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知後覺》說起張雨生

2021-02-16 批批跨跨
在20世紀中前期,人們認為男性應該穿粉色,女性穿藍色。因為在以前,粉色是健康肌膚的顏色,被認為是力量的象徵,而藍色更多代表安靜優雅。說起張雨生,也許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地都停留在《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類卡拉OK金曲,包括之前的我自己,同樣如此。直到某個深夜,我點開了日推,一首《後知後覺》,讓我真正有了去了解他的動力。成都商報(2013.3.23)曾評價《後知後覺》:

張雨生營造出一個聚光燈下唱詩班的氛圍,領唱配上小合唱,編曲由簡到繁,非常像《修女也瘋狂》裡面的教堂秀。歌曲第二段,編曲從神聖變歡樂,跳躍的架子鼓撐起了張雨生爆發出來的搖滾元素。光有歡樂不行,光有神聖也不行,這首歌的精髓還是張雨生高跨度的音域。他在這裡詮釋的,並不是能唱高音,而是我想唱什麼音都行,不管這個音有多高,需要就上去,不需要就滑下來,沒有什麼真假音的混搭。張雨生的嗓音直上直下間透露著各種遊刃有餘,讓人在好心情中和他一起懷念妹妹。

的確,《後知後覺》是一首元素繁多的歌曲,旋律簡短明朗,簡單的 ABABB    段落一氣呵成。由接近幹聲狀態的純人聲開始,虔誠而神聖,過渡到 acappella,加入銅管配樂、和聲疊唱,節奏變得更加強烈,貌似從神壇來了歡樂的人間,再引入 funk、soul、rock 等元素,一次次加深對旋律的印象。整曲逐漸變得恢弘,聽眾能準確而分明地感受到歌曲每個段落的不同層次,曲終突然地收尾,像是最初平靜的大海上遇上了暴風雨,最後又回歸於平靜.整首歌以「你披星戴月,你不辭冰雪」開頭,以「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結尾,對妹妹深切的感情在整首歌中隨著節奏的加強而愈顯強烈。其中不辭冰雪則出自於《世說新語》中的「不辭冰雪為卿熱」——苟奉倩婦病,乃出庭中,自取冷還,以身慰之。在我看來,是借夫妻情深的詞,表達對自己妹妹的濃濃愛意與感謝之情,因為是妹妹,激勵他走上音樂之路,但是卻不曾想到,此時妹妹已不在,正如歌中所寫「你卻功成身退,我不及言謝」。考慮到作者從小成長於基督教的環境中,再加上對一些歌詞的理解,譬如:此句對象不再限定於自己的妹妹,更多的是表達對人生、生命的看法,對上帝的稱頌與感謝,因此這首歌也可以算是一首讚美詩。不過,在我第一次聽的時候,加上對創作背景的不熟悉,以為這首歌僅僅表達的是男女之情但好在聽完《後知後覺》,點進了這張專輯《卡拉ok·臺北·我》,發現這張寶藏專輯,因為真的太過超前.放在1994年的國內,封為神磚也毫不誇張,即使拿到現在,也是吊打各類排行榜上的作品.1992年寶哥發行《大海》,從此這首歌在天南地北火得一塌糊塗。不過像柯本不喜歡 smells like teen spirit,湯姆約克直接在現場亂彈 creep 一樣,張雨生自己也不喜歡《大海》,熱愛搖滾的他,只想做一個有思想的音樂人,而不是做一個任人擺布,一個只會迎合聽眾的歌者。就像 Creep 後的Radiohead,玩出了《OK Computer》、《Kid A》《in rainbows》,張雨生在大海之後推出了兩張實驗性極強的專輯——《口是心非》與這張《卡拉ok·臺北·我》,不過相比於前者的名聲大噪,後者一直顯得比較冷門。此張專輯的製作完全採用 live 形式,每首歌曲的錄製均採用真人演奏、現場錄製,其中不乏《永公街的街長》這樣長達9分51秒的作品(個人認為一點不輸於 Bohemian Rhapsody、Stairway To Heaven 這樣的搖滾長詩)。(說到搖滾長詩,有興趣可以搜下 Rush 的 《2112》 
現場錄製這麼一首元素眾多的歌,製作成本必然極高。在當時電子 midi 製作方式流行的環境下,這種對音樂的態度真的特別難得。此專輯發行於1994年。在國外,Grunge 風潮盛行,那時正是涅槃的天下,剛錄製完 MTV 後迎來專輯發行(雖然錄完後柯本就領了盒飯…);綠洲則剛剛發行《Supersonic》。如果你有對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零年代的世界流行樂壇有所了解的話,那麼在這張《卡拉ok·臺北·我》的專輯裡,你多多少少能找到以下元素:迷幻搖滾、實驗搖滾、硬搖、blues、民謠搖滾、funk、世界音樂……甚至 Jazz、Metal 你也是能夠在某些片段中找到,可見整張專輯編曲的複雜程度之高。關於專輯表達的內容,從友情愛情,到人文關懷、社會批判,不僅有對動物、弱者、社會的思考,也有自我的反省與批判。主題非常豐富,加上作者自己也是位文史哲愛好狂人,所以作詞的認真程度也一點不亞於作曲,甚至可以直接當做詩詞來欣賞。

