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最後一戰,天皇投降,為何這支軍隊卻要死戰

2020-12-23 通史花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書上簽字。7天後,在中國首都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岡村寧次遞交了投降書,不過,抗日戰役並沒有隨之結束。

在中國取得全面抗日戰爭勝利的情況下,依舊有一支日軍拒不投降,拼死武裝抵抗。天皇都已經投降了,這支軍隊為何還要做最後的掙扎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以及為什麼會有這場戰役。

高郵戰役也被稱為江高戰役,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後,江蘇高郵、泰州、江都等城鎮仍為日偽軍駐守。盤踞在高郵的日偽軍,自恃兵多城固,地形險要,就開始迷之自信,拒絕華中野戰軍要求的無條件投降,就算我軍用廣播播放天皇的投降詔書也沒用。還從揚州調集了一千日軍支援高郵,這些日軍仿佛是準備赴死。

同年12月,新四軍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政治委員譚震林,為消滅拒絕投降的日偽軍,並阻止國軍由揚州北上反攻解放區,下令發起高郵戰役。12月19日晚戰役正式開始,我軍投入華中野戰軍第七第八縱隊和華中軍區地方部隊共15個團兵力,以及數萬民兵、民工。

華中野戰軍的第七縱隊於20日攻破邵伯,殲敵近千人,切斷日偽軍南逃退路。第八縱隊在掃除高郵外圍據點後,直逼城下,一面作攻城的準備,一面對守軍開展政治攻勢。25日晚,攻城突擊隊在炮火支援下,冒著大雨衝西北、東、南三個方向進攻,與日偽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經過了7個小時的激戰,消滅了偽軍 。次日中方乘勝追擊攻打進日軍旅司令營,迫使駐守高郵的日軍投降。這場戰役共殲滅,日軍1100餘人,偽軍4000餘人, 生俘的日偽軍總計4400人左右,拔除了殘存在華中解放區的日偽軍據點,並一舉收復高郵城。這也是抗日戰爭中解放的最後一座城市,也是抗日歷史上華中地區收穫最大的戰役,沒想到居然是在日本人投降後打的。

天皇只要宣布投降,各地日軍不抵抗,根據國際條約,投降的日軍將得到善待,運氣好的話,能馬上被送回國內,如果抵抗,只能是死路一條,因為日本已經再無辦法向戰區送去武裝力量。這就讓人納悶了,駐守在高郵,毫無援助的日偽軍,為什麼不投降呢?難道還有機會再次挑起戰爭嗎?這些日軍有什麼顧慮,才是這場戰役最重要的地方。

不過如果我們回過頭看戰爭的歷史,你會發現這些日偽軍之所以頑強抵抗拒不投降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怕死。駐守高郵城的是兩千日軍沒錯,但是更多的是偽軍,戰後統計,戰鬥中擊斃的偽軍就有5000餘人,俘獲的也有3500人,城裡面偽軍比日軍要多。

這些偽軍並不希望向新四軍投降,這不難理解,日本人耀武揚威的時候,做漢奸替和日本人稱兄道弟,現在日本兵敗如山倒,作為一個偽軍 已經意識到自己戰後的結局。如果之前手裡還開過槍,會被當成戰犯立案,所以決定孤注一擲。

這些偽軍就主導了高郵城內的輿論,日軍也就跟著拒絕投降。那麼赴死頑抗真的有出路嗎?

