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最好的我們》:為什麼是最好的我們?

2021-02-08 中國電影資料館

電影《最好的我們》

電影是一門生意,電影不僅僅是一門生意;電影可以是「作品」,電影亦可以是「產品」。電影百年歷史過來,藝術與商業的博弈不僅存在學院派理論研究範疇的爭辯中,在電影製作的實踐中是真實的令人頭痛的問題。藝術與商業並舉是某種理想主義式的觀點。

現實的情況往往是,你若已有一個頗有藝術修為的大導演在手時就會進一步操心經他操刀後的文本和觀眾的普遍接受力的問題,也會苦惱在工業製作體系中他個人的耐受力和契合度,因其「作品」的概念設定決定在藝術上的創作往往是十分個人化的,好萊塢吃過類似的虧,也賺過大錢,它在類型電影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的經驗中限定了電影公司與已選擇作者之間的遊戲規則,而從國內電影公司的製作實例來看,這樣的項目往往還是依靠大導演中心制的勢能,市場和觀眾被迫讓位給「詩人的闡述」。

電影《最好的我們》


反過來,若你以市場規則為原點去製作項目,為了儘可能去爭取更多的觀眾,藝術試驗當然會讓路給那些已為市場反應所證實的標準化區域,它在商業美學上或可能做到最好,但必將缺少一種叫做真正的「詩人」藝術的東西。在實際的製作實踐中,藝術與商業二者完美兼顧的電影難度大,概率低,並不具有普遍的經驗意義,如果電影製作方資源真不是「王炸在手」,對於絕大多數項目而言,「作品」還是「產品」,只可能有一個選擇,越早擇其一為製作核心,可預見的市場空間反而越大。

涉及電影評論,這同樣是一個有意味的話題。電影評論較基礎理論更依賴與實踐的關係,一個可能的中立態度是,不必一味以缺乏藝術性去苛求以「產品」為製作形態的電影,也不必以票房多寡來判定一部以「作品」為製作形態的電影的成敗。畢竟觀眾影評噴的是感受,專業影評論的是因果、意義與價值。以「產品」為原點出發的電影,就在產品範疇內研究藝術與商業的平衡力學,以「作品」為原點出發的電影依然,它們各自在原點原則下的藝術和市場的平衡力學的規則是不同的。


電影《最好的我們》

國產青春片十數年的經營,有人總結為市場繁榮趨勢往上,口碑發展趨勢向下。若真是如此,從某種意義而言,口碑下滑比市場繁榮更值得研究。市場繁榮只是一個結果,而口碑下滑飽含著存在與發展亂象中的複雜因果。

然則,無論是製作者還是職業評價家,更應警惕的是,所謂國產青春片的口碑下滑的「口碑」是眾口鑠金的「口碑」,而非我們前文辨析的有一個理性的專業立場的「口碑」。如若遭遇口碑與市場的自相矛盾,則意味著某單一樣本內的藝術與商業之平衡力學失衡,它具有史料性的標本價值,職業評論的口風中溯源比指摘更有效用。

電影《最好的我們》

譬如,上上個檔期頗為搶眼的《過春天》,票房慘澹,但口碑與市場呈現反比,這並不是國產青春片市場不成熟的表現,恰恰相反,這是國產青春類型片市場趨於成熟的結果。

《過春天》並不是以產品為原點製作的電影,藝術對標準化類型慣例的讓渡較為有限,它的本質表達是作者經驗的、個性,這也是它與傳播的普遍性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譬如,在這個檔期同樣較為搶眼的青春片《最好的我們》,上映兩周多獲得票房約3億2,對於中低成本的青春片而言算得上佳績了,同樣引人矚目的是它在豆瓣僅有的5.8分的口碑不佳。

電影《過春天》

對新出爐的後者而言,它的問題是作者經驗、個性對類型標準化區域的過分讓路,包括對為市場反應所證實的青春片類型慣例的淺薄理解和短視操作。


目前它在市場上的作為是電影獨特大IP的情懷效應和華麗營銷的成功。否則,以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中最優秀的一部的IP能效,若在以「產品」為原點,認真在戲劇文本層面探討過經驗個性與類型慣例的關係問題,它的票房遠不止於此。

