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僅用三十三字,便將「寂寞女兒香」,寫成一首優美的詩詞

2020-12-28 民工作家

豆蔻年華是女子一生最美的時光。充滿朝氣,青春靚麗。時而天馬行空般馳騁幻想。時而傷春悲秋的感傷,時而竹馬青梅地嬉戲。此時的人生如同涓涓細流,像是陣陣飄來的「寂寞女兒香」。

寂寞,是一種五味雜陳的東西。很多文人騷客的筆下,它是被打翻的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鹹一把辛酸淚。劉禹錫眼中的寂寞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白居易的寂寞是「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蘇軾的寂寞是「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然而李清照在《如夢令》中,說「寂寞」是一縷幽香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古往今來,以花喻人表達惜春傷秋的詩詞如浩瀚繁星。李清照這首《如夢令》將同樣的主題,寫得別有一番韻味。全篇只有短短三十三字,沒有體現一個「花」字,便將那股「少女惜春」的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讀者讀完後,會有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躍然眼前。

昨夜雨疏風驟。把深夜風雨來襲時,少女內心的擔驚害怕描繪出來,更把惜春愛花的小心思表露一番。試想,一個少女聽到窗外的疾風驟雨,擔心自己栽種的花朵能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如此細緻入微的描述,實在少見於經典佳作。

濃睡不消殘酒。由於太過擔心那些花兒,翻來覆去不能入睡。正好想起閨房中,還有一壺清酒,乾脆起床小酌幾杯,以此來排遣內心的苦悶。常言道借酒澆愁愁更愁,伴隨著愁事湧上心頭,李清照痛飲一番後,居然在悽風苦雨中悄然睡著。再次醒來時,已經是次日清晨。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昨夜的酒意尚未退去,李清照趕忙起身問正在捲簾的侍女,昨夜過後海棠花如何。侍女微笑著回答說「依然像從前那樣嬌豔」。若問此詩為何寫得好,全憑一個「試」字。「試」寫出李清照對海棠花的擔心,生怕海棠花沒有經得住風吹雨打,想知道海棠花的狀況,卻又不敢問。

捲簾的侍女,不能領會李清照的心思。她以為問花便是花,實則是李清照在問自己。李清照將自己多愁善感的情懷,比喻成庭院裡的海棠花,與其說她不敢看花,不如說是她不敢面對自己。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永遠是一個令人琢磨不透的才女,結尾一句用「綠肥紅瘦」使得整首詞的風格實現逆轉。一場大雨經過庭院,綠葉散落一地。在綠葉簇擁下的百花叢中,只有海棠依舊濃烈地盛開,大有王安石筆下「濃綠萬枝紅一點」的意境美。

年方十六七歲的李清照,已經開始萌發出一股寂寞。時常望著小徑香疏的院落髮呆,時常蹦出一股憐花惜春的情懷。這首詩詞由花及人,但又不直接寫花兒,將少女比作一株孤傲的海棠花,亭亭玉立卻無時無刻不散發著寂寞的幽香。

記得民國才女張愛玲也有一段類似的故事。張愛玲一樣愛花,時人稱讚張愛玲「臨水照花人」,女人看花若用「賞」字未免太俗,只能用「照」字才能還原少女的姿色和花兒的芬芳。所以,才女照花花更美。張愛玲如此,李清照亦是如此。

