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東導演作品全集

2021-02-08 鯉魚電影手冊

李滄東(Lee Chang-dong),1954年4月1日出生於韓國大邱,畢業於慶北大學國語教育系,編劇、導演、製片。

1983年,李滄東發表處女作小說《The Booty》。1992年,獲取韓國日報的創作文學獎,後負責編寫《星光島》的劇本和擔任副導演。1997年,拍攝首部作品《黑道初哥》,進而開始了「綠色三部曲」篇章 。2000年,執導由薛景求和文素麗主演的《薄荷糖》,受邀參加當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  。2002年,憑藉愛情片《綠洲》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2007年,憑藉愛情片《密陽》獲得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第44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   。2010年,憑藉自編自導的影片《詩》獲得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2013年,監製劇情片《道熙呀》。2017年9月,執導影片《燃燒》,該片講述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三個年輕人之間發生的神秘事件,由劉亞仁主演 。

綠魚的劇情簡介 · · · · · ·

  剛服完兵役的莫東(韓石圭 飾)坐火車回家的路上認識了美愛(沈惠珍 飾)。不知為何,莫東感覺自己以後的生活都會跟美愛有牽連。回家後的莫東正找工作,他再次遇到了美愛,美愛是在夜總會唱歌的,更是黑幫老大(文成根 飾)的女友。莫東也因為美愛的關係加入了黑社會。 

  忠心耿耿的莫東對美愛卻有一絲絲的好感,而美愛冷酷的外表後面是一顆熾熱的心。沒想到,他們的組織面臨解散,莫東打算付出自己的所有以及心愛的女人,他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薄荷糖的劇情簡介 · · · · · ·

  1999年春天,對生活絕望的中年男子金永浩(薛景求飾),落魄地參與了同學會,他神經質般哭叫,並在高架橋上面對迎面而來的火車嘶喊:我要回去! 

  火車帶著記憶倒走,三天前的金永浩已然崩潰,欲尋了斷,但是被神秘人物叫去見一個人;再之後是1994年,他生活放蕩,對妻子(金麗珍飾)冷若冰霜又出手大打;1987年身為警察的他,手段兇悍;1984年、1980年一直到1978年,直到第7個片段通過初戀情人(文素利飾)以及「薄荷糖」這一點題信物,影片才給出是什麼碾壓過主人公的生命,粉碎其美好的答案。

綠洲的劇情簡介 · · · · · ·

  刑滿釋放的洪忠都(薛景求飾)出獄後,家人對他橫加排斥,而他之所以被判入獄,只是為了頂替哥哥的罪名。之後心冷意涼的他,來到車禍死者的住所拜訪家屬,遇到死者的女兒韓恭洙(文素利飾)——一名重度腦麻痺患者,面容扭曲、手腳抽搐。但忠都卻被她吸引,並在衝動下做出大膽之舉。 

  但在意外事件後,兩人彼此都萌生了情感思念,孤獨的心靈就此漸漸靠攏。他們看似身心不甚健全的非正常人,卻遭遇著赤裸裸的現實不公。不過,命運並沒有就此放過戲弄他們的機會。

密陽的劇情簡介 · · · · · ·

  申愛(全度妍飾)帶著兒子來到亡夫的故鄉——小城密陽。她在那裡開了一家鋼琴學院,希望和兒子尋找一段嶄新的人生,讓兒子在亡夫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成長,感受密陽的陽光和人情。然而車在半路拋錨,幸遇宗燦(宋康昊飾)前來相助,他是名汽車修理廠的老闆,平凡的他熱心地幫申愛找房子、拉攏客戶,定製獎牌,然而這過分的熱情讓申愛感到不安,只得坦白告訴他不要打自己主意。 

  一天災難不幸降臨到申愛和兒子身上,她幾乎喪失了繼續生存的勇氣,直到宗教給了她精神救助。然而,信教之後的心靈也沒能平靜多久。申愛很快又陷入自我矛盾的分裂中,轉而不信任它並報復性地攻擊。在整個過程中,只有宗燦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直到申愛重見一縷陽光。

詩的劇情簡介 · · · · · ·

  時髦的打扮掩飾了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跡,66歲的美子(尹靜姬 飾)像一朵搖曳在街邊的小花一樣綻放著自己暮年的美麗。 

  美子靠做鐘點工賺些小錢,與讀初中的外孫獨自生活的日子雖然清貧,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她對於生活的熱情。雖然已經確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她卻依然酷愛詩歌,不僅時常參加詩歌朗誦會,而且開始學習寫詩。她總是留意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以便捕捉隨時可能出現的靈感,然後把它們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上。然而,如同寫詩的靈感並不會輕易出現一樣,生活也並非表面的那樣輕鬆和容易…… 