 

電影《最好的我們》

對90年後的閱讀群體而言,八月長安的振華三部曲是他們入世與情感成長的青春勵志聖典,尤其是第三部《最好的我們》。這位80後的作者本名劉婉薈,是2006年哈爾濱市的文科狀元,後就讀於北大。

這一部《最好的我們》相對此前的《你好,舊時光》《橘生淮南》而言,筆觸更細膩,情感更成熟,正面價值觀更滿溢,網評「零差評」最好的青春小說,原因有二,其一,真實。它原名《流水混帳》,寫的是女主角耿耿和男主角餘淮同桌三年的重點高中校園生活故事,男女角都無所謂瑪麗蘇的「主角光環」,耿耿如同所有班級中的中下遊學習成績的女孩子一樣,有向上的掙扎和苦惱,也擁有小小亮點的獨特內心世界,餘淮如同所有班級中的優質生一樣,聰明,考試與競賽能力上得天獨厚,但也有著上遊學子的壓力和失落。兩人在學業上的努力和進取如過去每一個面臨過高考的我們,兩人在不同原生家庭中的成長和陣痛,也如同你我一樣。因其瑣碎,普通,細緻而真實。不要小看真實的營造,它是爭取讀者和觀眾相當重要的步伐。

電影《最好的我們》

其二,勵志。原小說結構能力可觀,寫的是「流水混帳」,但主幹清晰,誠如原作者後記中所言,表面上,這是一個同桌之間的愛情故事,實際上,她寫的,是耿耿,女主角的成長故事,——「一個用阿Q精神在振華這種完全不適合她的虎狼之地堅強求生的小姑娘,終於有一天成長為一個眼睛裡始終有光芒的大人」,——「她沒有登上《時代》雜誌,既沒有進常青藤,也沒有成為大富豪,但也不再隨波逐流,而是紮根於自己熱愛的領域,生活得快樂而有尊嚴,不再被外界的浮華所纏繞捆綁,最終能夠張開雙手,去擁抱當年喜歡的人,用曾經汲取的溫度,反過來溫暖那個不再年輕的少年。她成了最好的耿耿,而你,也終將成為最好的你。」為什麼是最好的我們?這才是小說要講的故事,這才是小說真正的主題。戀愛不是,成長與勵志才是。每一個平凡少女的成長都是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

 

電影《最好的我們》

然而,我們在電影《最好的我們》中看到的故事幾乎抽離了原小說中的真實與勵志精髓,它呈現的是一個人物單薄的瑪麗蘇式的戀愛故事。男女主人公幾乎不學習,只有學習場景,沒有學習生活,他倆如同從來沒有學業、大學和前途煩惱的人偶,他們幾乎沒有家庭,只有家庭場景,沒有家庭生活情節,要知道耿耿之所以擁有耿耿於懷的卑微又陣痛的成長,與她從小父母離異後父親重新組建家庭密切相關,因其卑微我們心生憐憫,因其卑微而不懼陣痛的自黑我們心生喜愛,這種塑造人物的基本情境式情節內容幾乎為零,電影中的女主人公耿耿面目模糊,生活的重心只剩下「餘淮喜歡不喜歡我,餘淮喜歡我我要努力追愛」

男女主人公相互吸引的初衷不再是一點點緣分加上各自性格上獨特的小脾氣,而是「餘淮打籃球時真帥」,「我第一眼看你就覺得你長得很可愛」等浮燥的設定.將原IP中最具商業價值的部分即帶著作者深刻思考和情感印記的真實生活內容和勵志主題全部替換成為片面、單薄的瑪麗蘇戀愛是電影《最好的我們》最大的敗筆,這種簡單化的讓路於某種類型慣例的粗暴的製作思路,令電影失去基本「戲劇性」的競爭力,而一個優秀的戲劇文本卻擁有最大的市場可能性。原小說的風行和影響力就是最好的例證。

 

電影《最好的我們》


觀眾從來沒有過度消費IP類型的青春片,涸澤而漁的是某些短視的製作方式,不容忽視的是這類影片對努力多年而培育出的觀眾的傷害。在電影市場繁榮的歷史進程中,從業者似應多考慮一步商業倫理的問題,經濟與正義、市場與人道存在著相一致的理想秩序,「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電影產業也是一樣。

