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印度女性若被允許移民中國,我敢說至少有3億人想去

2020-09-03 無量渡口

你愛的不是我,而是你兒子的妻子。——《耳光》

這句始終縈繞我腦海的臺詞來自印度電影《耳光》,一部上映便引起印度女性無限共鳴、甚至於發起女性運動的獲獎電影。而當它的片源引進中國時,沒想到中國觀眾無一例外的表示吃驚與憤怒。

這是為何?

《耳光》

電影《耳光》,印度真相

如同點題的臺詞:你愛的不是我,而是你兒子的妻子。這句話在電影中出自女主角之口,她控訴的對象則是自己婆婆。《耳光》整部電影的出發點顧名思義來自一個響亮的耳光,真切的打在臉上的耳光。

男主人公在自己升職的聚會上和一夥朋友們推杯換盞,共同慶賀,而妻子也就是女主人公伴隨左右,忙前忙後,是親朋好友、父母賓客眼中的模範夫妻。當然平時生活中兩個人也很甜蜜,不像以往印度電影中壓抑和灰暗的家庭氛圍。

女主角在夫妻生活中儘量表現得賢良淑德,把老公和婆婆的日常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婆婆也待女主角十分友善,一如親生女兒。如今老公又升職,他們一家即將定居倫敦,一切事務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聚會中途,老公的領導告訴他,公司上層突然決定,將他調任倫敦的工作讓給了公司另一位空降員工。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換做誰也很難接受,況且男主人公有實力有抱負,更加不能忍受最後一步被人頂替。

當場,男主角與自己的幾位上層吵了起來,雖然講話大聲,可過程中雙方並沒有產生肢體接觸,畢竟同在一個公司又是領導,男主人公肯定要留些日後好相見的餘地。

直到女主角,也就是妻子前來勸架,全身暴怒的老公正在氣頭,看到有人拉他轉身便給了自己的妻子一記耳光,打得在場朋友們一愣,當然更楞的還是妻子。

妻子沒有想到,平日溫柔的老公居然在這樣的場合不顧自己的面子問題,敞亮的打了自己,這還是結婚幾年來老公第一次動手打她。或許是覺得尷尬,剛剛轉頭看她熱鬧的朋友們都回過頭去,繼續唱歌跳舞,吃喝玩樂,沒人再管她。

妻子愣神,杵在原地片刻,她在等,等自己丈夫的一句道歉。不過大家可想而知,這可是印度,男人的道歉豈是這樣容易得到的?

如大家預料,老公沒有道歉,妻子給自己做了足夠多的心理建設,要給自己的老公多一些世間,或許過幾日他就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而最終半個月過去,老公的生活照常進行,唯獨妻子整日還在耿懷於那個巴掌。

當然,妻子並不是說小氣,連一個巴掌都要記恨許久,她過不去檻的是:為什麼老公會打好心前來勸架的自己?為什麼怒氣不是撒在領導頭上?是不是他認為打老婆是天經地義不需要道歉?

我想妻子這連串的疑問,在印度大多數男人都會承認,在他們心中老婆就是可以打的,並且不需要道歉!

妻子鬱悶,她向婆婆吐訴心聲,可婆婆告訴她:&34;

不僅是婆婆,就連自己的親生母親也告訴妻子,不要再埋怨了,打了一記耳光而已,不久便忘了。

妻子哪裡能忘記,在她看來,從那一記耳光開始枕邊人就變得不再熟悉仿若陌生人,那個戀愛時期的溫暖學長就變成了被磨平稜角的普通人……

在她多次暗示和提醒下,丈夫明白了她的意思,可他沒有道歉,他嘗試利用各種甜言蜜語和昂貴禮物讓妻子不要再胡鬧不依不饒。

妻子沒有被這些打動,她始終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丈夫明白自己的錯誤,讓他知道打老婆不是天經地義!所以電影的最終,妻子與老公離婚了,在搬出他們豪華的別墅前,妻子對自己的婆婆說出這句話:你愛的不是我,而是你兒子的妻子……

容許家暴,制度蠻橫

《耳光》裡面,似乎每個人都在這看似幸福和平的婚姻下扮演著非常恰當溫馨的角色:顧家的妻子、上進的老公、體貼的婆婆、溫柔的母親,在風平浪靜之下,他們都無一例外的厚待妻子,關心妻子,可一旦這風平浪靜出現裂縫,他們又都讓妻子不要胡鬧,形成完美的對比。

