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乳糖不耐」容易引起腹瀉,媽媽要學會辨別,及時採取措施

2020-12-23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家庭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腹瀉的情況,但是你對腹瀉背後的原因真正的去了解過嗎?

尤其是對於小孩子而言,如果出現腹瀉狀況,他們好起來的速度要比大人慢得多。

但是引起腹瀉的原因卻有很多種,如果僅僅是按照腹瀉的調理原則去做,並不一定就會收穫很好的成效。

孩子「乳糖不耐」容易引起腹瀉,媽媽要學會辨別,及時採取措施

王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在最近十幾天都出現了腹瀉的狀況,看著孩子遭罪她也難受,但是已經按照腹瀉的原理去調理了,可是並沒有收到什麼成效。

之後,王女士根據他人的建議,在治療過程中給孩子加上了乳糖酶。

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思的,但是沒想到才吃了兩天左右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王女士的孩子的腹瀉,明顯是「乳糖不耐受」造成的。

原因就是在腹瀉過程中乳糖,而日常飲用品中的乳糖不能夠被完全分解,導致乳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發酵產生了氣體。

而產生的這種氣體會導致腹瀉一直延續下去,此時如果用上了乳糖酶,那么正好可以使得食物中的乳糖被分解。

這就是真正的對症下藥。

近幾年小孩子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越來越多,那麼究竟什麼是乳糖?什麼又是乳糖酶?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什麼是乳糖?

①其實乳糖是存在於乳液中的,大多數的乳糖存在於哺乳動物的乳汁當中。

②而其他食物中是沒有乳糖的,我們日常給孩子食用的牛奶,羊奶以及奶粉等一系列奶製品中會有乳糖的存在。

③在生物學上,乳糖是一種雙糖,即當乳糖消化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

半乳糖有利於幼兒的智力發育。

乳糖酶是什麼?

提到乳糖必然伴隨著乳糖酶,在生物學上的概念『酶』是用來分解物質的。

顧名思義,乳糖酶就是用來分解乳糖的。

在乳糖酶的作用下,乳糖作為雙糖還會被分解。

正常情況之下,人體內都是含有一定量的乳糖酶的,寶寶可以分解掉攝入體內的乳糖。但是如果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乳糖酶就會從體內流失,此時寶寶就無法自行分解乳糖,而導致了腹瀉一直不好的狀況。

乳糖不耐受分為幾種情況?

1)原發性乳糖不耐受

此類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大多數是出現在成人身上。

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許多人體內的乳糖酶會逐漸減少,活性會逐漸降低此種情況之下造成了許多成年人不能夠喝牛奶的現象。

2)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顧名思義,先天性就是從出生就一直伴隨著人體的一種狀況。

這種狀況是天生的,但是很少會見到,大多數人是不會出現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

3)繼發性乳糖不耐受

此類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並不出現在原本體內的乳糖酶身上

而是其他原因導致了體內原有的乳糖酶流失,比如腹瀉。

當腹瀉有所好轉時,體內的乳糖酶就不會再繼續流失,此種情況在嬰幼兒時期時常發生。

當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時,應當怎麼辦?

1)對體內乳糖酶進行補充

乳糖不耐受的本質是乳糖無法得到分解,無法轉化為體內有用的物質存在

因此就需要對乳糖進行分解,而對乳糖分解的物質就是乳糖酶。

可以補充體內的乳糖酶,將體內多餘的乳糖進行分解。

2)減少乳糖的攝入

減少乳糖的攝入,以減少體內乳糖酶的壓力。

當體內的乳糖酶活性較低,或者是含量較少時,如果繼續攝入大量的乳糖,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

此時就應該減少乳糖的攝入,比如可以改喝無乳糖的奶粉。但是乳糖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的主要營養來源之一,所以相對於此種辦法,還是採用補充體內乳糖酶的方法更為合理。

【糖果媽媽心裡話】

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時,媽媽一定不要緊張,只要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問題。

而如果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時,媽媽也一定要探明背後的原因,不要一味的遵循調理腹瀉的方,式來對寶寶進行治療,這對寶寶是不利的。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出現過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嗎?