-END-

欄目編輯 |  鄭 涵         責任編輯 | 李婉嬌 陳思潤

掃碼關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官方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聯盟影訊、活動預告、購票渠道等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我們》:最好的我們一直都在
    但是,在我看來,電影版本的《最好的我們》依然是一部優秀的影片,從影片展現的東西來看我,我覺得我的電影票花的很值得。在情節上,電影版本的《最好的我們》與電視劇版的有不同,沒有了大家熟悉的路星河這個角色,但是更加接近原著。
  • 《最好的我們》影評:最好的你成就了我們,最好的我們圓滿了青春
    電影《最好的我們》定檔了,看到這消息有點小小的激動,作為原著粉絲的我非常期待如此優秀的IP出現在熒幕上,希望那個夏天的耿耿餘淮給我們的青春交一份完美的答卷。我喜歡耿耿的天真,喜歡餘淮的坦率,喜歡這裡的故事和那裡的人。
  • 最好的我們,最好的夏天——《最好的我們》影評
    轉眼又到了每年的畢業季,相信很多人一定跟小編一樣,最難忘的還是高中生活,是我們整個青春時代最難熬的那三年,每次看到網劇《最好的我們》時小編的思緒都會被拉到高中時代,像是打開了一個穿越時空的大門,一下子回到了高中,這部劇是小編最喜歡的青春片了。
  • 《最好的我們》電視劇,《最好的我們》結局
    沒關係,送走柳大尉,我們又迎來了餘淮!根據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改編的網劇《最好的我們》 第一、二集就拿下4000萬餘次的點擊播放量。《最好的我們》由導演劉暢、呂贏等國內一線電影製作 團隊製作,劉昊然、譚松韻等90後新生代演員傾力加盟,將青春期所遇到的成長、挫折等情節真實還原,高度覆蓋年輕用戶的觀看視角。
  • 《最好的我們》——那時候最好的我們,有最好的青春
    《最好的我們》是一部青春校園劇,由青春偶像劉昊然,譚松韻主演。劇中的耿耿,餘淮和一群充滿活力的小夥伴很好的詮釋了年少時的我們,那是我們的整個青春。當高中時代全然過去,重溫《最好的我們》,我們又會想起自己的高中時代,也許並沒有那麼轟轟烈烈,也許只是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的海洋,時常為背化學方程式而苦惱,被數學函數搞得心神不寧,這時候我們都渴望有一個學霸同桌,像餘淮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餘淮是耿耿的同桌,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那時候天空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那時候同桌的你就像春日裡的一抹暖陽,照亮了我的世界。
  • 電影《最好的我們》:再見了,青春!再見了,耿耿餘淮
    最近電影《最好的我們》在各大院線上映,或許是之前電視劇《最好的我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許是想要去追尋青春的足跡,小編去到了電影院看了這個電影
  • 遇見最好的彼此——《最好的我們》觀後感
    半月前,心血來潮,去看了場電影。影片的名字叫《最好的我們》。電影院出來後,才知道早有同名小說,而且之前已有改編電視劇播放,大家對電影不是很滿意,好像是說電影和原著相差甚遠,劇情推動效果也不及之前的電視劇。
  • 《最好的我們》電影版
    《最好的我們》是由陳飛宇,何藍逗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該影片改編八月長安同名小說,講述了耿耿餘淮這兩個因名字而結緣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期間共同成長,之後錯過了整整七年青春的耿耿餘淮,最終因為某種機緣巧合再次相遇,並順利成為了一對愛侶,這樣的結局給倉促的青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也應了那句話「對的人總會相逢」。
  • 最好的我們