  在63屆坎城電影節上,李滄東憑藉此片獲得最佳編劇獎。

燃燒的劇情簡介 · · · · · ·

  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燒倉房》,在一次送貨的過程中,年輕的郵差鍾秀(劉亞仁 飾)偶然間與童年好友惠美(全鍾淑 飾)相遇。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請求鍾秀照顧她的貓咪。旅行回來後,惠美向他介紹了本(史蒂文·元 飾),一個她在旅途上認識的神秘男人。一天,本向鍾秀展示了一種奇怪卻又讓他無法抗拒的愛好……

本周院線正在上映和即將上映的電影簡介及快速購票通道

資源分享,娛樂資訊,深度評論,關注微信公眾號:鯉魚電影手冊 lydysc2017

資源交流加小編微信:xsly186

好書推薦噹噹購書便捷通道

北野武自述 :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日本殿堂級導演全新自傳:從童年到成名,從女人到事業,從相聲到電影。冷酷與溫情並存,經歷**與瀕臨死亡的人生。隨時都在工作,討厭休假!歷經滿滿,全因為害怕無聊!)

離上帝最近的電影人:斯坦利·庫布裡克生命最後的30年

中國電影網年度十佳電影圖書,義大利電影金像獎*佳紀錄片《S Is For Stanley》據此改編。一本電影大師真實生活的回憶錄,收錄百餘幅私藏珍貴照片,揭秘其工作和生活細節,帶你領略他的血性與溫度

肯·福萊特世紀三部曲:《巨人的隕落》《世界的凜冬》《永恆的邊緣》(全球讀者平均3個通宵讀完的超級小說)(套裝共9冊)