相關焦點

  • 過敏、早產、乳糖不耐……特殊寶寶轉奶難,何時轉?如何轉?
    對於過敏兒,採取的主要措施便是規避過敏原;對於早產兒,科學合理餵養是有效幹預早產兒死亡、降低併發症發生率的措施之一;對於乳糖不耐受兒,則主要是在乳糖酶活性下降時規避含有乳糖的食物;對於吸收障礙兒,可以選擇全營養配方食品。對於寶媽而言,餵養特殊寶寶本就是一件困難的事,給特殊寶寶轉奶更是極大的挑戰,何時轉奶,如何轉奶更科學高效,讓寶寶少受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竟困擾了90%的中國寶寶!
    牛奶蛋白過敏,似乎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沒有對乳糖不耐這麼的熟悉。但是,近幾年的統計發現,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病率並不低。幾乎每 8~10 個孩子就會有一個存在不同程度的牛奶蛋白過敏的情況。它的名字叫做牛奶蛋白過敏,那麼,就一定會出現過敏的症狀。
  • 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難判定?如何餵養?一文讀懂!
    從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的症狀可以看出,牛奶蛋白過敏更複雜,而乳糖不耐多為消化症狀,二者可能出現交叉的主要為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因此當寶寶出現上述交叉症狀時,要綜合兩種反應的差異性症狀進行判斷:腹瀉後有無其他皮膚症狀:乳糖不耐受無疹子出現,牛奶過敏腹瀉後相繼出現疹子;
  • 乳糖不耐,究竟是什麼妖魔鬼怪?
    乳糖酶缺乏,牛奶裡面的乳糖得不到分解,進入腸道,在腸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發酵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和有機酸,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腹脹、腸鳴、腹痛甚至腹瀉,有些人還會有噯氣、噁心等症狀。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
  • 寶寶腹瀉不要慌,知道原因之後才懂如何解決,家長們要注意了
    入冬氣溫轉涼,發生腹瀉及時就醫,切勿盲目自己猜測現在已經入冬了,一早一晚比較涼,有一些寶媽在帶孩子,不注意就容易導致小孩受涼,小孩一受涼了就容易腹瀉,當發生腹瀉的時候,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寶媽先去醫院去給她化驗一下大便,看看小孩是細菌性的還是病毒性的,如果是細菌性的,根據醫囑去給你去怎麼調理。
  • 問答|寶寶喝a2奶粉綠便要不要換奶粉?過敏腹瀉可以換羊奶粉嗎?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對於重度過敏的寶寶,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發布的指南明確指出需要胺基酸配方奶粉餵養至少6個月,或至9-12月齡。@歲月如梭:寶寶不腹瀉,是經常便秘,屬於乳糖不耐受嗎?怎樣知道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體不能合成乳糖酶或乳糖酶分泌少,導致腸道對乳糖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部分乳糖被結腸菌群酵解成乳酸、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腸壁,增加腸蠕動而出現的非感染性腹瀉。
  • 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要小心可能是腹瀉
    也就是說孩子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持續了好幾個月,所以孩子大便次數多大概率是不正常的,但是考慮到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媽媽們除了看大便次數,也要觀察下其它方面。 第二個,看孩子的體質 大便次數多的寶寶,如果是腸道菌群不足,會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孩子容易積食,容易出現不好好吃飯,因為孩子腸胃菌群不夠,本身會影響消化,一旦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稍涼的,比如不好消化的肉類,都會引起孩子腹瀉。
  • 又到秋季腹瀉高發期,警惕孩子「又吐又拉」!
    「秋季腹瀉」病情較輕者經積極治療,在1周左右可治癒,少數腹瀉持續較久,最長可達月餘,由於患兒頻繁腹瀉與嘔吐,進食又少,容易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出現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久之可造成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秋季腹瀉」?
