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取| 範澍田老師標準化體系建設方法論
特邀專家介紹:
範澍田,理學學士,管理學碩士,主任,高級工程師,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科技委成員。2003年到陝西省標準化研究院工作至今, 先後從事過組織機構代碼管理,條碼信息管理與開發,標準化技術諮詢與科研,標準信息化建設,WTO/TBT技術諮詢等工作。先後主持或承擔了十幾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參與國家標準編制兩項,地方標準兩項。獲得國家質檢總局、中國標準化協會、陝西省質監局、陝西省省直機關工委各類獎勵15次。發表學術論文17篇,其中四篇為核心期刊。參與《中國古代標準化》、《光伏產業標準彙編》、《金屬材料手冊》、《品牌標準化建設實務》等四部專著的編撰。
前言
標準化建設是各項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制度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標準體系的構建,一個是來源於企業標準體系系列標準的具體規定,另一個是緣於標準的具體修訂,這一緣由也導致了標準化的理念方法的調整。標準的修訂是廣大標準化工作者在標準化管理工作中的實際需求。
企業標準體系修訂背景
開展企業標準體系的建設,重點工作是建設企業標準體系表。標準體系表包括標準明細表、標準體系框架圖、標準的統計表和表的編制說明四個部分。舊版的體系表是編制原則和要求,而新版的體系表,概念定義更加準確。標準體系表的建立是一個具體工作,是圍繞標準體系建設的,所以也叫編制指南。文字的調整在標準的命名上更加科學與準確,這個就是企業標準體系系列標準。
企業標準體系系列標準帶來三個方面的變化,包括:
1、標準數量的變化
2、標準組成變化
3、體系結構變化
圖2 企業標準體系變化
建設方法
主要內容:
標準體系就是一定範圍內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繫形成的科學有機整體。實際上是一種企業標準體系的模型,通常會表現為標準體系結構圖、標準明細表、標準體系的編制說明,標準的統計表四個方面。
標準體系的基本組成單元是標準,不僅僅是標準研究制定的工作,更包含了標準制定後規劃的過程以及後續的評價。標準體系的工作,即使為標準的實施和制修訂進行規劃並提供依據。它既是標準化的一個頂層設計,又是標準化工作的基本建設任務。所以,標準體系工作不僅僅是頂層設計,更是一個基本的建設任務。
在具體的體系建設中,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一是標準化對象的確立,二個是標準間關係的建立,三是標準體系結構的形成,最後是標準的使用和維護。
圖3 標準化體系建立流程
成果示例:
三種標準體系模型:
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 案例分析
1、組織保障體系
有效的組織體系是標準化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在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之初,首先搭建了高效的組織機構。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在集團公司領導小組領導下,由項目工作組具體負責組織實施。項目工作組下設進度管理組、設計施工組、採購管理組、商務合同組和綜合管理組五個專業組,經驗總結組和專家組。各專業組下設2—4個小組;專家組分散於各專業組中,不單獨設立組織機構。如下圖所示:
集團公司領導小組負責明確標準化建設工作任務、目標和總體部署,組織、指導和監督項目工作組各項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協調解決標準化建設中存在重大的問題,對標準化建設重大事項行使決策權,為保證協調的有效性和充分調用集團核電資源,集團公司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領導擔任;項目工作組負責組織落實領導小組布置的各項標準化建設工作任務,確定各階段工作目標,審議和批准總體工作計劃,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各專業組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定期向集團公司領導小組匯報工作的進展情況;各專業組負責按照項目工作組的要求,具體實施本專業組範圍內的標準化建設工作,設置本組的組織機構、進行人員配備,編制工作計劃,完成職責範圍內的標準產品編制;經驗總結組負責依託項目工程建設經驗總結工作的具體實施,分析、反饋、優化APl000核電工程建設的經驗,提供項目工作組及各專業組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及文件。為了保障標準化工作的有效開展,標準化工作組(包括集團公司領導小組、項目工作組、各專業組和經驗總結組)配備足夠數量符合資質要求的人員,共計100餘名,由集團公司各核電相關單位人員組成,大部分人員具有工程實踐經驗,中、高級職稱比例80%以上;人員選配結構合理、年富力強。
由於部分人員缺乏標準化工作經驗,多次邀請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和中國電力聯合企業會的資深專家來進行專題培訓,所有骨幹人員必須參加,內容包括標準化建設原則及要求、標準體系基本概念、標準體系表的編制、標準編制的格式與內容和電力企業標準化良好的行為準則等,進一步提升了標準化工作人員對AP1000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的整體認識和標準化工作業務水平。
2、頂層策劃保障體系
要建立科學、先進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首先要進行標準體系的策劃。標準體系策劃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不能為了標準化而制定標準,不能簡單以標準數量的多少來評價標準化的工作的成敗,要堅持簡化優化的原則,科學合理構建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
簡化,就是要儘量擴大標準的適用範圍,精簡標準的類型和數量,保持標準體系結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優化,就是要統籌考慮集團各層次、各專業以及流程各環節的關聯關係,用系統化思想進行設計和調整,精確提煉標準體系表框架,搭建一體化平臺,構建標準體系,保持標準體系的完整和優化。簡化優化是標準體系順利建設和有效執行的關鍵。二是要協同推進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策劃,加強相關業務領域之間的協商,保證標準之間相互銜接、不衝突、無交叉、無重複、無空白。要以業務體系為基礎建立技術標準體系,以技術標準和管理流程為基礎建立管理標準體系,將技術標準的指標要求貫徹到管理標準,以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崗位設置為基礎建立工作標準體系,將管理標準的執行要求分解落實到工作標準,實現「三個覆蓋」,即:技術標準全業務覆蓋,管理標準全流程覆蓋,工作標準全崗位覆蓋,使得標準體系統一協調、全面覆蓋,充分發揮標準體系的整體功能。
