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菜排第一,看完我服氣了

2021-02-17 舌尖上的美食集錦

魯菜:五味調和,唯中唯和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髮型菜系〔1〕(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按照山東的區域分布,魯菜主要是由膠東菜、濟南菜、孔府菜、博山菜四者融合而成,其發源地為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2〕。

〔1〕註:魯菜是自髮型菜系,是中餐基本技法的發源地菜系,其他是影響型菜系,是從魯菜的技法傳過去的。

〔2〕註:2016年7月16日-21日,中國食文化研究會來博山區就「中國魯菜發源地」通過評審認定。

孟子曾對孔子飲食有規律稱讚有加,曰:「聖之時者也」。意思是,孔子吃任何食物都要注意節氣時令和具體時間。這裡所說的「時」,一是指一日三餐的具體時間,另一是指具體的時令節氣。一日三餐,都應按時按點,沒到吃飯時間不吃。注意食物的時令節氣,已過季節的果蔬不食。

發展歷史

夏商周時代:萌芽

《尚書·禹貢》中載有「青州貢鹽」,說明至少在夏代,山東已經用鹽調味;遠在周朝的《詩經》中已有食用黃河的魴魚和鯉魚的記載,而今糖醋黃河鯉魚仍然是魯菜中的佼佼者,可見其源遠流長。魯菜系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齊國,憑藉魚鹽鐵之利,使齊桓公首成霸業。

春秋時期:雛形

在春秋戰國時期,齊魯餚饌便嶄露頭角,它以牛、羊、豬為主料,還善於製作家禽、野味和海鮮。對當時的烹飪要求及風尚嗜好,有許多文字記載。在西周、秦漢時期,魯國都城曲阜和齊國都城臨淄,都是相當繁華的城市,飲食行業盛極一時,名廚輩出。

秦漢時期:規範

據統計,在已經出土漢畫像石來看,含有庖廚內容的圖像全國大約有近40 幅 ,山東出土20 多幅, 數量居各省首位,由此可見漢代山東烹飪在當時烹飪中的地位。在文物上也可以看出,秦漢時期山東的菜餚,在用料上,水產品已佔據重要的位置,這也正是今天魯菜用料的特點之一。

(庖廚圖)

北魏時期:成形

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一書中記載,山東的烹調技術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賈思勰是山東益都人,曾擔任北魏(公元368-551年)高陽郡(今在山東淄博一帶)太守,《齊民要術》中食品加工有26篇之多,介紹的加工品種,就有100多種。介紹了如釀、煎、燒、烤、煮、蒸、醃、燉、糟等烹飪方法和鹽、豉、汁、醋、醬、酒、蜜、椒等調味品。

唐宋時期:孔府菜誕生

唐朝臨淄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魯菜的烹飪技法達到了極高的水準:「無物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進士段碩嘗識南孝廉者,善斫膾,索薄絲縷,輕可吹起,操刀響捷,若合節奏,因會客技。」持刀斫膾人的動作如此熟練輕捷,所切的肉絲輕風可以吹起,可見肉絲之細,刀技之精。

宋人所撰的《同話錄》中還記載了山東廚師在泰山廟會上的刀工表演,云:「有一庖人,令一人袒被俯僂於地,以其被為刀幾,取肉一斤,運刀細縷之,撤肉而拭,兵被無絲毫之傷。」這種刀工技藝較之現今廚師墊稠布切肉絲的表演同出一轍,但更為絕妙。宋仁宗寶元年間,孔府開始正式建府,魯菜最重要的一支——孔府菜誕生。

明清時期:融合外拓

元明清三代毗鄰京城的優勢,魯菜廚師成了宮廷和官府廚師的重要人力來源,魯菜烹飪也在服務宮廷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明清年間山東廚師不僅主導皇宮御膳房、壟斷北京餐飲市場,還通過闖關東等移民的方式將山東風味帶到了京津、白山黑水等廣大地區,成為中國北方菜的代表。由於北京餐飲市場在全國的輻射宣傳能力,山東眾多菜品也被幾大南方菜系所吸收借鑑。

