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數不清的偽君子,只有他,壞的光明正大無怨無悔

2021-02-23 金庸武俠

《連城訣》是金庸先生畢生唯一一部刻畫人性的小說,劇中男主角狄雲絕對是所有小說系列最悲慘的人物形象。從小就是孤兒的狄雲跟著師父「鐵索橫江」戚長髮長大,但是自從進入萬圭家後,所有的厄運都不期而來,先是被萬圭誣陷姦污婦女罪而壓入大牢,而後被削斷手指,繼而穿琵琶骨。這一些列遭遇不免讓觀眾看得揪心不已。那麼,劇中的偽君子和小人都有誰呢?其實,除了狄雲、丁典、梅念笙和水苼之外,基本上挑不出正義之士了。

第一:「鐵索橫江」戚長發。此人陰險歹毒,人面獸心,外表老實巴交,地地道道一個農民,實則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首先是對親生女兒戚芳和徒弟狄雲,戚長發最親近的人,都教給他們完全錯誤的武功心法,沒有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戚長發和師兄聯手,一起暗害自己的恩師梅念笙,只為得到連城訣中的寶藏,可謂是大逆不道,歹毒至極;在大結局處,戚長發竟然還妄圖加害對自己毫無傷害的徒弟狄雲,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被利益衝昏了頭腦,為了寶藏可以犧牲掉所有人。最後被寶藏上的劇毒攻心,真的是報應不爽。

第二:「中平無敵」花鐵幹。這個號稱「南四奇落花流水「排行老二的大俠,真是畜生不如。因為出色的武功,和劉乘風、陸天舒等人結拜為異性兄弟,也是江南一帶的江湖豪傑。沒想到最後所做之事全是貪生怕死、阿諛奉承、忘恩負義、卑鄙無恥的事。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不惜屈服於血刀老祖的恐嚇之下;為了不被老祖殺害,滿嘴的違心話實在是噁心至極;為了自己不被餓死,轉而吃掉自己結拜兄弟們的屍體;為了自己的江湖威望,謊稱自己除掉了萬惡的血刀老祖;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不惜玷汙侄女水苼的清白。可以說,花鐵乾沒有做過一件好事,全都是些卑鄙的下流勾當。

第三:「萬氏」父子。這兩個人可以說是歸為一類的利益之徒。「五雲手」萬震山為了得到連城訣不惜加害自己的師父;而後為了獨吞連城秘訣,又把師弟戚長發修砌到牆裡;為了自己的計劃不被外人得知,加害自己的孫女「空心菜」和兒媳婦「戚芳」。萬圭可以說是萬震山的得意兒子,把妻子戚芳砌到牆裡,和萬震山共同的目標就是得到連城寶藏。但是這二人只圖利益,心機和歹毒程度遠遠不如戚長發,但同樣是十惡不赦的畜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第四:「坦蕩」的血刀老祖。相比上面外表正義凜然內心卻陰暗不堪的偽君子,血刀老祖壞的坦坦蕩蕩,不留一點私心。血刀老祖非常有自己「壞」的原則性,既然是壞人,就光明正大的幹壞事,不做一件好事,要讓全世界知道自己是十惡不赦的壞蛋。這才是壞蛋該有的樣子,可以用盡一切陰謀手段幹掉自己的對手,可以說是壞的徹底。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血刀老祖就是徹頭徹尾的小人。但是,小人隨時可以預防,偽君子你又怎麼能夠防範?為了利益不定期的在背後耍盡心機,平時沒有大的作為,一旦牽涉到利益層面,會發了瘋似的除掉所有人,不管你是不是朋友。

