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之戰:粟裕指揮的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城門一破,日軍投降

2020-12-23 騰訊網

高郵之戰:粟裕領導的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城門一破,日軍投降

文/無計讀史

抗日戰爭,中國人打太久了,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太苦了。

這本身就是一場準工業國家對農業國家完全碾壓的戰爭,中國人民經過了十分艱苦的奮鬥,終於取得了勝利。

1開端

我們今天要聊的一個人,是我國的開國十大大將之首,也就是粟裕。

今天要講的,是關於粟裕指揮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

故事,發生在1945年12月25日。

2進攻

粟裕要攻打的城池是高郵城,這座城池的城牆很高,日軍在高郵城裡面經營許久,高郵城的日軍火力是很猛的。

粟裕是一個很謹慎的人,既然要攻打高郵城,粟裕就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12月25日的晚上,這是粟裕決定好的總攻時間,這天晚上,下起了大雨。

粟裕一聲令下,三枚信號彈升空,這是總攻發起的標誌。

新四軍部隊一共六個團,朝著高郵城一起發起了進攻。

日軍士兵開始朝著新四軍戰士們紛紛開火,日軍的火力很猛,如果粟裕不出奇招將日軍的火力壓制,那麼戰士們將付出很慘烈的代價。

此時,粟裕下令了,他命令戰士們在東邊的開闊地開始進行工事的建造。

這個工事比較奇特,粟裕讓戰士們在東邊的開闊地擺上麻袋,並且用麻袋裝滿土,隨後,他讓戰士們在這裡架起來機槍,朝著日軍部隊開火。

一時間,新四軍方面的火力得到了很大的強化,直接將日軍部隊給迅速壓制住了。

這樣,新四軍戰士們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同時,粟裕下令,讓戰士們將新四軍的火炮什麼的都搬出來,朝著敵人的城池開火。

日軍部隊的戰鬥力是不低的,但是粟裕對新四軍戰士們的戰鬥力也很有信心。

敵人的抵抗非常激烈,粟裕非常沉穩的指揮著,戰士們在粟裕的指揮下朝著高郵城不斷發起猛攻。

高郵城的城門很堅固,粟裕注意到了這一點,粟裕開始召集部隊,朝著城門發起攻堅戰。

粟裕認為,城內的敵人之所以抵抗意志依舊那麼強,就是因為城門沒破,只要城門被戰士們攻破了,那麼這一場戰爭,就等於是贏了。

3城破

粟裕指揮著戰士們,後方的戰士們用所有的輕重武器朝著日軍部隊招呼過去,大量的子彈,炮彈轟擊而去,為前往攻堅的戰士們打開了一條道。

粟裕期盼地看著衝過去的戰士,戰士們穿過彈雨,將炸藥包拉響,直接衝到了敵人的城門下,將炸藥包放置在城門下。

轟然巨響,城門被戰士們的炸藥包轟破了,粟裕的臉上充滿了凝重,他在等待著。

戰士們繼續開火著,敵人的城門轟碎後,城牆上的動靜越來越小了,此時已經接近凌晨,城牆上突然升起了白旗,裡面的日軍部隊,投降了。

參考資料:

