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南部的隴南市宕昌縣,地處秦巴山特困片區,是甘肅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位於宕昌縣東南部的甘江頭鄉張家山村,又是脫貧攻堅戰場上難啃的「硬骨頭」。
據中信銀行蘭州分行派駐張家山村的第一書記李國義介紹,張家山村距宕昌縣城28公裡,距離鄉政府12公裡 ,平均海拔2700米,屬高寒陰溼地區。全村轄3個自然村,分別在挫頭山、張家山以及古蹄山三座山上,共131戶54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535人,貧困率近100%。張家山村山高谷深,土地貧瘠,靠天吃飯,畝產低、收入少,養蜂、中藥材種植、花椒栽植、勞務輸出是主要收入來源。由於長期貧困,近親結婚導致智障人士較多,脫貧難度大。
由於「一方山水養育不了一方人」,早在2017年8月,宕昌縣委、縣政府就確定將張家山村列為宕昌縣12個整村易地扶貧搬遷村之一,進行整村易地扶貧搬遷。2019年,全村村民主要搬遷至鄉政府所在地謝家壩村和哈達鋪鎮。
張家山村整村易地搬遷後,醫療、住房和教育問題得到根本改善。但搬遷地無可耕種土地,且無工廠予以就業,生產仍將在山上,收入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圖:張家山村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張家山村時還發現,已經搬遷到謝家壩的大部分村民,都會不定期返回十幾裡遠的山上去耕種。由於今年降雨較多,從山下通往山上的鄉村公路還隨時被小型泥石流和塌方中斷。
為了讓村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對口幫扶單位,中信銀行積極尋求搬遷後的持續產業發展問題。
產業扶貧的諸多探索
據中信銀行蘭州分行行長曲嵩介紹,該行明確提出「黨建+聯建+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思路,先後累計投入1400餘萬元,在宕昌縣持續開展扶貧工作,先後幫扶了車拉鄉扎峪河、茹樹、坡裡3個村和甘江頭鄉張家山村。
自2015年開始,中信銀行總行決定每年出資200萬元,持續5年,為宕昌縣捐贈資金開展扶貧工作。2017年中信銀行定點扶貧村茹樹村、扎峪河村和坡裡村,實現了整體基本脫貧。2017年,宕昌縣將中信銀行的幫扶村調整為甘江頭鄉張家山村。
2018年6月,中信銀行蘭州分行選派了作風紮實、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幹部李國義擔任張家山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2019年6月,增配張繼榮、卞志全2名同志,充實到張家山村對口幫扶工作第一線。
圖:第一書記李國義和村民
2018年至今,中信銀行在張家山村開展扶貧幫扶工作,建成了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和電商平臺,為貧困戶購買了雞苗、花椒苗和蜜蜂,組織貧困戶從事種養業,努力拓寬收入來源,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為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信銀行蘭州分行還開展「扶貧要和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的教育扶貧。累計投入6萬元,組織相關勞務技能培訓8場,培訓244人次,幫助外出務工人員提高工作技能水平,增加勞務收入。累計投入扶貧助學資金20.71萬元,為坡裡村、茹樹村、扎峪河村38名大、中專學生發放扶貧助學資金9萬元,為張家山村94名在校學生發放助學金11.71萬元。
但如何讓張家山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是困擾蘭州分行黨委的首要問題,在多方了解、深入調研的情況下,一條精準幫扶張家山村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讓太陽給村民下個「金蛋」。
據中信銀行駐村幫扶幹部張繼榮介紹,2018年8月份,蘭州分行行領導在與中信證券進行扶貧經驗交流中了解到,光伏扶貧是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倡導的脫貧方式之一,能夠破解貧困村產業匱乏和村集體經濟薄弱等難題。在納入光伏扶貧補貼目錄後,可獲得0.75元/度的發電收益(電價加補貼),且20年保持不變,能夠為貧困戶帶來穩定長期的收入。由此,蘭州分行決定推動實施光伏扶貧項目。
排除萬難終獲落地
圖:中信銀行光伏扶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看到,在宕昌縣理川鎮汪布村的山坡上,光伏電站現已建成,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已經開始發電,將源源不斷地為當地貧困村民帶來收入,但是背後建成的過程卻是歷經困難和艱險。