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總框架
設計參考目前國內電力企業的成熟做法,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框架劃分為兩個層次,六個部分:第一層由「集團公司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方針、目標、理念」和「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規範性文件」構成;第二層為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由適用的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四個標準體系構成。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總結構圖如下:
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技術標準體系結構設計
主要參考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項目表》制定,採用多層次結構,逐層細化其涵蓋範疇。第一層框架按照核電工程建設主要過程進行劃分,包括五個領域,分別為:通用和基礎、前期工作、工程設計、設備與材料、建造。第二層及以下結構劃分時,主要按標準應用的對象、專業技術類別或工程階段進行劃分。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技術標準體系結構圖如下:
APl000核電工程建設管理標準體系結構設計
在APl000核電工程建設管理標準體系結構設計時,標準化工作組認真了吸取國內核電項目建設良好實踐,並充分考慮集團公司核電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情況和經驗總結,同時考慮體系結構與核安全法律法規的符合性、體系結構脈絡的清晰和簡潔、對核電廠設計和建造期的覆蓋、以及體系表使用和維護的便利。APl000核電工程建設管理標準體系結構採用多層次設計,逐層細化其涵蓋範疇,第一層次的結構設計主要依據《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28001)和《環境管理體系要求》(GB/T24001),參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船0K)》(ANsI/PMI99—001),採用PDCA過程方法,按照項目管理知識領域和職能劃分為項目總體策劃、質量管理、HsE管理、進度管理、投資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信息及知識資產管理、風險管理、評價與改進等十大類。APl000核電工程建設管理標準體系結構圖如下:
AP1000核電工程建設工作標準體系結構設計
AP1000核電工程建設工作標準體系結構設計時,根據集團公司核電工程建設單位組織機構和崗位設置情況,充分借鑑國內核電工程建設單位組織機構和崗位設置實踐,在業主公司和主要承包商的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建立崗位工作標準。APl000核電工程建設工作標準體系結構圖如下:
3、標準編寫控制保障體系
為保障標準編制質量,標準化工作組根據國家、行業和集團公司標準化的相關要求,編制標準制修訂規定及覆審規定,嚴格控制標準的起草、審核、批准、發布、實施和覆審等流程。
標準起草過程控制
要保證標準初稿的質量,需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控制:第一,要選擇合適的標準編制人員,標準編制人要具備一定的學歷、工作經歷和經驗,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標準化知識和工作技能,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熟悉並能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化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第二,標準編制人要仔細研究和熟悉相關上遊文件要求和其它相關參考文件,保證所編寫標準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和確保上、下遊文件的一致性,在與相關人員認真討論的基礎上,確定標準編寫思路和要點;第三,標準編制人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熟悉標準所涉及工作,充分研究標準所涉及的相關資料,熟練掌握標準中的每一條規定;第四,在標準編制過程中,要充分調研和學習依託項目及其它可參考核電工程實際情況,需要時聘請核電行業專家進行支持,以保證最終的標準具有可操作性。標準初稿質量控制圖如下:
標準審查過程控制
在標準審查過程中,標準化工作組重點對標準的符合性、規範性、完整性、相容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等方面進行控制:
1)符合性:確認與法規、標準、上層文件無矛盾;確認與其它文件中已有的任何信息資料無重複、無矛盾。
2)規範性:標準的格式是否符合規定;目的和適用範圍是否已清楚、準確地敘述;標準中應給出的概念、活動或結果是否全面;流程圖是否和標準的內容相一致;標準中是否有暗示的要求,如果有,這些要求是否需要澄清。
3)完整性:是否明確規定了為實現標準目的應承擔的相應工作任務;標準是否清楚地描述出對所述的活動有責任權限和這些活動負責的人員或單位。
4)相容性:在標準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恰當;在輸入/輸出與其他相關標準之間的界面和接口是否清楚,是否協調一致,有無矛盾。
5)可操作性:標準的規定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便於實 施;標準描述對預期使用者是否足夠詳細;標準中是否明確規定何時、何地、做什麼、由誰來做、依據什麼文件、產生什麼樣的記錄等;標準各項活動是否有足夠的支持文件(如表格和檢查清單)進行執行和控制。