民國時期:鼎盛

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福山人經營有方,名廚輩出,他們很快就成了京師餐飲業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的統計,當年北京號稱「八大樓」、「八大居」等著名飯莊,大都是福山人開的。曾名列北京「八大樓」之首的「東興樓」,最興盛時員工達200餘人。又如北京「八大居」之首的「同和居」,日本裕仁天皇都慕名要吃同和居的菜餚。還有福山縣滸口村大名欒學堂、外號「欒蒲包」開辦的豐澤園飯莊,建國前曾是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等大軍閥時常光臨之處,建國初期,還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招待外國元首和貴賓的場所。

現代時期:傳承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和政府將魯菜烹飪藝術視作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採取了繼承和發揚的方針,從廚的一代新秀在此基礎上茁壯成長,正在為魯菜的繼承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但是隨著生活的快節奏和外來食品的衝擊,現在很多的人口味都是比較重的,比較喜歡吃一些麻辣味的美食,這樣吃起來也是會比較過癮的。而相比之下魯菜的口味偏甜,吃多了就容易會膩,所以人們就更喜歡吃麻辣口的川菜了。

風味特色

鹹鮮為主

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大蔥為山東特產,多數菜餚要要用蔥姜蒜來增香提味,炒、熘、爆、扒、燒等方法都要用蔥,尤其是蔥燒類的菜餚,更是以擁有濃鬱的蔥香為佳,如蔥燒海參、蔥燒蹄筋;餵餡、爆鍋、涼拌都少不了蔥姜蒜。海鮮類量多質優,異腥味較輕,鮮活者講究原汁原味,蝦、蟹、貝、蛤,多用姜醋佐食;燕窩、魚翅、海參、幹鮑、魚皮、魚骨等高檔原料,質優味寡,必用高湯提鮮。

火候精湛

魯菜的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 拔絲,尤其是爆、扒素為世人所稱道。爆,分為油爆、醬爆、芫爆、蔥爆、湯爆、火爆等,「烹飪之道,如火中取寶。不及則生,稍過則老,爭之於俄頃,失之於須臾」。爆的技法充分體現了魯菜在用火上的功夫。因此,世人稱之為「食在中國,火在山東」。

精於制湯

魯菜以湯為百鮮之源,講究「清湯」、「奶湯」的調製,清濁分明,取其清鮮。清湯的製法,早在《齊民要術》中

已有記載。用「清湯」和「奶湯」製作的菜品繁多,名菜就有清湯全家福」、清湯銀耳、清湯燕窩、氽芙蓉黃管、奶湯蒲菜、奶湯八寶布袋雞、湯爆雙脆等,多被列為高檔宴席的珍饌美味。

善烹海味

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製堪稱一絕。山東的海產品,不論參、翅、燕、

貝,還是鱗、蚧、蝦、蟹,經當地廚師的妙手烹製,都可成為精鮮味美之佳餚。

注重禮儀

山東民風樸實,待客豪爽,在飲食上大盤大碗豐盛實惠,注重質量,受孔子禮食思想的影響,講究排場和飲食禮儀。正規筵席有所謂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魚翅席」、「翅鮑席」、「海參席」、「燕翅席」、「四四席」等,都能體現出魯菜典雅大氣的一面。

 

(十全十美席)

飲食哲學

飲食禮序

2500多年的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弟子職》中說:「至於食時,先生將食,弟子饌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置醬錯食,陳膳毋悖。凡置彼食,鳥獸魚鱉,必先菜羹。羹胾中別,胾在醬前,其設要方。飯是為卒,左酒右醬。告具而退,捧手而立。三飯二鬥,左執虛豆,右執挾匕,周還而貳,唯嗛之視。同嗛以齒,周則有始。柄尺不跪,是謂貳紀。先生已食,弟子乃徹。趨走進漱,拚前斂祭。先生有命,弟子乃食。」〔3〕

