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大師高炳義現場製作九轉大腸,帶你看下,什麼是真正的魯菜

2021-02-07 小喬的美食美客

現在有一種普遍的說法,認為現在的主流菜系是川菜和粵菜,魯菜已經沒落,並且還有一種說法,說魯菜其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菜品等等,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首先,真正的魯菜,經典菜式很多,但是趨向於精品與高檔,製作太麻煩,一般的飯店不願意做;另外,其實大部分家庭裡做的家常菜,最基本的烹飪技巧,如開鍋放蔥姜蒜等等,都是源於魯菜。川菜的水煮魚、回鍋肉,粵菜的白斬雞,這些菜我們在最普通的飯館裡都能見到,而魯菜的一些代表菜,則是在一般的飯館裡很難見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魯菜的代表作之一,九轉大腸。魯菜大師高炳義現場製作九轉大腸,帶你看下,什麼是真正的魯菜。

下面先來說一下這道經典魯菜,九轉大腸的起源。在以前的老濟南,有一家魯菜館名叫九華樓,是富商杜氏和邰氏所開,其在濟南共有9家店鋪,酒樓是其中之一,九轉大腸就源於這個酒樓。這位掌柜對「九」字有著特殊的愛好,因此他所開的店鋪字號都冠以「九」字。另外,道家煉丹,9次提煉,叫九轉仙丹,因為此菜成品可以媲美九轉仙丹,故名九轉大腸。此菜品最大的特點,除了傳承了魯菜精細複雜的做工外,兼有五味,即「酸甜苦辣鹹」,這種味道很難在別的菜品上被呈現出來。

高炳義,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屬於山東省內魯菜殿堂級的人物,也是北京豐澤園飯店魯菜大師王義均的高徒,王義均本人是中國烹飪界元老級人物,國廚位列001號。高炳義大師現場製作的這道九轉大腸,無論是從傳承的正宗上還是操作的手法上,都算是教科書式的做法了。魯菜的流派,大致分為兩派,一是濟南流派,以肉、禽、動物內臟為主,濟南只是一個地域上的大致的說法,小編更傾向於博山菜最為正宗;另一個是膠東流派,以海味為主,例如代表菜品全蟹白菜卷,見下圖。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九轉大腸的整個製作過程。首先是選料,大腸,選用的是豬的大腸的前端,這部分也叫肥腸或者腸頭,這段大腸的特點是肉質比較肥厚,但是裡面的油脂很少,除了皮就是瘦肉。有的人一說起豬大腸,感覺就是很肥膩、有腥味,不敢吃,其實不是這樣的。豬大腸的前期加工,只要將油脂全部去掉,味道可是非常得香。生大腸的基本操作:先用鹽和醋反覆搓洗,裡外都要洗,最後用水衝乾淨,接著焯水,焯完水接著洗,洗完後,加蔥姜、料酒上鍋蒸,必須蒸至八成熟以上,然後才可以加工。魯菜的精細和繁瑣,從這一步就能看出來。

蒸完的大腸,要再次入鍋進行焯水,為什麼還要再次進行焯水呢?這裡有兩個目的:1,蒸製的過程主要是使豬大腸變得更軟、更糯,但是腥味去的不徹底,焯水能夠進一步去異味;2,九轉大腸中很重要的一步是給大腸上色,焯水之後,糖色更容易掛在大腸上面。

下一步就要開始給大腸掛色了,這是這道菜的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傳統魯菜上色,不同於其他菜系,不用醬油,必須要用糖色來上色,並且,對於燒制類型的菜,必須在正式燒制之前上色。傳統的糖色製作,就是一勺清水、一勺糖,在鍋中慢慢熬製,待水分蒸發完之後,即成糖色,一般為深紅色或者棗紅色。掛色步驟:開火,將處理好的豬大腸倒入鍋中,然後加入事先熬製好的糖色,火候必須是中火,均勻翻炒,幾分鐘後,待糖色全部掛上,即可出鍋裝盤備用。上完色的大腸,顏色非常紅亮,另外因為糖的作用,可以進一步去掉大腸中的異味。