還真的有個機會,那就是這些人想要向國軍繳械,妄圖獲得更好的俘虜待遇,但是根據投降詔書,在中國戰區的日本軍隊,應當就近向所在的中國軍隊投降,且新四軍八路軍等軍隊屬於正規編制的中國軍隊。

高郵城向新四軍投降理所應當,拒降的話,那就只能吃槍子了,沒等國軍趕到,新四軍一周時間解放高郵,從揚州北援的國軍也被擊退,打完了抗日戰爭最後一戰,也舉行了最後一次受降儀式,國軍妄圖分割蘇皖解放區的計劃也泡了湯。

相關焦點

  • 日本芷江投降照公布 《最後一戰》高度還原歷史
    該劇以尊重歷史事實為根本,真實的還原了日本芷江投降的歷史事件。4月17日,湖南懷化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受降紀念館首次對外公布了由原美國飛虎隊通訊兵約瑟夫·得捐贈的日本1945年8月21日在芷江投降的彩色照片,這些彩色照片中日本「芷江受降」的場景在電視劇《最後一戰》中全面的展現出來了,勢必會讓觀眾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那段令全國軍民振奮人心的時刻。
  • 抗戰14年,抗日最後一戰由粟司令終結,打的日軍獻刀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投降,意味著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長達14年的抗戰裡,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可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卻並不代表對日作戰結束。
  • 電視劇《最後一戰》在芷江開機
    主演高雲翔、秋瓷炫接受媒體採訪  紅網芷江站5月28日訊(通訊員 唐維 仇麗群 餘昊龍)為了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最後一戰    《最後一戰》劇本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精心編寫和修正,本劇根據湖南漵浦籍資深軍旅作家——《解放軍報》文藝部主任曾凡華大校的小說《最後一戰》和懷化市作協名譽主席謝伯恩的同名劇本改編,由著名編劇劉曉波重新二度創作完成,中國著名電視劇金牌製片人遊建鳴先生也全程參與指導了本劇的創作。
  • 說說抗戰的最後一戰——高郵之戰
    大家都知道經過14年的抗戰,日本天皇在1945年的8月15日發布了投降的命令。那聽到日本天皇的命令,日軍就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了嗎?事實上並不是,還有一些部隊負隅頑抗,比如駐紮在高郵的一支日軍部隊。8月15日天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籤訂投降書。但是為何駐紮在高郵的日軍,直到11月仍不願意投降呢?第一、國民黨控制的民國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他們認為應該想國民黨軍隊投降,不應該向新四軍投降。為何會是新四軍?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日竟還發生了一場戰爭,你知道嗎?
    1945年,隨著廣島和長崎的兩聲巨響,日本終於投降。長達十四年的中國抗日戰爭也隨之結束,但大家都沒想到,雖然天皇舉了白旗,日本最高統帥也表了態,日本軍方也拋棄了所謂的「一億玉碎」計劃,但一部分軍人仍在中國負隅頑抗。中國境內依舊有大量日軍駐留,官方投降是一碼事,士兵遣返又是一回事。
  • 高郵之戰:粟裕指揮的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城門一破,日軍投降
    高郵之戰:粟裕領導的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城門一破,日軍投降 文/無計讀史 抗日戰爭,中國人打太久了,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太苦了。
  • 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被問: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無恥回復4字
    導語: 上世紀發生的抗日戰爭,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恥辱。在那14年裡,日本人對中國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用殘忍的三光政策對待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百姓。
  • 日本投降當天,他剖腹自盡,被日本人稱之為「日本最後一位武士」
    中國一直有句古話叫做「文死諫武死戰」,意思是說在朝堂之上,身為臣子,最光榮、最榮耀,也是最能體現出自己身份和氣節的死法,就是文官為了堅持正義而不惜以生命之危來進諫,而武將則是為了戰爭能夠勝利不惜犧牲生命來奮戰,以此來體現自己身份特徵和氣節的,所以古往今來,那些文官武將紛紛以此為最高殊榮。
  • 1945年,明明還擁有700餘萬軍隊的日本,為什麼選擇了投降?
    710多萬的軍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中國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除了有其他聯盟國的幫助與支援外,最重要的當屬中國的人海戰術,在武器與日軍有著很大差距的情況下,中國人依靠人數和愛國情懷硬是將全副武裝的小日本趕出了中國。那麼問題來了,明明還擁有著很強實力的日本,為何要宣布投降? 一、美國切斷了日本的補給線
  • 東方主戰場:對日寇最後一戰