〔3〕註: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到了用餐的時候,先生準備進餐,弟子就要將飯菜送上。挽起衣袖洗漱,並跪坐在一邊侍候先生。擺放陳列各種飯食醬料時,不可違反禮儀規定。一般來說所上的菜品,鳥獸魚鱉等動物肉食之前,必須先上蔬菜羹湯。湯羹與肉食相間排列,肉餚擺在醬的前面,席面擺設要成正方形。飯是在最後上,左面一側放置飲用的酒; 右面一側放置清口用的漿。飯菜上完便可退下,拱手站在一旁。一般情況下是三碗飯兩杯酒,學生左手執空碗,右手拿筷勺,把先生需要的酒飯輪流添上,要隨時注意觀察老師的碗和杯是否空了,要及時添加。多位先生同時空碗時,則以年齡為序添加酒飯,如此周而復始。如果用長勺就無需跪著送上,這是添酒添飯的規矩。

以食喻禮

吃飯成為孔子維護「禮法」的工作現場。《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孔子先飯黍而後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瞱有六,而桃為下,祭先王不得入廟。丘聞之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瞱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以為妨義,故不敢以先於宗廟之盛也。』」

〔4〕註:故事說魯哀公賞賜孔子吃桃子,事先把黍子發給他,讓他用來擦桃子皮上的細毛。可是孔子卻先把黍子吃下去了,然後再吃桃子。旁邊的侍從看了都發笑。魯哀公不得不告訴他,說:「黍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擦桃子的。」孔子回答說:「我知道。可是黍是五穀之尊,祭祀的時候用它來做粢盛,桃子是六種瓜果中的下品,祭祀的時候根本輪不上。用五穀之尊來擦瓜果中的下品,上下錯位,有損於義,我怎麼能這樣做呢?」

口味清淡,中和五味

管仲在其著作《管子·水地》中說: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因為水味極淡,才能融合眾味,從而起到調和得宜的效果,所以淡味是大味,是至味。這裡的「淡味」不是指菜餚烹調的沒有味道,而是恰當的、調和適中的味,才符合養生之道。而厚味、濃味本身已經沒有辦法融合其他的味,達不到品味藝術的境界。至今,魯菜宴席用來下酒的菜餚、濟南的湯類菜餚、膠東的海鮮菜餚,大都則要求以鮮味為主,所以在菜餚烹調中使用少量的鹽起到提鮮效果即可。

五味調和

《左傳 昭公二十年》記載了公元前522年,晏子向齊景公陳述先王之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執以薪,宰夫和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爭心。故《詩》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嘏無言。時靡有爭。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晏子以烹調之道比喻君臣政治,主張允許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見,在彼此充分發表各自意見的基礎上達成「和」,才是國家政治的應有的狀態和理想境界。這段著名的論述也反映了春秋時期魯菜的烹調技藝,水、火、醋、醬、鹽、梅子來烹調魚和「肉」(指羊肉)的湯,非常重視不同味道的融合與和諧,五味調和之「和」被賦予了政治哲學的深度。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論語·鄉黨》細緻地記載了孔子的飲食觀念,涉及到飲食衛生、養生、禮儀等方面。「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說五穀所做的飯不嫌先將穀米擇得精一些,牛、羊、魚等腥味而製作的膾不嫌切得細而薄一點。對飲食原則,孔子提出著名的「八不食」,即「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飯菜經久變質,魚肉腐敗變壞,酒水飲料變色,食物已發出腐臭的氣味了,都不能吃。而一日三餐,按時而食,一年四季,適時令而食,是順應果蔬生長規律的飲食習慣。倘食不以時,則身必有災了。

同嗜

「口之於味,有同嗜焉。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喜者也。如使口之於 味也,其性與人殊,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意思是說人們口味偏愛還是有普遍性的,有大家一致喜歡的味道,廚師對於這種普遍性偏好的把握,可以讓五湖四海的都滿意,達到「眾口難調調眾口,一人巧作千人食」的效果。

