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從小與我最親的妹妹,在梨山附近的山澗不幸溺死,那一年她才15歲。
雖然從頭到尾,我沒有掉一滴眼淚,但這個傷口一直在我心中。
她是那麼可愛,那麼懂事,而且歌聲又那麼好。老天真不公平,妹妹比我更愛唱歌,唱得比我更好。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太大,在此之前,我從來不曾公開演唱過。
是她去世後,我報名了「木船」民歌比賽,開始加入熱門合唱團,一場又一場地唱下來。
像是背負了什麼使命,心裡不斷有個聲音催著我:
「喜歡,就趕快去做!不要等到一切都已太遲。」
——張雨生,寫於1988年
此後,誕生了一首歌,一首幾乎人人會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緣由的歌。《大海》這首飽含深情的歌並非寫給戀人,而是寫給他妹妹的。可以這麼說,妹妹的早逝是張雨生人生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的心雖隱隱有躁動,但仍然扮演著乖乖仔的形象,在此之後,張雨生火力全開,為自己的悲傷找到了另一個宣洩的埠。他像個一意孤行的劍客,站在高高的山崖之上,背過身去,將所有難以言說的痛楚都寫進歌裡,唱給你聽。2019年11月12日,他離開我們,已經整整22年。如今,我們只能嘆他如玫瑰驚豔,又像曇花一現,穿過香港回歸的鐘聲,凋零在風起雲湧的1997年。如果說,羅大佑、李宗盛、周杰倫,是屬於創作明顯強於唱功的,那張學友、陳奕迅,就是屬於唱功明顯優於創作的。而對於歌手來說,唱功和創作才華,只要能把其中一樣做到極致,就足以在樂壇擁有一席之地。然而圈內最怕的,還是像張雨生這種既擁有天賜好嗓音,又在創作上能獨當一面的天才音樂人。想當年,短短一年時間,寶哥為張惠妹製作的兩張專輯,就將香港市場中的華語音樂份額佔去了大半。作為亞洲第一真聲男高音,人們最喜歡把張雨生跟孫楠、楊培安、林志炫等高音歌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但其實這些歌手的高音質量和張雨生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事實上,高音僅僅是他在音樂創作過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對他來說,音樂道路上的重頭戲,還是在運用不同風格的音樂元素進行先鋒創作上。張學友曾評價他,「是天生的歌者,有著金子一般的嗓音,他創作的音樂不媚俗,也不去追求主流,很有自己的特色,香港恰恰缺少像雨生這樣的音樂人。」聊起張雨生的音樂,很多人馬上想到那首著名的KTV神曲——《大海》,還有那首曾經在90年代激勵過無數年輕人的《我的未來不是夢》。這些歌曲曾經風靡大街小巷,讓張雨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音樂偶像。其實不光是張雨生,他們那個年代的音樂人似乎都有一個特點:以芭樂情歌紅遍大江南北,但爆紅過後,這些人有的選擇去做民謠,有的選擇去做搖滾,用音樂向世間渾濁豎起中指。有的則乾脆脫離了傳統音樂的桎梏,玩起了不招人待見的實驗音樂。那麼,彼時年輕的張雨生,到底想創作什麼樣的音樂呢?當港臺一眾歌手都忙著迎合觀眾的口味,推出一張又一張情歌專輯時,張雨生在幹什麼?在過去的很多年裡,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張雨生的音樂,從本質上來說是反叛的,是逆流而行的,還是有些沉重的。和黃家駒一樣,當張雨生遇到大環境下的種種現實問題,人文主義的關懷和吶喊就成了他音樂創作的核心主題。縱觀張雨生的音樂生涯,一共推出了近20張專輯,其中評價最高的是兩張實驗意味濃厚的先鋒專輯。不過,和後來聲名大噪的《口是心非》相比,另一張《卡拉ok·臺北·我》就顯得有些冷門了。1994年,張雨生推出第六張個人專輯——《卡拉ok·臺北·我》,在當時芭樂情歌高度流行的情況下,這是一張被冠名為另類的專輯,在市場層面是完全不被當時的大眾所接受的,推出之後銷量相當慘澹,這讓雨生有些沮喪,但90%的創作自由度又讓他玩的十分盡興。而如今看來,這張專輯中的歌,幾乎每一首都稱得上是探討現實的經典之作。在這張專輯中,有一個概念被反覆提及,就是對社會底層個體生命的關注。其中一首名為《永公街的街長》的歌,第一次聽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中的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念書,倒是花了大部分的時間,聽音樂、打籃球、遊泳和看自己想看的書,甚至嘗試寫作。我寫的第一個小說,描寫的就是升學壓力下,學生被老師體罰的奇怪現象。
年少的我,看起來相當溫馴而和平,不過這種和平,顯然是壓抑過度的結果。」
看著這張臉,你很難想像卻又充滿期待地聆聽他創作出像《口是心非》、《玫瑰的名字》這樣強烈又叛逆的音樂。也因為《口是心非》和《卡拉ok·臺北·我》這兩張專輯,華語樂壇對這位天才音樂人的未來曾經充滿了期待。但是,張雨生的音樂生命又真的過於短暫,短暫到很多實驗性想法還沒來得及實現,短暫到來不及親口告別。還記得阿妹後來翻唱的《後知後覺》那句歌詞「我不及言謝,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之後張惠妹在綜藝節目中回憶恩師,說他就像是一個可以預知未來的鬼才,十年後再讀他的歌詞仍然可以體會個中深意,她說:每當回憶起這個人,總也是難以釋懷,怎麼那麼短,還不夠,還有那麼多的可能性,遠遠不夠啊。然而她不知道,最美麗的花朵,風華絕代過,便已經足夠。就像他自己說過的:狀況與變數終會過去,唯有作品會留下來。不如將遺憾惋惜都輕輕放下,讓他的光芒在音樂中永生。 品牌品宣類合作請聯繫微信:ONEONEWilliam音樂類合作、資源置換聯動產品推廣等合作請聯繫:南窗音樂(微信:Chloetong123)點這裡,2019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