其中我比較推薦以下幾首:

《永公街的街長》(入耳較難,內容以個人視角放大到社會文明)
但是相比於之前的《大海》,此張專輯的銷量十分慘澹(畢竟拿到現在也無法迎合大眾的口味),不過正如張雨生本人所說:

「 一些同業認為在商業機制下,我有夠膽大妄為,製作助理一再提醒我費用超支的情況,公司內部屢屢投來的迷惘但同情的目光,為宣傳的切入點傷透腦筋…

然而,狀況與變數終會過去,唯有作品會留下來,那些用心、那些靈光閃動瞬間的驚喜會不斷帶給後繼的人希望!」

相關焦點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後知後覺
    畢竟在許多人尚未出生的1997年,張雨生就因為車禍重傷,挺了20多天後溘然長逝。在他離開的這19年間,他的歌聲仍會在很多時刻響起。即便不知道張雨生,很多年輕人第一次聽到《大海》,也都會像當年大學校園中的我們一樣,一下子愛上那旋律那歌詞那遼闊的海一樣的青春的憂傷。1993年6月,離別像夏日陽光炙烤下升騰的暑熱瀰漫了整個校園。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但是今天在電臺裡聽見《後知後覺》,差點淚目,才體會到什麼叫:「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我覺得一個創作人還是堅持他自己要做的事情比較好,我自己是妥協後的怪物。」頒獎典禮上,張惠妹拖著因為犯了支氣管炎而嘶啞的喉嚨,連唱《天天想你》、《以為你都知道》、《後知後覺》、《不顧一切》、《我期待》五首歌,緬懷恩師。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已是22年!
    是她去世後,我報名了「木船」民歌比賽,開始加入熱門合唱團,一場又一場地唱下來。像是背負了什麼使命,心裡不斷有個聲音催著我:「喜歡,就趕快去做!不要等到一切都已太遲。」然而圈內最怕的,還是像張雨生這種既擁有天賜好嗓音,又在創作上能獨當一面的天才音樂人。想當年,短短一年時間,寶哥為張惠妹製作的兩張專輯,就將香港市場中的華語音樂份額佔去了大半。作為亞洲第一真聲男高音,人們最喜歡把張雨生跟孫楠、楊培安、林志炫等高音歌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但其實這些歌手的高音質量和張雨生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 張雨生去世20年: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歷史無法假設,或許只有每年這個時候,那些念舊的人才會想起他,想起他在《後知後覺》裡的那句讖語: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今天,我們聊聊張雨生。1張雨生20歲時,最疼愛的妹妹在郊遊時意外身亡。妹妹生前愛唱歌,唱得比張雨生好聽。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已是20年!
    1、那麼遺憾,那麼耀眼20年前的11月12日,年僅31歲的張雨生因車禍搶救無效去世。這世上,才華的逝去讓人嘆息,比如江郎才盡。而真正讓人扼腕的是,負載才華的生命早早走向盡頭。千年前,早逝的王勃讓人遺憾。千年後,早早離去的張雨生亦讓人遺憾。
  • 華語樂壇歌后故事:張惠妹與張雨生的完成式
    你給我安慰 我不致頹廢你寬容慈悲 我能振翅高飛你卻功成身退 我不及言謝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 佛法:後知後覺
    01陪四歲女兒背唐詩,知玄的《五歲詠花》:「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抑揚頓挫的音調襯著軟糯清甜的童聲,此起彼伏。下一首,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稚嫩可愛的面龐紅彤彤的,因又背熟了一首,朝我得意地笑著。
  • 後知後覺
    過了國慶,突然成了入校困難戶,上學時即使能忍著不哭,也是一路悶悶不樂。每天晚上都試著和他溝通,想弄明白他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反反覆覆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幼兒園不好玩。。。 ̄□ ̄||現在才知道不好玩,也太后知後覺了吧。。。我對這款衣服的感覺又何嘗不是如此。去年,水石在各種論壇博客紅透了半邊天,我卻一直無感。
  • 肖戰新物料不斷,「小飛俠」後知後覺
    直到看到最近的一系列強勢亮相,才後知後覺,你真的看懂了嗎?這是如今看到肖戰接連不斷的新物料,「小飛俠」才後知後覺即便是後知後覺,也歡喜的不得了,至少此時已經看懂了,而且已經可以想像到肖戰接下來的狀態與節奏。以後肖戰的新物料會越來越多,現身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然後一步一步,走到屬於他的位置上去。