知味

孔子的嫡孫子思著有《中庸》,認為「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意思是說:能吃不代表喜歡吃,喜歡吃不等於會吃。能吃的人,胡吃海塞了一輩子,也未必知道自已在吃些什麼;喜歡吃的人,也僅止步於津津樂道某些口齒豔遇;真正會吃的人,卻能在尋常瓜菜中發掘出旖旎風情。

主要流派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魯菜系逐漸形成以魯菜發源地淄博市的博山菜為代表的魯中派,還有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為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布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

博山菜

淄濰菜與濟南菜風格相近,但由於物產、地理位置不同,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代表即有博山菜和其它淄濰菜。長於燒、 炸、拔絲等技法,原料則多選肉、禽、蛋,口味偏於鮮鹹,略甜,多使用醬油、豆豉。博山菜的代表為博山特色菜和博山四四席;其它淄濰菜的代表菜餚有懷胎鯉魚、拔絲地瓜、麻花肘子等。

博山特色菜:博山酥鍋、博山豆腐箱、博山香腸、博山燴菜、博山丸子、八寶飯、琉璃地瓜、酸辣肉皮湯、爆炒肉片、炸春卷、等。

(博山四四席)

濟南菜

濟南風味是魯菜的主體,在山東境內影響極大。濟南菜以湯菜最為著名,俗話有「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其清湯、奶湯製法在《齊民要術》中都有記載,濟南菜注重爆、炒、燒、炸、烤、氽等烹調方法。濟南菜講究實惠,風格濃重、渾厚,清香、鮮嫩。自清代以來魯菜分為「 福山幫」 和「濟南幫」。濟南菜又分為「歷下派」 淄濰派」 和「 泰素派」 等。

(酥鍋)

濟南歷下派:湯菜特別講究清鮮爽口,雞鴨菜餚注重用甜麵醬調味,並以甜、鹹、醬香濃鬱見長,其變化型有醬香、醬汁、蔥醬、糖醬等,代表菜餚較多,如九轉大腸〔4〕、糖醬鴨塊、醬燜鱖魚等。爆菜是山東代表菜式,膠東、濟南均長於此法,但又有區別。濟南爆菜歷史悠久。油爆雙脆、爆肚仁、爆雞丁〔5〕均是著名爆菜。

〔4〕註:九轉大腸是濟南的代表菜餚。相傳,清光緒年間有一杜姓巨商,在濟南開辦「九華樓」酒店。此人特別喜歡「九」字,幹什麼都要取「九」字,九轉本是道家術語,表示經過反覆煉燒之意。九華樓所制的「燒大腸」極為講究,其功夫猶如道家煉丹之術,故取名為「九轉大腸」。

〔5〕註:清末四川總督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用濟南名廚周進臣、劉桂祥為家廚,所制「爆炒雞丁」深合丁巡撫的口味,經常用 以饗客,世稱美味,名之為「宮保雞丁」(因丁曾被賜 「 宮保」。後丁調任四川總督, 將此菜引入巴蜀)。

(山東煎餅)

泰素菜指以泰安為代表的素菜和寺廟菜餚流派。泰山建有許多寺廟,僧道絡繹不絕。泰山以豆腐、白菜、泉水聞名,被譽為三美,加上泰山盛產各種菌類、蔬菜,故泰安地區的素菜製作尤為精巧,其技法多受濟南影響,以燒、炸、煎、熘、炒見長,色調淡雅,口味清鮮滑嫩。泰素菜的代表菜有鍋塌豆腐、軟燒豆腐、炸豆腐丸子、炸薄荷、燒二冬、三美豆腐等。

拔絲地瓜

膠東菜:膠東風味流派的形成,大約在明清時代,以清末最盛。由於原料獨特,加上技術精湛,因而構成了膠東菜的風味特色它以清鮮,脆嫩、原湯原味見長,烹調技法以炸、熘、爆、炒、蒸、煎、扒為主。