    原標題:東方主戰場:對日寇最後一戰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性轉折的一年。蘇、美、英三國盟軍接連取得勝利,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失敗已成定局。
  • 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戰 芷江之戰日軍軍官指揮不動士兵
    07:01:59 來源: 小橙子談軍事 舉報   芷江作戰,是日軍侵華戰爭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戰
  • 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
    導語: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古代中國原本是一個強盛的國家,康乾盛世更是權力統治的巔峰,但是自清政府閉關鎖國之後,國家開始走向衰落。中國地大物博,國土遼闊,引起了當時許多列強的垂涎,而日本,就是列強中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列強侵略,清政府腐敗,於是日本開始大肆侵略我們的國土,抗日戰爭一炮打響。抗日戰爭,是一場耗時長久、傷亡慘重的戰役,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長達14年。
  • 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在二戰時期,師團長是日本軍隊中的高級編制,相當於我國的中將軍銜,可以稱得上位高權重。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只有兩名日本師團長戰死於中國,可見想要殺死這等級的軍官不是一件易事。但有一位日本師團長卻死得比較有趣,明明天皇都已經決定要投降了,他卻在詔書宣讀前不久被人打死,且還是在日本本土被自己的手下打死!
  • 紀錄片 | 抗戰女兵回憶中日「最後一戰」
    據黑龍江省抗日戰爭研究會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對日作戰次數約十萬餘次。日偽軍傷亡人數共計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牽制了七十六萬日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一切都是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
  • 他是日本最後一個武士,曾打敗抗日名將薛嶽,日本投降當天切腹自殺
    還割地賠款,日本見到清朝軟弱可欺,愈發膨脹了侵略的野心,1931年9月18號,關東軍故意炸毀南滿鐵路,進攻東北軍的北大營,抗日戰爭開始爆發,1937年7月7號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事態進一步擴大,抗日戰爭全面打響。
  • 投降這麼難嘛?8·15日本投降前夜的劇變,叛軍一度攻入皇宮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的形式正式發布了《停戰詔書》,宣布日本投降,隨後亞洲太平洋地區百萬日軍紛紛卸甲,一切看起來那麼順利。所謂《停戰詔書》,日本絲毫不提投降的事,反而辯解是為人類文明之進步的停戰。但即便是這麼個死要面子的投降書,它的出臺也是難產的。
  • 不是8月15,這才是抗日最後一戰,日軍死傷上千,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1945年8月6日以及8月9日,這兩天之內分別是美軍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核彈的日期。而此後在8月15日當天,日本的裕仁天皇便向該國軍隊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因此,這一天也被稱為人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日,也宣告第2次世界大戰的徹底結束。
  • 遠東戰役最後一戰在這兒結束
    胡世英 文/攝 這是一片莽莽蒼蒼的山脈,也是一片灑滿鮮血的山脈。走進這裡才知道七十多年前那場對日浴血奮戰原來是在這裡結束的最後戰役。這一戰役的結束,無疑彰顯中蘇兩國共同反法西斯勝利,顯示著世界二戰的最後終結,瘋狂一時的日寇終於滾出了這片憤怒的土地。 那是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幕。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你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只說了4字
    例如德國以十分快的速度在歐洲戰場上掌控了許多徒弟,但因同盟國的不斷抗爭,導致德國最終不得已而投降,之後僅剩日本在二戰當中苟延殘喘。 1945年的8月6日與9日,美國想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導致日本被迫投降。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雖然德國在5月8日宣布投降,但是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卻不是這天結束的。二戰歐洲最後一戰「布拉格戰役」,在德國投降前兩天5月6日開始,一直到德國投降都未結束。蘇軍發動200萬人圍攻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最後在5月11日大獲全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全軍覆沒。德國軍隊一直以令行禁止、軍紀嚴明而聞名,既然德軍總部都宣布投降了,為什麼布拉格的德軍不放下武器,反而要跟蘇軍開戰呢?