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系列報導|別敦榮:高等教育普及化...

2020-12-24 教育信息速報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別敦榮

普及化進程是時間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函數。顯然,當一個國家或地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和超過50%以後,它不會停下來,而是會繼續隨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過去幾十年裡,有關國家(地區)的實踐經驗表明,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過程。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普及化進程將如何,應採取何種發展戰略,這些問題值得深入探究。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標準

高等教育發展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和跨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衡量普及化發展水平既有規模標準,也有公平、制度和質量標準。

從規模標準來看,普及化初級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但未達到65%;中級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5%但未達到80%;高級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及以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數據,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的國家(地區)共有76個,其中,尚處於初級階段的有21個,進入了中級階段的有29個,已經達到高級階段的有26個。

從公平標準來看,普及化初級階段,高等教育更多地滿足中等階層子弟的需求,弱勢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覆蓋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到中級階段,高等教育受眾面進一步擴大,社會階層分布越來越多地深入中下層子弟,高等教育的社會公平性不斷增強;到高級階段,接受高等教育不再為經濟、政策和社會文化所困,公民接受高等教育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成為一種義務,高等教育能夠為所有人提供所需要的學習機會。

從制度標準來看,普及化初級階段,高等教育制度基本沿襲了大眾化階段搭建起來的組織和結構框架,分層分類辦學和管理機制日益完備;到中級階段,制度呈現出典型的普及化特徵,建立了完善的分層分類辦學體系,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相互貫通,建立了均衡、平等的資源配置機制,高校與社會各部門聯繫緊密,形成了良性互動合作辦學機制;到高級階段,高等教育具備滿足幾乎所有受眾需求的供給能力,制度的包容性和靈活性有助於所有受眾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高校與社會各部門建立了協同共進、合作辦學的長效機制。

從質量標準來看,普及化初級階段,具有大眾化特徵的質量標準、質量評價、質量保障得以延續,並逐漸體系化,質量標準更加多元,學生的地位逐漸凸顯;在中級階段,質量標準、質量評價、質量保障越來越多地呈現出典型的普及化特徵,質量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中心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初步形成,政府、高校、社會在質量保障中的良性互動機制初步建立,且對高等教育發展發揮引導作用;到高級階段,質量標準、質量評價、質量保障呈現出超穩定的狀態,評價模式豐富多元且適應性強,學生主體地位鞏固,政府、高校、社會力量和諧共治的質量保障體系形成,各級各類高等教育受眾都能獲得令人滿意的優質教育體驗。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與我國推進路徑選擇

從統計數據看,進入普及化階段之後,不同國家(地區)高等教育規模擴張速度有快有慢,呈現不同的特點。對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10年及以上(2010年及之前毛入學率達到50%)的27個國家的普及化進程進行分析,發現大致有三種典型模式:一是快速推進模式,代表國家有土耳其、希臘、智利等;二是中速推進模式,代表國家有美國、俄羅斯、西班牙等;三是慢速推進模式,代表國家有英國、義大利、日本。不同國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上的巨大差異反映出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人口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水平與高考制度、政府政策以及社會環境等。

就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而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政府不宜選擇慢速推進模式,在沒有特殊刺激因素的情況下也不宜選擇快速推進模式,比較可取的選擇是採取穩健的中速推進模式。中速推進的路徑有二:一是考慮政策連貫性和適齡人口變化,以我國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規模擴張速度為基準;二是借鑑國際經驗,以普及化發展歷史最長的美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推進速度為基準。若按照這兩種路徑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在2028-2031年左右突破65%,在2040-2044年左右突破80%,在學人數總規模將比現在增加1000-2000萬。

三、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策略

為了順利推進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有關各方應當積極作為,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創造有利條件,保證普及化持續高質量向更高階段發展,以滿足更多人民群眾的高等教育訴求。