膠東菜講究用料,刀工精細,口味清爽脆嫩,保持菜餚的原汁原味,長於海鮮製作,尤以烹製小海鮮見長。清末以來,膠東菜又形成了以京、津為代表的「京津膠東菜」,以煙臺福山為代表的「本幫膠東菜」,以青島為代表的「改良膠東菜」。其中本幫膠東菜的主要名菜有:糟熘魚片、熘蝦片、炸蠣黃、清蒸加吉魚、蔥燒海參、浮油雞片、油爆烏魚花、紅燒大蛤、油爆海螺片、芙蓉乾貝等。青島改良派廣泛吸收西餐技藝,採用果醬、麵包等原料製作菜餚。代表菜有:烤加吉魚、茄汁菊花魚、炸蝦託、咖喱雞塊、氽西施舌、油爆雙花、龍鳳雙腿等。

(膠東小海鮮)

孔府菜

孔府,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世襲家族。兩千餘年,歷百餘代,常有帝王朝對加封。在孔府日常生活中,孔府歷代主人遵循先祖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對飲食要求精益求精,日常生活極其豪奢,此外還常迎迓聖駕,接待各級祭孔官員,因此孔府飲食酒宴頻繁而講究。再加上歷代掌灶名廚對孔府菜不斷豐富和發展,使其烹飪技藝達到了高超水平,創造力豐富多彩,並具有濃厚鄉土風味的名饌佳餚,使之成為獨樹一幟的「公館菜」,在山東菜系乃至全國內佔有精彩的一席之地。

祭孔

孔府菜製作講究精美,重於調味,工於火候;口味以鮮鹹為主,火候偏重於軟爛柔滑;烹調技法以蒸、烤、扒、燒、炸、炒見長。著名的菜餚有當朝一品鍋、御筆猴頭 、御帶蝦仁、帶子上朝、懷抱鯉、神仙鴨子、油潑豆莛等。

魯西南

魯南及魯西南包括臨沂、濟寧、棗莊、菏澤等。該地區多為古代魯國之地,居民講究禮儀,也精於飲食膳事。如臨沂八寶豆豉、臨沂羹糝、單縣羊肉湯、濟寧的甏肉、棗莊辣子雞,均為當地名吃。其代表菜有 清蒸鱖魚、紅燒甲魚、奶湯鯽魚、油淋白鰱等。