所以,《連城訣》裡大多人都是卑鄙下流的無恥之徒,只有「光明磊落」的血刀老祖,從來不會虛偽,也從來不會再背後下刀。相比之下,血刀老祖真是壞的可愛,壞的「正派」。

 人生哪有不惑
四十不惑,是孔子對自己說的
5000年才TM出一個孔子
歡迎關注「地產人哪有不惑」

相關焦點

  • 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網友:佩服古人的智慧
    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正大光明」大放光明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故宮的「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看到這一幕評論區網友沸騰了
  • 《連城訣》——沒有俠的存在
    正如倪匡先生所言,如果說《神鵰俠侶》是一部「情書」,那麼《連城訣》就是一部「壞書」。「情書」寫盡天下各色人等的情;「壞書」則寫盡天下各色人等的「壞」。人性的壞、人性的惡在《連城訣》裡被描寫得露骨徹底,令人看了不寒而怵茶飯不思。我至今記得第一次讀完全書掩卷時遍體生寒的恐懼,直到多年後還清晰可感。
  • 連城訣:真小人不可怕,壞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假好人和偽君子!
    《書劍恩仇錄》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張召重,寫四大惡人,一個比一個精彩,但寫好人君子,段譽啊,不夠精彩。不可否認,梁羽生先生所言在理。金庸小說中不乏壞人,而且一個比一個有特色,譬如:《天龍八部》的四大惡人、慕容復、鳩摩智;《射鵰英雄傳》裡的歐陽鋒、裘千仞、楊康;《神鵰俠侶》裡的李莫愁、公孫止、金輪法王;《倚天屠龍記》裡的成昆、玄冥二老、陳友諒;《笑傲江湖》裡的嶽不群、左冷禪、餘滄海;《俠客行》裡的貝海石、石中玉;《碧血劍》裡的玉真子、溫家五老;《鹿鼎記》裡的洪安通、馮錫範、吳三桂;《書劍恩仇錄》裡的張召重,乾隆皇帝;
  • 不僅僅是比喻,古人所說「正大光明」「明明德」的真正含義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繪畫作品中,或古代皇宮中、衙門裡,看見「正大光明」、「明鏡高懸」之類的匾額。 自古以來,人們就常說,做官要正大光明,做人要正大光明,做事要正大光明。
  • 張一山終於「官宣」了,可以正大光明的牽手了,網友紛紛送去祝福!
    這段時間有網友爆出張一山終於官宣,可以正大光明了。很多網友在聽到之後表示還好我沒放棄,有網友爆料鹿鼎記這部劇又即將翻拍,其中男主是張一山,楊紫有可能出演劇中的建寧公主。表示這下兩人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牽手戀愛,並且成為夫妻了。很多人對於此劇都非常的期待,對比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鄭爽疑似小號威脅張恆!事業全面停止:官方開始進行調查,多項合作遭停止下架叫「前夫」已過時了,看馬伊琍怎麼稱呼文章,網友:長見識了!甜馨已經改姓?李小璐朋友圈曝光婚姻現狀,賈乃亮夠絕!陳坤兒子戀情曝光?
  • 嶽不群是偽君子嗎?為何任我行等大人物都知道?他有什麼爭議之處
    其實知道嶽不群是偽君子的大人物,只有任我行,左冷禪,衝虛道長而已。他們發現的過程都是心中先有判斷,然後通過事實來檢驗。 這本就與君子一詞相反,君子就該正大光明,就該光明磊落,不屑於施展陰謀詭計。 這種段落書中很多,包括陰謀奪取了林平之的闢邪劍法,殺了英白羅,將計就計坑了左冷禪等等 可嶽不群表面依然正氣凜然,一副妥妥的君子做派。
  • 《倚天屠龍記》經常被翻拍,為何《連城訣》卻只有2個版本?
    真是令小編費解,《倚天屠龍記》常年被翻拍,為何同出自金庸筆下的《連城訣》卻只有兩個電視劇版本呢?1989年版《連城訣》是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20集古裝武俠劇,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由邱家雄執導,郭晉安、黎美嫻、謝寧、林文龍、吳鎮宇、曾江、陳美琪等主演。
  • 嶽不群:相較於「偽君子」的稱號,我更喜歡稱他為「造夢者」
    提起嶽不群,我想看過《笑傲江湖》原著或者電視劇的朋友對他決不陌生,他是華山派"氣宗"勢力的掌門人,主角令狐衝,第二主角林平之的師父,其外表雖謙虛文雅,正氣凜然,江湖人送外號"君子劍",但他的背後,卻是陰狠毒辣,狼子野心之輩,十足的偽君子。嶽不群與《連城訣》花鐵幹、《飛狐外傳》湯沛、《倚天屠龍記》朱九齡合稱"四大偽君子",並為其之首。
  • 冬至奇蹟,正大光明牌匾被點亮。古人的智慧無窮也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據了解,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 《連城訣》