當然《耳光》體現的可不僅是這一個家庭的問題,而是整個印度的問題。在大多數的印度電影中,幾乎只要一旦涉及婚姻和家庭,那麼少不了一個畫面,那就是男子扇女子耳光,這樣的暴力情節,在印度電影中被默許被容忍,是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日常,他們的生活。

據統計,印度的家暴率,其中包含拳打腳踢的&34;家暴,以及語言侮辱和肢體侮辱的&34;家暴,高達99%,而他們的離婚率卻只有0.1%,無限的接近零。

這說明什麼?說明家暴在印度就是一種常規,是潛規則,而印度女性是這些潛規則中被馴化了的、不敢反抗的奴隸。

教授發言,女性反抗

基於印度這些令人訝異的規則和常態,一位英國教授發言:如果將來中國對印度移民合法化,那麼有數億印度女性會渴望來到中國!

的確,相比印度對女性的壓迫,中國就如同她們眼中的大同社會。中國的《婚姻法》在1950年發布,也就是新中國成立第二年,這樣及時的頒布婚姻法足以見得中國百姓對婚姻而男女雙方的利益看重。

並且雖然中國至今也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可中國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有大批人每天為改變這種現象奔波,全國任何一個角落如若出現重男輕女的大事件,都能被網友重視,都能被各層領導重視,女性的權力和尊嚴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相比較西方國家的&34;提倡,中國雖沒有這樣廣泛的宣傳&34;,把&34;當作口頭禪,但是卻把&34;做到了實際,落到了實處。

另外在中國,除了姓氏和血緣天生便定了,你的生命與發展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在印度可不如此,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印度的婆羅門姓氏?

印度婆羅門是一種宗教,也屬貴族一派,他們提倡男尊女卑,幾乎生來就和印度的貧民分隔兩派。印度有著非常嚴格的種姓制,你生來的姓氏就決定了你往後要走的每一步,你只能從事先輩從事的工作,只能紮根底層,不能和貴族通婚……

種姓制的完全籠蓋,讓印度就如同一個平行世界,貧民區和貴族區永不相干。

男子尚且被這些惱人的規定限制了未來,限制了生活,女子在其中更是受壓迫,她們不出門工作,日常就是在家中相夫教子,等候丈夫微薄的工資養活,一不順心還要遭到打罵。也不是她們懶惰不願意工作,只因為印度丈夫通常不希望妻子外出拋頭露面,覺得有失自己的面子與體統!