《民族記憶》《開國將帥錄》《粟裕戰爭回憶錄》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最後一戰:粟大將指揮的高郵戰役,共殲敵一萬多人
    1945年12月,日本帝國主義已經投降了四個月之久了,各地侵華日軍垂頭喪氣,紛紛向中國軍隊投降。但就在華中解放區腹地的高郵、邵伯等城池內,卻有一股日軍拒絕向人民軍隊繳械。他們與國民黨反動派互相勾結,對我華中軍區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 說說抗戰的最後一戰——高郵之戰
    大家都知道經過14年的抗戰,日本天皇在1945年的8月15日發布了投降的命令。那聽到日本天皇的命令,日軍就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了嗎?事實上並不是,還有一些部隊負隅頑抗,比如駐紮在高郵的一支日軍部隊。於是岡村寧次要求日偽軍都要照這個命令執行,只能向國民黨軍隊投降。日軍一看,連岡村寧次都這麼說了,還怕什麼,而且跟新四軍交手多年,認為新四軍裝備落後,沒有重武器,就算不投降也拿高郵城的日軍沒辦法,於是猖狂的把新四軍派去的談判代表給殺了,這下可惹毛了粟裕。
  • 高郵之戰 抗戰「最後一役」
    此役成為我黨抗戰史上的經典戰役,高郵成為我軍從日寇手中解放的最後一座城市,也是全國範圍內殲敵最多的縣城之一。絕大多數黨史研究專家將高郵戰役看作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後,朱德總司令發布命令,要求人民抗日武裝向附近的日偽軍發出通牒,要求他們向我軍繳械投降。
  • 抗日戰爭最後一戰,天皇投降,為何這支軍隊卻要死戰
    在中國取得全面抗日戰爭勝利的情況下,依舊有一支日軍拒不投降,拼死武裝抵抗。天皇都已經投降了,這支軍隊為何還要做最後的掙扎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以及為什麼會有這場戰役。高郵戰役也被稱為江高戰役,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後,江蘇高郵、泰州、江都等城鎮仍為日偽軍駐守。
  • 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
    導語: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古代中國原本是一個強盛的國家,康乾盛世更是權力統治的巔峰,但是自清政府閉關鎖國之後,國家開始走向衰落。中國地大物博,國土遼闊,引起了當時許多列強的垂涎,而日本,就是列強中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列強侵略,清政府腐敗,於是日本開始大肆侵略我們的國土,抗日戰爭一炮打響。抗日戰爭,是一場耗時長久、傷亡慘重的戰役,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長達14年。
  • 此戰被稱為抗日最後一役,我軍的對手卻是日本和國民黨的聯合策劃
    此後,何應欽多次致電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授意日本軍隊就地待命,並在國民黨部隊接收前維持當地秩序;若在此前被其他部隊攻佔,日軍應負責收復。 因此,盤踞在高郵的日軍在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4個多月後,仍然負隅頑抗,拒不向我新四軍繳械投降。
  • 不是8月15,這才是抗日最後一戰,日軍死傷上千,很多人都不知道
    而此後在8月15日當天,日本的裕仁天皇便向該國軍隊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因此,這一天也被稱為人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日,也宣告第2次世界大戰的徹底結束。然而事實上,8月15日對我國來說不是結束,我國抗日的最後一戰還在這之後,當時日軍死傷上千,很多人都不知道。而這場戰役,就是高郵戰役,也被稱作江高戰役。在1945年12月19日,高郵戰役徹底打響。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與日本還有一場戰爭,但很多人不知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是,此時,還有很多的日軍並未放下武器,在有些地方,有的日軍甚至還負隅頑抗,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抗日戰爭正式結束之後,中國與日本發生的一場戰爭。
  • 抗日結束後,日軍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的印象中仿佛所有的記錄都只簡單地交代了日軍在1945年法西斯勢力面臨倒塌時,德意日等國向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宣布投降,中日之間的戰事也隨之完全結束了。其實事實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日軍向中國和世界宣布投降之後,真正的無鬥爭時期還沒有來臨。在那之後,中日還爆發了一場不為人知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名字叫做高郵之戰。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與日本還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很多人卻不知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是,此時,還有很多的日軍並未放下武器,在有些地方,有的日軍甚至還負隅頑抗,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抗日戰爭正式結束之後,中國與日本發生的一場戰爭。高郵戰役發生在1945年12月19日,此時,距離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已經有4個多月了,距離中國「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已經過去了3個多月了。在日本正式投降之後,位於高郵城內的日軍仍然還是以「佔領軍」的姿態佔據著中國的這座城市,高郵城內的老百姓經過日軍設置的關卡之時,還要展示良民證,日軍之所以敢如此猖狂,與抗日戰爭正式結束之後,蔣介石的對日政策密切相關。