  • 生活中後知後覺的家長差點讓孩子的友誼破裂
    小展的家人終於和小展一起來看望小城了,看著小城那腫的厚厚的嘴唇,還有嘴唇上破後還沒痊癒的小口子,小展的家人不斷地道歉並說著好話。「再過兩天我嘴好了就可以下去一起騎車了。」「好啊,那你嘴可要快點好。」「嗯,快和我說說這兩天你們都玩什麼了。」
  • 張雨生:為妹妹圓夢,締造樂壇神話,成就張惠妹後自己卻意外去世
    這下,父母慌了,將妹妹救上岸後,她已經奄奄一息。此時,最要緊的就是抓緊時間搶救,可送到醫院後,因為主治大夫的疏忽,妹妹的最佳搶救時間被耽誤,不幸逝世。那位早早離世的妹妹有個好聽的名字張玉仙,她的哥哥正是張雨生。01自從妹妹溺水而亡後,張雨生便放棄自己工程師的夢想,開始踏上歌手之路。
  • 還記得歌星張雨生嗎?張雨生去世後母親獨守墓園23年,原因讓人心酸
    說起張雨生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當初憑藉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成功走紅。
  • 【模型攝影】後知後覺的海景房-hottoys鋼鐵俠mk47
    【模型攝影】後知後覺的海景房-hottoys鋼鐵俠mk47 文丨烽痕
  • 張雨生,因雨而生
    是她去世後,我報名了『木船』民歌比賽,開始加入熱門合唱團,一場又一場地唱下來。」張雨生說,「像是背負了什麼使命,心裡不斷有個聲音催著我:『喜歡,就趕快去做!』不要等到一切都已太遲。」1990年,影響深遠的臺灣金曲獎面世,張雨生作為當屆最佳新人提名獲得者,為越來越多的聽眾所知。
  • 歌壇傳奇張惠妹:失去張雨生後,我的「天后」之路走入異常艱難
    之後,張雨生幾乎天天去酒吧聽張惠妹唱歌,直到一個月後,張雨生對張惠妹說:你想不想出唱片?張雨生生前採訪:本來我是不了解她的,但聽她唱歌覺得唱的不錯,颱風也穩健。面對張雨生賞識,張惠妹喜極而泣,她等著一天等了很久了。
  • 《大話西遊》之至尊寶:人間許多事情,總是後知後覺
    所以至尊寶和白晶晶的這段感情裡,至尊寶是後知後覺得。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迫切地利用月光寶盒去尋找白晶晶,一次又一次。不為別的,其實就是為了彌補這份愛情,這份自己知道得太遲的愛情。那麼至尊寶和紫霞仙子呢?其實也是如此,他穿越回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尋找白晶晶。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 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1986年7月6日,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周日,他約了同學外出。
  • 張雨生去世10年後女友才走出悲痛,如今只有母親孤獨的守著墓園
    妹妹去世之後,張雨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從不知人間疾苦的兒童世界,一腳踢進了生老病死的成人世界。」妹妹喜歡唱歌,所以張雨生決定為她參加歌唱比賽,為她唱一輩子的歌。當年張雨生的父親投資失敗欠下了很多債務,於是父親準備把老家賣掉還債。可張雨生對父親說,您先等等,我看能不能想點辦法。在同年4月,張雨生演唱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從而引起了歌壇的關注。歌曲成功後,他賺了60萬。不過張雨生並沒有把錢據為己有,而是全部都給了父親。
  • 懷舊金曲張雨生 昂首闊步 不留一絲遺憾
    如需轉載本文請註明:晚安常州 ( ID:JSwananchangzhou)如果張雨生還在世的話,應該已近知天命的年紀。在張雨生短短31年的生命中,曾迸發過無盡的能量,也深藏著自我的掙扎。這個1米63的小個子,以其特有的清亮高音和非凡才華,鼓舞了一代人。一手力捧的張惠妹,也從卑南鄉默默無聞的原住民,蝶變成風靡兩岸的樂壇天后。後來,在很多公開場合,張惠妹都會演唱張雨生填詞作曲的《後知後覺》,情到濃時,泣不成聲。 「 你披星戴月,你不辭冰雪。你穿過山野,來到我的心田。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 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1986張雨生怎麼也不會想到,這竟是最後一次聽到妹妹的聲音。那天下午,妹妹因踩到山澗上鬆動的石頭而落水。被水衝走了好遠的妹妹,在救上岸時還有呼吸。張家滿懷希望地送妹妹去醫院,卻因為主治大夫的誤診而延誤了搶救時間。當心急如焚的張雨生匆匆趕到醫院,他最親愛的妹妹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那一年,張雨生20歲,妹妹張玉仙才1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