    距離上一次更新我們的戀愛日記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不禁感慨時間過得可真快,是啊,再回首我們在一起的天數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突破到四位數了
  • 青春熱門電影《最好的我們》
    《最好的我們》是由Chen Feiyu,he blue主演的青少年校園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8月的長安同名小說,講述了伍志和呂淮的故事,兩個高中生在高中3年裡一起成長,分開團聚。意外地以好看的青春題材在國內青春電影電影史上確實名列第三。八月長安的IP改編真是前作。
  • 看《最好的我們》:我們為什麼要回憶青春
    經過近3個月的陪伴,校園青春網劇《最好的我們》終於在6月的畢業季劃下句點,大結局播放當日點擊量逼近18億。  這部戲改編自網絡作家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從導演到主演,沒有一線大伽加持,只有幾張青春的面龐和純情細膩的故事,卻大受追捧。
  • 張杰&謝娜:最好的愛情,最好的我們
    大家都猜測著他倆為什麼不要孩子,有人說他們感情不好,有人說他們的婚姻女強男弱並不和諧,有人說. 可就在今天,2017年9月26日上午10:10,張杰發微博宣布謝娜懷孕。 他說:今年的結婚紀念日,我們有了最好的禮物,娜娜,辛苦了,永遠愛你~們,你們都是我的寶貝。
  • 電影《最好的我們》發畢業季限定版預告開啟預售
    由陳飛宇、何藍逗主演的電影《最好的我們》即將於6月6日正式上映,今日影片發布一支2019畢業季特別限定版預告,並曝光一款預售海報,正式宣布開啟預售。在餘淮不告而別的七年裡,耿耿成為了最好的耿耿,而餘淮似乎卻不再是最好的餘淮。七年後兩人首度重逢,他們的關係早已不復從前。這一次,耿耿和餘淮能否解開兩個人的誤會,挽回年少時的遺憾?
  • 《最好的我們》我心中青春校園電影的no.1
    數年後再聽到餘淮從美國回來這話覺得很不真實,面對即將到來的同學聚會耿耿內心既高興又忐忑,回想著過去的種種,想著為什麼高考那天的為什麼沒有按照約定一起高考卻沒有等到。結尾卻發生了反轉在晚秋高地上耿耿餘淮再一次來到了這裡,這裡包含了他們青春時期最好的回憶。
  • 最好的我們,是在夏季遇到最好的霸氣荔枝
    如今我們不需要為吃一顆荔枝肉大費周章因為都有奈雪,將海南產地的荔枝搗碎成泥肉這大概就是愛你就把最好的給你  好茶配好電影霸氣荔枝配《最好的我們》為自己的青春收個尾當豆皮與腰後的初次相遇之時也像《最好的我們》電影中女主角耿耿,男主角於懷那般擁有一個秘密叫做歡喜擁有一段時光叫做過往
  • 電影《我們最好的時光》延期拍攝通知
    在編劇和幾位聯合出品人建議下,我們博海眾恆傳媒決定《我們最好的時光》這部電影延期春節過後開機,另外幾位聯合出品人的投資合同也是年後再籤。       通過之前五部戲的導演經驗,隨著視頻網站門檻提高,廣電對劇本和成片審核越來越高的嚴格,做影視必須要有用心做好一部電影的匠心精神,而且必須是非常專業的團隊才能拍攝出好作品。
  • 在最好的年紀遇見最好的我們
    繼《北京愛情故事》之後,劉昊然大放異彩,《唐人街探案》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如今已經考入中戲的陽光boy和淳小主組起cp,重回高中校園演繹《最好的我們
  • 最好的我們電視劇 全集
    為了滿足大家的視覺需求,樓主重金購來電視劇  《 最好的我們》   的全集資源。
  • 《最好的我們》:那時候最好的我們會永遠在我們的記憶中存在著
    今天呢,小編來和大家聊聊一部非常好看非常經典的電影《最好的我們》。以下都是小編自己對這部影片的見解和看法,如果大家有什麼和小編不一樣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來和大家多多交流分享哦。我相信大家對小編將要講的這部電影肯定都會聽說過吧!這部電影的編劇等人編的真的非常的好,小編需要點評一下,如果朋友們喜歡這篇文章認為小編的文章還不錯的話,那就幫小編點個讚吧,然後分享一下。
  • 致敬電視劇《最好的我們》
    轉眼4年過去了現在的你還記得當年的《最好的我們很多人在問,看完《最好的我們》你更喜歡耿耿餘淮還是耿耿星河?在最好的年紀裡,我遇見了最好的你而你心甘情願的為我努力把我變成最好的我這大概是每個人羨慕卻不可及的事情吧可是後來,我變成了最好的我而你,卻不再是最好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