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吃完酒菜,放下一個碎銀子就走,為何店家從來不管夠不夠?

2021-01-16 騰訊網

想必看過古裝片的都知道,凡是拍攝俠客或者主角在酒樓吃完喝完,或者是買一些什麼東西,總是很瀟灑的扔下一塊碎銀子,轉身就走,那真是好不瀟灑。屬實是讓人狠狠的羨慕了一把,但是話說回來,一塊銀子的價值真的那麼大嗎?

說到銀子的價值,就不得不先說一樣東西了,那便是「戥子」。戥子是一種小型的量具,可以精確到五十分之一兩。由木質或骨質或金屬制秤桿、金屬秤砣、秤盤和提手構成。秤桿上有刻度。專門用來稱金、銀、藥品等分量小的東西。而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掂量一下,或者咬一下。既然要用專門的秤去秤,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古代的常用的貨幣一般是銅錢,白銀和黃金三者。當然,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不同朝代兌換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朝代不同時期也不一樣,不像現在一元等於一百元這樣明確。以明朝為例。《明史》記載「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可知明朝前中期黃金白銀比例為1:4或1:5,而1644年前後境外白銀大量流入,1兩黃金約可兌換8兩白銀。所有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1兩黃金=8兩白銀=8000銅錢。也就是說一兩白銀大概等於一千銅錢。在古代,普通人吃一頓飯最多也就一百個銅錢。所以凡是用碎銀子結帳的人,店小二一般都不會去算的,因為只會多不會少,所以店家開心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再去細算呢。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銀子價值這麼高,那古時平民百姓豈不是也很富有咯」。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百姓用銀子交易,其實都是不太真實的。在古時,普通百姓家中一般是很少有完整的一錠銀子的。最多也只有一些散碎的銀子。而即便是散碎的銀子,價值也是很高的,除非婚喪娶嫁這種大事,一般是用不到銀子的。平時吃喝開銷用銅板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古代人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為什麼小二從來不數錢?
    我們在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經常看見一個熟悉的場景,一個大俠吃過飯,直接扔下一塊銀子,豪爽的說,「小二,不用找了」。而店小二趕緊雙手接過銀子,點頭哈腰的說「謝謝大爺」。
  •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不數銀子?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飯後放下一塊金子或者銀子就離開了,既沒有問夠不夠,也不需要找零,店小二回一句 「客官慢走」 的橋段。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不數銀子?電視劇中的劇情在古時候的特定場景裡也會出現,但發生的對象也都是屬於土豪類型,這種情景設定不外乎為了給觀眾營造一個豪邁、不拘小節的英雄氣節,為了填充劇情,這種算帳找零情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在古代,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小二卻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可謂是播的如火如荼,看得小編那叫一個過癮,當小編還沉浸在這一部劇中,沒有出來的時候,後面緊接著另一部劇又開始了,感覺自己都好像穿越了一樣,話說,這古裝劇看了之後,還真是能漲不少知識呢,對於小編這種歷史盲來說,也能從劇中了解到不少歷史文化。那不知道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除了劇情吸引人之外,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 古人下完館子,放一錠碎銀子就走,店小二為何不攔?飯錢不夠咋辦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情節,就是魯智深隨手在身上掏出一些碎銀子遞給店家,店家看都不看,直接將半隻熟狗肉都給了他,還不停的給他上酒,最後還直接讓魯智深走了,臨走前他還跟店家說呢:「多的銀子,明日又來吃。」店家怎麼就知道魯智深的銀子夠飯錢了呢?居然明日還要來吃?
  • 古人下完館子,丟一錠銀子就走,為何店小二也不攔?錢不夠咋辦?
    小時候看古裝劇,少年總是懷揣英雄夢,鮮衣怒馬,仗劍走江湖,在客棧吃完叫一聲"小二,上酒",走時掏出一錠銀子往桌上一擲,道:"小二,結帳。"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閱歷不斷增加,我們終究沒有成為英雄,卻讀了不少書,知曉了更多歷史。
  • 古人吃完飯,放一錠銀子就走,小二為何也不數?如果不夠數咋辦?
    水滸當中這種美食場面非常的多,尤其是在某位好漢跑進酒店,把銀子砸在小二的面前時,我們仿佛看到了1000年前的大款: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夠麼?」酒家看了道:「有餘。還有些貼錢與你。」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
  • 古代人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用手就能掂出重量?