英國教授的此番發言如此看來,還是有理有據的,中國是女性的溫室,為女性提供了一系列流程的保護。

如今,諸如《耳光》這樣的電影的開拍和上映,喚醒了不少印度女性心中的渴望,她們也是嚮往被平等對待的,嚮往沒有打罵沒有虐待的婚姻生活的。

印度的街頭上,時常有大型的女性反抗活動,女子的一些小問題也得以解決,但是反對家暴和反對種姓制的道路,艱險萬難,不知終點。

相信印度女子既然有容忍多年家暴的魄力與勇氣,定然也有等待光明的耐心。

相關焦點

  • 彭博社預計今年有數萬香港人將移民英國
    每一個人移民的原因各自不同,有的是退休去外國生活,有的年輕人是為了去外國工作,有的則是為了去跟家人團聚等等,當然還有一些無法說出去的理由。在這些移民的中國人,還有不少是頂級富豪,我們熟悉的很多富豪其實都是外國人,比如說融創的老闆孫宏斌,SOHO中國的老闆娘張欣,還有分眾傳媒的老闆江南春,海底撈的老闆張勇等等。毫不誇張地說在胡潤中國富豪榜上的富豪至少三分之一已經移民或者擁有外國的綠卡了。雲南首富李曉明全家6個人,其中5個擁有外國的國籍或者綠卡。
  • 印度人口趕超中國,成澳洲第一移民群體!中國留學生不來,印度人湧入…
    在2018-19財年,超過28470名印度出生的移民入籍澳洲,而同期13364名英國移民入籍,入籍的中國移民僅為7974人。印度裔移民上升的原因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不糾結於城市的選擇,願意去邊遠地區,所以移民的機會就更多。而華人往往鎖定了墨爾本、雪梨、布裡斯本這幾大城市。
  • 在中國大火的阿爾米汗,為何在印度罵聲一片?甚至被喊:滾出印度
    在3年前的一個夏天,一部名叫《摔跤吧!爸爸》的電影在國內播出,並且在當時直接斬獲12.95億的超高票房,讓阿米爾汗這個名字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有人說,阿米爾汗是印度娛樂圈的神話,是一個傳說。他總能用最喜劇的橋段映射出印度社會最殘酷的真相,而且你明知道他會讓你流淚,卻依舊對此上癮。
  • 紐西蘭的中國新移民現狀: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新移民更相信他人,安全感也更高Attewell說,新移民更相信人,也更有安全感。平均來看,新移民對絕大部分紐西蘭人的信任度達到了7.5分(0-10分為評級,0分為完全不信任)。相較之下,老移民對他人的信任度為7.2分,而出生在紐西蘭的人僅為6.7分。就安全感而言,新移民的安全感更高,不管是晚上等待和乘坐公交車,或是天黑後獨自一人在家散步。
  • 印度女學生在中國留學後都想移民,不願回國,稱在這裡找到了自信
    就比如拿今年的疫情來說,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情況的發生,印度政府直接包機將很多在中國的印度公民一次性接回,一次足足有多達700人,這個時候人們才震驚地發現,原來在我們中國境內,甚至在我們身邊居然有這麼多的印度人,而這700人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印度的留學生。
  • 中國成為輸出移民第三大國!2020年中國國際移民報告:美國和日本佔...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以超過1000萬移民人口的總量,已經成為輸出移民第三大國,2019年中國移民主要選擇目的地仍然是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經過調查也發現,教育是中國移民的首要因素,美國和英國的國際留學生來源為中國,而中國移民人口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 英國軍事實力,對比印度怎麼樣?專家的回答很中肯
    ,許多人對大英帝國有著第一印象,大英帝國是在大帆船時代出現的,它創造了大英帝國,或各種王子、貴族、紳士禮儀等等。誠然,作為一個繁衍的國家,英國可以說是多風多雨的國家,但自從它自己的殖民地逐漸消失以來,英國的日子就沒有一天那麼好了。
  • 印度富人區的女性,個個像明星,導遊:一般人都不太敢娶
    說到印度,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印度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家,雖然國土面積不算特別大,但是的人口數量卻格外驚人,如今已經突破了13億的門檻,朝著14億人口前進了,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 英國撥22億換華為5G設備,印度「封殺」APP,目的昭然若揭
    但一些頑固的國家仍然將華為排除在外,這其中當然有美國和英國、印度。 11月26日,外國媒體報導,英國政府將撥2.5億英鎊,約22億人民幣,幫助運營商更換華為5G設備,來彌補禁令對自家運營商的損失。
  • 香港人移民英國帶走了1500億?這種算法太荒唐了;黃絲移民人數高於預期,但兩年內或將出現返港回流潮
    乍一看還以為英國對BNO移民有多慷慨呢,其實只不過想著收斂這些移民者的錢財和人力,為他日薄西山每況愈下的經濟添點柴火罷了,既噁心了中國又討好了美國 ,一舉三得似乎是一步不錯的棋。然而,英國忽略了黃絲的「殺傷力」。
  • 蟬聯3年最性感亞洲女性,號稱印度野貓的她是印度公認最美的女人
