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瞞芋/圖文
十月是收穫柚子的季節,親們,還記得仙遊度尾文旦柚的味道麼。當然,還有貢柚,總是那麼誘人。
◎藏在柚子裡的青衣女子
文/石瞞芋
她藏在戲臺的幕布後面,
半露的臉龐像極了三月的柚子花,
白色的花瓣散出淡淡的清香。
從開花到結果,
她有整整七個月的潛伏期,
在十月,她用力裹緊黃色大衣,
身上長滿肉刺。
她說再見。再見!
她在滿山的柚子林裡不停地奔跑,
像一隻逃亡的小鹿,
四處亂串,不擇路途。
在深如骨灰的夜晚,
影子們手持一盞盞昏暗的柚子燈;
它們在林子裡來回晃蕩,
用方言反覆吟唱悲涼的戲曲。
她希望每一個熟落的柚子,
都能長出一個熟悉的村莊;
每一個村莊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和一座青黃色的戲臺。
偶然還能聽見落魄的詩人,
在戲臺前高歌,唉嘆。
偶然還能看見歸家的舉子,
略顯富態,錦衣夜行。
度尾文旦柚
又是一年柚子成熟的季節。三年前與魚先生約好帶他去拍度尾的文旦柚,滿山沉甸甸的柚子掛在樹上,曾讓魚先生無比嚮往。三年過去,無數的計劃曾激動人心,卻因事不得成行。
主題:仙遊度尾文旦柚
地點:仙遊蔣隔果場
時間:2013年10月18日
特別感謝蔣隔果場林場主提供場地,還免費吃了那麼多好吃的柚子!
如今文旦柚的味道再次襲來,依稀還能記得當年的那座蔣隔水庫,水庫邊上的院子,院子裡的小狗,以及擔柚子的村裡人。
我們在吃度尾文旦柚的時候,是否想起那些在果場裡辛苦採摘柚子的人呢。
他們多是50歲左右的當地人,從山底採摘完一擔擔150斤左右的柚子。
沿著陡峭的山路,挑到山坡上再裝車。
文旦柚的由來
度尾文旦柚種植歷史悠久,據傳說,1833年(清道光十二年)仙遊縣度尾鎮潭邊村後庭組吳登青考中舉人,翌年他遊覽浙江金華府與仕友品嘗當地柚子時,覺得品質尚佳,更向當地友人討取柚苗,並帶回幾棵種植在自己老家的庭院內。
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柚樹長的枝旺葉盛不久更開花結果,到十月底柚子成熟時,色澤青黃果實重2斤左右,採下品嘗時覺得口感較好,但汁少有渣,果肉中含有許多柚籽,果形不規則,皮粗影響品質,吳登青感覺到自己種的柚與金華吃的柚品質上有明顯退化。
吳舉人在一次朋友聚會上,他了解到潭邊村有位青年女子叫吳接母,人長的清秀美麗,而且還是莆仙戲戲班中的一個名旦,前幾年她在外出演出時,帶回一棵柚苗栽在自己的厝邊,已開花結果,其品質優良,不但口感好,柚果肉無籽,汁多無渣,但果實不大,只有半市斤左右。
吳登青獲悉後,帶著自己的柚子,到吳接母家拜訪,當二人相互品嘗著對方的柚子覺得只有融合雙方的優點,才能達到良好的品質,為此,請果匠把吳接母栽的柚樹上柚穗剪下來,嫁接到吳登青的柚樹上。
經過精心管理,新嫁接的柚樹終於結出果實了,到十月底採收時,果實重達1.5-2市斤,形似大稱砣,色澤青黃,產量也高,品嘗內質時,具備了雙方的優點,清香爽口、汁多肉嫩、無籽無渣、芬香撲鼻,是柚中佳品。
吳舉人與吳名旦二人非常高興視為奇珍異果,並取名為「文旦柚」,其喻意為「文」舉人與名「旦」共同培育出的佳柚,而且名字也雅致含蓄。
之後他們精心培植,不斷繁育這一優良品種,並贈送給親朋好友種植,幾年後,在度尾鎮寶興、新厝子、陳庫幾個自然村等地都出現零星栽培這種柚子。
當時,由於這種柚子產量極少,多作珍品饋贈親朋好友、上司、貴賓乃至被地方官府當作朝庭貢品向上朝貢。
今天,度尾文旦柚,已然成為莆田四大名果之一,也是仙遊縣度尾鎮特有的名貴佳果,更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本文根據作者授權發表
莆田旅遊網,讓原創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