第一,擴大受眾人群,保持規模穩定增長。從人口變動趨勢看,未來三十年,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發展仍有較大空間。我國仍有大量的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未能接受高等教育,同時,高等教育「非適齡人口」的教育需求同樣巨大,既包括大量錯過了合適年齡就讀的成人所具有的補償性高等教育需求,也包括完成大學本專科教育後的繼續教育需求。要保證規模的穩定增長,尤其需要擴大弱勢群體(主要包括農村及偏遠地區的人口、中等職業教育學生以及需要兼顧工作的已就業人員)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第二,創新政策供給,增強高等教育的包容性。應構建更具包容性的高考招生制度,使各類潛在高等教育受眾不因學校類別、年齡、背景、求學動機、性格特質、身體等原因被排除在高校入學考核之外。應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改革評價體系、加強高校治理能力建設等創新政策,使高等教育結構更具彈性。應創建更加個性化的人才培養制度,注重促進多元教育觀的形成,大力推動教育形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發展。

第三,開闢新的融資渠道,保證普及化資源需求。應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打通社會資金和人力資源流入高等教育的通道,促進民辦高校的持續健康發展。應積極探索政企合作辦學機制,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建高校或開辦教育項目。應鼓勵有資源、有條件的高校在教育資源薄弱地區開設分校、設置專班,帶動當地高等教育資源的整合和拓展。應進一步擴大跨境合作辦學,探索與境外一流大學、學科或師資團隊合作的有效途徑。應完善社會和個人捐資辦學制度,增強高校與校友、行業精英的聯繫互動,進一步提升捐資興學的文化氛圍。

