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吃甜食,讓你食道胸口灼熱、胃食道逆流嗎?」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在日常生活中,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到底什麼是胃食道逆流?石家莊長興醫院中醫消化病專家張璐表示,胃部裡的胃酸或食物往上倒流進入食道、咽喉、口腔,或呼吸道等部位,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就稱為胃食道逆流,也就是俗稱的「燒心」。
當食物在身體「開倒車」時,我們會感覺脹氣、消化不良或是常常打嗝;長久下來甚至會有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吞咽困難、牙齒腐蝕蛀牙、睡眠障礙、聲音嘶啞、胸口疼痛和胸悶等症狀,嚴重可能造成氣喘病發作。這個生活忙碌緊張的現代人常見的疾病,雖然不會致命,卻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其生成的因素,以避免此病症的發生。
胃食道逆流 兩三個月一次已算頻繁
賁門因某些原因開始鬆弛或關不住時,就會形成胃食道逆流。
胃有個上口叫賁門,一個下口叫幽門,賁門平時是關緊狀態,若打開會造成嘔吐等現象。當賁門因某些原因開始鬆弛或關不住時,就會形成胃酸逆流。
讓賁門打開的原因有:吃太飽、吃飽馬上坐下或睡前吃宵夜。吃飽立刻坐下來時,沒有消化的食物就變成壓力往上頂,造成胃酸上流。吃完宵夜躺平,如果賁門不是很緊,胃酸也容易逆流。時間長了,賁門的括約肌越來越松馳,就使症狀更嚴重。當括約肌開始鬆弛,就越來越難以恢復,像橡皮筋的彈性會產生疲乏一樣。
胃食道逆流嚴重時,胃酸會直接逆流到喉嚨處,因胃酸屬強酸,會灼傷喉嚨。有些病人認為兩三個月才一次胃食道逆流,不算常發生,但其實已是太頻繁。因為胃酸灼傷咽喉黏膜要半年左右才能復原,若兩三個月一次,喉嚨永遠好不了。黏膜無法復原會造成喉嚨常有刺痛感,講話聲音沙啞,甚至吞咽都會有問題。
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因素?
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最常見的三大因素有:
◆藥物因素:一些慢性病常用藥物可能降低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
◆食物因素: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茶、咖啡、酸的水果、洋蔥、辛辣食物等);
◆肥胖:體重過重者,會壓迫胃和食道,使下食道括約肌鬆開,造成胃酸逆流入食道內。
臨床上瘦的人胃食道逆流也比較常見,主要是胃功能不好的緣故。
如何防止胃食道逆流的發生?
張璐表示,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是防止其發生的關鍵,尤其是飲食方面。若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必須戒菸、戒酒以及避免刺激性的飲食。用餐後儘量不要立刻躺下,睡前3小時內不要進食。晚上睡覺時若覺得不舒服,可將上半身墊高15至20公分。平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壓迫腹部,肥胖患者建議減重以助於緩解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張璐提醒,長期胃食道逆流患者,約有1~3%可能發生食道黏膜病變,產生食道黏膜病變的患者,每年有0.1~0.4%的機會轉變成食道腺癌。因此若懷疑或發覺有胃食道逆流症狀,應儘速至消化科求診,讓醫師判斷是否有食道糜爛情形及其嚴重程度,並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千萬不要忽略或強行忍耐,以免延誤就醫導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