上完色的大腸,開始進行正式烹飪。首先是魯菜的傳統方法,蔥姜蒜熗鍋,不同於其他菜系不放蔥末的做法。大腸放進去,開始煸炒,接著淋入適量的醋、料酒、醬油和白糖,然後加入高湯,高湯不要太多,然後放蠔油,蠔油一般的用法,不能直接熗鍋,最好是添加在湯汁中,另外,大家不要以為蠔油是現在的調味料,早在清朝就有了。然後是將大腸在鍋中慢慢煨制,慢火入味。然後重點來了,上面說到,這道菜「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必須要兼顧五味,這裡還缺辣味和苦味,辣味用到胡椒粉,苦味用到砂仁粉和肉桂粉,待湯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這三種香料粉,最後在淋入少許花椒油。

經過以上步驟,這道魯菜中的經典菜品九轉大腸就算製作完成了。這道菜在出鍋前,鍋裡的油分比較多,在裝盤時,儘量將多餘的油控在鍋內。裝盤後,在大腸上面撒少許蔥花,有的魯菜館裡撒的是香菜,也可以。這時,一道口感軟糯、香氣四溢、油光紅亮且兼具五味的九轉大腸就呈現在你的面前,加上輔助的擺盤造型,堪稱色、香、味俱全的魯菜典範。

下面就對高炳義大師做的這道九轉大腸做一下技術總結:1,大腸買來後要用鹽和醋反覆搓洗,洗完再焯水,焯完水再清洗,這個大師一再強調。2,最少要上鍋蒸製8成熟,還要繼續焯水。3,一定要用糖色來掛色,糖色製作其實很簡單。4,加入醋、醬油等調料煸炒後,才能加高湯或者清水,然後加蠔油。5,湯汁快收幹的時候,為了兼顧五味,胡椒粉、砂仁粉和肉桂粉必不可少,最後淋入花椒油。不嫌麻煩的朋友可以試著做一下,家裡來客人了,拿出來露一手,這可是很一道高大上的硬菜。