傳統名菜

糖醋鯉魚

芙蓉雞片

蔥燒海參

九轉大腸 

湯爆雙脆

蝴蝶海參

烏魚蛋湯

德州扒雞

相關焦點

  • 齊魯儒小賢|享譽全球的北京烤鴨是魯菜,魯菜到底有多厲害!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都說廣東人愛吃,但是全國最能吃的其實是齊魯山東。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年度報告》,山東省2018全年的餐飲收入達到了3995億,吃出了全國第一的規模,廣東、江蘇排行第二和第三。網友調侃,是因為齊魯人請客吃飯,一桌人輪著請,一周就這麼吃過去了。
  • 堅持看完《瞄準》,我對自己是服氣了
    堅持看完《瞄準》,我對自己是服氣了!相信不少小夥伴跟我一樣,嘴上吐槽著《瞄準》稀爛的劇情,卻仍用兩倍速看完劇情。之所以這樣,無外乎兩點:一是《瞄準》的設定很新穎,讓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二是期待想像中的巔峰對決。
  • 魯菜文化節盛大開幕,魯菜大師齊聚福山!
    為進一步提升福山魯菜品牌,弘揚魯菜文化,叫響「魯菜之鄉」城市名片,推動促進福山餐飲業和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近日由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福山區人民政府指導舉辦的魯菜文化節系列活動在福山火爆開啟。國內知名魯菜大師齊聚福山,為福山魯菜振興發展箴言獻策,共話魯菜傳承和創新發展大計。福山魯菜文化節包括福山區民間美食大賽、福山魯菜大師峰會兩大主題活動。
  • 酷狗音樂熱門排行榜前四的歌手:張碧晨僅排第3,第一是她我很服氣
    酷狗音樂熱門排行榜前四的歌手:張碧晨僅排第3,第一是她我很服氣4.孫露1986年6月27日出生於遼寧省,中國內地女歌手,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 [1] 。2006年,因推出個人首張情感專輯《寂寞情人》而出道。2007年9月5日,發行第三張情感專輯《午夜忘寢》。
  • 韓國禁慾系男星,權志龍上榜,金材昱只排第二,看到第一後:服氣
    導讀:韓國禁慾系男星,權志龍上榜,金材昱只排第二,看到第一後:服氣近期韓劇《她的私生活》熱播,男主角金材昱在劇中對樸敏英撩妹技能滿滿,看到一班劇迷心痒痒
  • 中國八大菜系裡,中國北方為什麼只有一個魯菜?
    上述七大菜系均為南方菜系,還有一個知名度非常廣的北方菜——「魯菜」,人們一般稱其為八大菜系之首。4魯菜作為宮廷第一菜系,是黃河流域幾千年齊魯文化孕育薰陶下的產物。唐宋以降,由於山東毗鄰元明清三代的京城,魯菜廚師成了宮廷和官府廚師的重要人力來源,同時山東成了向京城供應優質食材的來源地,魯菜的烹飪技巧隨之得到升華,成為名副其實的「宮廷菜」。現今的魯菜由齊魯、膠東、孔府三種風味組成,特點以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拔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我們來看看魯菜的代表菜品——糖醋鯉魚。
  • 趙姓女明星中,趙麗穎顏值只能排第三,排名第一的無人不服氣
    要說娛樂圈中同姓的明星還是非常多的,而姓趙的女明星也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編就來一個趙姓女星的顏值大比拼,而且這一次趙麗穎只能排到第三,排名第一的無人不服氣!最後第一名的趙姓美人就是趙雅芝了,趙雅芝一直都保持著高貴優雅的狀態,而且趙雅芝也是把不老女神完美的詮釋出來,感覺趙雅芝真的是穩居第一寶座!
  • 李保平:魯菜正在沒落?我不認同這個說法
    李保平說:「師父對我的不安分有過一個評價,說我是廚師裡最不好好燒菜的。」正因為李保平的不安分,讓他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外界,學到了魯菜之外的粵、徽、川等菜系,也讓他對魯菜的現狀產生了深深的擔憂。「今天的餐飲市場,魯菜館子越來越少,我們真正能品嘗到魯味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但李保平並不認同魯菜「沒落」之說,他認為,魯菜的發展只是遇到了問題。
  • 魯菜大師高炳義現場製作九轉大腸,帶你看下,什麼是真正的魯菜
    現在有一種普遍的說法,認為現在的主流菜系是川菜和粵菜,魯菜已經沒落,並且還有一種說法,說魯菜其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菜品等等,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首先,真正的魯菜,經典菜式很多,但是趨向於精品與高檔,製作太麻煩,一般的飯店不願意做;另外,其實大部分家庭裡做的家常菜,最基本的烹飪技巧,如開鍋放蔥姜蒜等等,都是源於魯菜。川菜的水煮魚、回鍋肉,粵菜的白斬雞,這些菜我們在最普通的飯館裡都能見到,而魯菜的一些代表菜,則是在一般的飯館裡很難見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魯菜的代表作之一,九轉大腸。魯菜大師高炳義現場製作九轉大腸,帶你看下,什麼是真正的魯菜。
  • 魯菜裡的真功夫
