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司法廳認真落實《關於加強和改進監獄工作的意見》,按照司法部「完善以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為導向的監獄執法體系」的要求,積極構建制度標準、過程控制、協同聯動、監督制約「四大工作體系」,紮緊扎牢刑罰執行制度籠子。
實施標準化戰略,構建全業務刑罰執行標準體系
一是建立監獄內控管理規範。對「收押」到「釋放」執法事項,逐項明確工作依據、流程、職責、要求及文書表單,形成了涵蓋監獄全業務的23項「標準規範」和18本「操作手冊」,確保每個民警、每個崗位、每個執法環節都知道「該幹什麼、該按什麼標準幹」,2018年將監獄執法管理整體納入省級地方標準,2019年通過國家標準化委員會驗收。
二是健全罪犯計分考核標準。制定改造行為計分細則、行政獎懲實施辦法,逐項明確8大類226種改造行為「該怎麼加扣分、該加扣多少分、該由誰來加扣分」,讓每名罪犯都知道「什麼樣的改造行為將帶來什麼樣的改造結果」。
三是量化認罪悔罪評估指標。將認罪悔改評估細化為6個方面28個子項的綜合評定體系,研發涵蓋人身危險性、改造難易度、社會適應性等維度,共計450多個評估項目的「認罪悔罪評估系統」,為減刑假釋提供精準的評判依據。
抓住關鍵環節,構建全過程刑罰執行控制體系
一是嚴把罪犯收押關。建立罪犯分類定點收押機制。
二是嚴把罪犯勞動崗位關。制定罪犯勞動改造崗位管理辦法,根據罪犯勞動能力等級鑑定結果,分類分級安排改造崗位。
三是嚴把刑事獎勵審核關。將減刑假釋程序細化為18項辦理流程,實行監區、監獄、監獄局三核三審,逐級把關,責任倒查。對罪犯發明專利重大立功認定,實行法、檢、監獄聯審會審。
統一刑罰尺度,構建全方位刑罰執行聯動體系
一是統一暫予監外執行病情認定標準。會同衛健、檢察、公安聯合制定暫予監外執行相關醫學問題診斷、鑑定標準,對短期內有死亡危險、精神疾病等容易產生理解偏差的10類醫學問題進行了逐一界定。
二是聯動破解財產性判項執行難。創設「省級專門帳戶」「罰金刑減少免除」等工作機制,近期將在省內試點試行。
三是協同加大假釋適用力度。會同法檢出臺加大假釋適用意見,明確從寬、優先、從嚴17類情形,細化審判、檢察、執行部門職責。
堅持陽光執法,構建全覆蓋刑罰執行監督體系
一是從嚴抓實內部監督。對監獄監管執法權力事項,逐人逐崗排查廉政風險點,有針對性地逐條提出整改措施;推進標準化與信息化融合,把紀檢監察、巡查督察、案件審查等植入監管執法各環節,實行實時監管。
二是主動接受法律監督。積極配合「派駐+巡迴」檢察,堅持逐案送請檢察機關審查,實現全過程監督;主動接受省委政法委「萬案大評查」,舉一反三,以評促改。
三是積極拓展社會監督。聘請刑罰執法監督員260多名,常態化開展開放日、親情幫教等活動,定期在官網公布執法信息,實現計分、處遇、獎勵情況罪犯在監區、家屬在會見中心自助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