據介紹,為了儘快推動能夠推動項目落地,中信銀行蘭州分行黨委確定由主管扶貧工作的行領導牽頭推進。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省扶貧辦,在得知中信銀行將無償捐建光伏扶貧項目的情況後,也都大力支持。
2019年4月中旬,宕昌縣對項目建設進行了選址,並上報了光伏項目。省發改委和省扶貧辦於4月底上報國家能源局和國扶辦。5月初在省發改委牽頭下,與省扶貧辦共同到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進行了專題匯報,由於宕昌縣不在國家確定的471個光伏實施縣中,項目被擱置。
據張繼榮介紹,面對因不在光伏扶貧實施範圍內的現狀,在推動中遇到的較大阻力,中信銀行蘭州分行黨委領導考慮到光伏扶貧項目建成後給貧困戶帶來的好處和確實適合建設光伏扶貧的情況,始終堅持不放棄,通過各種途徑爭取項目實施的可能性,主管扶貧工作的副行長先後7次到國扶辦、國家能源局溝通匯報。終於在2019年10月8日,在甘肅省扶貧辦同志的陪同下,中信銀行總、分行領導再次前往國扶辦匯報溝通,在向國扶辦領導匯報項目情況後,取到了國扶辦領導的認可,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0月15日,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在了解到項目情況後親自督辦,並要求宕昌縣全力配合。至此,項目得以正式啟動,中信銀行蘭州分行從駐村幫扶工作隊中抽調專人負責光伏扶貧項目的實施。
根據甘肅電力設計院編制的實施方案,項目地址位於宕昌縣理川鎮汪布村附近,項目佔地73畝,設計裝機容量1500 千瓦,項目設計壽命25年,項目概算投資890萬元,並最終確定帶動甘江頭鄉張家山、安家溝、袁家山、韓家山和理川鎮汪布5 個村2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項目推進初期,中信銀行總行也同意,並在已下撥600萬元捐贈資金的基礎上,增加290萬元用於項目建設。
建成電站的「中信速度」
項目獲得許可後,工期卻是異常緊張。原來國家「十三五」光伏扶貧項目須在2019年12月20日建成併網發電,否則將無法納入光伏扶貧補貼目錄的限制。短短65天時間,要完成各項前期手續、招標、施工建設等諸多環節的工作,所面臨的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張繼榮表示,當時宕昌縣委、縣政府也給開闢了項目建設綠色通道,「邊施工邊辦項目手續」,及時啟動了項目招標。該項目於10月21日取得項目備案文件,22日取得用地說明等項目要件。10月23日省發改委牽頭召開了中信銀行捐建光伏扶貧項目的協調會,10月30日項目開標,甘肅電力設計院中標,11月5日籤訂EPC總包合同,同日開始入場施工,電網接入工程也同步開始施工。
張繼榮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憶,開始辦理項目手續時,才知道各種手續十分繁雜,即要辦理項目前期的各項手續,也要同步辦理電站併網的相關手續,可謂是千頭萬緒,由於項目實施時間倉促,且縣上第一次辦理光伏項目的相關手續,很多政策掌握不到位,多次溝通後才能辦理 。僅在辦理併網手續時,也是多次反覆協商確定報裝主體,最終確定由張家山村專業合作社作為項目建成後的管理主體申請併網,在完成了合作社經營範圍變更後才予以報裝。如此過程不勝枚舉,其中所經歷的曲折和艱難無法用簡短的語言進行描述,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
在項目開始施工時當地已進入冬季,施工現場海拔較高,白天天氣晴好,日落後溫度迅速降低,施工方及時制定了相冬季施工預案,採取各種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前期樁基及支架安裝及箱式變壓器、逆變器的採購都十分順利,光伏組件也已採購並付預付款,預計項目在12月10日前可以完工,但到了11月25日,光伏組件廠家無法按時全額交貨,僅能提供少部分組件,如果不能按期建成將無法納入扶貧光伏補貼目錄。
面對如此困境,中信銀行積極與總包方溝通,想盡一切辦法爭取按期併網,最終經總包方協調,從其他項目上調出一部分光伏組件,滿足了項目需求。最終於12月18日,光伏組件到場,施工人員冒著嚴寒連夜安裝,最終在10月20日順利實現了全額上網。
同時,在甘肅省扶貧辦的支持和指導下,於12月20日完成在扶貧光伏系統中及時錄入了光伏扶貧項目的相關信息,並經過村、縣、省級公示,上報國扶辦。2020年2月10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國扶辦聯合下發的《關於公布可再生能源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第三批光伏扶貧項目)的通知》(財建﹝2020﹞13號),將理川鎮汪布村電站納入補貼目錄範圍。
截止2020年10月20日,該電站併網306天,實現上網電量166.31萬度,獲得發電收益124.73萬元,發電效率較設計方案有20%以上的提升,為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提供了保證,為貧困戶增收拓寬了渠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