相關焦點

  • 沒有作家李滄東,就沒有導演李滄東
    ,而其被談及的作品中,熱度最高的就是那部表現了不同階層生活狀態的《燃燒》。實際上,李滄東不惑之年才開始正式創作電影,在這之前,他是以作家身份活躍在文壇的。與其說他是作家型導演,毋寧說他是不小心把玩票的事兒弄大發了,光芒掩蓋住了他本來的事業。
  • 李滄東《燒紙》:威尼斯最佳導演筆下的邊緣人生
    《燒紙》是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短篇作品集。很多人喜歡他的電影,他的作品《密陽》,《The burning 》(亞洲電影最佳導演),《綠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都獲得國際認可。導演的畫面感和節奏感都會很好,他們知道怎麼樣能特寫,怎樣烘託氣氛。但李滄東的文字沒有刻意為之,核心還是故事本身。
  • 人生的殘酷與美麗 李滄東
    李滄東擅長挖掘小人物最感人的一面人們傾向於認為他的電影是「男性化」的殘缺也是李滄東電影的一大特徵他的作品善於表現男性的幻滅感且身份均為邊緣化人除《綠洲》加入夢境外影片在以紀實為主同時強調時間性展現人在歷史中的尷尬地位李滄東作品不追求影像的奇特有著一定的文化性和沉斂的人文思考
  • 李滄東:韓國社會的手術刀
    如果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代表了韓國電影的工整和工業水平,那李滄東導演的《燃燒》,則代表了韓國電影的思想高度和藝術水平。喜歡侯孝賢、魯迅的李滄東,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研究的著名學者戴錦華譽為「今天最偉大的亞洲導演和世界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之一」。
  • 李滄東:韓國社會的手術刀
    如果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代表了韓國電影的工整和工業水平,那李滄東導演的《燃燒》,則代表了韓國電影的思想高度和藝術水平。,後改行做導演。 李滄東式現實主義 李滄東從1997年拍電影以來,23年間只有6部作品,數量少但分量重,每部作品都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 對話|戴錦華&巫昂:作為小說家的李滄東
    在這樣的時期,藝術家們、作家們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與社會問題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想保守藝術的純潔性,非常重視作品的藝術價值;另一種是與李滄東一樣,積極參與現實問題。韓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曾評價李滄東:「他作為韓國小說界的代表性作家備受關注,他把南北分裂的現狀用細緻的情節形象化,用堅實的小說結構展現韓國民眾的傷痕。
  • 燃燒吧,李滄東!|深焦圓桌
    因為,李滄東曾經說過,「特別痴迷《薄荷糖》的觀眾都是好人,也許他們希望保持一些脆弱的夢想而不是粉碎它」。對我來說,李滄東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彌足珍貴的禮物,《綠魚》中淡淡的憂傷,《綠洲》裡絕望的愛情,《密陽》對救贖的思辨,《詩》用詩歌消解冷漠,都曾令我喜愛不已。從理性來說,《詩》是李滄東導演風格最成熟的、技巧最精湛的作品,最接近大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
  • 一號片單:李滄東
    韓國導演李滄東     李滄東是一位產量不高,但質量極高的導演。據說平均每八年才會有一部電影問世,寫三個劇本才會有一個故事進入拍攝階段。(他在訪談中有澄清只是多個故事一起準備,最後到底要不要拍還是他自己的感覺,有必要才會拍。
  • 李滄東為華時代而燃!
    ,讓他們看到30多部淨化的作品。李滄東導演說,《無間》這部作品雖然融入了東亞的文化和美學,但日本和韓國的導演卻無法講述帶有中國文化和「中國質感」的東西。電影中,像中國的山水畫一樣,是白紙加上墨水一樣的東西。張楊導演認為《無間》結合了古典美學的呈現,讓人印象深刻。而於大雄導演更是以唱歌來代替了獲獎感言,現場掀起了一陣高潮。
  • PYIFF | 李滄東的大師課:解開《燃燒》之謎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由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陌陌獨家支持陌陌大師班,今天大家剛剛觀賞完學術交流放映李滄東導演最新的作品《燃燒》,下面我們請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我們今天的主角當代電影最傑出的作者之一李滄東導演。
  • 影史場刊最高分,李滄東憑什麼?
    日本電視臺NHK曾經邀請李滄東拍一部村上春樹小說改編的電影。李滄東一開始只是想做製片人,選一個年輕導演來執導。但當時合作的青年編劇吳正美向他推薦了《燒倉房》,認為這個由村上春樹編織的神秘虛幻的故事可拓展成一部電影長片,兩人一拍即合。這就是《燃燒》的故事來由。
  • 賈樟柯對話李滄東:《燃燒》探討了對生活無望的「憤青」
    昨天,在山西古城平遙電影宮,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行了以「燃燒的詩」為主題的學術交流活動,韓國導演李滄東親臨現場,攜新作《燃燒》做了放映活動,和在場的觀眾一起回顧了《燃燒》的創作歷程,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 從《薄荷糖》回憶李滄東的電影世界
    特別喜歡導演李滄東,因為他極像我鍾愛的賈樟柯。李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韓國大邱,本土知名作家出身,前韓國文化觀光部部長,四十多歲開始拍電影。他欣賞兩位大師,一位是臺灣的侯孝賢,一位則是魯迅,因此他電影語言特別細膩,敘事風格又犀利鋒刃。
  • 李滄東《綠洲》:邊緣人物的愛情
    然後又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國際影片獎(原名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原創劇本獎,成為史上首部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的亞洲電影及非英語電影。其實2018年的時候,還有一部韓國電影也一樣創造了歷史,它就是李滄東導演的《燃燒》。
  • 燃燒吧,李滄東
    我讀村上的作品還不多,但分明覺得他被各種標籤窄化了,一個敢於在耶路撒冷說出「在高牆和撞向它的蛋之間,我會永遠站在蛋這一邊」的作家,是不會有對平庸有太大惡意的。我迷戀過韓國的類型片,看了不少,早先喜歡的是奉俊昊、羅宏鎮和樸贊鬱這類有很強烈個人標識和風格化的韓國導演。相較於他們,李滄東顯得有條不紊,波瀾不驚。
  • 專訪|李滄東:真正飢餓的人,是每天尋找生命意義的人
    李滄東是誰?李滄東是一位導演,一位產量很低、分量卻很重的導演,他曾在多個國際電影賽事獲得最佳導演,也曾擔任坎城電影節評審,被學者戴錦華譽為「今天最偉大的亞洲導演和世界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之一」。但出生於1954年的李滄東,年近四十才半路出家接觸電影。
  • 戴錦華:當你說到藝術家和社會的關係,李滄東是一個榜樣
    《綠洲》金辰坤:我覺得李滄東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他非常強調現實問題,他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現實性,二是他把現實問題從文字層面來對待,社會問題會變得比較沉重,但他把沉重的主題用簡單的語言描寫出來,讓大眾很容易理解他的作品。所以說他的作品能夠受到大眾的歡迎。總而言之,他的作品具有作品性,也具有大眾性。
  • 侯孝賢李滄東是枝裕和三名導聚首 助陣釜山電影節
    本屆釜山電影節並沒有三位導演的參展作品,他們此次都是專程為電影節助陣而來。對於近兩年麻煩纏身、甚至遭到韓國電影人抵制的釜山電影節,三位大師級導演都表達出了支持的態度。他們在身體力行,展現亞洲電影人的「聯合」。
  • 《燃燒》——李滄東眼裡的韓國青年
    李滄東曾在採訪中透露,「《燃燒》是一部關於憤怒的電影。」正如片名一樣,在導演的創作時期,韓國民眾的心中正燃燒著團團憤怒之火,「韓國社會的憤怒已經累積到了脖頸處,嚴重得令人窒息」,也正是這樣的怒火不斷地促使著李滄東創作出了電影《燃燒》。影片圍繞兩男一女而展開,卻讓我們看到了韓國整個社會所呈現的兩個完全不一樣的階層生活。富二代Ben生活在江南地區,時常面露從容優雅的微笑。
  • 文素麗:能被李滄東選中,又懂得拒絕洪尚秀
    「李滄東時期」文素麗深焦:首先我想從「導演」文素麗談起,因為前幾年您自己導演了一部電影《今天也是女演員》,實在很有趣作品。我很好奇,2013年您是在怎樣的心境和狀態下,重新回到學校,去學習導演,又拍了一系列短片呢?文素麗:我是2006年結的婚,2011年生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