相關焦點

  • 魯菜文化節盛大開幕,魯菜大師齊聚福山!
    為進一步提升福山魯菜品牌,弘揚魯菜文化,叫響「魯菜之鄉」城市名片,推動促進福山餐飲業和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近日由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福山區人民政府指導舉辦的魯菜文化節系列活動在福山火爆開啟。國內知名魯菜大師齊聚福山,為福山魯菜振興發展箴言獻策,共話魯菜傳承和創新發展大計。福山魯菜文化節包括福山區民間美食大賽、福山魯菜大師峰會兩大主題活動。
  • 菜品文化-中國菜系之魯菜
    魯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宋代以後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時魯菜為宮廷御膳主體,對華北的北京、天津、河北和東北各地的飲食影響較大。因為山東的地理文化原因,魯菜分為濟南菜和膠東菜兩大派。而大連菜即是魯菜系膠東幫在大連的發展成果。孔府菜,以山東曲阜的孔府為名所發展出來的特殊菜餚,由於曲阜是歷代帝王祭典朝聖的地方,自古便擅長製備官府菜,以用料考究、製作精細、自成一格和風味獨特而聞名天下。
  • 九轉大腸(小說)
    「科長你放心,這頓飯我一定會做的細緻、乾淨,保證——」「這我不擔心。」管理科長馬上打斷L師傅的話。「是這樣,分部領導說,在不突破夥食標準的前提下,您能不能做個好的、拿手的菜?!」不突破夥食標準,好的、拿手的菜?!L師傅沒想到事情會這樣,他一時想不起來做什麼好。看著L師傅犯愁的樣子,管理科長臉上的汗水「噌」的一下冒出來了。
  • 舌尖上的中國,不可錯過的5道經典魯菜
    魯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烹飪技巧豐富、難度高,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底,同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菜系,孕育出的美食數不勝數,如果你想吃魯菜,這幾道是不可錯過的。 (九轉大腸) 相傳商人杜氏對九字有著非常特殊的愛好,幹什麼都要取九這個數
  • 中國八大菜系教程之魯菜烹飪教學視頻
    魯菜悠久的歷史、精緻的製作方法、做菜的難度、對廚師水平的要求都是其它菜系無可比擬的。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幾大城市之一,因此濟南的種種美食也是全國頂尖的。一、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是一道經典的魯菜,歷史非常的悠久。糖醋鯉魚的主要食材是黃河鯉魚,鮮美刺少。
  • 膠東碼頭|舌尖上的泰安之「九轉大腸」
    這是一道從清朝流傳至今的食物,讓許多吃過的人念念不忘,它就是魯菜經典之作——「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作為魯菜中的傳統名菜,讓肥腸重獲新生,也讓許多朋友重新認識了肥腸這一食材。古老的文化和傳承已久的美食,融合成難以複製的韻味。
  • 13款好味魯菜做法,魯菜裡的真功夫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漢族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一個自髮型菜系,選料考究,刀工精細,技法全面,調味平和,菜品繁多,對火候的要求尤為苛刻嚴格,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
  • 魯菜裡的真功夫
    其功夫真正體現在哪兒?請看魯菜大廚的各種門道。而製作泡姜水,只留姜味,不見姜。「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說的正是如此。 擺盤造型栩栩如生 魯菜裝盤講究造型,很多經典菜餚具有代表性。立體動感的糖醋鯉魚,竟有躍過龍門之勢;講究刀工,形似麥穗的爆炒腰花,仿佛來自農田麥浪;重視調味的九轉大腸,碼放整齊,猶如排兵布陣般嚴謹。
  • 九轉大腸的細微做法與來歷:
    這位掌柜對「九」字有著特殊的愛好,什麼都要取個九數,因此他所開的店鋪字號都冠以「九」字。「九華樓」設在濟南縣東巷北首,規模不大,但司廚都是名師高手,對烹製豬下貨菜更是講究,「紅燒大腸」(九轉大腸的前名)就很出名,做法也別具一格:下料狠,用料全,五味俱有,製作時先煮、再炸、後燒,出勺入鍋反覆數次,直到燒煨至熟。
  • 《魯菜》全面的解釋,都在這裡了
    濟南菜:九轉大腸川總督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用濟南名廚周進臣、劉桂祥為家廚,所制 「 爆炒雞丁」 深合丁巡撫的口味,經常用 以饗客,世稱美味,名之為 「 宮保雞丁」 (因丁曾被賜 「 宮保 」 。九轉 大腸是濟南的代表菜餚。相傳,清光緒年間有一杜姓巨商,在濟南開辦 「九華樓」酒店。 此人特別喜歡 「 九」 字, 幹什麼都要取 「 九」 字, 九轉本是道家術語,表示經過反覆煉燒之意。九華樓所制的「 燒大腸」極為講究,其功夫猶如道家煉丹之術,故取名為 「九轉大腸」。淄濰菜雖源於濟南,但由於物產、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為什麼魯菜排第一,看完我服氣了