  •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過敏,有什麼不同?
    乳糖不耐受是指患者的腸胃無法消耗乳糖,在進食含有乳糖的乳製品後會出現拉肚子、腹部疼痛等消化系統的症狀。乳糖進入患者體內後,由於乳糖沒有完全消化,在進入結腸後,就容易與細菌發酵,變化形成氣體,大量的氣體會容易引起腹脹等症狀,未被消化的乳糖以及發酵產物進入腸道後,流入腸道的水分就會增加,從而會引起腹瀉的症狀。
  • 學會這些防治措施?仔豬腹瀉不用愁!
    1.早發性大腸杆病: 又稱初生仔豬大腸桿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此病如果條件較好,醫治及時會很快痊癒,死亡率較低,條件不好可造成仔豬脫水瘦弱死亡。 臨床症狀 仔豬黃痢:
  • 寶寶腹瀉最好別盲目止瀉,教你三招科學防範,讓娃健康成長
    2、病毒性腹瀉通常在秋季發作,由病毒引起,而寄生蟲感染,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口服藥物的副作用等也會引起腹瀉,常見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擴展延伸:孩子腹瀉後,父母們應該如何處理1、及時補水從孩子腹瀉一開始就應該給口服足夠的液體,以免防止脫水的情況出現,因為嚴重的脫水可能會導致致命。
  • 乳糖不耐,Gluten Free,咖啡因過敏...論美帝人民又雙叒叕過敏二三事
    而且我們還有一樣好吃的叫做「烤麵筋」 !!圖片來自網絡Gluten Free在目前來看,除了對過敏人士有效果外,對普通人並沒有特別的好處。而且,很多人相信堅持吃gluten free可以有效減肥,這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 一則乳糖不耐受禁忌思考:原來元兇是藥物輔料
    含乳糖口服製劑使用 注意事項 1、乳糖不耐受 近80%的成人腸道中缺乏乳糖酶,乳糖進入腸道不能被分解,引起小腸滲透壓升高,進入結腸的乳糖被結腸微生物酵解產生氣體,繼而引起下腹部脹痛、腹瀉、腹腔痙攣、腹脹和腸脹氣等症狀,這就是乳糖不耐受現象。
  • 媽媽餵完奶後,寶寶總是拉肚子?其實和這幾個原因有關
    有的是寶寶自身體質的緣故,有的則和媽媽們的日常飲食有關係,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們了解一下。1、孩子患有乳糖不耐症有些朋友在喝完牛奶後,非常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這就是因為患有乳糖不耐症的原因,身體沒有辦法代謝喝進去的乳糖,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排出來。那麼孩子在喝完母乳後,如果一直有腹瀉情況的話,其實也和乳糖不耐症脫不了干係。
  • 最新研究:胖人更容易拉肚子,4種腹瀉可能被癌盯上了
    無論急性還是慢性腹瀉,給孩子補鋅也是一種治療方法,有利於增強免疫力、改善食慾、縮短病程、防止反覆腹瀉等。 4種腹瀉可能是癌症信號 雖然腹瀉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出現以下情況時,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報警信號,一定要儘早就醫。
  • 這個年齡才適合,不少孩子都喝早了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芽芽媽之前講過,1 歲之前最好不要給孩子喝牛奶。 然後立馬就有媽媽問,那酸奶呢? 這個問題,其實芽芽媽之前還真沒認真想過。
  • 又到秋季腹瀉高發季!關於秋季腹瀉的預防和護理,這一篇全部告訴你
    腹瀉飲食新理念是提倡繼續餵養,不需禁食,以免孩子短期內體重大幅下降,尤其是喝母乳的寶寶要繼續母乳餵養。除非患兒嘔吐劇烈或進食後腹脹、腹瀉明顯,可暫時給予禁食4-6小時。 2.注意及時補液,預防脫水 寶寶腹瀉時注意口服補液,預防脫水從腹瀉起病時就應開始。
  • 嚴重腹瀉可能致命 !腹瀉到底要不要吃藥?
    腹瀉問題之所以不容小覷,是因為會引起多種併發症:腹瀉會引起身體體液大量流失,引起脫水;脫水時腎血流量不足,尿量減少,體內酸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長期蓄積在體內,會出現電解質失衡、酸中毒症狀。腹瀉時通常會出現食慾下降,易造成能量攝入不足,當體內沒有可以轉化為血糖的肝糖原時,容易出現心悸、出汗、面色蒼白、眼前發黑等低血糖症狀。
  • 新手媽媽應該怎麼做?
    1、生理性腹瀉:母乳中含乳糖較多,大部分乳糖被皮腸道內的乳糖分解酶分解後產酸、 產氣刺激腸道,使大便呈腹瀉狀,泡沫狀排出。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生理性腹瀉既不是消化道感染,又不是消化不良,故無需藥物治療,加強嬰兒的護理,及時更換尿布,清洗臀部,並塗抹護臀膏,防止臀部皮膚發紅,甚至局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