相關焦點

  • 李清照:17歲寫下33字千古小令,寫盡寂寞女兒香,期待著俊秀男兒
    李清照的這首小令,是她17歲所作。17歲年紀,朝氣蓬勃、青春逼人,但少女的心思,也會多了那份細緻與敏感,最易傷春悲秋。原來那份年少騎竹馬、弄青梅的樂趣早已不在,待午夜夢回時,才偶爾拾起昨日的細雨流光。此時,最是寂寞女兒香。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清照用自己與侍女的對話寫成了一首詞,成千古絕唱
    《如夢令》詞牌名源於蘇軾,但最經典的作品卻出自李清照之手,李清照最受人稱道的一首作品,便是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一生至少讀一次
    中華文壇幾千年,其中的女詞人寥寥無幾,有才有貌者更是鳳毛麟角,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詞中皇后」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婉約詞後人爭相學之,影響深遠。隨著歲月的流逝,李清照的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愈加歷久彌新,她的名字更是流傳千古,譽滿天下。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
  • 如何用詩詞表達對一個人的思念?李清照這首千古名作,堪稱經典
    你有想過為什麼要讀詩詞嗎?我想你也許和我一樣,是因為它能夠將很多莫名的情緒表達得非常貼切而動人。譬如,兩情相悅的歡愉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苦無知音的寂寞是「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經歷坎坷後的釋然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詩詞丨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此等情詞豔語,即使與當時風流才情俱佳的詩詞高手相比,怕是也不分伯仲。新婚燕爾,丈夫趙明誠外出,又恰逢重陽節,在如此時刻,李清照思念不已,就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婉約詞宗李清照的「抄襲」路:每「抄襲」一首,便成一首千古名篇
    最近常讀婉約詞宗李清照的詞,發現她有許多詞作中的「佳句」,都是「化用」前人的作品。要是換到如今,鐵板釘釘算是抄襲了。可是從來沒人說李清照抄襲,因為她「抄」得巧妙。她針對不同的詞,根據其本人或者詩作的知名度,採用了各種先進的「抄襲」手法。計有「高級抄襲」、「碎屍抄襲」與「融梗抄襲」等多種。
  • 李清照寫過一首渾厚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在李清照孤獨之際,張汝舟(一作張汝州)為騙領李清照錢財,乘虛而入,對李清照萬般套近乎。李清照那時候孤苦伶仃,便頂凡俗之風嫁個張汝州。結婚後,二人察覺都遭受了矇騙,張汝州發覺李清照並沒有自身預期中的萬貫家財,而李清照也發覺了張汝州的虛偽,乃至到之後的拳腳相加。
  • 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全詩僅20字,卻令很多男兒自愧不如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說起李清照啊,大家想到最多的應該都是她的婉約詞,她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縱觀李清照的一生,我們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歡聚少、愁苦多、也從容」。作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擅長書畫,通宵金石;作為詞壇婉約宗主,她文詞絕妙,當行本色;雖然不幸的人生經歷使得李清照的詞風以婉約為長。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怨恨綿綿,人落淚李清照作為一代才女,有著豪邁和堅韌的性情,但是她作為女人,同樣有著痴情哀婉的小女人的一面。這一首《怨王孫》就是這樣一首詞句,將一個痴情怨女描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不禁讓男人憐愛,讓女人感動。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一心想要上戰場,驅除金兵,收復中原故土的好男兒辛棄疾,內心也有脆弱的時候。
  • 【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
  • 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寫盡相思之苦,引得無數人的追捧
    那說起描寫相思最深情的詞人,非北宋時期的才女李清照,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描寫愛情,並且寫得極為真誠,尤其是一首經典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那更是處處充滿了憂愁。而且這首詞寫得也是很巧妙,完全是在描寫內心的感受,並沒有過多的鋪墊,一開篇便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使得我們讀了之後,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深沉的相思之苦。
  • 她與李清照並稱「雙壁」,這是她最令人斷腸的一首詞,寫盡孤獨!
    相信很多朋友都讀過不少李清照的詩詞,甚至聽說過李清照是「古今第一才女」,其實這些都是後人們的評價,在李清照生活的那個年代,人們雖然也是承認李清照是才女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古詩詞哪怕到了現在也依舊被傳頌,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正如她的詩詞一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豪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為孤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新質樸,不過就是這麼有脾氣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奇怪」詩詞,通篇54字,但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比如她的一句「悽悽慘慘戚戚」,讓人只讀了這一句便感覺無限悽涼;她的「載不動許多愁」,更是將沒法衡量的愁思寫的好像有了實體;她的「人比黃花瘦」,更是說不出的讓人憐惜。有人說:年少莫讀李清照,人生最苦是相思!讀李清照,仿佛讀到了自己的一生。每一首詩,都是一段人生,每一首詞,都是一段故事。李清照,17歲成名,中年喪夫,晚年流離失所,卻活出了女人最高雅的一生。
  • 李清照筆下的冷門詩詞,閨中小女兒情態盡顯
    在宋代詞壇上,李清照作為女人能和那些男人們平分文壇天下,其才華橫溢可見一斑。作為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的詞用詞典雅,意境優美,細細讀來讓人唇齒生香。眾所周知,李清照家境優渥,父親在朝為官,母親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她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小小年紀就顯露出了作詩填詞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