6)合理性:標準規定的工作過程是否明晰、簡化,是否存在不必要的環節;是否存在不必要的工作和資源,是否能有效減少工作差錯。標準化工作組採用逐級審查的方式對標準進行審查。先由各專業組初審,主要對內容進行初步把關;後由項目工作組對標準的規範性、符合性和相容性進行校核;再由人員結構合理、全面的專家組對標準進行全面的評審,並形成評審意見報集團公司領導小組:最終由集團公司領導小組批准標準的發布;其中任意一個環節發現問題均要求退回重新修改,重重把關,從而從審查環節保證了標準的編制質量。
4、日常運作機制保障體系
鑑於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首次開展,在標準化工作啟動時就十分重視工作機制的建設與強化,在建設初期就完成了集團公司《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和《APl000核電工程建設管理體系標準化建設工作管理大綱》等標準化管理綱領性文件,明確了APl000標準化建設總體工作計劃及各階段工作目標和職責分工,規範了APl000標準化建設工作的組織結構、人員管理、標準的編制與實施、培訓與調研、質量和費用控制、溝通與協調等事項;採用總體工作計劃、年度工作計劃、季度工作計劃及專項計劃對標準化工作進行管理,運用會議、月報、季報、專題報告等手段,對整個標準化建設及工作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從機制方面給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予以了重要保障。
會議協調和推進機制
標準化工作組採用月度、季度、年度例會和專題工作會機制積極推進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會議根據參加人員範圍、級別和議題,各有側重點:領導小組會議由集團公司領導主持,項目工作組組長、副組長及相關單位負責領導參加,會議主要是指導與督促總體目標和計劃的按期落實,協調解決標準化建設中存在重大的問題,對標準化建設重大事項行使決策權;項目工作組會議由項目工作組組長主持,副組長、各專業組組長及相關人員參加,會議主要學習傳達領導小組相關工作指示,通報階段性計劃及行動項的完成情況和標準化工作進展情況,總結在標準化工作中好的做法、先進經驗,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協調解決標準化工作過程中的重點和難度問題;各專業組會議由各專業組組長主持,會議主要是對各專業組組內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和安排,協調解決組內存在的問題。通過多級會議機制,合理部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實際問題,提煉先進經驗和亮點,做到目標明確,工作有序,確保整個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順利、高效推進。
集中辦公運作機制
由於各專業組人員由集團各下屬單位組成,人員比較分散,且為兼職人員,控制難度大,工作質量和進度難以保證。因此,標準化工作組引入集中辦公機制,從前期策劃、辦公資源安排、人員組織到實施集中辦公、集中辦公總結及後續行動等方面進行精心布置,定期/不定期組織各專業組骨幹人員集中辦公。截止2014年4月底,項目工作組已組織了5次集中辦公,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實踐表明,集中辦公解決了各專業組成員分散、難以控制和信息溝通不便等問題,充分發揮了各專業組團隊的作用,是提高標準化工作質量和效率、確保工作進度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取得的主要成果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標準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標準化成果初步體現:
完成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框架設計,發布《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表》,明確了標準化工作的藍圖。《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表》是表達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概念的模型,是策劃、分析、設計、建立、實施、評估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包括標準體系結構圖、標準體系明細表和標準體系統計表,共計5122份標準,其中,基礎標準363份,技術標準3701份,管理標準400份,工作標準658份。
截止2014年4月底,共完成305份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的編制,佔《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表》中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總數的29%。3)通過標準的編制及標準化工作相關知識的培訓,給標準化工作組植入了標準化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系統的提升了標準化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素質及標準化意識,為集團公司後續核電建設培養和儲備了關鍵人才。
5、結束語
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對核電工程建設各種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的再造和完善,對提高核電項目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成本和進度、確保工程安全質量等方面會起到顯著的作用,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後續,在集團公司的戰略部署和統一規劃下,將穩步推進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化建設,系統梳理APl000核電工程建設業務和流程,建立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支撐的AP1000核電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以標準全壽命周期為主線,以規範、統一為目標,對標準立項、制定、發布、實施、複評、廢止進行全過程管理;在標準體系貫徹實施過程中,強化標準落地,不斷改進和創新,提高標準的實效性,促進標準化工作漸次覆蓋和持續深入,引導標準化健康快速發展。
—END—
文字:範澍田
責編:王思洋
校審:郭徵坤
監製:王丙義、張誠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