上總是飄蕩著這些聲音。「小城怎麼樣,嘴疼不疼,別哭,奶奶馬上帶你去醫院看」被撞的奶奶聲音裡都帶著哭腔的說道。「小展你沒事吧,有沒有受傷?」撞人的奶奶幾乎同時來到了孩子的面前問道。叫小城的孩子嘴上是血看著很嚴重,而小展只是被眼前的一幕給嚇壞了。
  • 英文電影《怦然心動》:我對你一見鍾情,你卻後知後覺
    點擊右上角藍字關注我,為你持續更新。《怦然心動》是由羅伯·萊納執導,瑪德琳·卡羅爾、卡蘭·麥克奧利菲主演影片。影片通過朱莉的布萊斯兩個人的心理活動裡敘述展開。布萊斯也不喜歡朱莉。朱莉只是一廂情願。朱莉對布萊斯一見鍾情,但布萊斯卻對這個鄉下丫頭一點也不上心,甚至有一些厭惡。朱莉總是積極主動,和布萊斯說話。樹被砍時,她懇求布萊斯幫忙捍衛那棵樹,但布萊斯還是進了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