    今天想聊聊「連」,也就是《連城訣》。畢竟《連城訣》不似《神鵰俠侶》或者《射鵰英雄傳》那般家喻戶曉,所以故事的人物和情節還是要大概介紹一下的。故事主人公狄雲本是個老實粗鄙的莊稼漢,他師從「鐵鎖橫江」戚長發。狄雲有個小師妹戚芳,是戚長發的親女兒。說起這戚芳,她可能是整本小說裡少有的美人胚子了,所以秉承「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的潛規則,小說很多情節也就自然而然與戚芳有關了。
  • 兩任「美猴王」同臺飆戲,一個正義淳樸,一個道貌岸然偽君子
    在2004版的《連城訣》中,有兩大亮點,一個是山川美景、雪域奇險的實景拍攝,另一個是本身會真功夫的主創們的加盟,因為很多戲都是真打,而這些功夫演員們都有拍攝過功夫片的經驗,並且其中有一位還曾拿過全國武術冠軍。
  • ​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他所作所為,自己認為是對的,結果造成罪業,要墮地獄,自己還不知道。因為這樣,所以諸佛苦口婆心來規勸,不怕麻煩一次又一次地叮嚀:「不要走錯路!不要誤入歧途!」也就是告訴我們修道人,在道場中不可造惡業。所謂: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
  • 清朝文字獄,那乾清宮大殿上掛的正大光明殿牌匾沒人說嗎?
    清朝文字獄,那乾清宮大殿上掛的正大光明殿牌匾沒人說嗎?  沒人會說,沒人敢說,說了也不會撤。  誰會去說呢?
  • 《笑傲江湖》寧中則20年不識嶽不群,是他裝得太像,還是她太笨?
    讀《笑傲江湖》到後半部,最讓讀者震驚震撼的是,一向儒雅正義的嶽不群被黑化,原來他竟是個偽君子。當然,這並不是毫無徵兆的,回溯故事情節,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小說開始,得知青城派要去林家搶奪《闢邪劍譜》,他就派勞德諾和嶽靈珊化妝潛伏在福州。
  • 瀟灑薦賞 | 陳道明《臥薪嘗膽》《正大光明》《廢墟上的敬禮》
    《臥薪嘗膽》                                             《正大光明
  • 當孫悟空變成了偽君子花鐵幹,你是不是很難接受!
    金庸筆下的武俠作品不但在武俠領域,甚至在中國的現當代作品中都可以佔得一席之地,在他筆下塑造的人物中,偽君子的形象是很獨到的,甚至可以說是最具人性魅力的一個角色。一談起偽君子,人們也一開始會想到發過著名喜劇作家莫裡哀1644年創作的《偽君子》,而小說中的「偽君子」答爾丟夫更多的是以承載著一種誇張和喜劇的藝術效果,而國人在街頭巷尾議論最多的「偽君子」肯定是非嶽不群莫屬了,這不單單是因為《笑傲江湖》比《偽君子》更通俗易懂,而是金庸筆下的「偽君子」性格更加豐滿,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一個人,這就好比韋小寶和郭靖,明顯就是前者更加真實更加符合正常人的特徵,而後者已經面具化了
  • 離上乾下為大有卦,正大光明
    古代聖賢認為,應該像天上的太陽一樣,正大光明,而非蠅營狗苟。如此這般行事,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有」。倘若有一天,你真的如日中天,大權在握,富甲天下,你就更應該像太陽一樣,遏止邪惡,發揚善行。也只有這樣順應天意,才能讓你的財富、地位更加的穩固。
  • 《連城訣》就別翻拍了吧,這些角色根本就不可能超越得了
    故事首先,原作小說《連城訣》是一部短篇,只有12章回,跟四五十章回的《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等沒辦法比。即便真找了外形平凡的演員,也不可能讓他在劇裡的裝扮也是那麼平凡,肯定是各種「帥氣」妝容。這個就更不用說了,六小齡童那個演技的確配得上「出神入化」4個字,更別說花鐵幹這個角色跟他的契合度非常高
  • 莫裡哀《偽君子》:偽君子都逃不開偽善
    ——《偽君子》莫裡哀是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被贊為可以和莎士比亞齊名的戲劇家。他的作品多次登上法蘭西戲劇院,其中《偽君子》的演出次數常年排在首位。「喜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莫裡哀在敘述故事的時候冷靜地像一個旁觀者,看起來不摻雜一絲半點個人情感,事實上他卻巧妙地運用細節描寫,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可以說莫裡哀的《偽君子》打破了傳統古典主義的循規蹈矩,用大膽誇張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場偽善的鬧劇,詼諧幽默的背後發人深省。
  • 金庸著作《連城訣》原來還有另一個書名,這個書名其實更有深意!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金庸著名的一本武俠小說《連城訣》,論刻畫人性,這本書應該是金庸武俠之最,很多讀者都對它十分熟悉。不過有些讀者不知道,《連城訣》以前並不叫這個名字,它有另外一個書名,相比「連城訣」,這個書名更具深意。《連城訣》之名來自小說中的一本《連城劍譜》,說是劍譜,它實質上是一組密碼,記錄了梁元帝留下的大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