    在一些影視作品當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古代人拿一些散碎銀子交易的場景。這讓我們不由得產生了好奇心,碎銀子本身真的能拿來作為一般等價物嗎?古代人使用的碎銀子,到底是怎麼確定重量的,用手能掂量出來嗎?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 古代的碎銀子是如何產生的?
    一般來說一兩銀子相當於1000文銅錢就是說你用一兩銀子買幾百文的東西之後會收到一堆硬幣所以面對銀子這種巨大金額的煩惱聰明的古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用鋼剪把銀子剪碎降低單塊銀子的重量便於和銅錢進行兌換比如您拿十兩的整銀錠去店裡買價值七兩銀子的東西一般正規的店家首先專門稱金銀的一種小秤
  • 你吃完飯會不會不問價格,放下錢就走?古人就不問,店小二也不追
    吃完飯的食客,會隨手取出一些銀子,或碎銀,或整錠,放在桌上之後,也不問是多了還是少了,自然持劍而去。此時,店小二過來收拾碗筷,拿起銀子也不掂量,直接就交給收銀的老闆了。我一度認為這個舉動很奇怪,吃的又不是套餐,為什麼隨意放下銀子,而不在意數量的多少呢?
  • 為啥古代大俠吃完飯後,丟下錢包扭頭就走,店小二也不仔細數數?
    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假設一個場景。武松剛剛打完老虎回來,前往一個小店裡面吃飯,然後坐下要了一個醬豬蹄兒,要了兩饅頭,吃完飯之後飯店小二告訴他:一共花費322錢,然後武松從自己的兜裡面掏了一大堆的散碎銀量,掏完一堆又掏一堆。好長時間之後終於把這些錢湊齊了,然後店小二說:不行不行,我得數一數,看看這個錢夠不夠。
  • 為何古人吃飯放下一碎銀就走?店小二不清點也不攔住,還熱情送客
    為何古人吃飯放下一碎銀就走?店小二不清點也不攔住,還熱情送客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大家是不是常常看到一幕這樣的場景,客人在飯店酒館吃飽喝足了往桌子上丟了一點碎銀子跟店小二招呼一聲就走人了,而店小二連銀子都不清點就熱情的送客人出門,很多人會奇怪電視劇就這麼隨便嗎,難道不應該算算多少錢核對了再送客嗎?還是說碎銀子在古代真的有這麼值錢。
  •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有一個標準定價嗎?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有一個標準定價嗎?在古代,黃金的數量稀少,由白銀充當起了硬通貨的角色。由朝廷統一鑄造的銀錠,五兩、五十兩甚至上百兩不等。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銀子,日常生活都是用銅板。就算富家子弟出門也不能帶著大銀錠,一來太沉,二來好多店家找不開。
  • 為什麼古人吃完飯不問多少錢,放下銀子就走?評論區都是精英
    1、我一直有個問題,為什麼古人吃完飯不問多少錢,放下銀子就走?
  • 古代喝酒後扔下銀子就走,一頓飯一兩銀子?了解真相後我笑岔了!
    隨手就把一錠銀子扔在了桌子上,然後就揚長而去了。這樣的情節實在是有問題的:首先是,一錠銀子值多少酒菜;其次,要帶上多少銀子才能闖蕩江湖;還有,店家收到銀子就放心了嗎?最後,按今天的標準,1兩銀子能吃什麼樣的酒菜?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銀子的價值有多大?在民國時期,一塊銀元可以買進一頭牛。而一塊銀元的重量為25克左右,而且它的成色不是100%全銀的,一般有90%就非常好了。
  • 古人下完館子,丟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從不阻攔?不怕少給了嗎
    這裡有一個問題,不管吃多少東西,食客似乎都只用付一錠銀子,如果這錠銀子不夠飯錢,那怎麼辦?更何況,客人就一定知道自己消費了多少錢嗎?而且,看到付一錠銀子的客人,小二幾乎從來沒有阻攔過,他們就不怕少給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從古代流通錢幣的價值問題說起,當我們弄清楚銀子的購買力,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在古代,人們大多數還是使用銅錢,或者是銅板進行交易,在明朝之後,銀子才開始逐漸進入市場。
  • 古代大俠真像電視劇裡那麼豪邁,吃完飯就扔下銀子走嗎?
    古人在飯館裡吃完飯扔下銀子就走,這種場景在歷史中根本不會發生。即使你是大豪客,吃完飯扔了一大塊銀子在桌子上,你本意還想著打賞消息靈通的小二,但小二卻不會領你的情,他會攔住你不讓你走,因為他要確定你扔的銀子成色如何。歷史上,歐洲人為了交易方便,很早就習慣把金銀鑄成硬幣,用國家信譽擔保貴金屬的成色從而保證金銀得購買力。
  •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如今科技迅猛發展,百姓的生活今非昔比,古代人的生活和現代相比大不相同,很多情況下,人們多數從古裝影視劇中才能對於古代人生活習慣、衣食住行略知一二。
  • 碎銀子
    碎銀子, 顧客需要購物的時候,拿出銀子,計算出需要的銀子,然後剪下一小塊,稱量其重量是否合適,進行交易。如果拿出的是整個銀錠子,這麼剪開就成了碎銀子。如果本來拿出的是比較大塊的碎銀子,這麼一剪自然更細碎了,還出現了更小的「銀角」。沒有剪刀也不要緊,銀子很軟的,甚至用牙齒也能咬下來。
  • 在古代有錢人都是用一錠銀子,為什麼老百姓用的都是碎銀子?
    除了官銀,也有做生意往來所澆築成銀鋌、銀元寶之類的,做朝廷生意的大商號才能收到官銀,普通老百姓一般生活所用都是碎銀兩。如果有個有錢人家帶著五十兩的銀元寶去吃飯,只需要一兩銀子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店家就會拿出一個剪刀,將元寶的邊上剪下一個小條,如果剪得少了就再剪一次。
  • 古代大俠去吃飯,扔下銀子就走,難道店家不怕錢給少了嗎?
    劇中會有不少武林高手,還會講講這些武林高手的生活,就比如劇中這些武林高手去飯店吃飯之後扔下一兩、二兩銀子就走了,是不是就會有人有疑問了,錢給少了怎麼辦?店家不虧嗎?不像當今社會銀子多用來製作裝飾品,就比如戒指,手環,項鍊等等。清朝的時候還有會有銅板的,一兩銀子大概可以兌換一千個銅板,而如果是二兩銀子就基本可以滿足一戶普通人家一個月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