    最近我列了一個list,盤點了越南、韓國以及泰國的各國女神,很多人就問我除此之外寶萊塢也算是亞洲電影比較發達的代表了,那麼他們有沒有女神?好吧,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印度公認最美麗的女人:卡特琳娜·卡芙!,作為寶萊塢的代表人物,她的皮膚、頭髮和身材都是很多女性追捧的對象,曾經在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卡芙被印度的《FHM》(和中國的《男人裝》是同一個母公司)雜誌評選為世界上最性感的女人,從2008年之後連續三年,她被英國雜誌評選為「亞洲最性感的女人」。
  • 在印度13億的總人口中,到底有多少人會說英語?你可能猜不到
    位於南亞的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擁有13億多人口,位列世界第二。除了最主要的印度斯坦族,印度還有泰盧固族、孟加拉族、泰米爾族等9個大民族,以及180多個小民族。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122種「主要語言」,以及1599種其他語言、方言。主要語言是指,使用人口超過了100萬的語言。總的來看,這些語言大致分屬於兩大語系:印歐語系和達羅毗荼語系。可以說,印度的語言是非常複雜的。如果兩個印度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可能無法順暢地用語言進行交流。
  • 印度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明年8月前為3億人接種新冠疫苗!
    目前印度3種新冠疫苗的製造商已向當局申請緊急使用授權,每種疫苗都需要施打2劑方能發揮足夠效用。印度政府鎖定該國3億人將優先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並希望在明年8月前完成,而優先接種對象是3千萬名醫護人員、警察、軍人、志工、2億7千萬名容易受疫情影響者(大多為50歲以上的人及1千萬名患有嚴重合併症的人。
  • 印度專家:中國難道是「人傻錢多」?他們花150億幫鄰居修核電站
    當然,這還是因為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迅速,我一直都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同樣的,我們現在也能感受到中國科技在世界上有怎樣的影響力。隨著我國的科技的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基建領域,中國帶來的統治力無疑是非常恐怖的,中國是世界上基建實力最強的國家,這一點就連美國也無法反駁,正因為中國的基建實力強大,所以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都有求於中國基建。
  • 敢吞併錫金的印度,為什麼不敢吞併孟加拉?
    我來打幾個比喻。當年中國軍隊快要打到新德裡時,劉少奇主席說,打住,打住!如果我們殖民印度,中國將要亡國!劉主席是什麼意思?因為中國當時本身是個窮國,人口又多。如果吞下一個更窮人口同樣多的國家,中國將會被它拖死,民族屬性也有被反同化的危險。
  • 西方史: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間的爭端
    此時,清朝加開廣州以北 的福州、廈門、寧波為通商口岸,於是荷蘭人與英國人都從中得益。荷蘭東印度公司並沒 有像英國東印度公司那樣與中國人建立常規的貿易聯繫。英國人經過多年的嘗試,終於在 1701年在廣州初步建立了與中國人的貿易聯繫。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62年至1690年一直努 力地想在中國大陸建立多個有利可圖的商站,但是這種努力失敗了。
  • 印度比英國更強大?當前印度的軍事實力能否打敗日薄西山的英國?
    關於印度和英國實力孰強孰弱的問題,讓印度和英國都相當尷尬,因為這既調侃了印度的能力,也侮辱了英國的智商。作為有聲有色的超級大國,印度的目標從來都是星辰大海,雖然沒打過什麼像樣的勝仗,但除了美國,印度還真沒怎麼看得起誰。說印度打不過英國,那是對印度能力的不屑。
  • 中國人喜歡移民國外,那麼外國人又喜歡移民去哪裡?
    前段日子,《世界移民報告2020》中文版出爐,從報告中我們看到,中國移民人數逐漸上升,已成為繼印度和墨西哥之後,第三大移民來源國家,目前居住在中國以外的移民人數已經達到1070萬人。
  • 印度人口即將破14億,未來會成隱患,為何不實施「計劃生育」?
    像現在的孟加拉國,14萬平方公裡領土有1.5億人,這已經嚴重超出底線,畢竟像英國45萬平方公裡才有9000萬人口,資源剛好夠用。 如今印度也似乎在朝著更高的臺階邁進,原本13億的人口,現在已經有突破14億的趨勢,按照這個速度聯合國專家預計,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會達到17億,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密度超過孟加拉國。
  • 印度電影《廁所英雄》看中國廁所革命
    女主角賈耶(布米·佩德卡爾飾)嫁給凱沙夫(阿克謝·庫瑪爾飾)後,發現家中沒有廁所而堅持離婚,最終掀起一場女性廁所革命的故事。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廣泛關注,並獲得了蓋茨基金會和比爾·蓋茨本人的推薦,6月9日比爾·蓋茨在微博發文稱:「寶萊塢電影《廁所英雄》講述了一對新婚夫婦的愛情故事,讓觀眾們看到印度在環境衛生方面取得的進步。我很高興的聽說這部電影昨天在中國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