    請看魯菜大廚的各種門道。濟南菜湯醇味厚、膠東菜擅烹海鮮、孔府菜精工細作、京派魯菜調和大氣,既各具匠心又融會貫通。 濟南萬達凱悅酒店中餐行政副總廚王長亮說:「烹製魯菜沒有10年8年功底體會不到菜品的內涵。師傅做菜放糖,並不一定甜,目的是中和,讓味道更加醇厚。魯菜有儒家文化內涵,首先要吃出菜的本味,不能失去食材特有的本味。如果沒有基本功,自己也跟著放糖,出來的菜品就是甜的。」
  • 滿漢全席一大半都是魯菜,如今成為四大菜系之首,到底有何魅力?
    而且在中國古代還有非常盛大的宴席,在這宴席上總共有1800多道菜,其中一半大都是魯菜來著。這樣的宴席人們把它稱為「滿漢全席」相信大家都是有聽說過滿漢全席的,滿漢全席中一半的佳餚都是來自魯菜的。魯菜在當時也被稱為是官府菜,而現如今也成為四大菜系之首。朋友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美食就都是滿漢全席中的佳餚,雖然給大家看的不是全部,但是這裡面就有一半是魯菜了。
  • 「中國菜」大數據微報告發布川菜獨佔鰲頭八大菜系哪個該排第一?
    首先我們先說一說為什麼八大菜系各有什麼代表經典名菜。1:魯菜。魯菜也就是山東菜,有齊魯、膠遼、孔府三種風味組成。是宮廷菜系最大最廣泛的。又以孔府風味為主要,對其它的菜系影響較大,所以魯菜又是八大菜系之首。
  • 劉邦論功行賞的時候,為什麼蕭何排第一,張良只分到一個小留縣?
    (一)分封功臣 三傑登場漢六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氾水之陽即皇帝位,此後,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的時候,曾經開口問道:「諸位都來說一說,我為什麼能夠得到天下呢?」別管劉邦說話的真假,這樣的話,他也只對張良說過,而張良卻是開口說道:「陛下,起初你我二人在留相遇,這是上天讓我遇到您,您就把我封在留地吧。」
  • 四大菜系魯菜特點|知識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山東是中國烹飪文化的發源地,魯菜是中國漢族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一個自髮型菜系,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全面、
  • 推薦5部懸疑劇《白夜追兇》只能排第三,最後一部我是服氣了!
    特別深刻的兩句話「我餘罪就算有一天一無所有,也不缺從頭再來的勇氣。」「混得好叫混,混不好叫混混。」對於沒有第三季挺遺憾的。NO.3:《白夜追兇》;雖說以前一直吐槽國產劇,但是這部真的驚豔到我了,可以說是一部相當真誠的網劇。
  • 對山東人不滿意:魯菜是八大菜系中的
    這些網友的依據是,八大菜系中只有魯菜,其他七種菜系都來自南方,說明南方菜比較豐富。雖然這一說法看似合理,但事實並非如此,至於南方菜比北方菜豐富的事實,山東人不同意:因為魯菜是八大菜系中的第一種。現在知道魯菜的人不多,但在古代魯菜絕對是第一道菜,畢竟我們都知道齊魯大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魯菜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奠基人。
  • 《三生三世》7位法力高強的帥哥,擎蒼僅排第5,第1父神表示服氣
    我是娛你在一起吧,大家可以叫我簡稱「小娛」,我的宗旨是:娛樂天天有,娛你娛我娛大家!娛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是網際網路的世界,隨時都可以查詢到我們想要的娛樂新聞,對於娛樂很多人都是圖個「樂」吧,小娛的文章也正是此意呢!
  • 13款好味魯菜做法,魯菜裡的真功夫
    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我會及時刪除。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菜品或者關於餐飲酒店管理的原創文章,投稿到本微信公眾號。請加:XGmatao513443(微信)投稿郵箱:44415314@qq.com更多酒店餐飲管理請致電交流以及商務合作:請關注我的快手號掃描下面二維碼,分享酒店餐飲管理話題。
  • 魯菜——最有影響力的菜系
    誕於齊魯大地的孔子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國文化的根基,而不管是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還是十大菜系,山東菜也總被擺在第一位置。事實上,魯菜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的確是其他菜系所不可逾越與替代的。它奠定了北方菜的基礎,並深深影響著其他菜系的走向。
  • 舌尖上的中國,不可錯過的5道經典魯菜
    魯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烹飪技巧豐富、難度高,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底,同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菜系,孕育出的美食數不勝數,如果你想吃魯菜,這幾道是不可錯過的。 (蔥燒海參) 一道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魯菜,幾乎每一個魯菜名廚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