    以食喻禮吃飯成為孔子維護「禮法」的工作現場。《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孔子先飯黍而後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瞱有六,而桃為下,祭先王不得入廟。丘聞之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瞱之下,是從上雪下也。
  • 李保平:魯菜正在沒落?我不認同這個說法
    幾天後,李保平終於等到了機會:酒店有兩個廚師要離開,總廚看李保平有毅力,又有基礎,就讓他進去廚房試試。睡了半個月馬路的李保平異常珍惜這個機會,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做。在山東,自然是學做魯菜,但魯菜是出了名的難學、難練,為了獲得更多真正鍛鍊的機會,李保平還曾「香煎」過自己的手指。
  • 魯菜:八大菜系之首,曾經是那麼的輝煌,如今怎麼沒落了呢
    如果你不了解魯菜,從這首詩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詮釋。詩詠珍饈魯菜鮮,未曾入已垂誕。蓬萊宴罷八仙醉,孔府餐完二聖顛。煎炒烹炸燒燜燴,蒸扒醬煮爆燻汆。御府藝絕龍顏悅,八大名餚我位前。魯菜擅長火功,菜餚以急火快炒而成,精於制湯,擅長以蔥、蒜調味,以下這幾道菜足以表現出,魯菜的精髓。1.九轉大腸——好吃顏值又擔當,魯菜的當家菜,吃上一口可以品嘗到人間的「酸、甜、苦、辣」。
  • 誰說魯菜沒落了?來看看這13款魯菜做法,真功夫
    偏偏小哥好奇心挺重,看小廚師那扇門只開了一條縫,就像察覺到了裡面有人似的,探頭向內張望。  「來朋友了?廚師今天可是點了兩份。」  「沒有,兩個都想吃,就都點了。」  「這麼晚還沒吃晚飯,廚師平時炒菜什麼工作的?」  廚師一看那人的架勢只怕是有心要交朋友,於是準備炒菜出自己的職業把人嚇跑。剛張開嘴就感覺身邊多了個人。  大廚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門邊。
  • 名廚之家專訪「爺倆兒好菜」高炳義、劉強:人生百味,返璞歸真
    點擊播放 GIF 0.0M年少成名、獲獎無數的中國烹飪大師劉強,搭檔起自己的師傅中國魯菜烹飪特級大師、世界廚聯國際評委,同時也是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的高炳義,組建了自己的短視頻帳號在此基礎上再去做內容的多元化:有跟著節日節氣搭配的應景美食,例如適合夏季解暑的「桃凍撞奶」,應中秋節而制的「薯泥月餅」;有精選各地傳統菜餚的創新展現,例如經典魯菜「九轉大腸」,傳統菜「香酥鴨」,源於紅樓夢的「茄鯗」的創新做法;還有體現廚師專業的酒店菜,例如「刺蝟魚」、「飛燕黃魚」等。「視頻裡每一道菜,劉強負責動手下廚烹飪,高炳義則講解背後的技術或故事。」
  • 父親節和爸爸去吃魯菜一定要知道如何酒菜搭配!
    魯菜歷史悠久,發展到現在愈加地繁複精細,若與同樣擁有 2000 多年歷史、風格多變的葡萄酒相搭配,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1、魯菜的特色齊魯一帶物產豐富,是「世界三大菜園之一」,蔬菜、水果、水產品、家禽、釀造調味料等均是品質極佳,這為魯菜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
  • 中國八大菜系裡,中國北方為什麼只有一個魯菜?
    上述七大菜系均為南方菜系,還有一個知名度非常廣的北方菜——「魯菜」,人們一般稱其為八大菜系之首。4魯菜作為宮廷第一菜系,是黃河流域幾千年齊魯文化孕育薰陶下的產物。儘管其用料並不如之前的菜系來的豐富,但顯然魯菜的烹飪技法難度是非常高的。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同時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一個北方菜。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八大菜系中大多都是南方菜呢?換言之,南方菜究竟有什麼優勢以至包攬七大菜系呢?
  • 《吃光全宇宙》王青曾寶儀尋訪魯菜大師 王祖藍坦言婚姻不易
    昨晚的《吃光全宇宙》大家看了嗎?在經歷上一期結尾的海鮮暴擊之後,昨天的節目中,色香味俱全的魯菜更是讓人垂涎欲滴,比如琴瑟和鳴、黃鸝鳴春等等,是不是光聽名字就非常可口。陳瑤還找到了一種變酸為甜的神奇果子,曾寶儀則認為婚姻是酸甜苦辣鹹五味陳雜的,她能找到心儀的飯局美食嗎?跟著當貝一起來走近吃光天團的青島之旅吧!
  • 「品鄉味」福山魯菜文化節系列活動火爆來襲!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戳上方藍字 更多精彩等你看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魯菜之美,未曾入口,已垂涎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其發源地為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髮型菜系 ,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 的菜系。是黃河流域烹飪文化的代表。魯菜分為濟南風味菜、膠東風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區風味菜,以濟南菜為典型,煎炒烹炸、燒燴蒸扒、煮氽燻拌、溜熗醬醃等有50多種烹飪方法...魯菜的經典菜品有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紅燒大蝦等。糖醋黃河鯉魚,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