  •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日之間還爆發了一場大戰,很多人卻都不知道
    1945年的8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代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也代表著中國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但是侵華日軍卻還是賊心不死,在中國各地還是有著許多的日偽軍並未放下武器。
  • 抗戰14年,抗日最後一戰由粟司令終結,打的日軍獻刀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投降,意味著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長達14年的抗戰裡,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可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卻並不代表對日作戰結束。
  • 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戰 芷江之戰日軍軍官指揮不動士兵
    在抗戰初期,日軍一般以1:10的比例對抗中國軍隊,並幾乎每戰必勝,肆意燒殺搶奪,恣意妄為。如今中日兵力雖然已經改為1:3,但日軍新兵多,士氣低落,在長時間的作戰中,士兵逐步對武士道精神麻木,厭戰情緒日益瀰漫,甚至並不完全服從長官的命令。而此時中國軍隊第四戰區為精銳之師,裝備優良訓練有素,加之有美國空軍的支援,官兵士氣高昂,發誓要痛殲日軍。
  • 我國與日本打的最後一仗!殲敵六千繳獲戰利品無數,卻鮮為人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消息發出後,駐守在各地的日軍陸續投降,但仍有一些日軍不相信日本天皇會投降,所以依舊率部負隅頑抗,這其中,困守在高郵的日軍更是頑抗到1945年12月26日才被解放軍全殲。高郵是個古城,南控揚州、北扼兩淮,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饒漱石責問打了勝仗的一師,日軍俘虜卻說:絕妙計策,粟裕埃拉伊
    粟裕的戰略腹案讓蘇中區和一師的領導幹部都大為驚訝。此時蘇中地區新四軍和地方武裝加起來總兵力達到20個團共3萬多人,可謂兵強馬壯,但要真拉出來打一場大仗,誰心裡都沒有底。發起攻勢作戰是否會刺激日軍,引來大規模的報復行動?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日竟還發生了一場戰爭,你知道嗎?
    1945年,隨著廣島和長崎的兩聲巨響,日本終於投降。長達十四年的中國抗日戰爭也隨之結束,但大家都沒想到,雖然天皇舉了白旗,日本最高統帥也表了態,日本軍方也拋棄了所謂的「一億玉碎」計劃,但一部分軍人仍在中國負隅頑抗。中國境內依舊有大量日軍駐留,官方投降是一碼事,士兵遣返又是一回事。
  • 日本芷江投降照公布 《最後一戰》高度還原歷史
    該劇以尊重歷史事實為根本,真實的還原了日本芷江投降的歷史事件。4月17日,湖南懷化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受降紀念館首次對外公布了由原美國飛虎隊通訊兵約瑟夫·得捐贈的日本1945年8月21日在芷江投降的彩色照片,這些彩色照片中日本「芷江受降」的場景在電視劇《最後一戰》中全面的展現出來了,勢必會讓觀眾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那段令全國軍民振奮人心的時刻。
  • 常識積累: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人物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人物」。01、張自忠張自忠,是十大抗日名將之首,戰績卓越。在臺兒莊戰役中,他重創日本板垣師團,取得臨沂大捷,此外還獲得鄂北大捷、襄東大捷。1940年率軍與日軍作戰,張自忠戰死沙場。張自忠是抗戰時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同時也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他為人正直、治軍嚴謹,犧牲後連敵人日軍都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他的遺體來到重慶碼頭那天,蔣介石親自在碼頭迎接,並且撫棺大慟,十萬百姓啜泣流淚。新中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稱他為民族英雄當之無愧。
  • 奇襲——粟裕與官陡門之戰
    官陡門(今蕪湖市鳩江區境內)原為蕪湖東北郊的小鎮,街道東西長不過百米,南北流向的扁擔河穿鎮而過,一座約一米寬的木板橋橫跨兩岸,將小鎮的兩岸連為一體。當時,官陡門距離京蕪鐵路(即今天的寧蕪鐵路)和被日軍佔領的飛機場均不到3公裡。官陡門四周河網密布,溝汊縱橫,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粟裕稱這裡如同「象棋盤中心卒前邊的渡河點一樣」。
  • 十大抗日戰爭感人故事英雄人物事跡
    抗日英雄,是指從1931年那個刻骨銘心的「九·一八」,到「對日寇最後一戰」的1945年,在這場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戰爭中,為著民族大義與救亡真理,前僕後繼,捨身忘死,無私奉獻,為國捐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