第四,樹立新教育理念,提高普及化質量。應用開放的心態接納和實踐「網際網路+高等教育」理念,利用不斷湧現的新興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教學形式,提供個性化、與時俱進的教育內容,提高教學管理效率。應更加關注學生求知、成長、就業、體驗等多元化需求,建立起以學生學習成效為核心的質量評價體系,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獲得感。應讓社會各方面參與質量建設,構建政府、高校、社會共同治理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學術立會 服務興會 規範辦會 創新強會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以熱愛戰勝恐懼 ——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民辦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思考
    編者按: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標誌著中國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不僅是規模和數量的變化,更需要新的質量內涵。
  • 以熱愛戰勝恐懼——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民辦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思考
    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標誌著中國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不僅是規模和數量的變化,更需要新的質量內涵。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需要適應性的、全面性的質量觀當前,「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常談常新的話題。在精英主義時代,大學本身就意味著質量。有學者研究發現,20世紀80年代以前,高等教育相關文獻中很少涉及「質量問題」。
  •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校長在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作專題...
    12月25日,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校長論壇在長春召開。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孫長智、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盧連大出席會議並講話。部分省內高校校長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吉林建築科技學院校長韓立強出席會議並作專題發言。
  • 預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分支機構學術年會即將召開
    二、舉辦單位主辦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師範教育分會承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協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聯繫方式:呼紅寶:010-58804318/ 1305101898812月19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數位化課程資源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一、會議主題數位化背景下的教與學:有效性及評價
  • 毛入學率達51.6% 高等教育更普及了
    完成入學報到、領取宿舍鑰匙和生活物資等一系列流程後,坐在宿舍床上的她意識到,4年的大學生活就要開始了。  李夢娜來自山東濰坊臨朐縣五井鎮,她的父親、母親都是初中文化水平,但對她和弟弟的教育非常重視,從來都「很捨得」。「父親之前運營過挖掘機,後來承包鎮上的魚塘,對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考上大學。」不負父母所望,李夢娜成為家裡第一代大學生,如願讀了新聞專業。
  • ...時期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歷史性躍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高等教育學習革命全面推進。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 高等教育現代化——中國經驗
    @ 方芳(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邁入普及化階段的重要時期,高等教育現代化逐漸探索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路徑。第一,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的首要職能和根本任務,廣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 「上海論壇2020」年會今日開幕
    央廣網上海12月1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上海論壇2020」年會今天在上海開幕。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 」為主題,本次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在上海論壇15周年之際,600多位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庫、高校、學術機構、企業、政府和媒體等機構的嘉賓和代表雲聚論壇,共論亞洲未來十年發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年度上海論壇突破時空限制。
  • 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盤點
    縱觀2016年,從全國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會議的隆重召開到高等教育的「四個回歸」,從中國高等教育「國家報告」發布到中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到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從「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化行動到高校科研創新,從學生核心素養出臺到高考招生指標調整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從國家到地方,從學校到學生,這些事件為2016年高等教育發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高等教育已步入...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已位居世界前列,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並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勢頭和基礎。全國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34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99%。其中,普通高職高專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25%。政府注重高等教育一方面體現於教育經費數量的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也體現於全國高等教育經費構成中國家投入佔比最重。現階段在全國高等教育經費中的佔比已超過50%,可見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 關注亞洲疫情後發展「上海論壇2020」年會今日開幕
    「上海論壇2020」年會今天在上海開幕。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 」為主題,本次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在上海論壇15周年之際,600多位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庫、高校、學術機構、企業、政府和媒體等機構的嘉賓和代表雲聚論壇,共論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 「上海論壇2020」年會開幕:展望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上海論壇2020」年會開幕:展望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張無為 2020-12-19 09:19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論壇2020」年會今日開幕 聚焦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本網訊 (記者 程媛媛)12月18日,「上海論壇2020」年會在滬開幕。本次論壇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 」為主題,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事務總長崔炳鎰主持主旨演講環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年度上海論壇突破時空限制。自今年8月,「《中國女性養老與風險管理》白皮書發布會」「綠色金融支持能源結構優化」「後疫情時代的歐亞合作」「2020年全球網絡空間戰略穩定與治理新秩序」「亞洲未來十年經濟與醫學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等六場分論壇陸續登場。
  • 2020年首都師範大學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問答
    2020年應屆大專畢業生能否報名參加今年的成人高考? 答:報考專科起點本科(專升本)的考生,必須已取得經教育部審核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或以上層次畢業證書,且證書信息應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的相關信息比對審驗合格,報考專業原則上應與第一學歷所學專業或現在所從事的專業對口。
  • Vivitek(麗訊)精彩亮相2019高等教育博覽會
    2019年11月1日—3日,2019年秋季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以下簡稱:「高博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臺達旗下投影品牌Vivitek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本文根據西安交通大學校長、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樹國2020年11月21日在「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的主旨報告整理而成。推動人類文明融合、發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高等教育需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發揮智慧,為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為背景,分析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判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變革路徑,闡述西安交通大學在這一過程中的發展理念與探索實踐,以期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借鑑。
  • 青島舉行「2020大學與城市融合發展」中日韓泰高等教育國際研討會
    12月18日,由青島市教育局、中國海洋大學主辦,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東省教育廳特別支持的「2020大學與城市融合發展」中日韓泰高等教育國際研討會在青島舉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省教育廳國際處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日本、韓國、泰國部分高校代表,在青高校相關領導,市直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120餘人通過線上線下參加會議,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尹明琴共同主持。
  • 重大疫情下跨境高等教育中的學生管理研究
    [2]作為國際學生流向的傳統中心,歐洲和美國境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無疑為全球跨境高等教育(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的發展蒙上陰影,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管理模式亟須改變。新冠肺炎疫情促使高等教育機構從招生、學習、思想教育等各領域多角度、全方位地重塑著跨境高等教育學生管理生態。
  • 「上海論壇2020」年會昨日開幕
    原創 王藝潼、黃晨等 復旦大學12月18日,「上海論壇2020」年會在滬開幕。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 」為主題,本次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他期待,本屆論壇專家聚焦產業前沿、企業治理、中美關係、區域經濟、國際合作等熱點議題提出觀點,應對挑戰,以真知灼見為亞洲未來十年指點迷津。
  • 2020年西南石油大學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簡章
    目前學校成人高等教育在重慶、河北、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建有函授站;在四川省內的多個地區建有教學點。 2020年學校成人高等教育牢固樹立積極發展,開拓創新,規範管理,確保質量的辦學理念,繼續面向四川、重慶、河北、新疆等省(市、自治區)招生。 歡迎有志之士報考西南石油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各專業! 報考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